•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9

dream959595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儿科医师想考医疗营养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实言舌实言兑

已采纳
考试资格“临床营养师”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网络在线学习配合临床营养科室实习(或见习)的方式。学员参加培训并完成所有学时以及实习(见习)基地的专科考核后,自动获得考试资格。报名条件医疗机构内的医师、助理医师、技师、护理人员及其他已经从事或有志从事临床营养专业相关工作的有相关医学背景的人员;医学院校在校及往届学员。

儿科医师想考医疗营养师

301 评论(12)

lucherking18

高级营养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或护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工作2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或护理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并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经本职业高级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在教学、科研及医疗机构中连续从事本职业或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或护理等相关专业15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94 评论(13)

无敌花花Nancy

报名要求:临床营养科在职技师或初级护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具有营养、医药、检验、卫生、食品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学习课程:熟练的操作人体物理测量、与营养及相关实验室生化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代谢分析技术、器官功能测量技术和方法;熟悉营养产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熟悉营养素的理化性质、食物来源及营养价值等内容,总之要求比较严格,比较专业。考试机构: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临床营养师全国统一鉴定考试。颁发证书:中国医师协会、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共同颁发“临床营养师”资格证书。更详细的信息,请搜索孙光夫!

149 评论(13)

极夜北极光

营养师申报条件:一、初级营养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医药卫生专业中等专科及以上学历在校生,经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中级营养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初级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2、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经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药卫生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二、高级营养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中级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2、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药卫生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扩展资料:营养师资格分为两个级别:营养师、高级营养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社区保健、食品生产加工、餐饮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营养师就业之途宽广,可供营养师大展拳脚的领域很多:1、诊所营养师:负责确诊病人的营养问题,列出保健计划,并监督饮食变化的有效性。通常他们在医院、社区健身中心或保健机构工作。在那里,他们解决体重控制、饮食营养、心脏病、癌症、儿童和老年人等方面的医疗保健需求。2、餐饮服务管理:营养师加盟到餐饮服务管理行业中,使得不管是一日三餐还是零食小点都能够安全、卫生、成本经济地预备和配送。他们掌管餐饮服务的地点是医院、保健机构、学校、高等院校和商务场所。3、营养咨询师:为个人、机构、商务组织和媒体提供有关营养、食疗和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专家建议,他们经营的是自己的私人咨询业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营养师资格证

357 评论(9)

屈小兔.

报名条件:具有临床、公卫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营养科在职医师。考试要求: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掌握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包括疾病和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各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营养与代谢异常的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营养诊断和营养治疗及监测的原则及方法;掌握常用的营养评价方法和营养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及营养素摄入量计算等工作方法;掌握常用营养素的理化性质、营养治疗作用、缺乏与过量的临床表现以及人群营养素需求量和个体化治疗原则;掌握肠内肠外营养给予途径,及其适应症、禁忌症;掌握各类疾病和特殊人群的临床营养宣教知识。

27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