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鑫花卉
经济师在国内并没有初级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热度那么高,对于经济师有不少人会存在质疑,值不值得报考经济师,考了经济师有什么作用?以下这些理由值得大家关注。 1、职称评审 对于从事经济师行业的人士,每年基本上都会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而根据2020年新政策的规定,对于持有经济师资格证书的人士,可直接免去职称评审这流程,直接可成为经济师岗位职位。 2、升职加薪 在金融行业中,企业领导最看重的可是员工手中所持有的证书,可以说你的证书基本决定了你职场上的位置,并且但凡涉及到晋升和加薪这环节,领导首先都会以经济师证书作为考量大家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说,持有经济师证书可大大提升了大家晋升、加薪的机会。 3、积分落户加分项 近年来,国家对于经济师人才的培养可非常重视,为了鼓励能多人报考经济师,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福利,如今,不少城市都把经济师证书作为了落户加分项,像一线城市,持有经济师证书最高可加100分。 4、免考从业资格考试部分科目 对于已经取得经济师证书的考生,如果想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只要符合学历条件,无需工作年限即可直接报考。另外,报考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持有经济师证书可免考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
wumeiyan01
简单来讲,经济师是一个职称。是用来给您所在单位聘用您并给您相关待遇的依据。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师三个级别,要取得“初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考取经济师证书的好处:1、评定职称经济专业资格证书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发放,所以企事业单位、高校、银行,甚至包括一些私企都认可此证书。而持有经济师证书就证明你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实务技能,你的能力能胜任相应的职位。因而考取经济师对于提高自身的晋升空间有非常重要的帮助。2、加薪利器①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高级经济师可享受副处级干部的待遇。而职级越高,对应的薪资待遇会更好。(具体要以自己所在单位要求为准)②取得经济师证书并在单位聘任职称后,是可以加薪的,不同级别和行业加薪幅度也会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是在300-1000元左右,具体各行业工作加薪还是要看单位规定的,希望考生都可以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3、落户积分不少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希望能在这座城市扎根。但是他们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积分政策来进行落户,取得了经济师证书,就可以享受积分落户加分的政策。比如,杭州初、中、高级经济师职称均可积分落户,但初级经济师积40分,中级积60分,高级经济师积80分。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印发了“关于印发《珠海市人才引进(入户)条件目录(2020-2021年版)》的通知”,其中提到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入户,中高级经济师就在其中!具体各地的积分要求要以当地的通知为准。详情>>4、个税扣除根据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可按照3600元/年定额扣除个税。经济师在个税专项扣除的继续教育里,可以按规定,进行申报扣税,这样省下一大笔钱,是不是很心动?5、为其他考试做铺垫①在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一定年限,并符合学历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高级经济师考试。②取得经济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③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中级)资格(金融专业)证书的,可以免试银行初中级资格考试部分科目。6、申请职业技能补贴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而部分地区“持有经济师证书可以申领技能提升补贴,补贴标准按高级、中级和初级分别为2000元、1500元和1000元”。
bingdaoyu16
两种方式都可以,您可以使用手机APP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并选择申报方式。如果您选择申报方式为“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单位可以使用扣缴端软件,获取您填写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按月计算应预扣预缴税款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全员全额纳税申报。在这种方式下,您可以在预扣预缴期间享受扣除。如果您未能及时报送,也可在以后月份补报,由单位在当年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扣,不影响您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如果您选择申报方式为“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的,纳税人直接向税务机关提交信息,扣缴单位无法获取到纳税人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在这种方式下,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才能享受扣除并办理退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 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四)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六条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三)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五)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2.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九)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