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2

猎户座HS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中级经济师效用论概述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njialu1988

已采纳
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共7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84分。专业实务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84分。经济学基础的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1、稀缺性、三个基本假设2、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弹性的计算3、效用论、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收入效应4、生产函数、规模报酬,最优生产要素组合5、成本函数,柯布——道格拉斯6、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7、垄断、垄断竞争、寡头8、生产要素、洛伦茨

中级经济师效用论概述

238 评论(15)

克利玛碴

以下为2019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分值占比“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的第一个周末。按专业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民航、铁路、水路、公路)、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15个专业。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158 评论(14)

许清池79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师?简单来讲,经济师是一个职称。要取得“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经济师按专业可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中级经济师考试近两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大队伍中。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81项,经济师被列入其中。说了那么多,到底有什么用呢?01代表职称由于经济专业资格证书是国家人事部统一发放的,所以企事业单位、高校、银行,甚至包括一些私企都认可此证书并会评定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师职称。02加薪利器①中级经济师,根据国家的规定,有些用人单位会按月发放一定的薪资。这些待遇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②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高级经济师可享受副处级干部的待遇。③当经济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用人单位需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发放退休金。03落户加分不少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希望能在这座城市扎根。但是他们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积分落户。如果他们取得了中级经济师证书,就可以享受积分落户加分的政策。04个税扣除根据最新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增加附加扣除项。经济师在个税专项扣除的继续教育里,可以按3600元/年(年度汇算清缴)进行申报扣税,这样省下一大笔钱,是不是很有诱惑力?我们再来看看中级经济师就业方向有哪些?经济师就业方面比较广,经济师的就业方向一般为各类企业的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业务及商务管理等工作,适宜从事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银行、各类企业证券部及理财、会计等工作。行业前景经济师的就业方向一般为各类企业的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业务及商务管理等工作,适宜从事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银行、各类企业证券部及理财、会计等工作。希望我的一些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看完别忘记点赞哦,逢赞必过。

189 评论(13)

阿迪思念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商品的能力,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基数,序数,能否加总,能否比较.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基数效用普遍接受.20世纪30年代以后,序数效用被常用.三,序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概述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假设:基数效用,可计量,连续,可导.边际: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引起因变量的变化量.英语是Marginal, 表示为MU.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MU=P71,表3-1,效用表,图3-1,总,边际效用曲线,看曲线的趋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某种商品消费量增加,消费者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2,货币的边际效用3,消费者均衡:有限收入,组合消费,总效用最大.均衡条件:(限制条件,均衡条件)P734,需求曲线的推导商品的需求价格: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它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推导:均衡条件:MU/P=λMU递减, λ不变,P只有同比例递减.图示P77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额.图示P78,用公式表示为: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一,关于偏好的假定1,偏好:爱好,喜好(preference)2,三个假定:完全性(完备性),可传递性(一致性),非饱合性(好东西多了好)二,无差异曲线的特点1,无差异曲线: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点集.两种商品,简化了,二维坐标,图示P812,效用函数:U=f(X1,X2)3,无差异曲线的三个特征:(1),函数连续,曲线无数条,越远越高(2),任何两条线不会相交(3),凸向原点(右下倾斜,斜率为负且绝对值递减,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1,概念:MRS12=-ΔX2/ Δ X1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极限,导数形式几何意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效用不变,一种商品消费增加,要放弃更少的另一种商品.分析:它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实质一样.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1,完全替代:直线,斜率不变,替代率不变2,完全互补:固定比例同时消费,直角,一个水平, 0替代率,一个垂直,无穷替代率.第三节 预算线一,含义收入和价格给定,全部收入能买的商品组合.预算等式:P1X1+P2X2=I二,预算线的变动1,P1和P2不变,收入I变,线平移,斜率不变.2,P1/P2不变,收入I不变,线平移,斜率不变.3,收入I不变,P1或P2中有一个变,线摆动4,I,P1,P2同比例同向变,线不变.图P87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一,最优购买两条件1,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2,钱花完消费者均衡图示P89二,均衡条件从均衡图知,均衡点E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斜率相等,二者的绝对值分别是边际替代率MRS12和商品价格比值P1/P2,故有:MRS12=P1/P2,此即消费者均衡条件.MU1/P1=MU2/P2=λ基数(边际)分析与序数无差异分析实质相同.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偏好,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均不变,只有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均衡点的轨迹.图P92二,需求曲线由价格--消费曲线导出需求曲线,P92图示需求曲线右下倾斜,价格与需求量反向变化.三,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变化时均衡点的轨迹.即其他不变,收入变,预算线平移,均衡点(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轨迹.正常品:收入--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收入与消费量同向变化.劣等品:收入—消费曲线向后弯曲,即在一定收入水平后消费量与收入反向变化.四,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量与收入的函数关系,即X=f(I)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第六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一,二者的含义1,收入效应:价格变化,实际收入变化,商品需求量变化.2,替代效应:某商品价格变化,价格相对变化,商品需求量变动.二,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P97图示补偿预算线:假设的分析工具,假设货币增减,目的是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它平行于预算线且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三,正常品与低档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正常品的需求量与收入同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向变动;低档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成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向变动.所有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成反向变动.四,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P100图示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向变动,一正一负,一般是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即总效应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故其需求曲线是右下倾斜.五,吉芬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英国人吉芬发现,灾荒时土豆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化.P101图示吉芬品是特殊的低档品,其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这与低档品相同,所不同的是,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总效应与价格成同向变动.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变动.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所有单个消费者的需求量的加总就构成了市场的需求量,即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加总后就得到了市场的需求曲线.P103图示市场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进一步推导: MU1*ΔX1 = MU2 *Δ X2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一,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导致经济行为者不能事先确定某种决策的结果.二,不确定性和彩票风险:知道可能的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的不确定情况.彩票:L=[p,W1,W2]三,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1,期望效用:E{U[p,W1,W2]}=pU(W1)+(1-p)U(W2)2,期望值的效用U[pW1+(1-p)W2]四,消费者的风险态度1,风险回避者:确定性效用大于风险条件下的期望效用.U[pW1+(1-p)W2]>pU(W1)+(1-p)U(W2)2,风险爱好者:确定性效用小于风险条件下的期望效用.U[pW1+(1-p)W2]3,风险中立者:确定性效用等于风险条件下的期望效用.U[pW1+(1-p)W2]=pU(W1)+(1-p)U(W2)图P107,风险回避者的效用函数五,降低风险的方法1,多样化投资决策要选择相关性小的项目,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蓝子里.2,购买保险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虽然投保后财产的期望值没变,但消除了风险,收益稳定.3,获取更多的信息因为完全信息时不存在不确定性,所以要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但获取信息要支付成本,信息的价值等于完全信息决策与不完全信息决策所得期望收益的差额.第九节 结束语一,基数效用论的三大缺陷1,效用主观,难以衡量.2,不同的人效用不可比.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能被证明.二,序数效用论的缺陷1,形式上改变了,实质上相同2,不同类别的欲望,难有相应的商品替代.3,消费者难以对多种商品组合加以判断.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不能保证.5,价格不进入序数论的效用函数,但违背事实.

16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