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8

vivianygefes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一级造价师2018对答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浅陌时光

已采纳
造价工程师各科目之间有关联性,可以搭配复习。  方案一:土建和案例无论土建中的工程量计算还是案例中的工程量计算,都是紧密相关的,土建和案例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当然,这个组合只适合毅力比较强,悟性比较高和精力比较旺盛的考生。  方案二:计价和土建计价和土建的联系就不是很紧密了,计价中主要讲解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价款的确定,而土建中主要讲解的是与工程相关的地质、构造、材料和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虽然这两个科目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是这两个科目都是案例的基础,其中有很多基础知识在案例中经常用到,需要考生将其中的知识点牢牢把握。  方案三:管理和案例管理和案例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案例中既有管理中的计算,比如流水施工和工程网络计划,又有管理中的理论内容,比如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方案经济评价,是个比较综合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管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案例的学习,专家分析考生同一年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  方案四:计价和管理计价和管理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招投标和变更索赔的内容,但是计价中,主要侧重于价款的确定,而管理中更侧重于相关的程序。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于其他两个科目都比较简单。两者搭配多少有点儿给考生建立自信的味道,有人说“如果报这两门你都通过不了,那似乎不用考注册造价工程师了”,这话似乎有些极端,但也颇有道理,虽说注册造价工程师每个科目都很难,但业内一直都认为计价和管理是其中略为简单的。

一级造价师2018对答案

111 评论(12)

凌人happy

很多考生很头疼案例科目,想了解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要怎么学习,所以整理了一下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的学习方法:已经进入六月上旬,绝大部分想要在今年考造价工程师的人员都已经开始着手复习工作了,毕竟越早复习,对知识点的掌握会越全面、越牢固。不少考生反映,案例分析太难学了,那么,复习2021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要怎么学习呢?考生最难啃的知识考点,给题主整理了一下,希望对接下来备考有所帮助。1、提高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可以用小程序“小佑题库”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对于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要怎么学习以上都给准备备考的考生归类出来了,总之,拿下造价工程师证书,好处多多,所以现在要赶紧学习起来,毕竟这本证书以后的用处很多,趁早拿下对自己的用处也特别大。所以需要我们赶紧动起手学习起来。

276 评论(15)

漳南一邺

相比来说一级建造师的市场需求量更大,而且就业前景更好一些,所以更吃香一些。施工单位等建工行业的单位都需要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造价咨询单位、某些大型国企施工单位会需要造价工程师,复制成本控制等工作。一般施工单位没有配置造价师的刚需,这就导致一级建造师的市场需求远远大于造价工程师,所以从需求量上讲一建比造价更有市场,一建考生群体会比一造的考生群体基数要大得多。一级建造师的考试成绩是以两年为滚动周期的,并且近几年出题题目更加贴近实际,所以通过率一直比较低,这也是一建含金量只升不降的原因,造价从2018年开始变成四年一个滚动周期,导致近几年造价的通过率势头比较猛,相比来说一级建造师的市场需求量更大,就业前景更好一些。【点击看看我是否符合建造师报考要求】想要了解一级建造师的更多详情,推荐咨询中安建培,中安建培是一家专注于建筑工程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和企业建工人才培养的创新型互联网教育服务机构,其独家教辅材料是由教研团队、领域专家老师共同精心研发,多轮校审,全方位满足不同基础学员学习需求,多类教辅完美适配不同学习阶段;更有增值服务,为学员学习全过程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专心做课程,用心做服务,保证学员学习效果落地的同时拥有最优化的学习体验。【在线咨询证书报考相关信息】

278 评论(10)

~*诗情画意*~

一级建造师属于管理岗,薪资待遇是根据自身的工作年限和经验不断提升的,而一级造价工程师是属于技术岗位,只要工作技术到位,很熟练,就可以拿到相对来说更高的薪资,至少比前期的建造师要高,所以比较看重这方面的考生可以做出选择了。1、工作性质一级建造师属于管理岗位,虽然知识面涉猎非常广,但是都只是浅学了一些皮毛而已,没有深入的进行学习,就是哪方面知识都能说几句,但就是说得很浅,没有深度,不精通,但是一级造价工程师就不一样了,专业性极强,一直专注于一个领域和方向,不断深入解读,可以说就是靠技术吃饭的,只要你的业务能力很强,速度很快,又很准确,几乎没有失误,就有资本挑选一家各方面品质都不错的公司应聘。2、考试难度如果你从事的工作和两者都不相关,建议还是先考一级建造师,难度会低一点,也容易上手一点,自己可以先看看了解一下,但是造价师方面的书籍,没有老师教学和指导,门外汉基本上是看不懂的,而且一级造价工程师难度还是较大的,仅次于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难度,如果一建考过了,可以再进一步考取造价师,毕竟一建还是会牵扯一些造价方面的知识的,对于之后考造价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会更好上手一点。3、发展前途如果之前所学的知识是和造价相关的,建议去考一级造价工程师,一个资深造价工程师,年薪是百万以上的,还是非常高的,但是想要发展到这个层面难度也挺大的,需要非常努力才可以,如果想往施工管理方面发展,那就去考一建,对于评职称也有很大的帮助。综上所述,一建和一造两者是没办法比较的,只能从自身所在意的点去相比较,才能选择出更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

299 评论(13)

我是小鱼儿呀

一级建造师与一级造价师哪个更牛呢,这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两个不同的岗位在工程中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有能力的建议大家两个都考,实在能力有限的话可以参考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一造与一建的含金量与区别,大家可以仔细斟酌选择一个;1、工作范围一级建造师:是企业承包工程必备的技术人才,主要参与工程的施工管理。造价工程师:主要负责工程造价的计价、定价和管理业务。2、就职领域一级建造师:作为工程管理人才,大部分进入施工企业。从事就具体施工和管理工作。造价工程师:负责工程造价内容,多供职于造价咨询公司(第三方),施工方,建筑方的造价相关工作。3、级别划分一级建造师:是工程施工方面的,分一级注册建造师和二级注册建造师,就两个级别,其中一级需通过全国注册建造师考试,二级由各省统考,通过考试后并注册即可执业。造价工程师:是工程造价方面的,分为助理造价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工程师两级,从2016开始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职业资格被取消,造价员拟转为助理造价师,具体消息还需等待官方文件。4、工资待遇一级建造师:拥有一级建造师证书对工资的提升非常大,一般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从业人员,月薪也不过是5000到6000左右,虽然很不错,但毕竟不算高薪。而拥有一级建造师证书,则月薪可以达到7000到9000元。造价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并且可以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因此工资待遇是比一级建造师更高的,如果是资深的造价师,在完成项目咨询之后还会有提成,年薪可以达到20万以上,是很不错的职业选择。其实当下来说,很多人都会选择一级建造师和造价工程师都考,毕竟一个又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在建筑行业是非常抢手的。

329 评论(13)

大琳琳666

1,每天案例做题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做错的题一定要重新做,直到做对为止。不要被案例那5道题吓到,只要你肯多练,也就那么回事。因为考点是死的,要考什么知识都是提前告诉你的。翻来覆去就那些东西。量出来了,质就上去了。你要做的就是通过量的积累而减少失误。成为高手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底层逻辑就是重复性的训练,你的学习也是如此。2、案例的所有公式各位要背的滚瓜烂熟,特别是财务分析的公式。另外招投标那块所有数字类的知识点一定要很清楚。公式是做题的基础,千万不要因为一个小公式而丢了整道题的分数。3、该放弃的难点要果断放弃,大的时间和策略要把控好。4、考前一个月各位要以做题为主,看视频为辅。前期的学习都是在被动的输入,后期要把被动的输入转化为主动的输出。考试最终是要你输出的。5、案例教材上的题不要全做。每道题的量太大了。就看考试100案例习题班老师视频解析的题,这样不懂的地方可以看一下老师的讲解。6、对某些知识点有疑问的话,就回头再去听一下听考试100精讲课老师针对这一块的讲解,不要浪费时间去别人讨论,大家水平都一般,可能水平还不如你。

30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