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的Daddy
夢女孩儿
关于健康管理师这个新兴的高薪职业,许多感兴趣的学员对于“健康管理师的来源和发展状况!现在工作轻松吗?”的问题还有疑问,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 健康管理师兴起于20世纪80年底的美国,21世纪初,传入我国。2006年,原卫生部发布公告,健康管理师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卫生行业,并明确定义,健康管理师是从事对人群或者个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健康,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从业者。 2019年12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又将健康管理师相关考试做了调整:2020年4月,7月和11月进行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之前是每年四次,从2020年开始变更为3次,不过每次可以分两批,这其实是增加了报名机位。这也是与健康中国2030的纲要有关,我国大力发展健康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人才。 健康管理师是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采集和管理健康信息、评估健康和疾病危险性、进行健康咨询与指导、制定健康促进计划,进行健康维护等。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健康管理从业者任职的资格凭证,是对从事健康监测、健康评价、健康维护、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相关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权威认证。 健康管理师的报名人数一年比一年高,随着国家重视和支持,健康管理师的报名和考试难度都会越来越严格!机不可失,2020年可能是您最不能错过的一年!
香喷喷的耗子
健康管理师6月29号刚刚考完健康管理师高级。考完对了答案以后感觉顺利拿到证书没什么大问题。关于健康管理师前景,我感觉还是应该相信市场。其实都是跟着政策吃饭,政策引导性极强,健康管理是国家医保战略。你是医生、护士,考了锦上添花。你本来就在小城市干着健康产业,考了这个证才代表你合法。健康管理师初级、中级建议大家就不要考了,含金量太低。我姐姐是成都某医院一名内科医生,听她说其实这个证书一开始是医生才能考的,只不过最近才放开了报考资格,但是高级证书还是很严格的,也很有含金量的。看到有些人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都嗤之以鼻,真的是醉了。其它省份不了解,四川这边新下来文件,以后乡镇医院、诊所医生必须人手要求一本这个证书,现在考试还都是选择题,等以后改了题型,增加了报考条件,会更难考的。所以医院才有那么多护士在考,护理专业的学生考的也是最多的。那么关于前景,我认为健康问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国家由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预防和控制。健康管理师的需求和作用,会被医院,家庭医生,社区医院,诊所,药店,健康中心等行业广泛需求,甚至听说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规定必须要考取这个证书了。所以,要考的人千万别犹豫了,当然本科+医学专业+2年医院工作经验的人还可以继续观望,毕竟现在报考资格只要求到大专学历。真的感觉那些说考了没用的人,跟08年说房价会跌的人是一种人。以后让他们都后悔的肠子悔青,大腿拍断。
包子熊二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考点一、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考点二、常用指标一、发病指标:一)发病率定义: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发病率的分子为新发病例数,新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某病的患者,有时一个人在观察期间内可能多次发生同种疾病,可分别计算为几个新病例。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口,是指在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中有可能发生所要观察的疾病的人,才能作为分母;对那些不可能患该病的人,如研究传染病的发病率时,已获得免疫者不应包括在分母之中。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暴露人口数不易获得,一般使用年平均人口数。二)患病率定义: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式中,K=100%、1000‰、10000/万或 100000/10 万。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1.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点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2.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不是一种真正的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的疾病频率和强度,为动态指标,是一种真正的率。二、死亡指标:一)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式中,k=100000 或 10 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调整的死亡率,称为粗死亡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二)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x100%某病病死率=(该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100%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病死率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在不同场合下病死率的分母是不同的,如计算住院患者中某病的病死率,分母为该病患者的住院人数;如计算某种急性传染病的病死率,其分母为该病流行时的发病人数。三)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 n 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n 年生存率=(随访满 n 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 n 年的 该病病例数)x100%生存率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病程长、病情较重、致死性强的疾病的远期疗效。应用该指标时,应确定随访开始日期和截止时间。开始日期一般为确诊日期、出院日期或手术日期;截止时间可以是 1 年、3 年、5 年、10 年,即计算 1 年、3 年、5 年或 10 年的生存率。三、相对危险度一)相对危险度(RR)或率比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0)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计算公式:RR=Ie/I0RR=1,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RR<1 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反之 RR>1 时,表明两者存在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比值越大,联系越强。二)比值比(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与RR 相同,OR 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若能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 OR 值接近甚至等于 RR 值:1)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2)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四、归因危险度(人群公共卫生意义)一)归因危险度定义: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它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计算公式:AR= Ie - I0 = I0(RR-1)AR 的意义: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二)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定义:是指暴露人群中由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公式:AR%=[(Ie-I0)/ Ie]×100%三)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定义:表示全人群中由暴露引起的 发病在全部发病中的比例。PAR%=[(It-I0)/ It)] ×100%式中,It 为全人群发病率。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不仅考虑了暴露因素的而且与某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率(P0)有关。其公共卫生学意义是:完全控制该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以上就是关于2020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考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时间节点、备考技巧等,欢迎及时在环球青藤网站查看!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