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0

杰克贝老师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东北大学总经济师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小七ice

已采纳
东大风流倜傥人家人爱花见花开的学长过来回答,毕竟涉及到自己的学习的学校嘛,出现过的名人肯定是让自己非常骄傲,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人1.张学良这个不用说,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是谁,会了解他的一些信息,他是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后来作为国民革命军的首领,抵抗日寇的侵略,后成为东北大学第一任名誉校长,对我来说,使我身为东北大学的学生倍感骄傲,可以说,张学良算得上是东北大学的创始人,正因为有了张学良,这个学校才有了灵魂,所以我真的是一直拿他作为自己的偶像和前进动力。2.郭艾伦他真的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我了解他是在中国的篮球赛场上,起初我都不知道他是东北大学的校友,这是因为他的球技当的棒,我一直把他作为自己的前进榜样,后来因为喜欢他去查询了一下,他的有关信息,才发现他的毕业学校竟然是东北大学,这让我真的是非常吃惊,这也使我前进的动力更大了。3.刘积仁他也真的是几个让我佩服的人,他缔造了中国计算机行业,是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东软的创办者。我的姐姐也是东软的一名员工,她以在东软工作自豪,而我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东软集团的一名员工。所以我在学习这方面一直以他作为自己前进的榜样。所以大家如果有对东北大学感兴趣的话,就来东北大学吧,有任何问题也可以评论哦!

东北大学总经济师

182 评论(13)

牛头梗小城堡

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建国初期,东北的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大多由日本人和俄罗斯建造的建筑,例如火车站、工厂等。而且东北资源比较丰富,像石油、天然气、煤矿等,支撑了国家能源的半壁江山。东北占据着大量国有企业,因此东北人也就习惯了上班挣死工资的习惯,至今东北最好的工作依旧是医生老师公务员。改革开放前夕,东北人才驰援全国各地,导致第一次的人口流失。国家政策上也没有像东北倾斜,大量国企私有化,天气、地理原因也造成了东北不那么宜居,加上经济增速缓慢和稳定上班的思想,造成了改革开放的时候,南方的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而东北人正面临着下岗潮。 下岗潮真正来到的时候是90年到98年,大批职工下岗,而且他们没有经商的意识,只能再次找工作。我的父母下岗比较早,接触其他产业也比较早,一开始搞养殖,慢慢的探索零售、经销,可能比不上发达地区的均数,但是在我这个四线小城市也算中产阶级。21世纪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其实东北的经济也在缓慢的增长,只不过没跑过通货膨胀而已,新兴产业也在南方城市和一些重要城市扎根落地,东北又是受高等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地区(计划生育落实的好,一家一孩,教育投资更多),毕业了回老家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南下,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环境也宜居,不像东北的冬天。东北现在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老龄化的大问题,没有年轻人愿意留在老家,对于经济发展这是个死循环,年轻人越少,经济发展越慢。 在我看来,振兴东北从来只是口号,因为东北的人情社会色彩太浓烈了,但凡想做什么事,第一想法就是找人,其实我觉得很多事情自己也可以办。人情社会就会导致人才流失,办事难,工作难,很多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人,在单位受尽打击、排挤,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就南下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但是想振兴东北,离不开创新,没有人才又何谈创新?

304 评论(11)

petite妮妮崽

作为东北大学的一名大三生,我认为,能考进东北大学的学生,可以说在各方面都是很优秀的。在这些优秀的学生中又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在我大一的时候,有一个学姐是我们班的助教。一开始觉得她只是人漂亮,性格好,但是在后来的相处中,我才发现她不仅学习好,而且还是我们院有名的舞蹈者。国家奖学金,国家级舞蹈奖项等等各种大奖她都拿过。当时,我就觉得学校里面真的是卧虎藏龙。现在她保研去上海读研究生了,但是她的故事却仍旧在我们学校被流传着,也一直鼓励着我们。附一张她美美的背影图。我还有一个学长,这里就不说他的名字了。他真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榜样。在大学期间,他依靠自己的力量,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而且学习还贼好,人长得还贼贼帅。这也就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得好看的人都在努力,自己长那么丑还偷懒不学习,那不更低人一等了,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才行。下图是这个学长工作室拍的部分图片,真的超级美的。还有一个学姐,她也是我们专业的名人。她从大一到大四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专业排名前三,本来是有希望保研的,但是在离研究生考试不足三个月的时候,学校通知她没保研成功。一般人认为要是自己只有三个月时间学习的话,那肯定是考不上了,但是这个学姐,却利用这么短的时间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自此,她成为了我们全专业学习的榜样。其实,我认为,所谓的名人就是那些依靠自己单薄的力量努力创造奇迹的人,我们不要只关注他们的光环,他们的努力跟坚持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96 评论(11)

调皮捣蛋妈

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工会纪委监察审计部企业规划与管理部企业资质与产品开发部离退休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后勤管理部保卫部 情报信息中心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研究院抚顺分院瓦斯安全研究所通风防灭火研究所机电安全研究所基础安全研究实验室科研产品试制工厂安全工程研究所防灭火材料研究所安全评价研究所露天开采安全研究所检测中心大连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科技发展部资产财务部市场与经营部营销中心东北销售公司华东销售公司华北销售公司西南销售公司西北销售公司山东销售公司售后服务部财务部 安全装备总公司综合办公室质量管理部安全装备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销售公司采购部装备车间仪器仪表车间 罗海珠,男,汉族,1962年8月生,江西吉水人,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煤工程专业毕业,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煤工程专业学习。1983年至2001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通风所所长、科技项目部主任,2001年3月起任副院长,2004年4月兼任国家煤矿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辽宁省政协委员,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科协委员,抚顺市科协常委。主持党委全面工作;主持分院日常行政工作;协助院长分管财务;分工负责战略发展、企业文化、科研及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部门:分院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科技发展部、物资供应部。 王建国,男,汉族,1955年5月生,山东海阳人,197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测量系煤田地质专业本科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工程力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75年9月至197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水利局工作。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测量系学习。1982年8月至1984年5月内蒙古平庄矿务局五家煤矿矿井地质助理工程师,1984年至1995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露天所副所长、所长,1995年3月起任副院长,1999年3月2007年12月任院长,2004年4月起兼任分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2005年1月起兼任分院党委书记。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第九届、第十届辽宁省人大代表。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工负责人事、财务和审计;分管部门:资产财务部、人力资源部。 男,汉族,1960年3月生,辽宁新宾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参加工作,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煤工程专业毕业,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高级工程师。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煤工程专业学习。1982年至2001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分院办公室副主任、科研处处长、(中日合资)华樱管件实业有限公司经理、装备公司经理,2001年3月起任副院长。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工会主席,抚顺市望花区人大代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专业委员会委员。分工负责高等教育、检测与工会工作,兼任顺华能源学院院长,检测中心主任。 男,汉族,1963年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东北大学自动化仪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参加工作,1994年任抚顺分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2000年3月任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3年6月任抚顺分院院长助理, 2004年4月任抚顺分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纪委书记。沈阳市沈河区人大代表,中国国情研究会调研员。分工负责行政、后勤、基本建设、集体公司、老干部;分管部门:纪检监察审计部、后勤管理部、离退休管理部、保卫部、企业总公司。 ,男,汉族,1961年3月生,山东新泰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1983年7月至2004年4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机电所副所长、装备公司总工程师、研发中心副主任、机电所所长、测控公司经理,2004年4月起任副院长。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分工负责产品开发与产品质量;分管部门:产品开发与质检部、情报中心、评价所 ,男,汉族,1963年4月生,辽宁新金人,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副院长。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1987年7月至2003年4月辽宁省抚顺煤矿安全仪器总厂工作,曾任副厂长,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任总经济师,2004年4月起任院长助理,2005年任副院长。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分工负责产品生产与工程服务、安全生产;分管部门:生产管理部。 ,男,汉族,1963年10月生,安徽省枞阳人,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煤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先后在露天开采安全研究所、装备公司、中日合资华樱管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安全生产抚顺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工作,历任抚顺分院露天开采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装备公司总经理、中日合资华樱管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在“百千万人才工程”中被列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5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优秀专家。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分工负责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分管部门:经营部。

278 评论(8)

蛋蛋徐要发疯

东北大学大四学生来答:作为国内的原“985”高校,建于1923年的东北大学人才辈出。在学校早期就已经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和少帅张学良等众多名人,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涌动出一批优秀名人,例如东软集团创始人刘积仁、著名说书人单田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1.梁思成林徽因夫妇1929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东北大学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建筑系,那时候,东北大学在全国的实力也是相当强的。作为东大学子,还是可以自豪一下的。只可惜,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梁思成来到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建筑系就元气大伤,后来建国以后评选建筑老八校也没有东北大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东北大学建筑学甚至未能进入榜单,接近100年的风云变化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后来在2018年,东北大学建成梁思成纪念馆。2.东软集团创始人刘积仁可能东北大学的学子不一定都知道刘积仁,但一定知道东北大学软件公司。我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常常听到东软公司。记得大一初到东大的时候,学院迎新介绍的时候,副院长就跟我们说了东软集团,这个可是中国的第一家软件上市企业。而刘积仁就是东软集团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刘积仁在东北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的名气很大,每年东北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去东软集团的。下图就是东软集团。3.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东北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的学生相比没有人不知道柴天佑院士的吧。可以说柴院士支撑起来的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是东大的王牌专业,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居A档次,全国第六。而柴院士更是三次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并且培养的学生中有一人也被评为了院士(来自校友的自豪脸),真是名副其实的科研大牛啊。作为国内的一流高校,从东北大学走出的名人可是相当的多,远不止这三位,大家有兴趣的话,欢迎多多了解。

333 评论(14)

猪咩小宝er

东北大学金融的就业不错的金融的本质是价值流通。金融产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很广,其中主要包括:会计、财务、投资学、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等等。金融专业不同于MBA和MSP,该专业主要是培养金融界的技术工作者,也称作金融专业师——Quant。Quant 的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总体来说工作相对辛苦,但是其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很多

346 评论(13)

哇塞小熊

主要有三点原因:资源枯竭、人口结构、区位条件。之前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如今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不能再无穷无尽了。

31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