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1

开心土星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广州中医药大学总经济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清清河中

已采纳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先后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秉持岭南人特有的开放和务实精神,大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学校现有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26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全日制在校生18520人,其中本科生13769人,专科生857人,硕士研究生3274人,博士研究生620人。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拥有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 29584科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根据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一级学科中医学全国排名第二、中药学全国排名第三(并列)、中西医结合全国排名第四。汤森路透2016年7月15日数据显示,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表明学校在关键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学校办学六十年最重要的经验总结。八十年代中期,学校率先启动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把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医教协同发展。“‘重经典、强临床’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色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均为“优秀”。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突出,通过率始终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茅。   在总结七年制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于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继续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规模长期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在2015年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引证报告》中,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总被引用频次居全国医药卫生类院校首位。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得中医学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学校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以开展岭南医学研究为己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的科研成果。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牵头的“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军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领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主张中医药早介入,广东也因此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 3B710认可,并被推广到全国。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青蒿素复方抗疟药被确定为国际抗疟疾一线用药,其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特聘教授、“杏林学者”、“青年英才”、教师出国访学、“薪火计划”等五项人才提升计划,迎来了人才辈出、名家荟萃的生动局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4人,其中正高职称369人,副高职称467人。拥有一批以国医大师邓铁涛、禤国维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有国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珠江学者8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广东省名中医84名等一大批知名专家以及在医药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学校现有五所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200万人次,相当于1/10广东省常住人口,年出院总量达18万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首屈一指。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形成了以50个国家重点专科为龙头的专科专病技术群,辐射和带动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   第二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是全国年服务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医院,连续三年位居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连续12年4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誉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也是全国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的三所中医院之一,其无偿救治“好军嫂”韩素云的事迹享誉全国。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现代南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七大平台,努力构筑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学校拥有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为服务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由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学校与省内外15个市县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全省指导建立了16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在帮助农民脱贫奔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塑造了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由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自建成以来接待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30余万人次,并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通俗中医药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一批大型图书,成为“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重点推荐的书目。此外,学校还与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了12集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校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在校境外学生达2300多人,就读本、硕、博各个层次,规模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历年来,学校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万名中医药高级人才。海外中医药社团的负责人很多都是本校校友,如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局长薛长利、美国中医公会会长黄宪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多年来,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由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更是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许多非洲国家。至今,青蒿素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29个国家的商标注册,在22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宋健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国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流行,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研究的合作协议。第二附属医院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合作协议,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签署了在珠海横琴建设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的合作协议。2015年底,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签约合办深圳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此外,学校还主动承担了外交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与东盟国家就传统医药高等教育展开合作。   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学校将以建校六十周年为新的起点,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以及广东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为发展中医药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广州中医药大学总经济师

147 评论(15)

碗碗小公主

广州中医药大学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填报志愿时,广州中医药大学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好不好,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 那么,到底广州中医药大学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呢?下面是快车教育网综合多方面资源信息整理的有关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评价,相信您看完以下评价,心里一定有数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广州中医药大学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 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美丽的羊城广州,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创办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原属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为国内首批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现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有广州三元里、大学城2个校区,占地1377亩,建筑78万多平方米,设备总值4.9亿元,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测试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大型室内文体活动场所,下设国际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深圳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等二级学院15个,以及临床药理研究所、热带医学研究所、脾胃研究所、邓铁涛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青蒿研究中心、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东莞数理工程研究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等一批研究所(中心、院)。 学校坚持"教师为教学而聘",汇聚有"国医大师"、双聘院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专家、*讲座教授、全国教学名师等一批优秀教师。现有教职员工(含附属医院)5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2人、硕士生导师1125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8人。 往往,广州中医药大学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会掩盖缺点、突出优点而美化自己,要识庐山真面目,那我们一定得认真看下面来自生活学习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里学长学姐最真实的心声。 不可否认,广州中医药大学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们还是先上好评,后上差评。 好评 还行吧,广东省名牌专业,出来的话,做技术和进医药公司都不错的!我是06级的! 好评 同学,你好,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看你考什么专业了,跟医药相关的就会高重点10分以上。如果是跟医学关系部大的专业重点过了就差不多了。我听针灸老师说,针灸还是很不错的,就业有很好保障 好评 本人去年报广中医中医临床没被录取,结果被调剂到另一个专业,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这个专业其实也蛮不错的,就业率经常在99%以上,去年的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00%,不少师兄师姐都去了外企工作。而学医挺苦的,一大堆东西等着你背,可谓鸭梨山大,而且读完五年医学后基本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很多人都回来继续深造,读到硕士,博士才有一些医院肯要,但是学中医真的是很有用的,很西医...更多 好评 中医很好啊这个就要看你喜欢学那个方向了,至于导师的话一般学校都是双向选择的据师兄师姐和老师的说法,中医学是国家级的品牌专业名列全国第三,而中药学是省级的品牌专业名列全国第六。还有几个小专业其实在全国也是挺厉害的,像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评 现在临床证明这个药的疗效,现在是中药治疗股骨头效果比较好的品种。 好评 广中医的中医临床学,课程里中医西医的比例是64,而中西医里的中医西医比例是55,这个数字看起来好像只是差一点点,但其实课时的多少意味着学校对其的要求的深浅,而且教材也会有差别,老师上课时也会有相应的侧重。 就单单说哪个好,真说不准,各有优势吧,因为即使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全称,也是“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方向)”,因为中医是广中医的王牌专业,所以所有的临...更多 好评 不错啊是A++学校哦—— 我也蛮想考,就怕分数不够 怎么说,不知道你是不是广州的人? 貌似广东的都不喜欢出省 而中医药真的是个还不错的学校 广州这个地方首先很好很吸引人,然后中医药所在的方位也还不错,交通也好 如果是想考中医学院,那么这个学校是不错的 好评 在中医界中是广东省的NO.1,毋庸置疑;但你说在中国就太夸张了,就业形势嘛,医学类的现在本来就要精英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何况是中医,不过中医是越老越吃香的,而且也要看你读什么专业的,总不能以偏概全吧,学针灸挺有用也吃香,只要你在大学学号,专业技能好,综合素质好,形势根本就不存在问题。 好评 这个学校是中国中医药的佼佼者,特别他的中医学,还有中药学也很好的,你只要有心去读就可以成为学校的佼佼者的,这两个专业都蛮好的。 好评 楼上说的很到位啦 补充一下 其实药学类还是有的 中药学院的研究生专业就有很多(在大学城校区上课和做实验) 第一和第二临床医学院也有 但那个都是属于科学学位 上课也在三元里 实习和研究都在医院的附属实验室 广中医 说明是中医院校了 医学肯定要比药学好的 药学也是如楼上所说 比较偏重中医 ;

177 评论(15)

专属兔兔的

高考成绩出来了,又到了报考学校的时间了。作为一名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女同学,我要给师弟师妹们强烈安利我们的大广中医!!比心❤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和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哈哈哈这些都是官方上说的,当然我们学校还是很厉害的,因为这里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上一所大学,想必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学术方面的了,我可以说广中医属于211工程,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在我们这边,有很多人都会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也会共同早起练习英语口语,一起结伴到图书馆学习。图书馆藏书很多,第一层就是自习室,图书馆的自习室里总是有很多人的,而且在夏天去图书馆完全不怕,因为里面空调超足,我建议要去的话一定要带一件外套,不然会冻哭�我就是经常死不悔改,每次都穿件短袖就过去,然后不到两个小时就灰溜溜地抱着书会宿舍了�然后上面几层有专业书阅览室,还有语言科学方面的图书,然后上面的自习桌大部分是考研的学长学姐用的,所以可以多来图书馆,因为那种氛围可以影响你好好学习,并且可以多认识一些考研的学长学姐,因为他们的经验对于想考研的你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有可能还会把他们用到的资料都可以告诉你。想必师弟师妹们很关心我们的宿舍环境了,宿舍是我们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16届的大二学姐,我对于宿舍环境是很满意的,四人间,上床下桌,有空调有热水,做任何事情都非常方便,而且我很喜欢我们床的楼梯,床的开口在床尾的,在床尾下,不是在侧边下的,非常方便。然后空调的话是有规定时间的。工作日就是中午11点半到2点,晚上9点半到早上7点,周六日的话就是全天候开着,是不是超爽!!赶紧来吧!我们学校很大,有很多亭子啥的,还有很多花花草草,反正就是挺漂亮的。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我们的博物馆。真的!博物馆我觉得超美,里面有中草药标本之类的,里面很暗,进去看就像有很多发光体,其实是标本的瓶瓶罐罐反光,但是真的超级美!而且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看,来这里装装逼拍拍照也是很不错的,最主要的还是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强烈安利博物馆!!再来说一下饭堂吧,一二饭堂靠的很近,可以方便同学们两边跑尝尝不同口味的菜,而且在饭堂吃饭不贵,一二饭堂都要自选菜,我通常吃自选菜吃的比较多,因为价格便宜,一小碟一小碟的装,不是食堂阿姨拿勺子舀的,所以不用担心阿姨手一抖把肉给抖下去了�二饭的自选菜在一楼,二楼是店面的,可以吃麻辣烫,螺蛳粉,兰州拉面之类的,要是不想吃自选菜可以到二楼尝尝,三楼也是自选菜,不过一楼的是阿姨舀的,但是她们的分量都超足!不用担心肉很少哈哈哈一饭的话也差不多,不过我通常在二饭吃,比较熟,很少在一饭吃。不过我朋友喜欢在一饭吃,她说味道也是很好的,价格便宜,所以我觉得两个饭堂差不多吧。然后说一下学生活动吧,每个学校的社团组织都会在新生周摆摊招新人,通常地点是在二饭前面的空地上,很热闹的,会弄很多气球彩灯什么的,很漂亮,做活动有时候也会在那里。然后有一个学生活动中心,挺大的,主要是给社团组织什么的开会用,还有就是囤放物资,反正就是挺宽敞的。广中医的学校组织有社联,学生会,校团委,然后每个学院都会有自己的院会组织,社团的话有针灸社,音乐社,动漫社,摄影社等等,很多类型的社团都会有。如果师弟师妹们想要在大学生活过得充实一点的话,可以参加一下学生社团组织,因为可以锻炼一下社交能力,交一些合拍的朋友,又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出来。不过我建议最多参加两个就好了,因为多了的话是不够精力去应付各种各样的活动,聚餐,生日会什么的(当然还有学姐钱包会瘪的)。我们读大学最主要的还是好好学习,社团组织活动只能当做大学生活的调味剂,所以自己一定要把握好那个度。然后还要教学区的话,课室很多,都很宽敞,有时候不去图书馆的话可以在课室里面自习,没什么人,够安静,适合不想被打扰的学霸们待着哈哈哈。实验室的话也有很多,我记得好像有F个区,很多的我都数不过来了。还有一点就是广中医跟广药是贴在一起的,广药的超市和饭堂离广中医很近,很多广中医的学生都会去超市和小吃街买东西,还会去广药的饭堂吃饭,因为广药超市相对来说会便宜一些,买一堆食材回宿舍自己做,又省钱又健康。很多学生都会买一个小煮锅,小电压的,煮东西很方便,也不会有危险,所以建议师弟师妹们也买一个。然后学姐我是康复治疗学的,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是中医学。现在康复治疗社会需求比较大,所以出来找工作应该也不会太困难。各位师弟师妹们如果对中医药感兴趣的话欢迎报考我们学校啊!

321 评论(10)

Leap丶飞。

不太了解,不过邓老凉茶是老牌子,而且没听说过有什么负面新闻,应该是可以信赖的。

303 评论(9)

岁月静好-静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创办,是新中国最早兴建的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原直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1995年2月由广州中医学院更为现名。1997年学校正式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2年学校接受并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专家组评估;2003年学校“九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以优秀的结论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成的专家组评审。2004年学校正式列入广东省“211工程”学校,在同年全国的一级学科评估工作中,学校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一,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第三,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第六。 学校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三元里校区,占地面积327亩;位于番禺区广州大学城的新...... 如果你想了解的更清楚,可以上这个网

24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