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詞濫雕
草莓天天见
鸳鸯剑怒斩霸王龙屏锦镇有一两溪交汇处,崖壁陡峭、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此隘名叫盐井口,是人们顺流出山的咽喉要塞,地势异常险峻。吃尽苦头的人们节衣缩食,捐献出积攒下来的钱粮,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盐井口大拱桥。盐井口沿龙溪河而上的百里槽水域,有一条叫善善的恶龙。善善生性暴烈、从小顽劣,其父寻得百里槽水域这方宝地,令其在此修炼心性。善善修行千余年,参悟出了排兵布阵、呼风唤雨等本领,自称霸王龙,竟然招兵买马、昼夜操练,只待时机成熟顺流入长江,挥师东海生擒龙王,取而代之。一日,太上老君炼丹后闲来无事,欲到渝东华荣山出游,途径百里槽上空,突闻下方吼声震天、杀气腾腾,驻足观望,原是善善正加紧操练水师,掐指一算,方晓屏锦地区数年后将有大灾难。于是,老君唤来镇守盐井口大拱桥的桥神,取下随身佩戴的两把鸳鸯剑交其掌管,令其惹见妖孽作怪立斩不赦。数十年后,一场奇大无比的春雨,致龙溪河水暴涨,善善见时机成熟,立即率军出征,在河水中拔浪翻腾,偌大的身躯左右挥舞,河岸岩石山丘顿被夷为平地。善善的恶行彻底激怒了桥神,即刻拔剑降龙。鸳鸯剑乃太上老君心爱之物,灵性极高,但见宝剑腾空而起,双剑合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刺霸王龙善善而去。眨眼间,龙头落水、血染河面。 千石彩礼咸丰年间,梁平县屏锦铺严金才是当地首富,严家小姐严惠的意中人叫张名忠,种田为生、正直善良。张家备好礼物找人上严家提亲,严金才有意为难和考验一下未来的女婿:“你同意不算,姓张的小子若能送来千石大米作为彩礼,我就同意。”听媒人带回严家的要求,张家人急得愁眉紧锁。一石约一百二十斤,千石共计六十吨。张忠听了,稍加思索:“一千石就一千石,这有何难?”到了娶亲这天,张忠带着花轿乐队赶到严家。严金才未见千石大米,心中略有不快,那料张忠胸有成竹地走到他身边:“岳父大人,千石大米送到。”说罢取下背上的一根竹纤担,除去纤担两端的堵塞物,把存于纤担内的大米哗哗地倒进身边的箩筐里。竹纤担是渝东农村担重物的工具,由酒杯粗的竹子制作而成,作用类似扁担,“纤担”与“千石”同音。严金才醒悟过来,面上有些尴尬,内里却满心欢喜。婚礼顺利进行,有情人终成眷属。张忠与严惠恩爱无比,伉俪一生。 塔撑狐仙嘴狐狸嘴地处梁平西山腹地,既屏锦镇境内的明月湖西麓。西山绵延百里,闻名于世的百里竹海蕴藏其间,是梁平与四川大竹县的分水岭。不知何时起,当地群众盛传,狐狸嘴为狐仙闭关修炼圣地,纷纷前往虔诚朝奉。狐狸嘴本为普通山石,其外形神态如狐狸,乃大自然的造化和巧合而已。但因常年香火不断,吸取大量人类真气,历经千百年的进化,果真修炼成了狐仙。狐仙长期享用人类的供奉,食之不尽的粮物,让其胃口与日俱增,以至于大量的贡品都无法满足它的需要了。狐仙尾朝大竹,头向梁平,山下成熟的金黄水稻,灿烂绚丽,稻香飘拂,一顿饱餐下来,大片稻子裹入腹中。起初,善良的人们认为,狐仙护佑乡梓,普度众生,吃了些粮食,权当贡品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狐仙的食量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民众的苦楚,传到了县衙,无奈狐仙神通广大,衙门也无计可施。一游方和尚献上一策,县令闻之,欣然采纳。十年后,县城西北三公里外的青竹村,一座石塔屹立起来。该塔为重檐钻尖式建筑,塔身呈八角形,塔高十二层。民谚赞曰:“梁平有个文峰塔、隔天只有一尺八”。石塔第十层处镌刻斗大的“文峰”二字,笔迹苍劲有力。顶层每个檐角各挂一个小铜铃,风吹铃响,清音远扬。文峰塔建成时,恰逢又一秋高气爽的收割季节。狐仙正欲伸嘴进食,不料,随着风铃骤响,硕大的嘴巴被石塔牢牢撑住,怎么也够不着近在咫尺的水稻。此后,阡陌交错的梁平大坝,果真日益五谷丰登。 群山锁岳明永乐年间,双河口附近住着一张姓山民,一家人过着简朴快乐的日子,与世无争,幸福融融。有一年中秋,皓月当空,张家三口赏明月、吃糍粑、喝烧酒,张早在惬意中进行了梦乡。次日早上,张早顶着晨露朝霞下地干活,快至双河口时,远远看见一对鸳鸯大小的鸭子在潭水中嬉戏打闹,自由自在玩得正欢。张早悄悄地朝鸭子方向靠近。不看则罢,一看万分惊奇,这两只鸭子周身散发金光,越近光芒越强。张早看得入神,一个疏忽踩落路旁一石,石落潭中惊动鸭子,双鸭昂首展翅、比翼齐飞,径直朝着潭边的一块巨大岩石飞去,钻入石头。张早近前查看,岩石完好无损,没有丁点洞穴缝隙。张早吓坏了,转回家中。王氏见他早早回来,疑窦丛生,追问缘由。张早将先前看到的金鸭戏水、鸭入岩石的事悉数告知。王氏听罢,也摸不着头脑。张早乃心直口快之人,时间久了憋得难受,遂将此事说给了儿时好友。很快,消息在附近村镇传开,不少人均证实看到过金鸭戏水,但未见鸭入岩石。但张早生性忠厚,人们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当地乡绅也听说了这个事情,心情甚是激动,他们知道“福”到了。什么物体能放光?“金”呀。什么东西能钻岩?“仙”呀。这明明是“金鸭仙”显灵,且意在离去。为留住“金鸭仙”,乡绅们青睐文人巧匠,在双河口左岩半壁鸭入岩石之处,写下了“群山锁岳”四个斗大行书,意在留住“金鸭仙”,护佑一方平安,造福屏锦人民。“群山锁岳”四个大字,笔走龙蛇,遒劲有力,保留了数百年之久。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明月湖时,“群山锁岳”连同岩石被炸毁,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鲤鱼跳龙门明正德年间,风水先生钱一贯云游四方,行至梁平县屏锦镇境内一石桥,此地竹树繁茂,河水清澈,桥下有一石坎,上下落差三米多,形成一个漂亮的瀑布,桥旁一棵千年黄桷树遮天蔽日,遂在此歇息。正闭目养神间,突闻涛声阵阵,睁眼一看,瀑下深潭中,一条近两米长的红色大鲤鱼卷尾飞腾而起,径自跃过瀑布朝上游而去,转眼不知踪迹。见多识广的钱一贯顿感惊奇,直觉告诉他此处非同凡响,便为其命名“鲤鱼跳龙门”。
josephine383
慈善事业需要大家的付出和支持,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力量那就可以帮到无数人了。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慈善个人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慈善先进个人事迹1 xxx,男,汉族,1973年生,中共党员,xx镇政府副镇长。自2009年在xx工作以来,他踏实干事,严于律己,善意待人,为xx的慈善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踏实干事,是基层慈善工作的“耕耘者” 在他身上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名贵的服饰。他给群众的印象是朴实、温和、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更像一个成熟干练的小大哥。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开明大度的领导。他以那种特有的细心和领导的果断、干练,投注在自己的事业中,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为xx镇的慈善事业奉献自己全部的爱心和力量。 乡镇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一样,交通是基础也是关键,作为xx镇分管公路副镇长的他站在现代管理者的高度,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看待这个问题。三年来,他先后争取资金和组织自筹慈善资金300余万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东台、铁炉、塘坊、柳林、秋河、松河、广佛、闹阳坪等村新修公路共60多公里,修建便民桥(慈善桥)4座。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多方好评。 二、心系百姓,是基层群众的“贴心人” 罗镇长经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他这样说,也始终是这样做的。xx镇说大不大,但也有378平方公里,2.3万人,在与他一起下村的时候,常常会使在xx工作了多年特别是本地干部尴尬。一些连他们都不太熟悉的群众,都亲切地喊着:“罗镇长”,而罗镇长也能熟悉地喊出这些人的名字。这对来xx工作才3年的他,是难能可贵的。在镇机关大楼,找他的人特别多。我们经常能听到群众在询问罗镇长在不在。群众信任他,乐于找他办事,愿意找他倾诉,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代表了基层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也正是因为如此,2012年的9月份,该镇秋河村的十组、十一组村民把一封饱满热情的 感谢信 贴到该镇机关大楼门前。群众代表们动情地说:“罗镇长平易近人,通过慈善事业为我们村办了大事,也愿为我们百姓办事。每次到村里来,总是关心地问我们生活过得好不好,有什么困难。我们有什么事情向他求助,他总是第一时间帮我们去办好。” 三、善以待人,是广大群众的“知心人” 在xx镇,罗镇长和气,好相处是人人皆知的。他那和蔼的面容,春风化雨般的工作方式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信服。 深入基层,为民解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伟大工程。特困户、低保户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公认的“最可怜的人”,目前我镇纳入低保900户1982人,为规范管理,罗镇长组织拟定了《xx镇最低生活保障 实施方案 》,通过调查摸底,逐户核实,张榜公布,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建立低保对象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 尊老爱老,积极关爱老年人。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社会氛围,罗镇长想方设法为老年人谋福利。每逢节日,他亲自组织发动“敬老献爱心”活动,组织学校、卫生院、派出所等单位经常为辖区敬老院送去日常生活用品,如:水果、白糖、糕点等。 慈善先进个人事迹2 王忠民同志慈善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王忠民,男,现年46岁,大专 文化 ,中共党员,现任漯河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兼慈善工作站成员及办公室主任。他在慈善工作站兼职以来,以慈善为己任,努力工作,为工作站定制度,拟方案,使工作站的工作很快有了起色,各项工作打理得井井有序,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参与社会公益,以善举弘扬传统美德 他出生在农村,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心怀仁慈,看不得别人哭,容不得别人苦。当看到老人走路不便,他就会前去搀扶;当遇到上门要饭的,他总是拣好的奉送;当同学同伴要借东西,他总是毫不吝惜;当街坊四邻需要相帮,他总是慷慨相助。这就是他,一个心静如水、以慈为怀、相助为乐的人。 在部队时,他就是被树为学雷锋先进典型。那是他刚到部队不久,部队附近有一对残疾老人,膝下无儿无女,夫妻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极为艰苦。他知道后,就组织几个战友成立了一个学雷锋小组,担负起了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他们就会轮流去帮老人家担水扫地干家务,无论是春播夏种或秋收,他们就会放弃休息时间帮老人种地施肥,打粮入仓,他还经常从有限的津贴里拿出一部分补贴老人家用。两个老人的日子有了生机,脸上露出了红光和笑容,逢人便说,我们无儿无女,可我们身边却有好多比亲生还要亲的儿子在照顾我们,我们这是上辈子积了德呀。这样一晃就是九年,战友们走了一茬又一茬,小组的人换了一遍又一遍,他依然为此坚守。这九年里他送走了一个老人,在他临转业的时候还放心不下,鼓励小组一定要尽心尽力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转业后,他还念念不忘孤独的老人,曾三次回转看望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回到地方后,他换装不退色,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热心公益事业,多次为“希望工程”和“春雷行动”捐款,为灾区和贫困职工捐款捐物。在1997年,他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和两个舞阳县的贫困学生“结了帮扶 对子 ”,垫交了他们小学五年的学费,并经常为他们买书送学习用具,时时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单位第一次组织员工集体献血,虽然很多人对献血还抱以怀疑态度不愿参加,但他却积极报名,一直坚持到现在,累计献血量达4200毫升。他经常风趣地说,我的身体这么棒,就是因为经常献血、吐故纳新的缘故。有时甚至是你不经意的善举,就会使需要帮助的人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二、倾力慈善工作,以行动奉献慈善事业 他身为我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却一直兼任工会委员和工会办公室主任,近年来,我行的贫困职工救济,贫困职工的访贫问苦,向灾区捐款捐物,都是他在具体组织实施。为贫困的弱势群体办点力所能及的事,他总是乐此不疲。2010年8月,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基层慈善组织的意见》文件精神,“漯河市商业银行慈善工作站”正式成立,行领导根据他对慈善工作的高度热情和丰富的工作 经验 ,推荐他为工作站成员,并兼任办公室主任。 工作站成立之初,各项制度要健全,各项活动要开展,很多具体事务性工作都要由他来做。行里的人事工作他要做,工会的工作他也要做,慈善工作他也必须的做,但他没有怨言,更没有推辞和逃避,而是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他加班加点,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工作站的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宣传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为做好慈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高人们的慈善意识,增强人们的参与能力,使特困群体得到帮助,是慈善工作的目的。目前,人们的慈善意识还不是很强,对慈善这个概念既清晰又模糊,这就需要加大对全社会的宣传,只有通过宣传,提高人们对慈善的认识,增强人们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热爱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局面。在2010年9月20日漯河市第三个“慈善日”来临之时,他主持印制了“慈善,公民的责任”宣传页,在印发我行全体员工的同时,利用宣传日的有利时机到街上散发,同时在各支行门前张挂横幅 标语 ,以此宣传慈善,提高全民的慈善意识,推动慈善工作,弘扬慈善事业。 在漯河市第三个“慈善日”,我行开展了漯河市商业银行“漯河慈善日”及“慈善一日捐”活动动员大会和现场捐赠仪式。他认真起草文件,做好会议通知及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行领导亲自带头,全行员工400余人全部参加,共收到捐款13350.00元,使这次动员会和捐款仪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受到了行领导的好评。 “慈善不在你捐多少钱,贵在你有一颗同情和善良的心。也许是你小小的付出,就会使一些的人得到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慈善义举。”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慈善先进个人事迹3 ***,1955年1月出生,大专文化,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现任****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创办**公司,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使一个家族式小化纤企业,发展成资产超亿元的中国再生纺涤纶短纤维龙头企业、**市成长之星企业、**市百强企业、**工业企业二十强。**于2003年被**市人民政府聘为“招商顾问”、2004年度被评为**市“明星企业家”、当选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再生化纤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理事”;先后被评为“2003-2005年度**市劳动模范”、2005年“**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振兴**十大功臣”等荣誉称号。企业发展了,**始终不忘回报社会,从2000年到现在,已先后向社会慈善捐款高达600多万元。 一、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 **认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他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建设,投资兴建敬老院,热心参与助老公益活动,关心老年人群,向老年人提供经济资助,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大发公司最早建厂在**镇,**总想着要回报**,为**做点善事。2004年,他得知**镇要重建敬老院,便主动向镇政府提出由大发来投资建造,2005年共出资139万元,建成了**敬老院,新的敬老院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可容纳72位老人。在新敬老院建成剪彩时,**深情地说:我是一位来自镇外的企业经营者,落户**以来,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企业规模大了,理应回报社会,修建敬老院是为了弘扬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对**来说,出资回报社会、敬老爱老已成为自觉行动。**总部搬到**后,善事也做到了**。2005年是**成立十年周年的大庆之年,**节约十周年庆祝款项,向**80岁以上老年人捐款20万元。目前,与**政府联名**医院和超市,将建立**老年慈善助医卡和爱心超市。 2005年春,**带领公司员工到**和**敬老院看望老年人,给他们精神安慰,为他们打扫卫生,并送慰问金2万元,令老人们十分感动。 今年 春节 前,杜总想到了胜山镇的困难老党员,特意准备了2万元捐赠款,在年前发到了困难老党员手中。像这样助老事迹,**做得太多??2005年为**100多位离、退休干部和教师订阅《**日报》、2006年出资1万元举办**老年人门球赛、今年捐资16400元及电风扇55台(价值9900元)慰问困难老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等。 二、扶贫助学,关心下一代 少年 儿童 是国家的未来,**十分关心下一代工作,特别是对待贫困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许多贫困学生,得以继续就读。 2006年,**在**、**建立了“**”贫困助学金,分十年每年捐助20万元,使不少贫困生得到经济帮助,坚持学业。 今年六一 儿童节 前夕,**为**中心小学、**小学、**小学捐助价值4万元书籍文具,让这些学校的学生,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今年3月,**高中一位名叫岑璐菁的18岁少女,身患尿毒症,医药费成了她家沉重的负担,非亲非故的**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捐款一万元,资助其看病。 今年春节期间,**召集以前受过帮助的7名**籍在校大学生来厂座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为每人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费,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把自己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近期,杜总计划为逍林中学贫困学生和杭州湾新区贫困学生继续发放扶贫基金,把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期扎实开展下去。 三、修路造桥,热衷于公益事业 **经常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企业发展了,一定不要忘记回报社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几年,他热衷于公益事业,修桥造路,做了大量造福一方的善事,受到周边群众的高度评价。 看了“慈善先进个人事迹 ”的人还看了: 1. 慈善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 优秀个人事迹演讲稿3篇 3. 爱心人士的先进事迹材料 4. 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事迹 5. 创新之星个人事迹材料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