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6

永远的怀念!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费孝通经济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俳句之神芭蕉桑

已采纳
费孝通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各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支持,要广交朋友,和谐共处,这样就会逐步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太平共分享。费孝通主要成就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担任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职务期间,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他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国是咨询”,将参政议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早年就树立了“志在富民”的理想,一生孜孜以求。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变革的实际,深入探讨中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问题、边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城乡关系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发表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论著,为推动社会变革,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成为费孝通研述一生的大课题。费孝通三访温州、三访民权、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27次回访家乡江村。他研究中国的穷人主要是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关心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费孝通经济师

315 评论(14)

xiaowanziji

曾是民盟主席,是个民主人士

94 评论(11)

雨诺喜乐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2005年出版的书籍,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18年4月,《乡土中国》排名清华大学借阅榜第6位。

224 评论(15)

沐沐沐牧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1][2]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3]《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

10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