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0

神仙鱼左倾45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江苏省造价师考试心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ono521521

已采纳
造价工程师考试虽然难,但是也并不是攻不可破的,只要您有合理的学习方法,选择适合的课程,即使造价工程师考试难度再大,我们也能把它攻克!

江苏省造价师考试心得

221 评论(13)

快乐糖糖K

额,我也是学造价的,不过我还没到考造价师的资格,不过造价师要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必须是过了造价员的才能考的,如果你想好好的认真的去考的话是比较难的但是你的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扎实的话过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你要是对自己没多少信心的怕担心过不了的话,说句不好听的你去找关系吧,肯定过,你要知道要是造价师好考的话现在造价师都开始泛滥了。。。

344 评论(15)

cn是一颗溏心蛋

首先 要学会怎样看教材:1、通读 2、结合课件看 3、精读 4、查缺补漏其次就是做题:1、结合课本学习的知识活学活用 2、通过历年试题掌握规律和难度 3、系统、成套的做题,养成做题习惯。

112 评论(15)

武装的蔷薇1

下面是整理了各科历年考试真题的考点汇总,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建设工程造价管理:1、合同法及价格法,建筑法及相关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招投标法及实施条例。2、工程项目管理概述,项目的组织,计划与控制,流水施工组织方法(特点和参数),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时间参数的计算),风险管理(识别与评价)。3、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计算(等值计算),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价值工程,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4、工程项目投融资。5、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工程造价的构成,设备购置费的构成和计算,建设单位管理费,按造价形成划分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构成和计算,国外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用地与工程准备费,技术服务费,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1、岩体特征、地下水特征以及对建筑工程的影响。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3、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4、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计算。5、建设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1、施工合同价款支付与结算。2、资金使用计划与偏差分析。3、形成资产法确定新增资产构成与竣工决算。如何备考,在之前的其他文章也提到过,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看书,笔记,刷题,在备考过程中,题库,模拟题,真题等资料都是必须要刷的,现在这个时候可以对整个知识框架有个大概的了解,难点在哪,平时做错的题目要重点再关注一下。准考证通常考试前一周左右可以出来,所以知道考点后,要根据考点的距离进行合理的安排住宿和交通。考试所需要准备的钢笔、圆珠笔(两支)、2B铅笔(两支)、橡皮擦、准考证、身份证、计算器(无存储编辑功能)等都需要提前准备考。考试过程中,记住四个字:认真审题。

93 评论(10)

YeezyYeezy

3月—4月第一轮复习:先学习管理和计价,因为这是案例的根基,根基不牢,何以建筑高楼。通读一遍教材,对知识点全面学习,理解为主,此阶段不要求记忆,重点在于搭建知识框架!5月—6月第二轮复习:管理、计价、计量第二遍教材学习,可以跟随章节进度练习考试100的章节练习,一章一练;案例第二轮学习加强公式记忆及做题实操,每天至少独立完成一道案例。7月—8月第三轮复习:对教材进行第三轮学习,结合各科真题做题,重点记忆;这个阶段,需对各个科目重点章节和自身上轮复习的薄弱章节进行攻克。9月-10月第四轮复习及冲刺:这个阶段需严格限时模拟,利用考试100模拟试题的“考试模式”模拟考试环境在规定的时间,完成2-3套真题,检验正确率。

143 评论(8)

瓶子好多

一 既然我们无法保证我们做的所有的题都对,而且我们也无法全部掌握所有知识点。那么少丢分,就是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政治正确“既然目标就是为了拿到证,那么就重点去学习考试的重点,分清主次去学习。二 重在理解,理解很重要。死记硬背的和自己理解的效果肯定不一样!那么怎么理解呢?就是多想~ 平时自己的一些零碎时间就来回忆他,想他,自己脑子里反复过一遍又一遍,慢慢的形成理解记忆。三写题速度要快,不写的题一定是0分,所以写题速度一定要注意,本来考试就是时间短,题目多,写得慢了就会把本该拿分的题丢分,得不偿失。所以写题快也是拿分的前提。四心态很重要, 在备考的初期,很多人由于上班时间久了,慢慢的把当初上学时的学习心态丢掉了。往往翻上几页书或者听几分钟的视频就坚持不下去了,等到再想起要学习的时候,时间已经浪费了很久。学习造价的知识本身就很枯燥,但是为了考试,需要克服自己的懈怠,哪怕开始每天只学习20分钟,也要慢慢的坚持下去。五第一遍学习不是重点。很多人很喜欢第一次拿到教材后,就很细致的学习,但是时间都浪费了,要知道你学习肯定不能只学一遍的,那么第一遍只用大体的对教材熟悉脉络,有思路即可,更多的是熟悉教材和内容。后期多次复习的时候,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知识点上,同时要多做练习题,用习题来巩固知识点。

26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