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0

Icecream0513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青岛日报社总经济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叶星海

已采纳
(一)学术论文:  1、《禅与唐诗的审美意味》(8000字)——《唐都学刊》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1期目录索引。  2、《论新时期陕北题材小说的文化走向》《延安文学》199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第1期目录索引。  3、《喜剧与喜剧美学研究的新拓展》(10000字)——《文艺界》1993年第4期。  4、《论奥尼尔悲剧的美学精神》(16400字)——《齐鲁艺苑》199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戏剧研究》199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5、《新写实:现实主义小说的新拓展》(12000字)——《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第3期全文转载。6、《中国当代美学的新拓展》(7500字)——《延安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7、《论中国戏剧艺术的审美心理定势》(7500字)——《青岛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戏剧戏曲研究》1994年第2期全文转载。  8、《现代西方美学的心理释义学倾向》(18000字)——《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4年第12期全文转载。《哲学动态》1994年第11期目录索引。  9、《论李大钊的美学思想》(12000字)——《东方论坛》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4年第8期目录索引。《哲学动态》1994年第11期索引介绍。  10、《论中国戏剧的美学特征》(5000字)——《当代戏剧》198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戏曲》1989年第6期全文转载。  11、《论苏轼的美学思想》(5000字)——《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89年第6期目录索引。《哲学动态》1989年第5期目录索引。  12、《没劲:电影<本命年>所揭示的现代城市文明病》(4500字)——《电影评介》1990年第6期。  13、《论新时期小说的黄土文化意象》(10000字)——《小说评论》1990年第4期。  14、《论“信天游”的美学精神》(10000字)——《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15、《元美学:庄子和海德格尔的比较研究》(6000字)——《青年思想家》199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1年第6期目录索引。  16、《二十一世纪西方美学的基本转折》(8000字)——《齐鲁学刊》199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1年第6期目录索引。  17、《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文化性探析》(5000字)——《青岛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1年第8期目录索引。  18、《论信天游的文化精神》(14000字)——《西北民俗》1991年1-2期合刊。  19、《和: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本体思想》(14000字)——《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20、《现代西方小说美学的转折与形成》(12000字)——《艺术界》1991年第4期。  21、《现代西方美学的重构与确认:在维特斯坦和海德格尔之间》(14000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2年第7期全文转载。《哲学动态》1992年第6期索引介绍。  22、《审美情感论》(10000字)——《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2年第6期目录索引。《哲学动态》1992年第7期索引介绍。  23、《论海德格尔的元美学思想》(12000字)——《青年思想家》1992年第2期。  24、《试论建立竞争学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青岛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25、《论喜剧审美文化》(10000字)——《延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1992年国内重要学术成果辑要》湖北大学编。《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4年第6期全文转载。  26、《论叔本华的音乐美学思想》(12000字)——《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7、《现代科学与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18000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3年第9期全文转载。  28、《现代西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倾向》(18000字)——《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5年第6期全文转载。《哲学动态》1995年第8期索引。  29、《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12000字)——《齐鲁学刊》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5年第6期全文转载。《哲学动态》1995年第5期索引介绍。  30、《海德格尔与西方美学的后现代主义走向》(18000字)——《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1、《现代西方美学语言释义学的重构和确认》(8000字)——《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5年第6期全文转载。《哲学动态》1995年第6期索引介绍。  32、《评苏联喜剧电影的审美意义》(4500字)——《社会论坛》1994年第4期。  33、《现代西方戏剧美学的转折和形成》(30000字)——《齐鲁艺苑》1994年第3、4期连载。《人大复印资料:戏剧与戏曲研究》1995年第4期全文转载。  34、《反法西斯文学与战后文学思想的驱动》(7500字)——《青大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8期全文转载。  35、《鲁迅:一个中国文化的民族寓言——第三世界文本新解》(7500字)——《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9期全文转载。  36、《二十世纪英国文学》(15000字)——《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4期连载。《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1996年第6期全文转载。  37、《尼采与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的重构与确认》(18000字)——《交响》1994年第3、4期连载。《人大复印资料:音乐舞蹈研究》1996年第2期目录索引。  38、《中国当代喜剧美学的新拓展》(15000字)——《齐鲁艺苑》1996年第1、2期连载。《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6年第6期目录索引。  39、《和谐与崇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研究》(12000字)——《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7年第7期目录索引。  40、《本体论:庄子和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比较研究》(12000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7年第8期全文转载。  41、《本体论:庄子和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比较研究》(16000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7年第2期全文转载。  42、《红太阳音乐现象:9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对应与嬗变》(12000字)——《青年思想家》1998年第3期。  43、《关于企业美学的思考》(6000字)——论文集《山东企业文化建设》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44、《中国美学的哲学关怀和人文阐释》—— 《东方论坛》2006年1期。  45、《中国当代商业文学的理念确认和实践探索》—— 2005年第6期,《湖南商学院学报》。  46、《和谐:青岛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追求》—— 2005/11/10 , 2005年《青岛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47、《和谐青岛:建议与分析对策》—— 《展望论坛》2007年1期。  48、《构建和谐青岛的思路与建议》—— 2006/07 ,2006年《青岛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49、《青岛:发展品牌优势建设国际知名特色城市》—— 2005/11/10 ,2005年《青岛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50、《最出色奥帆赛及其对青岛市总体影响研究》——2004/01/01,《青岛发展研究报告集》山东人民出版社。  51、《自然卓越、山水和谐——论青岛城市精神》 2004/07/01 《青岛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52、《百年历史传承——论青啤文化》—— 2004/0101,《青岛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53、《企业文化与青岛经济的驱动发展》 —— 2003/09/02 ,《青岛日报》。  54、《青岛文化消费调研报告》—— 2007年《青岛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55、《关于企业美学的思考》 —— 2004/01/01 ,《文艺学与美学的整合研究和多元推进》  56、《审美追求与21世纪中国企业的驱动发展》(7500字)——《齐鲁企业文化》1999年第3期  57、《论美好企业与企业美学》 —— 2003年第3期 ,《美好企业》。  58、《美学学科的新崛起与再拓展——企业美学的困惑与前景》—— 2004年第1期 ,《美好企业》。  59、《社会责任:当代企业的使命》—— 2006年第10期,《中外企业文化》。  60、《国际化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2011年第1期,《企业文化论坛》。  61、《企业的国际化转型与跨文化服务》—— 2011年第3期,《企业文化论坛》。  62、《服务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与企业美学的发展》——2011年第6期,《企业文化论坛》。  63、《美学教育的变革与突破》——《汉语言教学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年1月版 。  64、《美学教学的实践转换与多元推进》 ——《青岛大学高教研究》,2005年3期。  65、《文艺学与美学的整合研究和多元推进》—— 2006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6、《大地的新生、时代的脉动----论梁衡的新闻实践与成就》----《新闻写作》1996年12月。  67、《书香榆林”的文化阐释》,2009年9月6日《榆林日报》(二)、学术著作:  1、《20世纪西方美学精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喜剧美学概论》,香港新时代出版社1997年版。  3、《文艺学与美学的整合研究和多元推进》,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企业美学纲要》,合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企业服务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月版。  6、《张瑞敏的时代》,香港新时代出版社2010年版。(三)报告文学:  1、《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岛葡萄酒厂大追记》(6700字)——《行为科学报》1992年7月26日。  2、《热血男儿胶东情——记莱阳市市东实业总公司》(6500字)——《行为科学报》1992年10月28日。  3、《日出之村——石老人》(6200字)——《行为科学报》1993年6月28日。  4、《一代采金人——记平度金矿矿长、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展洪美》(7200字)——《行为科学报》1992年12月28日。  5、《天柱云峰展宏图—青岛华磊实业有限公司纪实》(6900字)——《行为科学报》1992年12月22日。  6、《天柱云峰展宏图——青岛华磊实业有限公司纪实》(6900字)——《行为科学报》1993年1月22日。  7、《万丈高楼平地起——记青岛平度水泥厂厂长、优秀青年企业家李永清》(7200字)——《行为科学报》1992年7月15日。  8、《走向未来的开拓者——记青岛铁路机车车辆厂厂长于仲富》(6600字)——《行为科学报》1992年8月16日。  9、《傲立潮头风满帆——青岛第四纺织机械厂现代管理纪实》(6450字)——《行为科学报》1995年6月27日。  10、《新潮:正从海平线上走来——记青岛印染厂科学研究所掀起的新技术趋势》(5700字)——《行为科学报》1995年8月15日。  11、《磅礴人生看未来——记青岛市物资贸易中心总经理高敦宏》(6300字)——《行为科学报》1995年8月25日。  12、《中国电冰箱工业的巨人——记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8200字)——《行为科学报》1995年8月1日。该文被《新华文摘》199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3、《海尔服务:改变我们经营方向的时代趋势》(8600字)——《行为科学报》1995年9月26日。该文被《新华文摘》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4、《敢叫日月换新天——记青岛市振业房地产公司》(5000字)——《行为科学研究》1995年第3期。  15、《建设监理:敢为百年树信誉——记青岛市华厦建设监理公司》(5000字)——《行为科学研究》1995年第3期。  16、《身在山区,情系教育——记清涧县县长高治民》(3200字)——《教育界》1992年第1期。  17、《新世纪地平线上的青岛高科园》(7500字)——《行为科学导刊》1997年第4期。  18、《朗讯:中国现代科技通讯工业的一颗新星》(7600字)——《行为科学导刊》1997年第5期。  19、《海尔空调:中国空调机市场的领头雁》(7000字)——《行为科学导刊》1997年第6期。  20、《海尔梅洛尼:朝阳中腾飞的一只虎》(7000字)——《行为科学导刊》1999年第5期。  21、《中国当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者——张瑞敏》(9000字)——《中华儿女》1997年第3期。  22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青岛发展战略》——《行为科学报》1996年10月1日。  23、《精神文明建设——齐鲁儿女最风流》——《行为科学报》1996年12月10日。  24、《沙子口:历史的见证,时代的丰碑》——《行为科学报》1998年3月10日。  25、《中国商业企业的思路与出路——北方国贸大厦改革纪实》——《行为科学报》1998年6月12日  26、《改革奋进:铸就国税新篇章——青岛市市北区国税局发展纪实》——《行为科学报》1996年8月23日。  27、《大地的新生、时代的脉动》--------《新闻写作》1996年12月。  28、《评〈青岛日报〉环渤海经济圈系列报道》(3000字)——1998年5月30日

青岛日报社总经济师

289 评论(13)

jialing612

心系百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李学海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和老百姓打交道较多。在与老百姓的亲密接触中,他深刻认识和理解老百姓的疾苦。无论从事什么领导岗位,李学海始终牢记“心系百姓、为民谋利”的从政格言。在担任院上镇党委书记的四年多时间里,李学海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狠抓民生问题,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使院上镇从根本上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实现了农民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1985年九号台风来袭,李学海抱病参加抗洪抢险,整整三个昼夜奋战在一线,在大小沽河汇流地大里村大堤决口的危急时刻,组织1500人奋力堵截,保住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被评为青岛市抢险救灾先进个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李学海以卓越的领导才能,改变了院上这个青岛市贫困镇的面貌,造福了一方百姓。1987年、1988年院上镇党委连续两年获得青岛市先进党委荣誉称号。在任莱西市委副书记、即墨市委副书记期间,李学海主要分管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等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辞劳苦、深入基层的工作习惯,使李学海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了解了所分管工作的基本情况。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李学海在政法系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百姓干事创业和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李学海时常奋战在工作最繁忙、情况最复杂的第一线,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莱西市和即墨市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城阳区担任党政主要领导的十年时间里,李学海把从政以来积累的经验、才能和激情全部挥洒在了这片热土上。从城阳人的素质建设着手,提出了“开放、创新、诚信、和谐”的城阳人精神,并贯穿于发展和建设之中,全方位的改造人、塑造人,极大地提升了城阳人的综合素质和城阳区的文明程度。亲民、安民、爱民、富民、恤民,率先实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了百姓老有所养的夙愿。工作期间,李学海励精图治、大胆探索,超前思考、勇于开拓,为图发展时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倾尽智慧汗水,使城阳区财税收入十年间增长20余倍,使城阳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在任青岛市市南区委书记期间,李学海以超凡的智慧和果敢的气魄,带领市南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优化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全面推进1000平方米以上、集“管理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为一体的社区“三个中心”建设,依法民主科学稳妥地推进旧城改造工作,成功应对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为市南区全面建设首善之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市南区人民的幸福指数。大力倡导教育改革,六千多名教师丢掉“铁饭碗”1988年12月李学海被任命为莱西县教育局长。任职期间,李学海大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狠抓学校内部管理,推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引入良性竞争机制,使莱西六千多名教师集体丢掉了“铁饭碗”。当时,不论是在莱西,还是在青岛市,都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和反响。当然也有不少人,为李学海这么大刀阔斧的改革捏了一把汗,甚至表现出了担忧。但李学海深知要想改变当时莱西教育的落后面貌,不动真格不行,因此,他把各种压力抛在了脑后,毫不动摇的继续推行改革。经过改革和相关配套工作的良好衔接,莱西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高考成绩从1988年的青岛市倒数第一,一跃成为1989年的全青岛市第一名,1989年莱西大中专招生1017名,创历史最好水平。对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岛日报》曾在头版头条给予了报道。不侮使命,为奥帆赛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2008年3月,离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5个月之际,一纸调令把李学海调到青岛市市南区担任区委书记。市南区是青岛的核心区,更重要的是,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帆船比赛将在这里举办,调任李学海的目的就是保障奥运会、残奥会帆船赛。就在帆船赛各种保障工作让这位新上任的区委书记忙得不亦乐乎之际,又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浒苔大爆发,这无疑将对比赛的正常进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片海域。李学海深知肩头的责任重大,组织了1.5万人参与清理工作。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保障工作中,李学海共组织了7万人参与。李学海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奥帆赛开赛前及时清理了浒苔,同时也出色完成了奥运保障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对青岛奥帆赛的组织工作予以表彰,亲自批示:“青岛市成功地举办了奥帆赛和残奥帆赛,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作出了重要贡献,谨向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同志们、向广大青岛市民表示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敢于突破,开创两个全国典型在任莱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期间,李学海参与探索创造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经验,1990年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莱西召开,莱西经验在全国推广,“莱西会议”成为中共组织史上永远的里程碑。在城阳区担任党政主要领导期间,李学海注重高起点、高品位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城阳世纪公园、青岛新天地、万科魅力之城等标志性景观、建筑相继建成,全区城市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南车四方、LG电子、青岛农业示范园等一批现代工业、精品农业、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经济展现空前繁荣局面。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由全省50位之外跃升至前三位,发展速度之快、成效之大令世人称道。在狠抓经济的同时,李学海也注重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了城阳人的综合素质和城阳区的文明程度。李学海带领城阳较全国提前13年完成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人民群众真正共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2006年4月,全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城阳召开,城阳区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区,成为江北对外开放第一区。加强学习,善于总结,出版工作心得和专著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李学海特别重视学习。无论工作如何繁忙,他总是抽出时间来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李学海善于思考、总结工作心得和经验,也乐于和同事、朋友们分享。李学海出版了《求索笔记》(青岛出版社出版)、《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城阳经验及启示》(中国研究出版社出版)、《求索实践感言》(红旗出版社出版)、《求索心路印记》(红旗出版社出版)、《古诗词百首赏析》(青岛出版社出版)等。李学海还以一个普通青岛市民的视角,独立创作了《美丽青岛》歌曲,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歌曲一问世,就得到了岛城人民的喜爱和认可,在较短的时间里,青岛新闻网上的点击率高达40多万。

15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