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silong812
吴山脚下2012
高级经济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1、凡申请参加高级经济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高级经济师资格业务考试。高级经济师实行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相分离。具备博士学位,或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2、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3、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4、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专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5、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高级经济师考试是各地自行组织的考试,考试时间不定。6、企事业单位中,凡直接从事经济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经济计划、经济贸易、经济监督、经济研究、生产调度、财税金融、开发投资、证券保险、网络商务、物资物价、等岗位工作的经济专业人员,符合相应任职条件的可申报评审、确认或通过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7、高级经济师考试报名学历、资历要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或相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下同)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4 年以上。(3)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blueberry317
现在就可以报考了。关于开展2009年度省经济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水平能力测试工作通知根据省职改办有关要求,现制定2009年度省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水平能力测试工作方案,具体如下:一、测试组织2009年度省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水平能力测试工作,在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职改办”)的领导下,由省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经济高评办”)负责组织实施。二、测试对象申报2009年度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的人员,不具有相应水平能力测试有效合格证书的,均应参加本次水平能力测试。三、测试内容和方法根据经济专业特点,针对评审人员所从事专业工作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国内外前沿发展情况、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等方面进行测试。测试采取面试答辩的形式,根据测试人员所提交的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总结或具有专业代表性的论文一篇,由测试专家提出3-5个问题,测试人员在思考后进行答辩,专家根据测试人员的答辩情况进行评分。每名测试人员的答辩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四、测试的时间和地点水平能力测试在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前完成,暂定在2010年4月底,测试地点在武汉瑞丰大酒店(省农业厅旁)。五、测试报名参加测试人员在报送评审材料的同时进行水平能力测试报名。各市、州、省直管市职改办在受理评审材料时接受报名,省经济高评办在受理评审材料时接受报名。六、测试结果的效用按照省职改办的统一要求,2009年度省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水平能力测试通过率控制在70%以内,采用数字方法将合格标准换算成60分合格线,确定参加测试人员成绩(折算成绩=面试专家赋分÷合格分数线×60)。水平能力测试成绩通知单由省职改办印发。合格证从测试当年算起,三年有效。2006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书有效。在今年评审中,继续实行量化评审,水平能力测试合格成绩(之前仅有合格证而无分值的成绩,按60分计)按十分之一折算成分值带入量化评审;不合格成绩按三十分之一折算成分值带入量化评审,仅当年有效。七、测试费用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鄂价费[2001]302号和省财政厅、省人事厅鄂财综发[2003]12号文件规定,高级职务水平能力测试费用标准为每人100元,在报名时缴纳。八、测试专家经报省职改办同意,测试专家从省经济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库中产生。
维尼yuan
1、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国内外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方法和发展趋势。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够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意见,在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贡献显著。3、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经济师工作二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经济师工作五年以上。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专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
最爱串串香
评定标准:高级经济师须系统掌握经济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从事的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现代化经济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熟悉有关经济法规,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经济专业工作经验,能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项目的筹建或从事学科重点课题的研究,独立解决重要经济活动的难题,在经济研究工作中取得有重大价值的成果,或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业绩显著;公开发表、出版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和指导经济师工作的能力。 一、 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及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管理及社会保障、旅游、财政管理、价格及经济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人员。 二、 政治思想条件 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三、 学历、资历条件 获博士学位,从事经济专业工作,取得经济师资格2年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从事经济专业工作,取得经济师资格5年以上。 四、 外语、计算机条件 (一)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经济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2年以上; (二)作为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3年以上; (三)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管理1项以上国家或省重点项目,或2项以上市重点项目的筹建、投产等全过程工作; (四)从事经济专业研究,承担省(部)级重点课题2项以上,或市(厅)级重点课题3项以上。 六、 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经济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一)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期间,连续2 年以上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为扭亏增盈做出突出贡献; (二)为大中型企业大幅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作出主要贡献,并使企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三)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筹建的重点项目投产后达到设计指标; (四)从事经济研究工作,获国家奖或省(部)级一、二等奖一项,或省(部)级三等奖、市(厅)级一等奖二项以上,或市(厅)级二等奖三项以上; (五) 从事经济工作,对本专业有独到见解,提出有较高价值建议,对改进本单位(部门)工作,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作出较大贡献,或对行业的经济活动有较大指导作用,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七、 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经济师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的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或撰写有较高价值的专业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有统一书号(ISBN)的经济或相关专业著作,本人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或编写一个正式出版的经济或相关专业教材,本人独立撰写8万字以上; (二)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类报纸、期刊上或在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国外报纸、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每篇不少于2000字,下同)独立完成的论文、调查报告; (三)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非核心类报纸、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或在省级新闻出版部门认定的有内部刊号的报纸、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独立完成的论文、调查报告。 八、 破格条件 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真才实学,做出突出贡献者,并取得经济师资格2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可破格申报: (一)直接主持或参与主持过大中型企业主要经济工作,近几年来使企业有较大幅度盈利或扭亏,做出突出成绩,被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认定,并在正式出版本专业省以上核心刊物上或相应级别的学术会议上发表过3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有价值的学术经济论文或1部经济专著、译著、教材等(不少于15万字); (二)获得本专业省(部)级二等奖(额定人数前3名)以上项目的主要贡献者,或获得过两次以上省(部)级三等奖(额定人数前3名)项目的主要贡献者。
typical2006
1、大学专科学历,并从事本专业不少于15年;取得经济师资格证书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不少于5年;2、学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不少于5年;3、硕士学位,觉得经济师资格证书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不少于4年;4、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不少于2年;5、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管理奖项;获得市级以上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省级科技进步相应奖项,必须需要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高级经济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凡申请参加高级经济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高级经济师资格业务考试。高级经济师实行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相分离。具备博士学位,或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