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9

贪吃的小四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唐山市健康管理师协会会长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实就奇

已采纳
唐山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北商贸龙型企业,始建于1984年,2002年实现产权制度改革,退出国有,开启了股份制民营企业的新篇章。截止2012年,集团下辖9个分公司、3个直属总公司、17个子公司,总经营面积54万平方米,企业总资产77亿元,员工20000人,2013年实现销售93.8亿元。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唐百大集团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迁的洗礼,秉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办店宗旨,恪守“顾客满意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理念,坚持“规模做大、业态做精、连锁发展、区域做强”的总体发展战略,与时俱进,锐意创新。自1993年以来,连续兼并收购了市纺织品批发公司、大、小百批发公司、百货公司、糖酒公司等11个亏损企业,是唐山乃至河北最先、最多兼并弱势企业的商业集团公司。2002年,唐百大集团在体制创新的推动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劳、分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借体制优势为发展优势,企业由此焕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与市场活力,实现了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员工收入的跨越式增长。截至到2012年,企业改制十年累计实现销售368亿元,相当于改制前18年总和的5.8倍;经营面积达到53.5万平米,相当于2002年的3.4倍;企业总资产达到76.8亿元,相当于2002年的11倍;2012年销售实现82.6亿,相当于2002年的9.8倍。近年来,企业大力推进“占领市区、辐射县区”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经济实力和商誉优势,加速外延发展,以百货、超市、电器三大主力业态为支撑,在市、县区相继建成开业了数个万米以上的综合性购物广场。并涉足物流、典当、电子商务等领域,形成了集高端百货、传统百货、超市、电器、物流、典当、网上商城于一体,经营网点遍布市、县区的战略经营格局,在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唐百大集团的品牌价值。企业的强势发展,推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攀升,连续二十年跻身全国零售百强企业,连续十几年保持了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卓越企业”、“中国商业名牌企业”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500多项。

唐山市健康管理师协会会长

217 评论(15)

大力非水手

1861年4月26日 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原籍。1872年 考取清政府选派幼童出洋,当年首批赴美国留学。1873年 入美国康涅狄格州威士黑文小学。1876年 入纽黑文希尔豪斯中学。1878年 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1881年 毕业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1882—1883年 在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轮船驾驶毕业,被派在“扬武号”兵舰操练,为实习船员。1884年 任福州船政局后学堂教习。10月被邀请回粤,任广州黄埔广东实学馆、博学馆教习。1885—1887年 在广东博学馆(后改为水陆师学堂)任教习,并修筑沿海炮台和测绘广东沿海海图。1888—1900年 入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津榆、津卢(沟桥)铁路帮工程司,关外铁路锦州驻段工程司并主持修筑营口至沟帮子支线。1901年 关外铁路停工,到萍醴铁路办理修筑事宜。1902年 参加自帝俄手中收回关外铁路,迅速修复通车。任新易铁路总工程司。1903年 建成新易铁路。返粤时勘测潮汕铁路。1904年 任上海铁路总公司工程参议,筹划江苏铁路。1905年 调查道清铁路。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1906—1907年 任学部考试归国留学生襄试官。调查京汉铁路黄河大桥工程。升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司。1908年 任津浦铁路参议,调查济南黄河大桥工程,审定设计。1909年 京张铁路通车,继续筹划并展筑张绥铁路。任商办川汉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任商办洛潼铁路工程顾问。1910—1911年 清政府授予工科进士第一名。任学部一等咨议官和考试归国留学生主试官。任商办广东省粤汉铁路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司。1912年 任粤汉铁路会办、汉粤川铁路会办。在广州创立广东中华工程师会,被选为会长。任中华全国铁路协会评议员。1913年 任交通部技监,仍兼汉粤川铁路会办。中华工程师会成立于汉口,被选为会长。1914年 任汉粤川铁路督办。1915—1916年 任中华工程师学会(原名中华工程师会)会长。交通部交通会议副会长,主持交通会议。1917—1918年 任交通部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及交通研究会会员、审订铁路法规会名誉会员、运输会议会员。1919年 受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为中国政府代表。1919年4月24日 病逝于汉口。 詹天佑-生平概况 詹天佑故居詹天佑,号眷诚,字达朝。1861年4月26日生于原籍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东省南海市)。有姐弟各三人。先人由祖籍徽州府婺源县迁居并申请入籍广东南海,经营茶庄生意。至父亲詹兴洪时,茶庄生意已经衰落,以代写书信和刻印章谋生。 当时,许多爱国志士寻求救国富强之道,其中革新思想家容闳,向清政府建议选派幼童出洋留学,得到采纳,并决定由他招考幼童120名。当时出洋留学风气未开,又耽心安全无保障,社会对送子弟出洋疑虑很大。容闳在上海招考幼童未成,遂去香港招考。詹兴洪的挚友谭伯邨,广东香山人。往来澳门经商,很喜欢詹天佑,将第四女儿许亲,他认为出洋留学有前途,力劝报考。1872年,詹天佑赴香港考中幼童出洋赴美。到达美国后,詹天佑先后就读于威士黑文小学、纽黑文希尔豪斯中学以及耶鲁大学。在校学习成绩优异,两次获得耶鲁大学数学第一名奖金。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设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是去纽黑文港口调查后所写的《码头起重机研究》。詹天佑毕业时,正值清政府采纳保守派反对幼童出洋留学的主张,加之美国政府推行排华政策,全体留学生被撤退回国。留学生回国后,清政府视为异己,受到冷遇,詹天佑被派送到福建马尾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1882年,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因教学成绩优异获奖。1884年6月经历中法海战后,10月受两广总督张之洞聘请,返广州黄埔广东博学馆(后改水陆师学堂)任教,并修筑炮台和测量广东沿海海图,是为中国第一幅海图。 詹天佑-献身筑路 当时的唐胥铁路1887年,唐胥铁路向天津展修,开平铁路公司改为天津中国铁路公司。1888年,詹天佑进入天津中国铁路公司,携家生活在工地,从帮工程司做起。开始献身筑路,主事的外国领导常派他到最困难工段。由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认真工作,他初入铁路,就优质完成塘津(塘沽至天津)铺轨工程。在津榆铁路滦河大桥修筑中,解决了外国工程司未能解决的桥墩基础施工困难,首次在中国铁路采用压气沉箱法筑墩台基础建桥成功,该桥长630余米,为黄河大桥建成前中国铁路最长钢桥。其胜利建成,中外注目,中国工程师的创造才能,开始引起外国注意。1894年,他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为加入此学会的第一名中国工程师。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关外铁路停工,他由关外铁路调往津卢铁路(天津至北京卢沟桥),率队测量并从事修路。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中中国失利,沿海铁路加紧修筑,詹天佑被派往锦州铁路任驻段工程司,并指挥修筑沟帮子至营口支线(约73公里)。1900年营口支线通车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关内外铁路被英、俄占领,关外铁路停工,詹天佑被派往江西萍醴铁路。在该路,他反对外国工程师采用窄轨轨距的主张,坚持采用标准轨距。1901年,辛丑和约签订后,关内外铁路由英、俄两国归还中国,詹天佑参加自帝俄手中收回该路,并迅速修复通车,工作出色,引起清政府注意。1902年,为慈禧至西陵谒陵,清政府决定修筑新易铁路(新城县高碑店至易县梁各庄43公里),由于英、法两国争夺修筑权,相持不下,清政府只好自力修筑,派詹天佑为总工程司。尽管工期紧迫,并在冬季施工,1903年4月即建成通车。该路之迅速建成,为其后自力修筑京张铁路做了准备。这期间,詹天佑返粤奔父丧后,勘测了潮汕铁路(潮州至汕头39公里),归途中路过上海,被聘为上海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参议,筹划江苏沪宁铁路并调查道清铁路(道口至清化150公里)。詹天佑-为国争光 京张铁路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司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司。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则以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慨,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修筑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故未勘测)。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计划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地形险峻,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詹天佑-保路爱国 川汉铁路开工典礼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而交通不便。英、法两国,早拟从中国西南地区入手,掠夺铁路修筑权,从而在经济上、政治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京张铁路自行建成,推动了各省自办铁路的发展。四川、湖北人民决心集资自力修筑川汉铁路,计划由成都经重庆、万县至宜昌,长约1200公里,并以宜昌至万县为首段工程,长300余公里。宜万段沿三峡而进,沿途连山大岭,险峻异常。两省议决,湖北省境内工程由四川省代修。1907年,四川省商办川汉铁路公司成立于成都,川、鄂两省民众呼吁派詹天佑主持路工,1909年,詹天佑被派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只因京张铁路工程未完,一时不能分身。经商议,先选派副手颜德庆离京张往宜昌,任川汉铁路副总工程司。在保路运动发展过程中,詹天佑对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广州紧张,富者多逃香港,商办粤路公司人员,出现离散倾向,詹天佑的朋友亦劝他不要留住广州。他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宣布决心坚守岗位,任何人想走可以离开,但须把经办工作交待清楚。在詹天佑的影响带动下,粤路公司无一人离去,在整个革命期间,列车照常开行。而邻近的广三铁路,因领导人员率先逃跑,铁路运输和财产损失重大。1912年5月,孙中山从事实业建设,首先到广州视察广东省商办粤汉铁路公司,詹天佑率公司人员欢迎。孙中山指示:“粤汉干路,关系民国建设前途盛大,且大利所在,并为振兴实业之首务。……望速图之。”同年9月,孙中山到达北京时,视察了京张铁路和张绥铁路工程局,并向报界宣布,拟请詹天佑等人筹划全国铁路。 詹天佑-艰难支柱 汉粤川铁路辛亥革命后,政府确定铁路国有政策,任命谭人凤为粤汉铁路督办,詹天佑为会办,设督办总公所于汉口。并将湘鄂两省粤汉铁路及川汉铁路合称为汉粤川铁路,后黄兴任督办,詹天佑任会办。黄兴辞职后,由岑春煊继任,后改由交通部次长冯元鼎兼任,不久冯辞职,1914年,詹天佑升任督办,主持汉粤川路事。宜夔线由美国总工程司伦道尔夫率领七个测量队进行复测,1915年11月完成定测。新测定线路与扬子江北岸大致平行。重庆至成都路线,考虑川路公司要求,拟由重庆南绕泸州,再至成都。詹天佑指出自重庆至成都,断无南绕泸州之理。对此做了批示纠正。湘鄂线武昌至长沙段,詹天佑指示核减工费,以现存之款赶修至长沙,至1918年9月,武昌至长沙(365公里)始开行工程列车,接通长沙至株洲间已有铁路,由武昌直通株洲。广东省境内粤汉铁路,已于1916年6月,由广州通车至韶关(224公里)。因此,到1918年9月,粤汉铁路武昌至广州全线,只株洲以南湘南段尚待修筑。对此,早在1916年5月,詹天佑即曾往北京,与银行团磋商工款,并提出先修隧道及桥基。法英美三国银行允函本国政府,但一直无结果。湘南段路线虽经勘测选定,但却未能修筑。汉粤川铁路用四国银行团借款修筑,款源不敷,而借款国所派之总工程司又一再以款源不济等事为由相要挟,拖延工期,政府则全赖督办詹天佑向银行团交涉,詹天佑深感:“周旋于三国银行团及各总工程司之间,虽有良法善政,颇难意见一致,左右为难,实为进行之梗。”只得以有限工期,通盘规划,力排干扰,争取尽快修筑。詹天佑呕心沥血,为国筑路,其艰难困苦,以此数载为最甚,日夜操劳,健康日损。 詹天佑-忧国爱路 中东铁路线路图1919年初,詹天佑奉派代表国家出席国际远东铁路会议,以维护中国在中东铁路的主权。他当时腹疾未愈,带病前往哈尔滨、海参崴参加会议。在赴会途中,闻知在巴黎和会上,出现国际共管中国铁路之主张,他即以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名义,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坚决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电文列称自己人才难以成长、工程耗费巨大、材料制式受制和多国难以抵御四大弊端后,表示:“总此四端,詹天佑所亲历痛苦,欲去未能之事。今闻国际共同管理中国铁路问题,将提出于巴黎和会,则天佑引为痛苦之事,更将纷至沓来,而糜有已。……”国际共同管理中国铁路一事,由于国内各界人士反对,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力争,虽未演成事实,然列强侵夺中国铁路,则有目共睹。詹天佑在远东铁路会议期间,日冒严寒赴会,夜研文书议案,惟恐主权受损。会议上,态度坚定,思想敏捷,为各国代表所敬重。由于疲劳过度,腹疾严重复发,不得不请假回汉口就医。1919年4月20日回到汉口,入汉口仁济医院,24日腹疾严重,心力衰竭去世,终年59岁。遗嘱三事:振奋发扬中华工程师学会,兴国阜民;慎选人才管理俄路,以扬国光;脚踏实地建成汉粤川铁路。语不及私,闻者无不深受感动。

193 评论(11)

我叫歪歪

詹天佑简介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工程专家。他8岁进私塾读书,由于所学的都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詹天佑腻烦透了。他最感兴趣的是工程、机械等新知识,用泥巴捏火车,做机器,身上老是装着小齿轮、发条、螺丝刀、镊子等。 一天,小天佑对他家的闹钟突然产生了兴趣。他想:这个方方的东西为什么能嘀嗒嘀嗒走个不停 小天佑决定要打开这个宝贝匣子,看看其中的奥妙。把零件一个一个拆开,一直到把整个闹钟拆到不能再拆为止。一大堆零件怎么按原样装起来呢 詹天佑凭着他那良好的记性,居然一件一件装好了。他也弄清了闹钟的构造与原理。 1871年,清政府派我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容闳负责筹办幼童留学预备班。11岁的詹天佑听到后恳求父母答应去参加考试。詹天佑满有信心地说:“保证马到成功。”考试结果一公布,詹天佑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被录取为第一批出国留学的预备生。 1872年,第一批留洋学生共30人登上征程了,詹天佑第一次乘轮船、坐火车,他对这些洋玩艺儿非常着迷。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制造火车 轮船 在美国,为了学好英语,詹天佑住到美国市民家里。第二年他考进了西海文小学,仅用三年就小学毕业了,两年中学毕业,他考上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专业。 1881年,詹天佑回到祖国的怀抱。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260 评论(10)

迷茫的前途

项国员于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一日,他朋友陈家沟人陈皂森带项国员去北京冯老家里北京大栅栏南五老胡同十六号,一并呈上恩师李老信件说明,当即拜于冯老门下登堂入室成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项国员又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又正式拜入李老门下,成为李老入室弟子。需阐明的是,项国员先去的北戴河与李老师学拳,后通过李老师的介绍信,拜见了冯老师学习心意混元太极拳,拜冯师两年后又拜李老师登堂入室,先后往返于北戴河、北京。在经过二位恩师多年的悉心传授后,他将陈式太极拳及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带到了唐山市,从此在唐山市的全民健身运动上盛开了一朵太极奇葩。2000年8月,在中国焦作(温县第六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上,获得太极拳、太极剑锦标赛一等奖,同年被评为太极拳名师。2001年3月,在中国三亚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陈式太极拳比赛上获得一等奖,陈式太极刀二等奖。2002年当选为河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唐山武术运动协会主席,唐山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2003年在河北电视台讲授陈式太极拳理论,并多次接受国内各大媒体采访,其电视专题片《浩然正气太极情——记陈式太极拳名师项国员》在河北电视台、唐山电视台播出。2005年开设了自己的武馆,并成立了陈式混元太极拳社。2006年5月被中国百强名校的重点中学,唐山一中聘为“太极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客座导师。2006年6月,由中国商务报和唐山电视台记者联合采写的长篇人物专访《一个企业家的太极情结》在中国商务报上整版刊发。2006年7月人民日报刊发了《项国员徜徉于太极与书法之间》。2006年11月中国民航报刊发了《项国员由太极悟人生》。2007年第6期总第196期《公关世界》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公关杂志刊发了《不同的境界别样的精彩》介绍了太极与书法及企业管理的传奇人物,三栖方家——项国员。2007年10月香港著名武术杂志《中国功夫(秋季刊)》全球发表了《项国员太极拳专辑系列报道》。2007年10月,马来西亚建国五十周年之际,由大马杨式太极拳总会等单位主办的首次“世界太极健康交流会”荟萃东道主大马、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泰国、印尼、欧洲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太极高手,堪称武术交流、传承中华文化的一次难得盛会。大会特邀中国武协会员及陈式太极名师项国员等世界知名的太极大师参加。2007年10月28日项国员个人出资承办了国际中国功夫文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功夫国际沙龙大会,会场设在唐山市大世界中国城康乐中心,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门派近百位著名功夫传人及武林高手参与大会并演示献艺交流。2009年10月21日项国员先生个人出资承办了《2009年唐山市“项氏集团杯”太极拳比赛》,主办方为唐山市武术协会、唐山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唐山市老年体育协会,比赛场地设在唐山市大世界中国城,京、冀、鲁多位太极名家远道而来专门出席开幕式,并做了精彩套路和推手演练。出席开幕式的太极拳名家有:太极拳宗师李经梧先生的入室弟子、太极拳名家吕德合先生;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宗师入室弟子、太极拳名家韩义功先生;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宗师入室弟子、太极拳名家卢春先生;太极拳宗师李经梧先生的嫡孙、太极拳名家李洪舜先生;太极拳宗师李经梧先生的入室弟子霍志民先生;太极拳宗师冯志强先生的入室弟子张国栋先生;太极拳宗师李经梧先生的入室弟子曹景强先生。项国员对太极理论也有独特的阐述,发表在博武网及太极杂志。其观点有“三结合论”“三顺一正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风水火论”及“嫁接论”等。项国员对太极推手也有独到见解,他融合了冯志强、李经悟两位老师的风格,达到了“擎、引、松、放”的境界,粘黏连随听劲细腻,静之则合,动之则缠,接手即发。并将唐山市有史以来尚未开展过的太极推手比赛在2007年5月6日纪念李经悟先生逝世十周年暨诞辰95周年推出,受到广大青壮年太极拳爱好者的一致好评。项国员连续几年出资承办唐山市陈式太极拳、中国式摔跤、拳击等大小赛事,为唐山市的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他还多次到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港澳地区传授太极拳的理论与技术,为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推广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一位非常活跃的世界武坛风云人物。项国员在企业界是企业家,在书画界他又是书画家,在太极拳界他还是太极拳名家,实乃“三栖方家”。

300 评论(9)

我的歌声里AA

1888年,詹天佑进入天津中国铁路公司,携家生活在工地,从帮工程师做起。开始献身筑路,主事的外国领导常派他到最困难工段。由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认真工作,他初入铁路,就优质完成塘津(塘沽至天津)铺轨工程。在津榆铁路滦河大桥修筑中,解决了外国工程司未能解决的桥墩基础施工困难,首次在中国铁路采用压气沉箱法筑墩台基础建桥成功,该桥长630余米,为黄河大桥建成前中国铁路最长钢桥。其胜利建成,中外注目,中国工程师的创造才能,开始引起外国注意。1894年,他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为加入此学会的第一名中国工程师。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关外铁路停工,他由关外铁路调往津卢铁路(天津至北京卢沟桥),率队测量并从事修路。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中中国失利,沿海铁路加紧修筑,詹天佑被派往锦州铁路任驻段工程司,并指挥修筑沟帮子至营口支线(约73公里)。1900年营口支线通车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关内外铁路被英、俄占领,关外铁路停工,詹天佑被派往江西萍醴铁路。在该路,他反对外国工程师采用窄轨轨距的主张,坚持采用标准轨距。1901年,辛丑和约签订后,关内外铁路由英、俄两国归还中国,詹天佑参加自帝俄手中收回该路,并迅速修复通车,工作出色,引起清政府注意。 1902年,为慈禧至西陵谒陵,清政府决定修筑新易铁路(新城县高碑店至易县梁各庄43公里),由于英、法两国争夺修筑权,相持不下,清政府只好自力修筑,派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尽管工期紧迫,并在冬季施工,1903年4月即建成通车。该路之迅速建成,为其后自力修筑京张铁路做了准备。这期间,詹天佑返粤奔父丧后,勘测了潮汕铁路(潮州至汕头39公里),归途中路过上海,被聘为上海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参议,筹划江苏沪宁铁路并调查道清铁路(道口至清化150公里)。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司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司。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则以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慨,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修筑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故未勘测)。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计划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地形险峻,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川汉铁路开工典礼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而交通不便。英、法两国,早拟从中国西南地区入手,掠夺铁路修筑权,从而在经济上、政治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京张铁路自行建成,推动了各省自办铁路的发展。四川、湖北人民决心集资自力修筑川汉铁路,计划由成都经重庆、万县至宜昌,长约1200公里,并以宜昌至万县为首段工程,长300余公里。宜万段沿三峡而进,沿途连山大岭,险峻异常。两省议决,湖北省境内工程由四川省代修。1907年,四川省商办川汉铁路公司成立于成都,川、鄂两省民众呼吁派詹天佑主持路工,1909年,詹天佑被派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只因京张铁路工程未完,一时不能分身。经商议,先选派副手颜德庆离京张往宜昌,任川汉铁路副总工程师。 在保路运动发展过程中,詹天佑对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广州紧张,富者多逃香港,商办粤路公司人员,出现离散倾向,詹天佑的朋友亦劝他不要留住广州。他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宣布决心坚守岗位,任何人想走可以离开,但须把经办工作交待清楚。在詹天佑的影响带动下,粤路公司无一人离去,在整个革命期间,列车照常开行。而邻近的广三铁路,因领导人员率先逃跑,铁路运输和财产损失重大。 1912年5月,孙中山从事实业建设,首先到广州视察广东省商办粤汉铁路公司,詹天佑率公司人员欢迎。孙中山指示:“粤汉干路,关系民国建设前途盛大,且大利所在,并为振兴实业之首务。……望速图之。”同年9月,孙中山到达北京时,视察了京张铁路和张绥铁路工程局,并向报界宣布,拟请詹天佑等人筹划全国铁路。

22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