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6

亲亲E宝贝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银昆高速公路总经济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夏日风清凉

已采纳
篇一: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锅碗瓢盘交响曲 放学回家,我放下沉重的书包,只见勤劳的妈妈钻进了厨房,穿上围裙,套上袖套,开始做晚饭了。一首锅碗瓢盘交响曲开始演奏了。 妈妈先把青瓜和蔬菜洗干净,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蔬菜还要浸泡一段时间才行,这样可以有效地除去残留在里面的农药。”妈妈告诉我。过了一段时间,只听“嗞嗞”的声音,妈妈的切菜手法好熟练呀。 妈妈拿出鸡蛋轻轻一磕,只听“咔嚓”一声,鸡蛋裂开了一条缝.把鸡蛋清和鸡蛋黄搅拌在一起发出了“咯吱”声,三分钟过去了,鸡蛋搅拌好了。 “吧嗒”一声,妈妈打开了油烟机的按钮,拧开煤气灶,火调得很大,火苗子直往上升,只听“呼呼”的声音,火势很猛烈,妈妈说炒菜时需要先把锅烧热,再把油倒上,油烧沸了,发出“嗞嗞噬嚓嚓”的声音。 妈妈把青瓜和鸡蛋倒在一起煎,“嗞嗞嚓嚓”煎开了,再加上豉油,就完成了青瓜煎蛋。 我伸伸鼻子,闻到一股喷香。妈妈的手艺真不错。 伴着一阵“叮叮当当,哧哧嚓嚓”的音乐,一桌小菜像变魔术一样展现在我面前。看着一盘盘可口的菜,闻着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我的口水都“哗啦啦”流了“三千尺”,真恨不得把它们赶紧装进肚子里。 篇二:以永恒为话题的作文 我家住在偏僻的小村庄,走山路就有十五里。当我读到小学四年级时,“望女成凤”的妈妈就把我转到了镇上的炉山小学。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千万不能和别人比吃穿,而应该跟人家比成绩,比志气啊!” 刚来到学校时,我对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周围的同学穿着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衣服;吃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糕点、糖果我是多么羡慕啊!特别是我宿舍的其他4位同学,戴着耳机欣赏音乐,听课文朗读,我真渴望也有一副那样的耳机!可我家太穷了,能够供我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有钱给我买这些东西呢?也许是自尊心的驱使,星期天我跑回家,吞吞吐吐地把在学校里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妈妈,并要求她买一副耳机给我。看到妈妈皱起的眉头,听到“唉唉唉”的叹气声,我只好悻悻地返回学校。 过了几天,妈妈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来到了学校,把我叫到校园的花坛边,给我一个盒子,我打开一看,原来是耳机,立刻高兴得跳起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为了给我买耳机,把家里给爸爸过生日的一只老母鸡卖了。我好后悔啊! 从此,我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不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奖励,并荣获了“三好”学生的称号。 至今为止,妈妈的话还牢牢地印在我的心里,它将会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声音。 篇三:以我想为话题的.作文—— 我要去看世博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5月1开幕,2010年10月31日闭幕,一共184天。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有200个左右。对于这样一个盛会,我们这些小朋友们同样很关注。现在就看看他们笔下有关世博会的习作吧。 泾县城关第二小学二年级 华吉涛 有一天,我们一家人正在吃晚饭,妈妈突然对我说:“我们单位今年准备到上海去旅游,你去不去?”我嘟着小嘴,失望地对妈妈说:“又去上海呀,我已 经去过两次了,我才不想去呢!”妈妈笑说:“这次可不样,是去看百年遇的上海世会。” 我仰起头问爸:“什是世博会呀?”爸爸给我讲了一大堆,但我一点也没有听明白,只听清一个熟悉的词“奥林匹克”。“奥林匹克?!那不就是奥运会嘛!”我一听就来了精神。爸爸说:“对!世博会就相当于奥运会又在咱们中国召开了,不过大家比的不是体育,而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哦,我明白了。我要去看‘奥运会’!”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吵着要妈妈明天就带我去看世博会。妈妈说:“你刚才不是说不想去吗?”见我就要哭鼻子,妈妈扑(pu)哧(chi)一声笑了:“世博会5月1日开幕,会期是184天,我们随时都可以去呀!” 我高兴地笑了。 篇四:以在乎为话题的作文 谁说我不在乎 昨天晚上写作业时出去喝水,路过客厅,听见爸爸妈妈在说话:“现在这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谁说她都不听。”“是啊,她在乎什么呀?她什么都不在乎!”听到他们这样的对话,我当时真想一把推开门,对他们喊一声:“谁说我不在乎!” 谁说我不在乎?我只是不敢说罢了。还记得去年暑假,舅舅一家人要从加拿大回来了。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去机场接他们的问题。车子太小,只有几个人能去。这时,站在一旁的我说了一句:“再借一辆车不就行了吗?”妈妈一把推开我:“小孩子插什么嘴啊1去去去,回屋做作业去。”有谁知道,当时的我有多么难过。舅舅来了后,我也就站在他们旁边,并不怎么说话。现在我乖了吧,不会插嘴了吧,可是就在这几天后,我无意中听见家人的谈话:“你看那孩子,一脸什么都不在乎的冷漠样,连舅舅来了都不怎么说话”后面的话我再也听不下去,哭着离开了。我到底要怎样做你们才会满意呢? 谁说我不在乎?我只不过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还记得5-12大地震发生后,我在没有告诉父母的情况下,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捐出了100元。当我兴 中冲地回到家时,家中的电视里正播放着地震后的惨烈场面。我看都没看一眼就从电视机前走过。当我关上房门的时候。一句话飘入耳中:“你看这孩子,还有良心吗?”可是,又有谁知道,面对那血淋淋的尸体,我的心有多么难受!每天晚上,我甚至要把头埋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泣。我真的不在乎吗? 谁说我不在乎?其实我也做了许多。星期日我会和同学一起参加公益活动;遇到流浪的小动物,我会为它们买来食物谁说我不在乎?其实我也很在乎。 篇五:以温暖为话题作文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美好的瞬间会让我们心头温暖无比,特别是那些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更特别是自己成了其中的主角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跟着爸爸妈妈乘船出门旅游。提着重重的旅行包,我随着人流上船。因为人多拥挤,我在登上舷梯时后脚一不小心踩了个空。我害怕地失声惊叫:“啊!”说时迟那时快,几乎同时,我只觉得有人迅速伸出双手,紧紧地拉住了我,那双手粗糙,却温暖。站稳后,我急忙寻找“恩人”,却只见一个忙碌的背影一闪而过,只能让我在心里默默地表示感激。 船舱里,我找到了父母,找了个位子。船开了,我不安分起来,兴奋地跑向船头,想饱览大海绮丽的风光。不想,就在我双手放开栏杆想振臂深呼吸的瞬间,船身随着波涛剧烈一晃,我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晃起来,身体立刻向后倾倒。这次,没等我喊出“啊”字,又是一双大手扶住了我:同样粗糙,同样温暖,同样只留下一个忙碌的背影。 船近码头,船舱嘈杂了,游客蜂拥了,我又提起沉重的包包,走向通往楼下的梯子。 啊,那楼梯又陡又窄。就在我颤颤巍巍的时刻,一双大手立刻接去我手中的提包,让我顺利扶住栏杆走上甲板。接过自己的提包,我握住了那双粗糙的、温暖的、熟悉的手。这回,我看清了,他是一位游船服务员,身穿制服,两鬓斑白。我刚把“谢谢”说出口,他仅微微一笑,又匆匆离去,去帮助其他游客了。 后来,我把这番经历讲给妹妹听,她听了一半就嚷嚷:“好烦!好烦!”是的,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体验那种困难中被关爱的感激 之情的。但对我来说,我会永远铭记那一直洋溢到今天的温暖。  篇六:以后悔为话题的作文 这件事直到现在我都很后悔,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那次考试,我几分钟就做完了卷子的基础知识部分,就剩下一篇作文了。看到作文题目时,我顿时傻眼了,竟然是我最不拿手的记事作文。再一看分值,我不禁吓了一跳:“40分”。这意味着万一我写得跑了题,作文分将要全部扣光,那这次考试我就不及格了。我望着卷子,突然心里生出一个歪点子:唉,抄不就行了,反正神不知鬼不觉的,没人知道。想想上次习作小练笔我就抄了一篇记事作文交上去,老师和同学没有发现,我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呢。这次,我就如法炮制吧。这么一想,我暗自高兴:哈哈,这次可以考高分了,回家有奖励了。 说干就干,趁老师和同学不注意,我偷偷拿出作文书翻射:作文那一页,小心翼翼地开始撕起来,边撕边向四周环视,生怕被发现。终于撕了下来,我立刻抄了起来。当时我的心里真是紧张,但一想到爸爸妈妈看到试卷时的高兴样儿,还有同学们羡慕的眼光,我又大胆地继续抄下去该交卷了,我也抄完了。但不知什么时候,张海璇和徐大海发现了我的秘密。我收买了徐大海,可是忘了张海璇。第二天,张海璇把我抄作文的事情上告了老师,我的作文本来只扣了一分,结果这下作文分全部扣光,考试只得了50分。 事后,我非常后悔,我不应该考试作弊,当时只想让家长高兴,自己得到奖励,但是没有想到自己因此丢失了诚实。唉,我真后悔! 每当想起那次考试,我都感到十分惭愧;每当想到那次考试,我都提醒自己:一定要诚实做人。 篇七:以温暖为话题的作文 在温暖的车内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让人倍感温暖的人和事,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春节前夕,我和爸爸去安徽过年。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窗外的景物在眼前一闪而过,天气十分寒冷,车内十分安静,没人说话。开车的是一位老司机,戴着一顶鸭舌帽,背有点微驼,看年纪大约有四十六七了,车子开得很稳,给人一种安全感。后来,到了一个服务区,大家都下车吃饭。过了大约30分钟左右,大家都吃完饭上了车。可当司机清点人数时,却发现一个座位上放了一个旅行包,人还没有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都在焦急地等他。终于有人忍耐不住了,一位老伯拍着旅行包说:“哎呀,这个人怎么回事啊?这么不遵守时间。”“甭管他了,咱们还要赶路呢!师傅,快开车吧!”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操着山东口音说道。我也想:“唉,这人也真是,耽误大家的时间。”可那位司机却转过头来对大家说:“再等等吧,我们要对乘客负责,他的包还在车子上呢!大家先别急。” 又过了好一会儿,那个人终于跑来了。他满脸歉意,拿出一包烟散给大家,抱歉地说:“真不好意思,耽误大家时间了!”大家都说:“要谢,得先谢这位好司机。”而司机只是淡淡地一笑。大家在车上其乐融融,说说笑笑,像过年一样。 窗外寒风呼啸,此时,车内却温暖如春。在这个不大的车厢内,乘客们都看着那位司机:微驼的背,头上的几缕银丝显得十分耀眼。 这时,车内似乎更温暖了。 篇八:以改革为话题的作文 瞧瞧现在的小学生,每天都要写好多好多作业。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小学生,每天要写2千字左右的作业。这相当于1篇论文!一个学期大约4个月,一个月大约30天,由此推算,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要写约24万字的作业!这意味着什么?多可怕!这就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好处”。 现在的小学生,书包也重得出奇!据调查,一个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包重量为3斤左右,一个小学中年级学生书包重6斤左右,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书包重约10斤左右!看看,看看!这些数字,多吓人!更吓人的是,现在的小学生除了老师的“珠峰(‘珠穆朗玛峰’的简写)作业”外,还有家长们的“泰山作业”与“泰山兴趣班”。据上披露,平均每个小学生要上3个兴趣班,多则9-10个,为的是什么?大学,名牌大学啊!瞧瞧,太吓人了! 我曾经看过一个综艺节目,有一集叫“男孩危机”,好像与应试教育无关,其实不然。可不是吗?如今的男孩普遍胆小,懦弱;女孩要么过于文静,要么过于粗暴。倘使出了什么事,家长老师们会怎么处理呢?要么若无其事,要么敷衍了事。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我认为仍是应试教育。 有人会说,作业做得多,考试考得多,将来一定能够考上“名牌”。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个极端的错误。在美国,幼儿园的老师教小朋友认识圆,一定不能说它是一个什么固定的名称,否则将会接受法律的制裁。 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好好改革今天的教育思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轻松地学习、生活。 篇九:以和谐相处为话题的作文 城市的马蜂窝 有一天,我和妈妈从公同回来,看到小区的两位保安正仰着头看楼顶,我好奇地也向上望,哇,好大的一个马蜂窝!马蜂窝在九楼的屋檐下,上小下大,呈水滴形。因为距离太远我看不见马峰,于是我跑回家拿来了望远镜。 透过望远镜,我看到马蜂窝周围有许多马峰在飞舞,时而自由飞翔,时而旋转身体,时而俯冲而下。马峰个头瘦长,飞行时两条长腿在后面,看着令人感到害怕。这时保安又说:“十七号楼也有马蜂窝!”我连忙跑过去看,果然,在十七号楼的八楼空调机下也有一个篮球大小的马蜂窝,不同的是这个马蜂窝是圆形的. 马蜂不是应该在森林里筑巢的吗?为什么现在会到城市的屋檐下筑巢?带着这一疑问,我回家上查找原因。原来,马蜂喜欢吃昆虫的尸体和甜食。但随着森林的减少,昆虫的数量也减少了,而在城市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甜食类的生活垃圾也多了,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马蜂不得不搬到城市里来筑巢了。由于住宅的刚台、屋檐能遮风挡雨,很适合马峰的居住和繁殖,看来马蜂还是很聪明的! 如果你家周围有马蜂窝,请不要害怕,也不要去捅它,如果你捅它,它会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来蛰你,给你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如果你不击惊扰它们,它们也不会主动攻击你的。 请记住,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的成员,相互之间要友好相处。只有人和动物友好相处,我们的世界才会和谐、幸福。 篇十:以家为题的作文 去过江南的人都应看到过古色小舫,就像小小的阁楼立在河上。而我家就住河旁,像驶在河上,沿着栗山河 下雨的天黑得比以往早些,阴沉沉,让心也不亮堂。七点多钟,从姑姑家出来,等着上车,突离了喧嚣与温暖,感到萧然与凄凉,心暗沉了。雨有些阴冷,上了车,总有些不适,马达振动着,觉得有什么东西翻滚着,头也昏沉。斜靠着,看窗外,雨如轻纱般半遮这天地绝美的远山眉黛。黑暗转瞬即逝,车像一只甲虫在雨夜中匍匐前行。临进家了,心中荡起浅浅涟漪,家的模样呵。心中升起别样感觉,一种归属感油然而生。 站在门口,受着雨的滋润,我恍然间惊觉自己好似一棵大树,扎根在这里已然越千年,汲取这净土的神华。感受着这雨、这呼吸、这脉动。性灵在升华,灵魂被这羁绊深深的束缚、牵扯。灯亮了,光柔和了我的脸部线条,柔和了这满室清寂,柔和了这样洒的雨丝。刹那间,心亮堂了。 急切地走进家,让这温暖包围、包容、包含。长久的疲惫与紧张瞬间释放。进了浴室,一种无限的安全感迅速侵入。四周白雾缭绕,飘飘欲仙,好似再无人间半生浮尘,是心与灵的净化。 忽然,天外传来飞音,甚不真切。那仙音越来越尖历,越来越真切。突像雷鸣般砸向我的脑门,让我摔得真切,确似从云端跌落。寻声才知,原是老娘在外大呼:“杨,你快出来,你外婆说等你一起去看电视。”得,再回不了仙境。却不禁好笑又惊讶道:“好!”这奢侈的天赐的情份。一种默默的相守,何曾不让人喜悦,一抹凡尘的眷恋,不如说是对人与人彼此扶持,相互温暖的不舍。这一种守望,让我珍惜。一个新的世界,一种新的关系,一个新的归属我的家。 虽然家不大,但从真实走过的我们相互扶持,彼此温暖。

银昆高速公路总经济师

308 评论(8)

大筷子93

不知楼主是哪个城市的,参考一下吧.  报评审高级经济师的基本任职条件   一、高级经济师基本任职条件:  (1)经济专业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坚实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并掌握国内外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和科学方法。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够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决策性意见,在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成绩显著、贡献突出;   (3)任现职以来近5个年度考核合格;   (4)除符合闽人发(2002)152、154号文件所规定的外语免试条件者,均须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  (5)能指导经济师的工作和学习;   (6)必须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信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应接有关规定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7)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出版发行刊物或省、设区市日报理论版(均需有CN或1SSN刊号,下同)独立发表2篇以上经济专业论文;在县属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交2篇未经发表、但独立撰写具备相当水平的论文或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8)获得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工程师或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2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取得经济师(工程师或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二、破格评审高级经济师的申报条件  为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确有真才实学,在经济岗位上工作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专业骨干人员,可破格评审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  (1)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申报条件   取得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但未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人员,除符合上述正常申报条件的(1)一(7)条外,还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取得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以来,在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正式出版过个人本专业专著(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不含编辑出版);  ② 取得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以来,在正式出版发行刊物上独立发表4篇经济专业论文(含正常晋升的2篇在正式出版发行刊物独立发表的专业论文);   ③获得“全国职工自学成才标兵”荣誉称号;   ④已通过评审或确认取得经济师、工程师资格,又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经济(国际商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成绩合格。  (2)不具备规定资历人员申报条件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满3年以上,符合上述正常申报条件的第(1)一(7)条及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优秀企业家、优秀经营者、省劳动模范。  备注:经济系列高级职称的评审,申报材料需经我办审查同意后,报市职改办委托省有关评委会评审。  三、其他问题说明  1. 单位在申报材料和推荐材料正式上报前,应将申报人的《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表》在本单位张贴公示7天以上(含7天),群众有异议的,应进行核查。所在单位应在申报人员的评审表中基层单位推荐意见栏,注明“经公示(公示期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材料真实,符合XX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同意推荐。”  2. 代表作的要求:学历破格晋升对象应提供2篇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其他申报对象应提供1篇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其中县属企事业单位的申报对象可提供1篇未经发表的工作总结或论文)。  3. 考核答辩:申报破格晋升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除已通过全国经济师(国际商务师)资格考试者外,均应参加答辩。  4. 本年度评审被否决的,在下一年度评审时,如有补充新的评审材料,可申报。  摘自闽经贸培训[2003]298号文件  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职称文件汇编 2005年6月18日   渝职改办[2004]12号     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经济专业高级经济师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职改办,市级各部门人事(干部)处,大型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探索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和创新为导向,把学术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业绩及市场持续能力作为主要评价标准,逐步实行资格考试与评聘相结合、考试考核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社会公认与业内认可相结合的人才评价工作体系,不断提高职称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客观公正地评价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根据国家颁发《经济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74号)有关规定,结合重庆的实际需要,特制定《重庆市经济专业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现将《重庆市经济专业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试行。试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我办反映,以便修订完善。     附件:《重庆市经济专业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二○○四年二月四日  重庆市经济专业高级经济师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保险、财政税收、建筑、旅游、运输、房地产、邮电、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研究、经济情报等经济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报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近3年内年度考核称职以上者。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按相关规定执行:  1.近3年内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称职”1次以上者,延期1年申报;被确定为“不称职”1次以上者,延期2年申报。  2.受到党纪、政纪“警告”处分并按规定解除处分者,延期2年申报;受到 “记过”及其以上处分并按规定解除处分者,延期3年申报。  3.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或在申报评审中弄虚作假者(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以及职称考试违纪并受到查处),3年内不得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从事经济工作满1年。  2.获得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满4年。  3.大学本科及专科毕业,取得经济师资格满5年。  三外语条件  申报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者,一般应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其外语要求按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计算机条件  申报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者,一般应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能运用计算机完成本专业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其计算机要求按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五论文、论著条件  任现职期间,公开发表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或撰写有较高价值的专业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在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  2.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宣读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市级学术会议宣读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证书为准)。  3.在有刊号的正式期刊(含内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  4.为解决重大经济问题而撰写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调查报告、经济分析报告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报告等2篇。  三、破格申报条件  不具备上述规定学历、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在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评审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  一从事经济工作,获国家级奖或市(部)级二等奖1项以上,或市(部)级三等奖、区县(局)级一等奖2项以上,或区县(局)级二等奖3项以上奖励(以科技成果奖励证书为准)。  二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近3年来连续使企事业单位有较大幅度盈利或实现扭亏为盈,成绩显著(经市级专业主管部门认定)。  三直接主持并完成国家或市重点工程、技改项目,并通过项目下达部门的竣工验收。  四荣获国家级或市级政府表彰奖励的人员。  五在正式出版社出版过有统一书号(ISBN)的经济类著作或供高等院校经济专业使用的教材(主编、副主编或编委)。  六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在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  七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宣读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并获奖,或在市级学术会议宣读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并获奖(以证书为准)。  八承担市(部)级以上经济专业研究课题,独立提出和制订过研究方案,并完成重要研究项目,经项目下达部门行文确认。  九符合《重庆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渝府发[1999]61号)、《重庆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规定》(渝府发[1999]9号)、《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的决定》(渝府发[2000]63号)和《关于我市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职改[1998]50号)、《关于实行“五个打破”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渝人发[2001]126号)等文件相关规定的人员。  四、评审条件  高级经济师应具有坚实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方法和发展趋势,对从事的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和有关经济法规,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能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项目的筹建或从事学科重点课题的研究,独立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难题,在经济研究工作中取得有重大价值的成果,或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业绩显著。  二主持小型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期间,为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和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同行先进水平作出突出贡献。  三主持或作为业务骨干参与国家、市重点项目1项以上或区县(自治县、市)重点项目2项以上的筹建、投产等全过程工作。  四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大幅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作出主要贡献,并使企事业单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从事经济专业研究工作,承担市(部)级重点课题1项以上,或区县(厅局)级重点课题2项以上。  六在理论研究、经济改革方面取得较大成果,获得市(部)级奖,或区县(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上奖励(以奖励证书为准)。  七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业务骨干,对本专业有独到见解,提出有较高价值的建议,对改进本单位(部门)工作,大幅度提高效率(或效益)作出重要贡献,或对行业的经济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八有组织本专业全面业务、培养专业人才和指导经济师工作的能力。

280 评论(13)

rachelkong

自1951年建校以来,已先后有五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战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目前,在西部地区12 个省(市、区)的交通行业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队伍中,都有我校校友的身影;西南地区6 个省(市、区)的交通厅厅长、副厅长、总工程师大多数毕业于我校;西藏自治区交通行业75%以上的高级技术人员毕业于我校;长江流域各省市港航管理及科研单位负责人大多数是我校校友;重庆市交通行业的技术负责人、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人员几乎全部毕业于我校。交通运输专业1986 届28 名毕业生中,现有副部级干部1 人、厅局级干部1 人、地方国有大中型交通企业经理12 人。 2006 年11 月,首届“中国桥梁文化周”评选出中国交通建设“十大桥梁英雄人物”和“十大桥梁英雄团队”,“十大桥梁人物”中的5 位、“十大桥梁英雄团队”中5 个团队的领军人都是我校校友。以下是本人了解的部分校友的情况,资料十分有限,肯定还有很多优秀的校友不为我们所知。郑皆连,1965 届校友,原交通部部属10所院校培养的唯一的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广西自治区的第一位院士。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巡视员、广西科协主席、交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专与结构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西公路学会理事长、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广西交通厅副总工程师、副厅长兼总工程师、交通部技术顾问等职。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刘晓峰,四川省副省长施性谋,原福建省副省长杨盛福,原交通部总工程师谭占海,原交通部人劳司司长钟华,交通部监察局局长,1986届校友赖明,全国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朱碧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副总裁,1986届校友侯金龙,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副总裁,1977 届校友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丁纯,副主任彭建康、滕宏伟,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张太雄等都是我校校友(直辖市交通委员会等同于交通厅) 吴亚中,湖南省交通厅厅长,我校1982届校友吴卫平,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1982届校友胡星,原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1982届校友刘晋安,云南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1985届校友陈辉,云南省航务管理局总工程师,1987级校友秦宗模,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副局长,1991届校友李桓兴,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贤康,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范跃武,河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兼总工程师,1982届校友夏家邦,原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交通厅党组书记,1956届校友陈晖,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局规划处处长,1995届校友冉仕平,西藏交通厅副厅长兼总工程师,我校1988届校友罗布山培,原自治区交通厅办公室主任,1977届校友周杰,内蒙古交通厅副厅长,1978届校友徐占云,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副局长,1980届校友廖小波,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梁毅 ,广西交通厅基建处处长姜继红,广西交通厅规划计划处处长陈庆仍 ,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郑道访,原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1965届校友陈乐生,四川省交通厅总工程师、1977级校友朱学雷,四川省交通厅科教处处长、1983级校友刘守成,成都市武侯区区长杜伟光,成都市规划局副厅级巡视员涂智,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燕,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月莲,广西交通厅公路管理局副局长李天碧,江西省交通厅航务管理局局长,1984届校友武憼民,全国著名高原冻土专家,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1953 届校友陈天本,贵州省桥梁设计院院长,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1964届校友孟凡超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82届校友谢邦珠,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十大桥梁人物”, 1961届校友曾涛,四川省交通厅内河勘察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1984届校友周哲玮,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1982届校友蒋树屏,“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获得者,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1978 届校友张力,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董事长,1982届校友姜友生,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1988届校友石飞荣,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院长唐志成,中铁二局集团总经理侯 莉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朱学雷,四川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副院长王 玮,四川省交通设计院院长钟强文,成都市政设计院院长任天毅,成都市公路协会秘书长何淑伦,财富银路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水生,自贡市交通设计院院长景伯周,绵阳市交通局局长肖军,成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念昭,四川川南高等级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蔡亮发,成都长途汽车运输集团集团副总经理唐林,铁二院交通设计院经理角述宾,云南路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1987届校友王云祥,云南路桥集团公司总经济师,1983届校友刘红飚,云南路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1994届校友王在杭,云南路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1996届校友熊世银,云南路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唐军,云南路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应雄,云南路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2001届校友刘士林,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1977届校友高宣德,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届校友符荣辉,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9届校友王祥,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院长程泽坤,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王海怀,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1991届校友刘先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苏通大桥项目部总经理,“全国十大桥梁人物”获得者,我校1990届校友杨燕,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教授级高工,1983届校友孙云,全国十大桥梁人物获得者,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1981届校友王劼耘,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公司总经理,1984级校友周文,广西北部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1986届校友刘红春,第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武警交通部队第四支队支队长,1995届校友裴古安,甘肃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1986届校友李昌铸,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84届校友 卢铁瑞,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夏晓霞,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荣玺,天津市政工程局副局长、市政公司总经理,1963届校友卫强,林芝公路管理分局局长,1997届校友罗霞,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1982届校友晏启鹏,西南交大校办主任、博导何川,西南交大土木学院地下工程系主任、博导朱百喜,重庆对外建设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1977届校友赵志福,甘肃省公路局局长、党委书记,1976届校友乔墩,重庆公路局局长,1985届校友袁学戡,陕西校友会名誉会长、原陕西省公路局局长、桥隧专家、1963届校友马世猷,原陕西省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1957届毕业生李良,西安方舟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淼杰,西安方舟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1989届校友方明山,杭州湾跨海大桥副总工程师,1991届校友徐丽,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战略所所长,1991届校友李永林,四川达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1985届校友李祖伟,重庆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达俭,广西路桥公司总经理李健,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69届校友张化麒,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1968届校友王勤友,沈阳公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凌宏亿,江西省路桥工程局局长俞宪明,浙江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1980届校友胡旭敏,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1987届校友李 炎,浙江杭州杭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0届校友张学明,中交通力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工会主席王化冰,山东省路桥集团公司总经理,桥梁专业毕业刘晓平,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院长、博导,1982届港航专业校友杨海,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华,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公司总经理,桥1979级校友熊国伟,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副区长,水港1983届校友李峰,深圳盐田港股份公司经理,水港1985届校友曾静康,深圳市市政咨询中心主任,路1977级校友郭振仁,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总工、水港1977级校友蔡小扬,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桥梁1984级校友黄建跃,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桥隧1978级校友李斌,广东省交通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路1985级校友姚汉雄,广东晶通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路1989届校友兰恒水,广深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桥梁1988届校友黄庆锋,广东省交通厅港航局副处长、港航1984级校友张少锦,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公司总工、路1987级校友

23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