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扇画屏
xiaotian0001
说起《葫芦兄弟》,很多人都不陌生吧。作为一部积攒了千千万万人回忆动画片的主人公,他们可以说是中国早期动画的灵魂人物。这部86年的剪纸系列动画片,仅仅十三集,但是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中国原创动画经典。动画片主要围绕七个本领各异的葫芦兄弟来对抗两个妖怪夫妇描写。葫芦山遭受了妖怪的侵袭,穿山甲告诉一位村庄的老爷爷,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蝎子精和蛇精。老爷爷种出了七彩葫芦,里面有七个小娃娃,最后由他们消灭妖怪,解救了葫芦山。首先,从人物设定上已经对善恶进行了明显划分,动画片中葫芦兄弟的形象是七个胖胖的小男孩,光着脚丫,可爱又活泼。,老爷爷也是慈祥而善良。反观反派,蛇、蝎本来在大众印象中就是一类的毒物,片中蛇蝎丑恶的人物形象更是跟七个葫芦娃的正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不论是从美术还是配音上,都做到了活灵活现,引人入胜。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更是为这部动画加分不少。故事的结局也是一贯的邪恶终究战胜不了胜利,七个葫芦娃变成了七色山峰将妖怪镇压下来,保护了爷爷保护了大家。值得一提的是,《葫芦兄弟》的主题曲应该更出名,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传唱度非常高。现如今,有了中外都十分优秀的动画作品,但葫芦娃这部经典动画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重温也会非常有童年的感觉哟。
会思想の萝卜
小时候看了很多遍《葫芦兄弟》,长大后又推荐给儿子看,才看了个开头他就提出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为什么老爷爷这么厉害,他是不是大BOSS?厉害在什么地方?在峭壁上闪转腾挪、身手敏捷是小事,穿山甲钻破葫芦山时,那股妖风把外面变成了冰天雪地,飞禽走兽都瞬间冻成了冰雕,然而站在风口的爷爷却毫发无损……咳咳,我们暂且把这个称作“主角光环”吧!穿山甲穿山甲一句轻描淡写的“怪我不好,不小心钻破了山”,接下来就是介绍蛇精和蝎子精已经关了9999年,还差一年就可以化为灰烬了(我要是爷爷我就拍死你啊)。葫芦兄弟好奇心比孩子还重的爷爷跑进山洞一探究竟,遇到穿山甲,拿到葫芦籽,种在土里,然后收获了7个孙子(难道不应该是儿子么?)。他们各个身怀绝技,却又头脑简单,除了被蛇精洗脑的紫葫芦。蛇精蛇精的形象太妙了,原画作者的审美观相当超前,如今很多网红脸都参照了蛇精模板——瓜子脸、大眼、小嘴。由此还衍生出一个梗:妖精,快放了我爷爷!后来在《蒙面唱将》里,腾格尔就用这个作为他的代称。蝎子精蝎子精没啥本事,是个丑陋的应声虫,至今也没想明白这跨越物种的夫妻关系是怎么来的。大概它充其量也就是个被利用的合伙人吧!现在回头想想,中国动画里的反派人物,蛇精的本事当属头筹。7个葫芦娃属性各不相同,她却可以利用每个娃的弱点逐个击破,甚至利用紫娃收拾他的葫芦兄弟们,这是诛心啊!要不是老爷爷在关键时刻手握神器出现,蛇精差一点就把那啥炼制成功了。有人说,蛇精守护那块毫无价值的石头,是因为那石头是补天石,从而推理出蛇精其实就是女娲……这样一解读,感觉整个三观都被颠覆了。其实我觉得最细思极恐的是——这部动画片整个就是一 虐 娃现场呀。巨石夹身铁刺穿身水浸冰封还有刺瞎双眼,被火烧,等等。……全都是蛇精根据各位葫芦娃的弱点设计的酷 刑,好残忍!灰太狼和光头强都不敢这么演。其实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国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动画片,会发现很多片都糅杂进了成人的思想和眼光,内涵丰富。这也是得益于那时候的审查制度较为宽松,作者们的想象力空间更大、发挥自由,所以很多优秀的动画片也是产自于那个年代,比如《黑猫警长》、《魔方大厦》、《天书奇谭》、《镜花缘》等等。以上介绍的几部片以及《葫芦兄弟》都是出自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和高畑勋都表示过,上海美影厂的动画曾指引了他们的启蒙之路。你们知道吗?80后、90后的童年基本上都被上影厂承包啦。
加油嘴馋的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习惯于把 科学 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 科技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72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本名单未包含军校及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 在普通高校名称中, 科技 不等于科学技术,2740所大学名称中,只有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称为“科学技术”,其余的都叫“ 科技 大学”。 在高校改名历程中, 科技 一词大受欢迎,让很多高校摆脱了过去的传统行业标签,一跃成为高大上的校名,连新生的南方 科技 大学也落于俗套,选择了“ 科技 大学”这样的招牌。 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中一共有29所“ 科技 大学”,如果不去翻看院校的前世今生,你可能真的分不清这么多的“ 科技 大学”,到底整的是什么样的 科技 。倘若仅仅望名生义,可能一不留神,志愿填报时就入错了行。 同样都叫 科技 大学,葫芦里卖的不一样的 科技 !只有认真研究院校 历史 ,才能透过这层 科技 的薄纱,看清楚大学背后的优势专业,找一个真正喜欢的行业和专业,高考考得好,志愿报得更好! 29所大学中,除了新成立的南方 科技 大学、上海 科技 大学、广西 科技 大学,其余的26所都有数量不等的一级学科上榜。 5所双一流大学学科数量遥遥领先,华中 科技 大学44个,北京 科技 大学25个,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15个,电子 科技 大学15个,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11个。 作为双非院校的武汉 科技 大学15个,山东 科技 大学13个学科上榜,数量超过了211院校的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可圈可点。 华中 科技 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一流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北京 科技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学科: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一流学科:农学。 电子 科技 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是不是从这些一流学科名称中,我们也发现了同样是 科技 大学,特色专业却千差万别呢! 一、和冶金有关的 科技 大学:北京 科技 大学、内蒙古 科技 大学、辽宁 科技 大学、武汉 科技 大学。各个 科技 大学的特色专业集中在“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 科技 大学: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 内蒙古 科技 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前身为1956年建校的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 科技 大学。 辽宁 科技 大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冶金工业学校。1948年始建,1949年组建鞍山工业专门学校,1950年改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8年成立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8年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辽宁省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省管为主的体制。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更名为鞍山 科技 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 科技 大学。 武汉 科技 大学:1958年组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 科技 大学。1999年更名为武汉 科技 大学。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二、和煤炭矿业有关的 科技 大学:黑龙江 科技 大学、山东 科技 大学、湖南 科技 大学、西安 科技 大学。各个 科技 大学的特色专业集中在“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黑龙江 科技 大学:地处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经过73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为区域经济 社会 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 山东 科技 大学:源起于1951年在淄博洪山设立的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和1956年建立的济南煤矿学校。 湖南 科技 大学: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 科技 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西安 科技 大学:学校办学 历史 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9年更名为西安 科技 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 科技 大学。 三、和轻化工有关的大学:天津 科技 大学、陕西 科技 大学、青岛 科技 大学、河北 科技 大学。各个 科技 大学的特色专业集中在“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津 科技 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四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曾隶属原中国轻工业部。1959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调入我校,成为学校该专业的主体力量。 陕西 科技 大学: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 科技 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青岛 科技 大学: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 科技 大学。被 社会 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河北 科技 大学:1996年5月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并入。 四、和船舶有关的 科技 大学:江苏 科技 大学。 江苏 科技 大学:学校源自1933年上海大公职业学校,1953年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70年迁至镇江,1971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 科技 大学。学校被称为“造船工程师的摇篮"。 江苏 科技 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C,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13 所,本次参评1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8 所。 五、和电子有关的 科技 大学:电子 科技 大学、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杭州电子 科技 大学、桂林电子 科技 大学。 各个 科技 大学的特色专业集中在“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 科技 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 科技 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 杭州电子 科技 大学: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 财经 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 科技 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 桂林电子 科技 大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 科技 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 科技 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 六、与机械有关的 科技 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北京信息 科技 大学、太原 科技 大学、河南 科技 大学。 各个 科技 大学的特色专业集中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华中 科技 大学: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原华中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华中工学院。华中工学院集中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这些院校的部分基础课教师和设备,作为建校基础,开启高起点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之路。1960年10月,华中工学院被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建设高等学校。1988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华中工学院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原同济医科大学最早起源于1907年德国人埃利希•宝隆在上海创建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27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考虑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医疗救治条件落后,1950年2月,中央作出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整体内迁武汉的决定。1951年9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并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学校逐渐从单一的医学院发展为一所综合性的医科大学。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前身是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新中国成立伊始,急需一大批城市建设专业人才,1952年8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以中南地区六所工程学校的土木市政专业为基础,选址武昌马房山,合并组建中南建筑工程学校。1960年1月,学校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城市建设高等学校。历经时代变迁,伴随对城市建设意义的认识回归理性,1981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决定新址新建,组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华中 科技 大学原三所学校既传承了百年老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又体现了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共和国同频共振的红色基因,历经中国高等教育战线的两次大调整,见证了中国高教事业的两次大发展,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北京信息 科技 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学 历史 可以追溯至1937年。 太原 科技 大学: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1952年,学校前身山西省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创建,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中国内燃机研制先驱支秉渊先生出任校长。1953年学校划归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1955年长春汽校、汉口机器制造学校锻冲专业并入。1960年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1965年大连工学院、沈阳机电学院起重输送机械专业并入。1998年改为省部共建、省管为主。2004年更名为太原 科技 大学。 河南 科技 大学: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1952年创建于北京。上世纪50年代中期,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2002年,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 科技 大学。 不一一列举,更多 科技 大学的特色专业,如果你感兴趣,不妨深入了解专业设置,院校背景,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大学! 更多高考志愿填报填报知识:
出格范儿
为什么童书在市场中日趋火爆,成为今年来图书市场的销售热门。这看似在意料之外,实则在情理之中。一方面,恢复高考制度,让70、80、90后直接获益,而大学扩招更是圆了无数人的大学梦。可以说,现在新成立的家庭父母一方是高学历或者双方都是高学历的现象十分普遍。既然是因为读书获益,那么这些父母自然之道读书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子女方面不遗余力。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为应试教育,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共识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各种兴趣班、各种辅导班、各种培训及拓展,只要是“对孩子好的”,无论再贵,家长都舍得,而且志在必得。所以在这样的趋势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天底下的父母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知识的载体。再者,众所周知,其实我们国家是一个阅读率很低的国家,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人们大面积的选择所谓的碎片化的阅读,很少有人能够静得下心来阅读一本书尤其是纸质版的书籍。但人们不爱读书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读书的好,所以在培养子女的时候,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买,反正买来的书又不需要自己读,所以父母们自己不爱读书但如果自己的子女也不爱,他们就会觉得“恨铁不成钢”。另外,许多“没有文化”的父母们,深以为这辈子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自已当初没有实现的梦想,一定要由子女来继承自己的愿望。自己没文化,但是子女一定不能这样。上述几点是图书市场,儿童图书火爆的一些原因,但我们认为无论原因如何,只要合理适度,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多读一些书总是没错的。
泡芙小工坊
啥避雷针,题主眼神真不好。您自己想想大炮装避雷针,这不是作也得去做啊,老天爷一道怒雷下来,不劈都不成啊!这要是炮车上坐两炮手,那不得炸的脸黑,脑袋上的毛都冒黑烟吗?其实,您要是搁近了瞅,那就是一圈,就跟那牛鼻子上的鼻环也差不多。就这功用也和牛鼻子上的鼻环一个用处,套根绳子拉着就能走,当然人家不叫鼻环,人家大名叫牵引钩,牵引车一栓这牵引钩,拉着就能走。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好奇:“不对呀!咱看纪录片,或者二战的战争片里头,这火炮都是勾后屁股走吗?那炮管朝后,走一路晃一路,咱看着都别扭,生怕那炮管捅到别处去,这炮管咋又跑前边去了。”这您就不懂了吧!过去那炮车,他那炮口压不低,所以您把牵引车屁股调过来,您瞅瞅,炮管那脑袋抬得比牵引车的脊梁骨都高,您勾一个试试?火炮都笑话你这牵引车个矮。所以没得法子,二战的时候,大家伙都喜欢倒过来勾这炮,那也是没法子的事。而且倒过来勾的时候,勾的还是火炮的牵引杆,这家伙无形中又增加了队伍行军的长度。咱人类的本性是,有困难要克服困难不是,后来首先是苏联人将这炮管压低了,然后在炮口上整一个牵引钩,拉着火炮的炮管走。这么一整不仅缩短了队伍的长度,而且部署火炮的时间,还大大地压缩了。咋就压缩了呢?开头的时候,火炮不是炮管朝后吗?您到了阵地,咋也得让这炮口朝前不是,你不能打自己阵营啊,您这拉着炮管走,这就无形中减少了炮车调整大致方向的时间。再有一个这还节省了一定的空间,毕竟一个牵引杆那么长的物件总的有地方搁不是,这一家伙把这玩意省了,您找地方搁炮也不用挑那太苛刻的地,小一点无妨。所以大家伙一瞅苏联人的脑子确实好使,整了这么一个方法,所以大家伙照葫芦画瓢都开始这么干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火炮都能拉着炮管走呢?咋说呢?您只要把炮管能够压到牵引车屁股后面等高就能这么干,如果压不下来,您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拉着火炮屁股后面的牵引杆跑了。之所以压不下来,这就和火炮的底盘和火炮炮口所能打的最小角度有关,您要说理,这得找设计师问他了。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