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8

libby131313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先知国际经济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淡水氤氲

已采纳
国籍:美籍犹太人毕业学校:哈佛大学职称:经济学教授研究领域:国际宏观经济和金融、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政治经济:增长理论、欧洲货币主要观点:次级债又一场信用危机(2007.08) 又被人称为“末日博士” 1958年3月29日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982年以最优异成绩获得意大利博克尼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鲁比尼全球经济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经济学网站RGE主席1998-1999年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国际事务高级经济学家1999年7月-2000年1月任负责国际事务的副财长的高级顾问、美国财政部政策制定与评估办公室主任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利安表示,鲁比尼的优点之一就是他愿意“进行创造性思考”。这种反抗传统的特质,某种程度上源于鲁比尼四处游历的成长过程。■据他在哈佛的导师萨克斯(“休克疗法”之父)的说法,鲁比尼在数学和经济直觉方面,有非比寻常的天赋。英国《金融时报》将其形容为当代经济界的“先知”。■《纽约时报》因此封他为“新末日博士”。■美国《财富》杂志曾于2005年发表了鲁比尼的观点:房地产泡沫正在发酵,投机行为将震动整个美国经济。自这个观点发表后,鲁比尼得个绰号卡珊德拉(凶事预言家,乌鸦嘴)。■2009年9月,鲁比尼再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敲警钟,称在未来几个月或者一年内,美国房地产业将经历“一辈子见一次”的罕见大破裂,油价会随之剧烈震动,人们丧失消费信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在那个看起来很美的繁荣时期,没人相信他的话。IMF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鲁比尼的分析缺乏数学模型的支撑。此后发生的一切一一应验了鲁比尼的猜测。2008年上半年鲁比尼又准确预测了投资银行的倾覆。由此IMF经济学家朗格尼送他绰号“先知”。 当个成功的预言家,只要坚持一个趋势,不论多头或空头,总会遇到对的时候。鲁比尼似乎就是一个永恒的空头,这点连他自己都不否认。不过,就时下这场金融危机,鲁比尼说自己反倒成为现主义者,而不是悲观主义者,因为事情变得比他原先的预测还要糟糕。鲁比尼并不是侥幸猜中的,他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上世纪90年代新兴国家经济崩溃的研究,从1994年的墨西哥、1997年的泰国、印尼、韩国,1998年的俄罗斯与巴西,到2000年的阿根廷,他发现现代国家经济要崩盘有一大共同点:赤字太多,支出大于收入。在了解症结后,他决定找出下一个会崩盘的经济体,反复研究比较许多国家后,他惊讶地发现,下一个面临风暴的国家竟然是美国。彼时正当2006年7月,多头气势正盛。在那个年代率先预测衰退是需要勇气的,他被人们视为杞人忧天或危言耸听的乌鸦。但是在他预测全球金融体系崩溃的十二步,如同依据他写的脚本一步不差地全部成真之后,人们奉他为先知。此后,他又在2008年上半年预言了投资银行的倾覆。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人们共同见证了投资银行帝国的分崩离析。尽管鲁比尼一直在唱空,但他还是颇受追捧。投资大师索罗斯说:“他是所有经济学家中最正确的一个。”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则表示,“鲁比尼的伟大美德在于他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许多观点曾经被人们视作胡言乱语,如今它们都成为事实,因此我要给他记上一功。”此外,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鲁比尼曾在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工作,并在华盛顿扮演过两年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包括充当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盖特纳的高级顾问,如今,奥巴马已经任命盖特纳为财政部长。有趣的是,虽然鲁比尼早就预言经济衰退,不过据报他自己的投资仍是一成不变——定时定额买股票基金;而他学者气质的另一面却是喜欢开派对、泡美女。他自己说,既然末日已到,何不及时行乐?

先知国际经济师

237 评论(11)

魔女小楠

最近在听吴老师的一档节目《解读影响商业的五十本书》,非常有收获。节目是从19年开始更新的,到现在已经有130多期节目了,同时吴老师也出版了这样一本书。据说这50本是吴老师从1000多本书中精选出来的,对人类的商业文明有重大影响的50本书。 生在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旋律的国家和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经济个体,所以要想试着去寻找时代发展的规律,就需要我们了解这个经济社会的由来。顺着吴老师给大家梳理的脉络,可以大致了解到经济思想领域的重要变迁,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基础的商业知识图谱。 今天先就对商业世界产生基石作用的三个人和三本书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其分别是1776年(245年前)出版的由亚当·斯密撰写的《国富论》、1867年(154年前)出版的由卡尔·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以及在1936年(85年前)凯恩斯撰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 如果说亚当斯密是300年前的人,大家可能没有具体的时间概念,如果说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中国清代雍正皇帝登基的年份,大家是不是就有点了解了呢? 亚当·斯密出生在1723年的苏格兰,这正是欧洲个人独立意识思想启蒙的年代,人们开始追求各个方面的自由,正是这种自由成为了现代世界的发展源头。在他去世前10年,出现了三个重要的技术革命:瓦特的蒸汽机、生产棉纺织品的工厂、科特的焦炭冶炼法。这代表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亚当·斯密被称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主要在于在历史快速转换的过程中,他像一位先知一样,提出了全新的财富主张,让人们重新理解了经济行为,也创立了现代经济学这一独立的学科。 《国富论》在他53岁(1776年)时出版,这一年美国人恰好发表了《独立宣言》。那么国富论中有哪些重要的主张呢? 首先,亚当斯密第一次定义了生产的三大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他认为是资本这一要素带来了市场,进而带来了劳动分工的拓展和市场的扩张,并进一步带来更多的资本。 其次,他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论断,即人天生是自私自利的,人从事经济活动都是利己行为,但是在一个自由放任的社会里,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和指导,从而使个人的利己行为恰好达到了利他的效果。这就是自由市场的自动调节能力的体现。 第三,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效率的最大的增进是靠劳动分工。”并且,劳动分工是源自于交易的力量,所以分工的大小取决于交易的大小和强弱。也就是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这叫做斯密定理。 第四,他定义了一个现代主权国家的职责:1、保护国民免受暴乱和其他国家侵略的责任 2、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遭其他成员迫害 3、建设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机构。由此可以发现,现代经济学诞生的基础,首先是基于现代意识的诞生。 亚当斯密是一位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他开创了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先河,被后世很多市场自由主义的推崇者奉为“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卡尔·马克思和他的革命宣言《资本论》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马克思是一位再熟悉不过的伟人,甚至在我的小学教室走廊上和大学的雕塑园里都有他的身影,我们知道他是我们党的精神领袖,然而可能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读过这本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巨著《资本论》,那么这里面有哪些核心思想呢? 马克思出生的年代是十九世纪20年代,这时亚当斯密已过世近30年,工业革命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正在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秩序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工厂替代家庭农耕作坊成为了社会新兴的生产单元,正值商业关系重构的时期。 《资本论》第一卷是在马克思49岁时出版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是由他毕生的好友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资本论》是通过系统的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来得出自己的结论。下面就来简单总结下马克思的核心观点。 首先,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分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所有劳动在所产出的产品中的价值,证明利润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占有的那部分产出是一种剩余价值,所以就产生了剥削。面对剥削必须采用武力方式反抗和推翻。 其次,他认为资本家会通过以下方式走向灭亡:技术进步会使机器替代工人获取更多利润,继而不断扩大资本累积产生更多的矛盾。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方面是资本供给增长会导致利润下降;另一方面工作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会导致工人阶级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而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会到国外寻求更多生产资料和市场,这就导向了帝国主义。 最后,通过理论推导马克思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资本主义的毁灭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而无产阶级终将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无产阶级唯一失去的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天之骄子凯恩斯和“看得见的手” 历史总是充满了各种神奇的巧合,在马克思去世的那年(1883年)凯恩斯诞生了,他一出生就注定是天之骄子,他的爸爸是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的母亲也是剑桥毕业还担任过剑桥市的市长。他大学读的是剑桥的国王学院,师从当时最伟大的两位经济学家,26岁就入选了国王学院的院士,并进入政府部门工作。20世纪20年代,他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的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会长,可以说是英国经济学界的掌舵者。在一战结束之后,他还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的谈判。在晚年,他致力于二战后的经济秩序重建,提出建立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迄今为止对世界影响巨大的全球经济组织,并亲自担任第一任世界银行的行长。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于1936年,这时距离一战结束已经有10年时间,世界经过了短暂的和平发展,然而在1929年却爆发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这场萧条席卷了整个欧洲,经济发展急剧下降,随之带来的是大量的失业,随时可能引发国家的再次动荡。就在这个背景下,凯恩斯像一位勇士一样挺身而出,拿着他的“救世宝典”与整个世界的思想潮流对抗。 《通论》的理论在我看来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首先,他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可能会陷入一种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即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但产出的水平却远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且相当大的一部分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其次,他认为供给绝对不可能创造对其自身的需求,需求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并不存在看不见的手可以自动调节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状态,所以经济就可能会长期处于低产出和高失业的状态下。而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就会出现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资本主义走向被暴力推翻的结局。 第三,凯恩斯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从而使经济保持一个高产出和低失业的平衡。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最直接的方式是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从而促进就业。 《通论》的出版代表着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诞生,也诞生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理论并没有在英国被采用,而是在美国被发扬光大。罗斯福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提出了经济复苏的计划,由政府牵头兴建了18万个工程项目,就是通过政府扩大投资的方式刺激经济和增加就业岗位,从而解决了经济大萧条的危机。三位巨著和三位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都在世界经济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候,先知般的提出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问题识别和提出解决方案,他们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同时他们也都开拓了自己的经济领域,使得后人在他们搭建的理论框架上进行不断的追随、认同、修订甚至批判,这便构成了后世的所有经济学研究学派的由来。他们每个人都把一生奉献给了经济学,一生纯粹专注、一生殚精竭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敬。

93 评论(12)

执念梦浮生

何荣柱:中国台湾人,姓名学教科书作者,国际姓名学专利得主

205 评论(10)

浅夏oo淡忆

食人魔法师、先知、尸王、米拉娜、剑圣。虽然DOTA界有句话老话,叫做没有最废的英雄,只有最废的玩家,但是某些英雄存在感实在太低,尤其是在路人中的表现,当你看到队友选他们的时候,你就知道这盘恐怕是队友减一了。1、食人魔法师:在很多个版本之前,玩家们对于中单位置特别照顾的时候,蓝胖子以超强的体格优势,以及1级无人能敌的肉搏能力,被人称为健身教练。但是也仅限于在前期,因为中后期的蓝胖子除了一手嗜血术,再无亮点之处。2、先知:DOTA2中有许多非常典型的泡沫经济英雄,而先知则是其中最泡沫的一个,虽然占据天生的技能优势,打钱速度飞快,但是即使领先对面大哥一到两个大件,都无法起到相同的效果,最终只能边路带球。3、尸王:尸王在前期的战斗力绝对能排进前几的名次,但是随着比赛时间的越来越长,尸王的价值就越来越低,一般情况下尸王都是充当辅助角色,这就注定了尸王没有多少经济,装备也不会太好,所以中后期团战只能提供一个墓碑。4、米拉娜:米拉娜这个英雄,不论是DOTA1还是DOTA2都是相当尴尬的一位英雄,定位非常模糊,打大哥位需要巨额的经济和装备支撑,而且效果远不如那些传统大核来的稳定,打中单则缺乏有效的带节奏能力。5、剑圣:作为一个核心英雄剑圣在当前版本的胜率只有可怜的47.5%,当然比他胜率低的也有不少。剑圣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游戏更新时,他总是被削弱,而且剑圣基本上没有能够增加输出的技能,这对于一个后期大哥来说,简直不可理喻。

10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