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3

派飞凯特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中级经济师备考贴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密果儿小雨

已采纳
中级经济师说难考也不难,说不难吧,但需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时间的,中级经济师没有太高的专业壁垒,只考两科、全是客观题,满分140分、考到84分即合格,所以中级经济师职称是好考的。中级经济师只考两科《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虽然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比较多,但是考题比较容易都是教材中的知识点,极少内容是书本上找不到的,更多的是在题库中差不多的题目。一个考试到底难不难,要因人而异,正确看待考试,正确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才是最重要的。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中级经济师备考贴吧

253 评论(15)

小遥CITY

上学吧在线考试中心网站,首页有个在线考试的链接,那个专题里面整理了历年的真题,还有好多模拟题,还有资料。你复习的时候不用购买试题做,上学吧在线考试中心里有很多的,帮你通过考试足够了,并且全部免费,我考试的时候就是用的这里的试题做练习。

211 评论(9)

stella840706

从总体上来看,中级经济师的难度并不大。经济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由人事部、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合格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发布。因此,要参加考试的小伙伴不需要担心,只要成绩过了当年统一规定的合格标准,都可以通过考试的。一般为该科目考试试卷分数的60%(个别省份会降低分数),经济基础和专业科目都是满分140分,根据往年的合格标准来看分数线都是84分,只要达到分数线标准均视为考试通过。当然特殊情况要以当地权威公告为准,比如:贵州、甘肃、内蒙古的省内分数线低于国家线,如果分数为省内及格分数,证书只能在本省使用。相反,达到国家及格分数线取得的证书,是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扩展资料:“中级经济师”是中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按专业可分为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2、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专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3、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

358 评论(8)

冷扇画屏

经济师考试对于过来人来说,是最有体会的了,每年报考的人数也很多,不过的更是不在少数,归根结底还是没把中级经济师考试当回事,备考不充分导致的,那么下面我们分享一下中级经济师的备考经验,希望对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首先是教材,用什么教材,教材可以自己买,也可以咨询当地网校机构,有两本<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实务看你选择哪个专业就买哪个专业的教材。接下来正式进入备考阶段:经历过考试的都知道,经济基础考题出的很细,所以第一遍看书,这是最重要、打基础的阶段,也是最耗时的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其实你看三遍书,也不一定能理解很多。建议第三遍看书时,一定要做笔记,这个过程可能更耗费时间,但需要同学们坚持下来就好了。可以说这是基础阶段时期所要做的必备功课,如果第三遍下来还是觉得不够理解的话,可以再进行第四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下一阶段就是做题和视频,做题是直接能检验出我们看书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的,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通过视频老师授课,系统的对全部教材内容有个梳理,达到心中有数。反正就是刷题,上班刷,下班刷,吃饭刷,睡觉刷......,这样能检验出我们知识薄弱的环节,对一些薄弱环节可以上一些习题班或培训老师辅导一下都是可以的。最后就是真题模拟,关于真题或模拟试题,这是最接近真实考试的情形,最好计时,考察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有哪些地方是盲区,其中真题的复现率是有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多做真题模拟。记住要把所有的错题再复习一遍,确保没有盲区。这里再提一下考试注意事项,不要迟到,带好证件(身份证、准考证),计算器、铅笔、橡皮、普通用笔等都准备好,我们辛辛苦苦准备了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学习,不要因为考试当天因为这些细节没有注意而错失了考试,那得不偿失了。

10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