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酱7
水儿依依
一汽名人及历任领导 张德庆生于1909年,卒于1977年。汽车专家。上海吴淞县人。1933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36至1939年赴美国、德国留学和实习,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硕士学位。1952年任重工部汽车工业筹备组汽车实验室主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拖拉机研究所所长、长春汽车研究所所长。参与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创,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汽车科研机构,积极支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重视规划和标准化工作,重视产品开发和发展柴油机,结合国情,潜心研究汽车代用燃料,主持研制“代用机油”,主持领导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主要是甲烷)作汽车燃料的研究。曾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第三届政协和长春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7年10月21日病逝。 饶斌生于1913年,卒于1987年,企业领导干部。吉林省吉林市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吉林市委书记、省委委员,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院长、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成功地领导建成两座大型汽车厂——一汽和二汽。带领一汽的第一代创业者,用三年的时间,高速度、高质量建成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结束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在任一机部部长期间,主持并推进了汽车工业的技术引进、中外合资经营,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方案,加速产品换型,结束了汽车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局面。退居二线后,仍然为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改革和发展,深入基层,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7年8月29日病逝。 孟少农生于1915年,卒于1988年,汽车专家。北京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后考取留美研究生,曾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工程师。194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任副教授、教授,创了汽车专业。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副主任,一汽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二汽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一汽,主持和组织引进前苏联技术和消化吸收及人员培训,为解放牌汽车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为一汽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为军用越野车的研制,为“东风”、“红旗”高级轿车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在二汽,以渊博的常识和丰富的经验,大胆决策,攻克了产品质量、产品滞销和工厂组建三大难差。总结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许多共性规律,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中央决策起了重要的作用。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 耿昭杰生于1935年,企业领导干部。安徽巢县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起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主持中国一汽工作以来,在不停产、不减收的情况下进行产品换型,解决了老解放牌车30年不能换型的难题,通过采用“横向联合、有偿兼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法以及合资方式,使一汽从单一的中卡生产厂发展成为中、轻、轿全面发展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跻身于全国500家最大企业。为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为一汽有长足的发展后劲做出了贡献。使一汽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管理和国家一级企业等荣誉称号。1989年被省、市政府授予省、市特等劳动模范;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是第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和中共十五大代表。 吴畏生于1948年,企业领导干部。辽宁省沈阳市人。1968年参加工作,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一汽铸造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一汽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党委常务副书记、党委书记。带领党委一班人探索并形成“一个中心,两手抓”、“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指导思想,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突出抓工作落实,更好地实现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创造性地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开展“一封信”大讨论,“党旗在一汽飘扬”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推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启动“901”工程,培养选拔高素质后备人才队伍。培养宣传于永来、李黄玺等一批劳动模范,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2001年一汽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李黄玺生于1950年,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忻县人。中国一汽集团公司铸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维修工人,高级工人技师。20多年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高新技术。拿出家里全部积蓄自费购买计算机,建立起第一个设备维修家庭计算机系统,掌握引进设备控制原理。1991年以来,运用机、电、钳、液压、气动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技能,先后攻克国际上刚刚兴起的伺服驱动系统等63项技术难关,成功改造了4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造型自动线,为企业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了贡献。先后被授予一汽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模范党员、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十大能工巧匠、模范党员、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竺延风生于1961年,企业领导干部。浙江奉化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7年被任命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一汽轿车股份公司总经理。针对资产严重短缺的矛盾,积极参与了一汽轿车股票上市的工作。狠抓精品工程,对原有产品进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红旗轿车的技术含量。努力开拓市场,发展了98新型小红旗。1999年初,任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领导公司全体员工奋力拼搏,产销汽车8万辆,有史以来首次突破30万辆,销售收入418亿元,实现利润5亿元,填补了过去遗留的3亿元赤字,偿还了陈欠的3亿元财务费用和3亿元管理费用。重视群众意见,支持公司职工代表检查、讲评行政中心工作,主动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曾荣获机械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称号。200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scyx/yqls/htm
haihuan1988
董事长介绍陈玉松,男,1952年出生,辽宁大连人,工商管理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1969年参加工作,197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创办珍奥公司。现任珍奥集团董事长、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国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等职。珍奥集团法人代表 陈玉松陈玉松是性格鲜明、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他视事业为生命,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事业道路。在珍奥之前很少有人知道核酸,但他用敏锐的触觉捕捉到了健康产业即将带来的财富信息,在1996年确立了"核酸应用于人体健康"的项目,并用12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把核酸介绍给了广大民众,把没有被人发现和认识的高科技产品介绍给了消费者,全力打造出一个健康产业的高品质产品--珍奥核酸,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陈玉松坚持用前瞻性思维扫瞄国际科研的大趋势。他每年都至少拿出销售收入的4%用于科研开发,聚集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顶级科学家合作研发,抢先占领应用研发制高点,研制、生产销售核酸类保健食品、生化药品、功能纺织品、化妆品、营养食品等市场和群众需要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突破了保健品行业同质化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如今,珍奥系列产品出口欧美日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2位诺贝尔奖科学家走进珍奥关注核酸;珍奥核酸系列产品以其确切功能得到国内外消费者始终如一的喜爱,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在陈玉松带领下,珍奥集团已连续多年处在中国民族健康产业的领先位置。陈玉松精于企业管理,善于理论思索。他勇于创新、富于创造、与时俱变、扬新弃旧的风格,在业内颇有影响,多次被评为"中国保健行业十佳企业家"。他倡导并力行的珍奥企业大爱文化,视消费者为亲人,要求员工以做消费者"贴心小棉袄"的态度去为客户服务,受到全国中老年消费者的由衷称赞;他创立的三维服务营销模式受到同行业效仿和推崇,在思想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开拓性贡献。2005年和2006年,他将多年管理企业的实践上升为理论,推出了近百万字的《思想力》和《珍奥辩证法》两部著作,其卓有创建的企业管理思想在业界内颇受关注和好评。两部著作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案例,他本人被这三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所领导的珍奥集团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研基地,辽宁省民营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陈玉松倡导大爱企业文化,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在12年经营实践,始终恪守诚信经营的道德规范,对国家他严格按章纳税,使珍奥集团连续多年位于大连市纳税50强之列;对员工实行"平等、尊重、关怀、扶持、同乐"的人性化管理,不仅从不拖欠薪资,同时设立"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员工;对顾客以"诚信、行善、积德、尽孝"行为准则,进行"真诚、周到、朴实、自然、亲切"的服务;对供应商和经销商推行"结盟双赢"的经营理念。由于陈玉松领导的珍奥集团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良好表现,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连续连续四次授予他"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称号。陈玉松热心公益事业,倾心回报社会。2003年非典时期他带领珍奥无私捐赠3300万元产品,被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中国红十字勋章";2004年,他个人捐资160万元给大连慈善总会,设立了"蓓蕾生命救援基金";2005年他以珍奥名义向中国老龄事业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设立了"珍奥中华孝亲敬老专项基金";2008年在他的带领下,珍奥集团累计向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捐赠款物价值总额1885万元,先后在四川什邡、重庆等地捐建3所希望小学。12年间,陈玉松和他所率领的珍奥集团相继参与了"爱心工程"、"希望工程"、"孝心工程"、"慈善工程"等多项大型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和途径,累计捐赠产品、物资、款项价值总额近3亿元。由于他在慈善事业上所作出的无私奉献,2004年12月获国家民政部全国十大"爱心捐助个人奖";2005年1月31日获首届"中华最具影响力100位慈善人物"和"2005中国大陆十大慈善家"称号;2006年11月,他被全国老龄办、中宣部等国家六部门评为"中华孝亲敬老十大楷模";2008年中华慈善大会上他所领导的珍奥集团被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此外,他还多次荣获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珍奥集团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了。珍奥属于社会,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健康产业的未来。陈玉松所承担起的是社会的责任,企业的责任,也是广大消费者寄予珍奥的责任。他说,无论这中间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他必将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因为他是在做事业,是让珍奥走进千家万户,造福人类健康。这无疑是他有生以来最扣人心弦的光荣与梦想。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