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6

黎明前的静谧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马牙槎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躲在WC数钱

已采纳
马牙槎数个数还不累死你啊,规定是每隔300的高度增加300高60宽的马牙槎,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把构造柱靠墙的方向加宽30,每个接触的墙面都加,比如说120*120的构造柱,在一字墙上面,那就两面都加30,这个构造柱的体积就是(30+120+30)*120*高度。圈梁的符号是QL,有的时候圈梁在图纸上根本不标,只是在设计说明里说什么情况下要加一道圈梁,这就要仔细阅读设计说明然后分辨。

造价师马牙槎

107 评论(13)

小超人0606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24X37X3+24X06X3/2X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 24*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5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500mm的槎口,然后是500mm的砖,然后又是5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24*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 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 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5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24*06*3/2,即022立方米。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这个怎么算就看各人了。 补充多种情况: 1、240*240的构造柱,(240*240+240*30*边数)*柱高 2、370*370的构造柱,(370*370+370*30*边数)*柱高 3、240*370的构造柱,(240*370+有马牙槎的边长*30*边数)*柱高 另边数与墙面有关, 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

14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