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3

肥猫啃鱼头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郭云总经济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毛毛爱囡囡

已采纳
1954年6月23日,武汉关水位25、86米,中共中央就武汉防汛工作下达紧急指示,要求“竭尽全力,抢救危关”。指定由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负责领导武汉防汛工作。邓子恢风尘仆仆赶至武汉,查看汛情,指挥抗洪。随后,从全国各地调集来的抗洪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抵武汉。6月27日,成立武汉市防汛总指挥部,并宣布了组成人员名单:总指挥:王任重;副总指挥:张平化宋侃夫左叶李尔重潘正道宋烈王克文张海峰张德张雪涛阎钧唐适宇方敬之;秘书长:赵长春;副秘书长:李晓明;总办公室主任:颜斌;副主任:郭东俊武英林;总工程师:陶述曾;副总工程师:涂允成雷鸿基;指挥部下设工程管理处、动员组织处、供应处、交通运输处、财务处、卫生处、生活物资供应处、保卫处及排水办公室、生产救灾办公室、排水前防指挥部、抢险总队等机构。全市分别设立以下各分指挥部:第一指挥部指挥:谢滋群;副指挥:贾正群朱俊功郭云;第二指挥部指挥:邹作盛;副指挥:马安荣田正东王候陈永福;陈亮初白守义;第三指挥部指挥:孙荣章;副指挥:张起吴正东李衍绶吕绰亭;汪群李键郑华;第四指挥部指挥:丁连三;副指挥:毕健勇刘蕴邱志强童宁民;刘鹏举刘长再;第五指挥部指挥:仲凯;副指挥:王哲南陈树梓安儒时曦;武昌指挥部指挥:李振江;副指挥:张彬柳森陈练生李冷张培成卢克俭张波马麟云吴法周;汉阳指挥部指挥:徐启明;副指挥:赵仲孟庆春魏庆山常鸿喜;傅明山刘雨东潘锡光;采石指挥部指挥:黄居易;采土指挥部副指挥:姬兴华李韵波;水上指挥部指挥:张万和;副指挥:牟兆之詹润民张殿业;防汛总指挥部根据汛情发展形势,从6月底至9月3日按照“水涨堤高,永远走在洪水前面”的要求,部署并指挥全市防汛队伍,进行了防汛抗洪的五期堤防加固工程。第一期工程采取全面设防、重点培修、抢修险工的方针。对禁口、龙口、白沙洲、武庆堤、武汉关、舵落口、艾家嘴等险工段,在加固的基础上,修筑麻袋子堤或夹板子埝。对长丰北垸等处修筑压浸台与围井,以及抢修汉正街二线堤防。要求水位到28、28米时,确保武汉安全。6月30日开工,7月10日完成。使城区堤防高程达到29、50至30、00米,迎战了7月18日出现的28、31米的长江洪峰。第二期工程以加固为主,部分加高,着重检查浸水漏水并填塘镇脚或抛石护岸。对部分高度不够的堤段加筑子堤。要求洪水涨到28、50米时,确保武汉安全。7月19日开始,25日完成。汉口、武昌堤防高程达30、00至30、05米,抵挡了7月30日28、77米的高水位。第三期工程是从7月26日开始的,按照“水涨堤高,防御大洪”的方针,继续以加固为主,部分加高,并对部分堤段作外帮内撑,进一步加强抢险和巡堤工作,加强防浪设施,要求洪水涨到29米时,确保武汉安全。第四期工程继续加固加高,加强防浪设备,加强巡堤抢险,加强技术指导,加强政治工作,加强物资供应,力争主动消灭可能出现“万一”的威胁。要求将防浪子堤加高加固,保证堤顶距离水面50厘米以上。8月5日开工,至中旬城区堤防已加高4次,高程达到30、70米左右,经受了8月18日29、73米的历史最高洪水位考验。第五期工程是在8月18日以后水位开始回落时进行的。针对退水时期容易发生大险的特点,提出要防止松劲麻痹思想,进一步加固堤防,填塘埽坝,固堰固闸,克服薄弱环节,消除险情,消灭隐患。要求在水位高、持续时间长、风浪大的情况下,确保落水时期堤防安全。汉口汉正街堤防二线工程,汉口汉正街沿河一带块石防水墙,不能抵御28米以上的洪水。为确保市区安全,6月30日,市防汛总指挥部决定从汉正街街面硚口至集稼嘴抢筑一道二线堤防,由第三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7月3日开始,拆除街面石板、修筑麻包土堤,7月12日完成,堤长3340米,底宽3、49米,顶宽1、50米,高程29、00米。用土1、5万立方米,麻袋13万条,挖堵街面200余个进水孔、140条里巷暗沟、151个住户室内暗沟。

郭云总经济师

235 评论(8)

老王09870

理学院的历史前身为基础教学部。该校成立于1949年1月,历经阜新矿立中等技术专科学校(1949.1-1949.8)、阜新工科高等职业学校(1949.8-1952.9)、阜新矿山技术学校(1952.9-1954)到阜新煤矿学校(1954-1958.7)的中等专业教育发展过程,1958年7月在阜新煤矿学校基础上成立阜新煤矿学院,同时正式组建了基础课教学部,第一任基础部主任当时的教务处副处长邬本轩兼任,同年8月,成立基础部党支部,书记为侯秀贞,副书记为褚凤林。  1961年4月,煤炭工业部与辽宁省委作出决定,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和辽宁煤矿师范学院(沈阳)三校合并,组建新的阜新煤矿学院,9月完成合并。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将鸡西煤矿学院并入阜新煤矿学院。合校后的基础课教学部由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机械原理零件与机械制图、力学、体育等学校公共基础课教研室组成,一直是学校从事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单位。时任基础部主任为恩特赫,副主任为翟瞻型,范宏楠。党支部书记先后为侯秀贞、苏锐,副书记为刘锐宽,鞠景明。  文革时期(1968-1971年),学校根据专业将教师队伍分为机电和采煤等专业大队,一度取消了基础部的编制,基础课教师被分编到各个专业。其中,1972年至74年一度曾恢复基础部建制,并由吕福臣任党支部书记。直到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又重新恢复基础课教学部,由夏石泉任基础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韩淑莲任副书记。基础部副主任为邱永权教授和范宏楠教授。  1978年,阜新煤矿学院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学校进入一的新的发展时期,并于1980年组建了基础部党总支,党总支书记先后为夏石泉,郭云明和韩淑莲担任,副书记为章子霞。在此期间,担任基础课教学部主任的先后为付亚群教授(力学),陶崇敬教授(化学)和刘锡昌副教授(力学)。副主任有蔡永清、齐治国、刘志强、奚博权、于洋、彭程远。基础部有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化学教研室、理论力学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原理零件教研室、机械制图教研室、外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以及相应的物理、化学、力学、制图等实验室,是学校最大的一支教学队伍。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基础部曾主办过数学师范班,1978年开始招收“工程力学”本科专业,结束了基础部是单纯教学单位的历史,我国“实践五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海洋一号”卫星前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的马兴瑞教授就是该专业1982年的毕业生。1981年获工程力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开始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5年前后,学校进行教学机构调整,体育组,外语教研室从基础部分离,成立军事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和外语部;原理零件教研室、机械制图教研室从基础部分离,成立了阜新矿业学院机械二系。1993年11月,材料力学教研室一部分从基础部分离,与原有矿建系合并成立了阜新矿业学院土木工程系。  1993年11月郭嗣琮教授(数学)主持基础部工作, 1994年基础课教学部更名为“基础科学部”。并将学科建设和发展专业教育作为基础科学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期间,基础科学部主任为郭嗣琮,副主任先后有王永岩、盖如栋、高雷阜、杨绍斌、李伟,基础科学部党总支书记先后有韩淑莲、章子霞、王来贵、郑孝赤、盖如栋。基础科学部先后于1996年申办了“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1997年申办了“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本科专业(1999年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1年申办了生物技术,食品工程专业。1995 年成立“机器智能与控制”研究所,2000年成立“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1994年创建附属高级中学。  1998年成功申报工程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使力学学科成为该校继“矿业工程”之后的第二个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并于当年,力学学科从基础科学部分离,组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从1978年至今,基础部为该校机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外语系、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孵化与成长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学科发展、队伍建设、师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3年7月高雷阜教授(数学)出任基础科学部主任,在学科建设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4月基础科学部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院长高雷阜教授,党委书记先后由盖如栋教授、李伟教授出任,副院长先后有李伟、杨绍斌、王皓、董春胜,副书记先后有张庆成、杨秋生。理学院下设数学系、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生物科学与工程系,设立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物理实验中心、生物与化学实验中心、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质量工程硕果累累,《工科数学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三门省级精品课程,《物理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两名教师获《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 年申办并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2008年申办并招收“应用物理”本科专业,2003年成立面向全校选拔百人具有精英教育模式的“基础强化班”。2006年获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应用数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自主设置的“系统工程”博士授权点获教育部批准,2009年开始招生“系统工程”博士研究生。至此,理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既面向全校本科与研究生公共基础课教学,并具有自身本科、硕士和博士多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

92 评论(10)

520贝基清净果

刘国成,中共党员,研究生,1974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9月起任四川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主持全面工作。但其明,中共党员,研究生,1975年8月参加工作,2010年6月起任四川省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分工负责系统社务指导工作,分管办公室、人事处、社务指导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王小刚,中共党员,研究生,1983年3月参加工作。2002年1月起任四川省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分工负责系统业务、信息和维稳、安全工作,分管综合业务处、信息统计处、安全储运处;主持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杜春茂,中共党员,研究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2010年11月起任四川省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 分工负责直属企业工作,分管科技发展处和省农资公司、棉麻公司、云龙大厦、日杂公司、综贸公司、成都农资站、天都商城、西南商报社。周敏泉(女),中共党员,大学,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11月起任四川省供销社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主持机关党委工作,分工负责机关党务、教育及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分管机关党委办公室(教育)、省商贸学校、省贸易学校。刘述祥,中共党员,研究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2月任四川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分工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分管监察审计处。刘键郭云,中共党员,大学,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3月起任四川省供销社总会计师。  分工负责系统和直属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分管财会处。张丛友,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起任四川省供销社副巡视员。

27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