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0

虎虎生威2015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我是一名糖尿病健康管理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鹿鹿小宝贝

已采纳
糖尿病教育的形式包括定期开设教育课程。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应包括执业医师(基层医师和(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者(教育护士)、营养师、运动康复师、患者及家属。(一)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糖尿病教育,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应包括:执业医师[基层医师和(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者(教育护士)、营养师、运动康复师、患者及家属。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在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的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与治疗性的管理任务。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果条件所限不能查血糖,尿糖的检测,包括定量尿糖检测,也是可以接受的。自我血糖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患者,为了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1)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①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使用口服药和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血糖监测时间:③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④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⑤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⑥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⑦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⑧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2)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质量控制:开始自我血糖监测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监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3)尿糖的自我监测:尿糖的控制的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二)随访管理方式:门诊随访、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和集体随访。内容:(1)了解与评估: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情况。(2)非药物治疗:了解行为改变情况、调整非药物治疗方案、教会患者改变或消除行为危险因素的技能。(3)药物治疗:了解患者就诊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管理手册、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督促其到综合医院调整药物治疗方案。(4)监测检查指标:根据糖尿病分类管理要求,督促患者检查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及相关并发症。发现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的可疑情况时,及时督促患者到综合医院检查。(5)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6)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指导:了解、检查患者自我管理的情况,对其进行医学指导,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持。(三)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四)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指标自我监测:监测内容:①控制体重、血糖、血压、尿中酮体和戒烟,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②对于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重减少的速度要适当,每年以减轻体重的5%~10%为佳,不提倡短期的大幅度降低体重;③对于难以减肥的超重和肥胖者,至少要通过各种方式保持体重不再增加;④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压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至130/80mmHg以下为佳。合理膳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特别强调改变不健康的营养和膳食,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食盐的摄入和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性油脂。建议糖尿病病人的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占45%~60%,蛋白质占15%~20%。采用少食多餐,每天食盐不超过6g。具体要求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篇幅有限,详见技能教材110页。增加身体活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应包括经常性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尤其是抗阻力练习,以增加肌肉体积,促进血糖代谢。(1)预防低血糖的措施①开始参加运动时,应有同伴陪同并携带糖果备用。②饭后5~1小时,开始运动较为合适。③如果运动量较大,则运动前增加饮食量或者适当减少降糖药物量(包括胰岛素)。④运动不宜在降糖药物作用最长的时间进行。⑤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宜清晨空腹,尤其不宜在注射胰岛素后和饭前运动。⑥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血糖会有所下降,应酌情调整降糖治疗方案。(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禁忌①合并各种急性感染。②近期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低血糖症等急性并发症。③严重糖尿病肾病。④严重眼底病变。⑤新近发生血栓。⑥血糖未得到较好控制(血糖>14mmol/L)或血糖不稳定。⑦血压>180mmHg。⑧经常有脑供血不足。伴有心功能不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我是一名糖尿病健康管理师

136 评论(8)

嘟嘟200907

【导读】健康是大众非常关心的话题,进行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大趋势,但是健康管理师要教给大家的是,怎样进行健康管理,不是单方面的看营养的摄入,也需要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常运动、健康睡眠等等,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吧。1、营养方面如何做到饮食营养是健康管理涉及的重要方面。就锻炼人群而言,增肌训练和减脂训练对应的每天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不一样,如追求苗条的年轻女性和老年人保健的饮食就有所差异。单就“饮食”方面的营养学,都可以罗列成一本厚厚的书来说,更别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医生除了药物方面的要求,也会要求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并不是不吃,而是有选择、有限量地吃。这时候就体现健康管理的作用了——饮食规划。2、运动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该如何选择、是练腿还是练手、强度怎么样、训练周期如何,这些都是运动需要考虑的问题。训练的效果评定以及训练时的心率,都会侧面反映出身体承受的负荷如何,我这台“宝马”发动机转速怎么样了。而这些也都是健康管理所应关注和涉及的。行为医学里说过,健康的生活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身心愉悦。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健康管理进行参与。3、使用健康管理设备人们在静息和运动时心率的差别就是对心功能最好的反映了,健身房中现在比较先进的运动器材基本上已经带有相应测试心率的功能,一些手机APP也可以,但是相对更准确方便的还是近年来兴起的运动手环。吃、睡、运动三方面,都可以通过手环进行记录,而且不仅仅是单纯记录运动,这种小型穿戴设备还将关注使用者运动前后的健康状况,甚至包括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帮助人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更多功能我这里不一一介绍,现在部分人已经接触过手环了,只是目前多局限在爱好运动等小圈子里,等到全民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之后,相信类似产品还会进一步扩散。当然合理进行健康管理师离不开专业的健康管理师指导,所以大家在进行健康管理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和计划的制定,当然更要意识到健康管理设备对我们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年至少一次的体检也不要忘记了。

10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