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爱美食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会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政 丁有德 刁文辉 万贺泉 万颂颐 于延丰 马 贵 马 皓 马三秋 马少人 马国权 马国俊 马保衡 马春明 区大为 区乐萍 区建华 区法河 区柏恩 孔令深 孔玉峰 孔繁兴 方 斌 方创然 方克强 方志勇 方奕洲 毛润添 王 琢 王 干 王 杰 王 亮 王 焕 王乃栋 王文瑞 王世国 王久远 王永生 王永华 王伟臣 王庆南 王志敏 王育新 王受传 王宪法 王宪荣 王树高 王钦和 王钧明 王振铎 王晓平 王起云 王惠斌 王楚材 王睦武 王镇江 王耀宗 邓 东 邓伟坚 邓国成 邓松卿 邓阜丙 邓星华 邓树垣 邓家宁 邓素华 邓慕贞 邓耀光 丘 凌 丘仕坤 丘启明 冯 驹 冯仪屏 冯华竹 冯向农 冯宝佳 冯祖祈 冯晓伟 冯敏生 冯锦成 冯锦卿 卢 申 卢 苏 卢乔根 卢协全 卢有光 卢佐文 卢志东 卢绍武 卢金颖 卢家祥 卢培谦 卢瑞祥 卢德铭 古为今 古树安 古禹明 古锦其 叶 钊 叶九鼎 叶世雄 叶民任 叶陈枝 叶明曦 叶春华 叶树平 叶健华 叶颂晃 叶培森 叶崇光 叶瑞良 叶蔼越 叶耀才 甘喜清 甘富忠 田茂真 申延经 石 果 石者英 龙志航 龙宝珠 龙浩正 乔广洋 任启平 任春光 伍 行 伍学孔 伍学琫 伍海成 伍嘉陵 关 齐 关以良 关则双 关百贤 关宝渠 关振东 关晓峰 刘 心 刘 红 刘一流 刘乃明 刘大明 刘小毅 刘广超 刘中东 刘允中 刘天干 刘文明 刘艺林 刘长江 刘永广 刘汉发 刘汉生 刘汉权 刘汉池 刘汉京 刘伟力 刘伟华 刘传福 刘名卫 刘汝亮 刘汝棠 刘佐图 刘佑局 刘启林 刘宏达 刘寿强 刘纯佳 刘国玉 刘学明 刘岩石 刘明洲 刘俊和 刘勋勇 刘胄人 刘桂发 刘颂堂 刘崇山 刘崇寿 刘善馀 刘煦宙 刘振威 刘瑞喻 刘演良 刘鹤翘 刘巍峻 吕君忾 吕志强 吕学纯 吕祖铭 孙乃一 孙淑彦 安 宁 庄大强 庄小尖 庄礼献 庄典元 庄明义 庄思伦 戎明亮 曲长君 朱万章 朱汉光 朱成祥 朱丽卿 朱应琦 朱良斌 朱振文 朱润康 朱森林 朱锡湛 朱耀东 江 星 江超群 汤 耀 纪传盛 纪光明 许子韩 许立源 许庆环 许沛波 许绍奔 许贤贡 许洪波 许秋波 许润东 许集厚 邢凤梧 邢凤麟 邬邦生 阮应祺 阮振雄 齐一夫 严文赋 严纪宏 严学俊 严乾一 佃耀奎 何 为 何 坚 何 涤 何仕伦 何永康 何汉廉 何玉生 何伟达 何汝文 何伯昌 何克承 何志斌 何国华 何建青 何念光 何信泉 何剑禧 何婉华 何渭泉 何穗鸿 何耀鸣 佘惠文 余 斌 余小伦 余寄抚 余惠权 佟保山 利庆伟 劳忠光 劳健明 吴 忠 吴 炜 吴 景 吴 瑾 吴 灏 吴三川 吴云峰 吴文志 吴兆奇 吴光光 吴如居 吴扬贤 吴伴生 吴泽江 吴泽良 吴范夫 吴迪雄 吴俊明 吴洪源 吴祖强 吴美施 吴荣护 吴桂材 吴海平 吴清富 吴维科 吴静山 吴德先 吴德钦 吴壁芬 宋礼初 宋克跃 岑诒立 张 束 张 标 张 浩 张九谐 张大可 张子彬 张云生 张乐恭 张发屿 张巧容 张弘鹏 张永潮 张汉铭 张龙辉 张会义 张华安 张庆明 张丽生 张丽茜 张伯熙 张启文 张应松 张志声 张足春 张彼德 张治平 张治国 张法亭 张俭东 张剑赋 张宪梅 张春兰 张春堂 张柏林 张荣斌 张晓彤 张桂仙 张桂光 张海文 张海波 张海腾 张特蕴 张敏淦 张添亮 张清坚 张清展 张跃华 张富明 张惠生 张琦玲 张楚平 张瑞亨 张瑞强 张福钧 张福铭 张锦池 张德龙 张德智 张慰平 张猷庆 李 平 李 平 李 伟 李 妮 李 岳 李 杰 李 俊 李 萍 李 森 李力楠 李大君 李小如 李中原 李五湖 李太亮 李孔平 李少雄 李开连 李文辉 李长青 李东汉 李仕宏 李仕明 李伙德 李兆麟 李安达 李纪欣 李纪桐 李观奇 李君田 李志东 李志能 李志强 李秀模 李良晖 李远东 李卓见 李卓祺 李国明 李孟昱 李宗麟 李尚拔 李建鸿 李林根 李泽普 李俊芳 李春华 李昶海 李树秋 李祐成 李荣华 李家培 李振海 李晓白 李浩泉 李海基 李润权 李梦九 李焕池 李盘坚 李著豪 李博祥 李敬良 李皓东 李赐麟 李辉成 李新明 李颖涛 李境清 李德盛 李震华 杜为廉 杜以佳 杜启楷 杜国志 杜英俦 杜恩良 杜衡权 束 勇 杨 祥 杨 锴 杨一兵 杨之光 杨开吟 杨文杰 杨文辉 杨永锋 杨永雄 杨汉明 杨伟龙 杨坚水 杨国川 杨建中 杨念池 杨波涌 杨英凯 杨茂才 杨奎章 杨继良 杨雪梅 杨鸿芳 杨斯达 汪建设 汪铭珊 沈水松 沈永泰 沈荣东 沈健民 肖锋鸣 肖宇勇 苏 华 苏子强 苏少坡 苏文哲 苏伯炯 苏林树 苏宪章 苏树华 苏树荣 苏美贤 苏展鸿 苏瑞长 苏锡鸿 连 登 连家生 邱良儒 邱柏源 邵同义 邹 坚 邹永亮 邹烔文 邹继海 邹敏德 邹棣清 陆小明 陆元晃 陆泰泉 陆婉菲 陆锡安 陈 东 陈 用 陈 立 陈 江 陈 良 陈 怡 陈 放 陈 剑 陈 钦 陈 浩 陈 溶 陈大山 陈子殷 陈小敏 陈小湘 陈小鹏 陈广志 陈飞行 陈之泉 陈从信 陈天奋 陈文杰 陈文钦 陈文海 陈文辉 陈世平 陈世婴 陈代清 陈加林 陈正清 陈永正 陈永炽 陈玉昭 陈立传 陈立华 陈伟达 陈伟和 陈伟清 陈伟群 陈光宗 陈再炎 陈华贵 陈华富 陈团初 陈安邦 陈庆贤 陈廷文 陈旭海 陈汝福 陈作梁 陈初生 陈坚樵 陈应凤 陈志标 陈玛原 陈苇塘 陈迎凯 陈佩霞 陈宜泉 陈宝荣 陈建功 陈林辉 陈泽仁 陈英健 陈贤南 陈贯英 陈郁明 陈信嘉 陈冠雄 陈剑飞 陈勋华 陈奕纯 陈思瑞 陈政渊 陈春盛 陈柏坚 陈洪岫 陈烔辉 陈炳焕 陈炳森 陈秋明 陈荣照 陈钜明 陈钦硕 陈钦智 陈振文 陈桂谷 陈海波 陈颂声 陈梦标 陈维楷 陈铭基 陈景舒 陈道燕 陈慎言 陈椿汉 陈楚坚 陈楚昭 陈瑞元 陈福树 陈福耀 陈锦和 陈锦明 陈锦雄 陈毓光 陈庾梅 陈肇熙 陈静岳 陈影痕 陈赞廷 麦 昕 麦永辉 麦志仁 麦宝霖 麦振南 麦晓冬 麦智南 麦穗丰 冼 堂 冼剑民 冼泉龙 卓光炳 单国雄 周 军 周 行 周大江 周长忽 周正山 周汉标 周仲康 周伟贻 周华炯 周扩军 周国城 周建强 周郁文 周亮潜 周冠登 周树坚 周洁萍 周硕寰 周植贤 周瑞娟 孟 浩 孟 晨 季 化 尚 涛 屈伟才 巫师传 巫忠就 庞大森 庞国钟 庞罗养 庞柏生 招 明 招桂荣 易 拓 林 立 林 凯 林 威 林 思 林 健 林 猛 林 超 林万同 林大卫 林少华 林少荣 林开驹 林文安 林世昌 林东升 林亚杰 林仲伟 林伟俦 林廷美 林成钢 林利周 林灵志 林国全 林国欣 林明书 林明深 林泽生 林秉德 林若夫 林修武 林春鹏 林树荣 林荣华 林海文 林润深 林敏玲 林淡禧 林盛灼 林象贤 林铭升 林鸿华 林湘雄 林猷侠 林锦槐 林德时 林潮伟 林镜秋 林鑫岳 欧 初 欧广勇 欧耀南 罗 开 罗 渊 罗力生 罗上武 罗小伟 罗木标 罗汉中 罗汉城 罗伟达 罗尧忠 罗纪权 罗伯尊 罗志强 罗建民 罗修明 罗派钧 罗造文 罗智聪 罗鹤鸣 罗燮文 罗穗生 范小乐 范淳奇 郑 明 郑 林 郑天鹤 郑文森 郑作群 郑宏彪 郑国千 郑宗荣 郑定荣 郑建木 郑泽杰 郑荣明 郑海涛 郑富宁 郑润铨 金 龙 侯 坚 姚永全 姚旭东 姚诚康 姚隆华 姚景棠 姜永庚 施云林 柯伟雄 柯振炎 柯振海 柯焕德 段辉平 洪白虹 洪寿仁 祝 缅 祝国沛 胡天民 胡立伟 胡桂钊 胡寄强 胡瑞坚 贺荫雄 赵 旋 赵一翰 赵小刚 赵文青 赵汉明 赵国华 赵锋强 赵嘉平 钟 鸣 钟永坤 钟永超 钟汉波 钟丽珍 钟国胜 钟国康 钟维国 钟植生 骆 驰 骆 辉 骆耀全 倪蔚睦 凌 棠 唐大壮 唐子峰 唐尚高 唐强华 唐锦腾 唐嘉怀 夏其征 夏国泉 容三顺 容田文 容汝济 容顺兴 容绳祖 徐 洁 徐 续 徐子屏 徐伟华 徐自生 徐国华 徐绍琦 徐卿雄 徐淑贤 敖景珠 晏任飞 栗怀纲 涂乃光 涂泽寰 秦 燃 秦大我 秦五三 秦国伟 翁树萱 莫仲予 莫各伯 莫颂军 莫善贤 莫锡宁 袁华傥 袁定邦 袁雁生 贾安庭 郭 劭 郭亿万 郭勇枢 郭树生 郭衍全 郭爱华 郭莽园 郭盛霖 郭惠基 郭惠理 钱士晖 钱金凡 钱伯泉 陶 彝 陶四强 陶建华 顾植槐 高 贵 高木香 高信普 高智珠 商嘉祜 崔 建 崔日辉 崔启明 崔宏忱 崔浩江 崔耀天 戚国华 曹水泉 曹宝麟 梁 丰 梁 平 梁 冰 梁 贤 梁 亮 梁 常 梁九胜 梁子田 梁之永 梁之燕 梁文伟 梁东华 梁永康 梁礼锵 梁仲光 梁任垣 梁伟权 梁伟明 梁伟智 梁伟超 梁如庆 梁守中 梁江萍 梁启明 梁志文 梁扶冲 梁事明 梁宝财 梁建中 梁英明 梁剑波 梁南生 梁柱国 梁树材 梁树明 梁炳伦 梁美娟 梁家焯 梁振雄 梁晓庄 梁浩泉 梁植培 梁湛榆 梁雄盛 梁鼎光 梁鼎铭 梁照堂 梁照墀 梁鉴江 梁锦棠 梁嘉俊 梁镇宏 梁藻城 梁耀机 梁耀明 梅文鼎 梅烈锋 萧国权 黄 印 黄 侃 黄 侃 黄 青 黄 勇 黄 浩 黄 棠 黄 群 黄乃典 黄千里 黄大同 黄子彬 黄元鼎 黄元溥 黄天胜 黄少娥 黄开嫁 黄文凤 黄日燊 黄世光 黄汉东 黄玉逵 黄亦生 黄仲楫 黄华文 黄印珠 黄向明 黄宇生 黄安仁 黄权贵 黄汝钊 黄达华 黄达海 黄伯尧 黄宏贵 黄良望 黄卓坤 黄国雄 黄孟霞 黄宗飞 黄宝霖 黄秉良 黄细生 黄金生 黄洁芳 黄洪威 黄炳培 黄荣贵 黄衍增 黄贵田 黄健儿 黄真凡 黄秩源 黄基孝 黄焕堂 黄逸夫 黄智雄 黄森荣 黄湖清 黄舜生 黄谢利 黄新宇 黄椿然 黄瑞剑 黄福山 黄锦儿 黄锦良 黄慕深 黄德华 黄德林 黄澄宇 黄镇瀛 黄踵祥 黄穗洪 黄霭霞 黄耀联 傅佩霞 傅宗堃 彭 笙 彭 超 彭 群 彭少清 彭秀娟 彭树立 彭祖庚 曾 鉴 曾广雄 曾令申 曾亦武 曾庆丰 曾庆华 曾志宏 曾志清 曾国祥 曾国嘉 曾宝枢 曾宪就 曾健雄 曾展文 曾敏之 曾惠平 曾景充 曾蔼庄 曾繁校 温 东 温 明 温 彪 温 凉 温建荣 温信业 温树成 程 扬 程昌良 程家焕 程道树 程毅瑜 童汝开 舒仁勇 葛孚敬 董丹东 董百振 蒋士云 蒋连磡 覃作彬 覃炳庚 谢 深 谢 清 谢云飞 谢少光 谢文勇 谢月华 谢玉琼 谢伟国 谢光辉 谢庆春 谢汝蒲 谢志源 谢佳华 谢和钦 谢姗姗 谢松青 谢绍祯 谢春玲 谢昭平 谢柳青 谢维祥 谢逸豪 谢植培 谢赛和 谢德华 韩 红 韩 韬 韩于西 韩抗日 韩威生 韩道庄 鲁志南 蒙兆有 蓝广浩 詹少彤 詹砺群 詹益镇 赖加林 赖际云 赖国林 赖咏儿 赖苑基 赖显扬 赖海晏 阙金媛 雷全带 雷夏声 鲍方义 廖 钺 廖乃固 廖文峰 廖启良 廖远富 廖绍其 廖炳训 廖家政 廖晓鹏 廖富翔 廖蕴玉 熊月天 熊绍庚 翟子明 翟先立 蔡 坚 蔡 铿 蔡子祺 蔡任平 蔡庆平 蔡宏仁 蔡宏华 蔡国颂 蔡国鉴 蔡肃榕 蔡炫辉 蔡御寇 蔡照波 蔡瑞云 蔡福临 蔡漩声 蔡德林 谭干业 谭伟强 谭则刚 谭里光 谭周祯 谭晋兴 谭棣华 谭舜阶 潘 铎 潘佛章 潘鸣皋 潘健华 潘景晴 颜聂耳 黎 明 黎 漓 黎天伦 黎艺豪 黎龙荣 黎向群 黎志佳 黎荣坤 黎惠和 黎锦鸿 樊德珠 薛 飞 薛建中 薛剑虹 薛钦谋 霍业钜 戴 权 戴 梧 戴琼和 魏芬阁 魏国伟 魏祥成 魏锦光 司徒标 欧阳少锋 欧阳国立
美妮宝贝
寒浞 寒浞,又名韩浞,传说中的夏代东夷族首领,原生活在寒(今山东潍坊市驻地东北),后被其君伯明赶走,又投奔后羿,后羿用他作为助手。后羿在推翻夏代国君帝相后夺取了王位。因后羿在位时不理朝政,寒浞乘机夺得了政权,定都于寒亭,称寒国。寒浞父子在位60多年。甲辰时,又被帝相之子少康纠合同姓部落讨伐,寒浞之子寒浇被杀,从此寒国灭亡。孔融 孔融153-208),汉末文学家,字文举,曾任鲁国北海相,当时称做孔北海,又曾任过少府,大中大夫之职。 孔融少聪明,家喻户晓的"融四岁,能让梨"就是他小时候的故事,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名儒,继蔡*为文章宗师。孔融亦擅诗歌,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魏文帝曹丕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 曹操迁献帝都于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臣。在许昌,孔融不满曹操的雄诈,屡次触犯,被曹操进奏免官。不久,孔融复拜大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被枉状构罪而害死。孔融的诗,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其《临终诗》云:"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诗中孤愤之情溢于言表。孔融 原有集,已散失,明人辑有《孔北海集》。徐干 徐干(170-217),字伟长,东汉末北海郡(今寿光境)人,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自幼勤奋好学,15岁前就能"诵文数十万言"。由于他"发愤忘食下帷专思,以夜继日"。在20岁前便能"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翰成文". 徐干所处的时代,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徐干轻功忽禄,专治于学,曹操曾两次要他为官,皆称疾不就。曹丕论徐干:“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徐干擅长辞赋,能诗,其五言诗,绝妙当时。曹丕极为赞赏,曾说:“干时有逸气,干之《玄猿》、《漏*》、《圆扇》,虽张(衡)、蔡不过也。”现存传世之作《中论》,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文章风貌。其中一些见解,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如主观努力的重要性、谦虚能使人受益得到道理、博采众识的道理、读书人要有匡时济世的抱负等,无不具有哲学道理和进步意义。 徐干的著作除《中论》外,皆已散失,后人辑的《徐伟长集》也已罕见。旧《寿光县志》载有他的诗八首,《齐都赋》一篇(残)。徐干于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的额一场大瘟疫中病逝,年仅47岁。现朱里镇会泉庄东南有徐干墓。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著名书画家和诗人。名 燮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化兴人。自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在山东度过了12年的仕宦生涯。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由范县调潍县,做了七年潍县知县。居官期间,同情群众,关心他们的疾苦。初调潍县时,潍县正闹饥荒,百姓缺衣少食,不少人逃荒关外,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象。面对这种情况,他采取了开仓救济,以工代赈,责富户平粜积粟,捐廉代输等措施,救活了无数饥民。他以大量的诗书画寄托多民众的同情。他的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的明志诗。他的《逃荒行》诗:“十日卖一二,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深刻反映了灾民的悲惨生活。他对当时潍县贫富悬殊的现象十分不平,在一首《潍县竹枝词》里作了深刻揭露:“东家贫儿西家仆,西家歌舞东家哭,骨肉分离只一墙,听他打骂由他辱。”当时潍县有些缺地少食的穷人,借挑篓卖盐糊口,但盐业为专办事业,他们往往半路上被拿获,严刑拷打之后再送符惩办。郑板桥在一首诗里作了揭露:“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豪富家,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挑被人拿”。他的饿感慨与不平,不仅流露在咏叹里,而且在审理案件时,也常常暗中回护穷苦的农民,成为佳话,至今仍在本地流传。郑板桥喜欢画竹,画石,竹有高节,兰有秀气,石有骨气。他的竹画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远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正是他傲视风雨,不屈不挠性格的写照。郑板桥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在“扬州八怪”中是造诣极深的一个。他在潍县7年,留下了许多佳作,有家书、诗文、书法、画幅、题词、碑铭、自叙等多种。公元1753年(乾隆十八年)他61岁时,终因助民胜讼和为灾民请赈而触犯上司,告病回扬州。在扬州,仍以卖书画为生,惨淡地度过了暮年。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