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浅浅灰
温柔一刀半
回答 万喆博士阐述了有关金融的观点:金融要有态度;金融要有厚度;接着她从战争的本质引申到世界资源争夺方式的变化——战争的本质即秩序的重建,资源分配,从一开始的军事战争,经济战争,到现在的金融战争。金融存在杠杆效应,即放大效应,这样资源分配的作用就变强了,因此金融战场成为国际的主战场。两次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将传统意义上的指标作为金融安全的既定目标,印尼银行业崩溃,国债急速上升,国有资产被控,正政治局势失控,直到现在始终未能恢复;08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无视传统意义上的指标作为金融安全的既定目标。通过QE政策,最终欧元岌岌可危,新兴体过山车,复苏内生性强,风险出清度高,美元强势回归。因此我们国家的金融要在战略层面部署。万喆博士提到阴谋,谈到最多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08年金融危机,通过组织趁火打劫,斯诺登“棱镜门”事件。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这些也是阳谋。金融战略体系实施,无所谓阴谋阳谋,始终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万喆博士进而阐明了金融的本质:从宏观角度,金融可载舟亦可覆舟;从微观角度,国家治理与金融互相交融;从战略角度,金融是决定性的战略权力;从战术角度,金融是工具也是武器;从历史角度,金融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从显示角度,金融战略应建立全面的体系。万喆博士介绍了如何才能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先分析全球的金融形势,全球金融战略的基础,了解最大的战略的攻守手段和状态并分析世界头号强手,作为崛起借鉴,而这一切都指向了美国。 美国金融霸权带来的好处包括铸币税、负债消费收益、超额投资收益、极大政策自由。实现美国全球金融战略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强大的经济是美国全球金融战略的基石,货币霸权是美国全球金融战略的关键,主导国际金融业是美国金融战略的路径,国际金融组织控制权是美国全球金融战略的手段,美国大宗商品金融定价权是美国全球金融战略的保障,信息控制权是美国全球金融战略的利器。万喆博士从金融与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外交安全六个维度分别介绍了当前现状,以及如何应对:构建中国国家金融战略,从战略层面,国家利益,主权实力,立体动态四个方面出发,巩固提高党的执政地位,积极稳妥改革社会的治理方式,创新有效预防国家安全体系。
一点流殇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 Ludwig von Mises , 1881年9月29日-1973年10月10日),知名的经济学家,现代自由意志主义运动的主要影响人,也是促长古典自由主义复苏的学者。他还被誉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院长”。他的理论也影响了之後的经济学家如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穆瑞·罗斯巴德等人。 童年和家庭背景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生于奥匈帝国的兰堡,也就是现在的利沃夫。他的父亲在那里担任建筑工程师。後来成为物理学家的理查德·冯·米塞斯(Richard von Mises)也是路德维希的弟弟。另一名弟弟则死于婴儿时期。当路德维希和理查德还小的时候,全家搬回了他们原先的祖居地维也纳。 在1900年他就读了维也纳大学,在那里他受到了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的大量影响。米塞斯的父亲死于1903年。他在1906年取得了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 在1904年至1914年间,米塞斯参加了奥地利经济学派学者欧根·博姆-巴维克(Eugen von Bohm-Bawerk)的授课。米塞斯本人则在1913年至1934年之间于维也纳大学授课,同时他也担任了奥地利政府的经济顾问。为了躲避国家社会主义对奥地利的威胁,米塞斯在1934年逃往瑞士的日内瓦,并在那里担任国际研究学院(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教授直到1940年。他在1940年移居美国的纽约市。他从1945年开始一直担任纽约大学的客座教授直到1969年退休为止,不过他始终没有从大学领取薪资,他的生计是由一些赏识他的商人所资助的。尽管他的名望日渐增长,但他仍直接将自家通讯地址列於电话簿上,并且欢迎所有学生前来拜访。米塞斯在1973年於纽约市去世,享年92岁。 对经济学的贡献 米塞斯以古典自由主义者自居,撰写了大量的作品、也进行了许多的授课,他也被视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导人之一。他在经济学领域撰写了很多有关以下两种问题的著作: 1.货币经济和通货膨胀 2.政府控制的经济体制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差异 米塞斯主张对於货币的需求纯粹是出自於它能用以购买其他货物的功能而产生的,而非为了货币本身的目的,也因此任何在没有黄金支撑下对於货币供给的扩张都会导致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他另一项突出的理论是主张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必然会失败,因为经济计算问题(economic calculation problem)注定了社会主义的政府永远无法正确的计算复杂万分的经济体系,由于失去了价格机制,社会主义政府根本无从得知市场需求的情报,而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计画的失败和经济的彻底崩溃。这个理论也被许多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学者(如哈耶克)进一步阐述。 在Interventionism, An Economic Analysis(1940年)一书里米塞斯写道: 一般人对於政治术语的使用是相当无知的。什麼叫做“左派”而什麼又是“右派”?为什麼希特勒会是“右”,而史达林会是“左”?谁是“反动派”和谁是“革新派”?对抗一个愚蠢的政策绝不应该被谴责,而推行会导致大混乱的“革新”绝非可取的行为。任何东西并不会因为它是新出现的、激进的、和时尚的就会被接受。“正统”的原则如果真的正统那也绝非邪恶。究竟是谁在反对劳工?是美国的那些资本家吗?还是那些企图将劳工地位降至和俄国一样水平的人?谁才是“民族主义”?是那些希望保持国家独立的人?还是那些企图将自己国家置於纳粹魔爪之下的人? 米塞斯其他的著作还包括了《人类行为》、Socialism, Liberalism、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Bureaucracy、The Anti-Capitalistic' Mentality。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