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2

0度空间的鱼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安徽省高级经济师考试提纲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守護天使109

已采纳
【导读】参加2021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除了需要进行《经济基础》的复习,还需要进行专业实务的备考,实务专业有10各科目,分别是工商管理、财政税收、农业经济、金融、保险、人力资源、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作为2021参考考生,考试复习的依据自然就是考试大纲了,在新的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的参考大纲只能是2020年高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在新大纲出来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的考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复习,掌握考试的要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高级经济实务参考大纲:工商管理,接下来就具体来了解一下。考试目的和要求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有从事高级工商管理实务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应试人员全面掌握并应用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辨析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确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建立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提高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做好企业创新与技术改造、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运营工作,领导企业参与竞争等。考试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实务本科目题型设置多样,考核点复合程度较高。应试人员作答试题需要综合、灵活地应用有关专业理论和政策法规,合理、深入进行判断、分析或评价。考试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实务范围如下:1. 企业职能与战略决策包括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企业管理的职能;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战略制定,企业经营决策分析等。2. 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包括企业制度的类型、特征与内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组织设计,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创新,企业变革等。3. 市场营销管理包括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调查与预测、目标市场战略、市场营销策略、分销渠道管理、品牌管理等。4. 生产运营管理包括生产运营过程、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现代生产管理与控制方法等。5. 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包括质量管理中常用技术与质量检验、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认证、全面质量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企业安全管理等。6. 物流管理包括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企业采购管理与供应物流管理、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仓储与物流管理、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等。7. 企业创新与技术改造包括企业创新内容、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知识产权管理等。8.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9. 财务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收入和利润管理、财务分析等。10. 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包括企业相关主要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的运作系统、电子商务的模式、网络营销等。11. 国际商务运营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化经营业务、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以上就是2021高级经济实务参考大纲:工商管理,总共11点内容,大家可以逐条进行认真复习,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点框架图,2021年考生同时也要关注考试报名相关资讯,比如2020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条件及考试科目等等相关信息,一定要提前了解和关注起来,祝大家考试成功!

安徽省高级经济师考试提纲

324 评论(11)

Q小茗同学

安徽高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您可以看看chinatat,安徽省高级经济师资格评审实行考评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申报人员均须参加专业测试。答辩内容主要是与申报人所从事专业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91 评论(12)

jiujieayiyua

根据历年高级经济师考务通知得知,高级经济师是各地自行组织的,有的地区是考评结合。有的地区是评的。各省考试时间不一样,公布考试大纲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省份会列出考试大纲,有的高级经济师考试则不指定考试大纲,各省主要考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每个省考试的内容也不一样。

250 评论(8)

nanjingyiyi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公司制度  (三)公司治理结构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  (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四)经济波动  (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三)金融监管  八、对外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组织  (二)对外贸易关系  (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四)对外金融关系  九、合同法制度  (一)合同法制度概述  (二)合同的订立和成立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的履行  (五)合同的担保  (六)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七)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八)违约责任  (九)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十、公司法律制度  (一)公司法概述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五)公司债务  (六)公司财务会计  (七)公司合并、分立  (八)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九)法律责任  十一、证券法律制度  (一)证券和证券法概述  (二)证券市场的主体  (三)证券发行制度  (四)证券上市  (五)证券交易  (六)上市公司收购  (七)证券监管制度  十二、物权法律制度  (一)物权与物权法  (二)所有权  (三)用益物权  (四)担保物权  (五)占有  第二部分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概述  (一)管理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作用  3、管理的性质  4、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角色  2、管理者的层次  3、管理者的技能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二、计划  (一)计划概述  1、计划的含义  2、计划的类型  3、计划的程序  4、计划的要求  (二)预测  1、预测的作用  2、预测的内容  3、预测的方法  (三)决策  1、决策的类型  2、决策的过程  3、决策方法  三、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1、组织的含义  2、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部门化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1、组织服从战略原则  2、授权和责权一致原则  3、分工与协作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职能制  2、事业部制  3、矩阵制  4、网络组织  5、虚拟组织  (五)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原因  2、组织变革的方式  3、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4、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四、领导与激励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  2、领导者  3、领导者的素质  (二)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三)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期望理论  4、强化理论  5、公平理论  (四)激励方法  1、物质利益激励方法  2、精神激励方法  五、控制与协调  (一)控制  1、控制的含义  2、控制的类型  3、控制的过程  4、控制的重点  (二)协调  1、协调的含义  2、协调的作用  3、协调的方法  (三)沟通  1、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2、沟通的方式  3、沟通的障碍  4、沟通的技巧  六、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的制定  1、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2、企业的愿景、宗旨和目标  3、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二)企业总体战略  1、稳定战略  2、发展战略  3、撤退战略  (三)企业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战略  (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1、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2、企业战略与组织文化  3、企业战略的控制与修正  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1、因果图法  2、5W1H法  3、标杆管理法  (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1、规划论方法  2、网络计划技术  3、价值工程  4、企业资源计划(ERP)  (三)系统管理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  2、目标管理  3、平衡记分卡  4、供应链管理  第三部分国民经济管理  一、概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市场管理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三、产业管理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二)产业组织管理  (三)产业发展规划  四、区域经济管理  (一)区域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五、资源管理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二)科技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  (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国有资产管理  (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三)国民经济预警  (四)国民经济调控  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

24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