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0

小火车君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湖北省高级经济师中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与口水长流

已采纳
湖北2021年高级经济师报名截止4月20日20:00,资格核查通过后报考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未在规定时间交纳考试费用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报名。1.注册库中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无法更改,请考生注册时认真核对准确。如果发现报名时姓名或身份证号错误,请考生重新注册正确的信息,在报名结束前到当地考试机构提交信息更正申请。2.用户注册时提交的手机号码在注册库中是唯一的,请考生填写本人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如考生手机号变更,请及时在注册信息维护中变更本人的手机号码。3.审核前,报考人员可以自行取消确认修改其他报名信息;审核后,需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修改报名信息。4.报考人员缴费前修改报考级别后,需重新进行资格审核。5.缴费成功后,报考人员不允许修改报名点、报考级别、报考科目等报考信息。其它有关个人信息需要更正的,持本人身份证、报名表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办理。6.用户名或密码遗忘可通过手机号或密码提示问题找回,也可以本人持身份证到当地考试机构重置密码。7.需要发票的考生,请于考试结束一周后,在工作日期间持本人身份证到省人社厅综合服务大楼附楼二楼(或当地考试机构)领取,代领人还须携带代领人本人身份证和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

湖北省高级经济师中级

159 评论(10)

此夏若空820

回答 您好,正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是:1、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满5年。2、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教研能力,具备满足教学教研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和新技术等。3、中小学教师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00学时以上,校长及其他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年均教学量不省于学科专任老师的工作量的三分之一。4、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5年以上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历。5、市级以上优质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不少于2次。6、培养、指导至少3名以上本科教学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具备示范和带动作用,有较高的声誉,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263 评论(11)

友好环境

直接上湖北省人事考试院,湖北省所有的统考考试都归人事考试院管,在茶港 像是606的终点站那。离武大那不远,拐个弯就到了

304 评论(14)

qq小妹头

不同省市略有区别,可参照《湖北省工程系列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文件,以下是湖北证学教育截选的关于高级职称评审所需具备的学历对应的工作年限以及业绩论文等。    一、学历工作年限要求:    1、理工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并从事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    2、理工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取得并从事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3、理工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并从事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年限,取得并从事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二、业绩及论文要求:    1、在工程师任期内,其业绩成果应具备下列2条:    (1)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加国家攻关项目或重点科研项目1项以上,其成果得到国家鉴定验收;    (2)作为主持人或技术负责人参加省级科研课题2项以上,其成果经鉴定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    (3)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加的科研项目获省级科技奖1项以上;    (4)作为主持人或技术负责人所参加的工程设计获省级优秀工程设计二等以上奖3项以上;    (5)参加大型工程2项以上,或大型工程1项和中型工程2项以上,或中型工程4项以上的设计,担任工程项目负责人,或专业工种负责人;    (6)参加大型工程2项以上,或大型工程1项和中型工程2项以上,或中型工程4项以上的施工建设工作,担任工程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    (7)完成2项以上大中型的工程设计或施工,解决了工程中复杂、关键性技术问题,工程竣工后,经审定验收,技术措施合理,工程质量优良;    (8)技术及相关专业的管理业绩突出,获省级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9)成果被省级以上确定为定型产品并转化为商品生产,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10)主持或作为主要编写者参与省级以上技术规程、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编写,并付诸实施。    2、在工程师任期内,撰写过以下著作或论文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出版本专业专著、译著;    (2)主编10万字以上的本专业技术公开出版物;    (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公开出版的本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本专业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4)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级以上工法3篇以上,或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上。

16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