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03

心泊-李伟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康管理师推荐食疗方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胖子9451

已采纳
顺应自然,天人相应--中国传统养生的基本理念 在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中,顺应自然是养生理念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疾病的康复,所有的方法和机能,都体现着与自然相适应的特点,也充满辩证的观点。 (1)天人相应 中医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必须随时随地与其保持和谐一致,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在养生实践中,必须遵循这一基本法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养生效果。而“改造自然”、“挑战自然”、“战天斗地”之类的思想和行为,在养生领域是不应提倡的。我们要适应季节、把握时间、顺从地理、适应社会,从而顺应自然,頣享天年。 (2)形神合一 形,是指人的整个形态结构,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和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是人的物质基础;神,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又指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人体功能的反映。这二者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 形为基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中医的“五神”(神、魂、魄、志、意)、“五志”(怒、喜、思、忧、恐),分别由五脏(心、肝、脾、肺、肾)所生成。“神”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濡养。 神为统帅:人体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生命活动表现出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都由神志管理、协调、统一。因此,养生时要以“养性”、“调神”为先。 形神共养: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和复健,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和康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3)动静互涵 阳动阴静:脏腑器官属阴,以静为特征,功能活动属阳,以动为特征。保持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 动静相济:大多数养生家提倡动静结合,以达到形神共养的效果。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原则。 (4)协调平衡 协调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状态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平衡机体各系统和组织器官间的正常功能,以及机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 中和是养生康复的最高准则。中医所有理论的核心,是《内经》提出的“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强调“中和”、协调平衡的观念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人体的功能失调、对称失衡、状态失稳,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重要原因。 祛邪是平衡协调的重要环节。中医非常重视“祛邪”,而养生更重视体内正气来祛除病邪,这实际上也是调节平衡思想的反映。 (5)正气为本 现代的养生观念,已经不再仅仅强调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真正的健康状态,应该是人体脏腑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正气为本,从中医的观念分析,就是充分发挥和加强脏腑功能,使精微生生不息,废物排泄有序,这才是抓住了养生的根本。只有扶正祛邪,扶正固本才能延年益寿。 传统养生的五大特点 精神养生 《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首次提出精神保养可以防病,并依据四时之气的特点来调养精神。精神养生派认为,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因而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则可抗衰延年,促进健康。 动形养生 《吕氏春秋》率先提倡动形养生,认为经常运动身体,可强身健体。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体操”,作为练身强体之功法。 调气养生 气乃生命之根本和动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气贵在运行不息、升降有常。调养元气之法包括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和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 固精养生 通过固摄阴精,使之充盈内守,以达养生。强调节情欲以防阴精妄耗,倡导晚婚,通过调七情、少操劳,以保养阴精,固秘阳精,益寿延年。 食疗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为此派宗师,其主导思想是节制饮食,以食疗病,延年益寿。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杂。邹铉提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此为养老之大法也。”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俯、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为养生之本。 药饵养生 利用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其观点是以扶持为本,制方原则在于“中和”,认为老人药饵,只可用温平、顺气、补虚、中和之药,并应与食疗结合,一是温养肾气,二是健脾理气,即重在培养先天、后天之本。用药要根据四季气候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未病先防,养脾气,填肾精。 上述养生之法各有所长,因此,养生抗衰延寿之本,应根据自身诸方面的条件,选择综合养生方法,方可奏效。 我也是别的地方找的 不知道可不可以

健康管理师推荐食疗方案

193 评论(14)

江苏友道木业

如果气血两虚就要气血双补。宜进补“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双补”的食物。1.红稻米粥,它可以达到气血双补的作用。红稻米,又叫血糯米、红稻谷,中医认为,红色的食物都是养心入血的,所以红稻米粥补益气血的作用非常好,做法就是最普通的熬粥方法,每天代替一般的粥来食用即可。2.莲子红枣汤。莲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红枣可以补气血,两种食材放在一起补益气血的效果可谓是好上加好,做法是把红枣和莲子用清水泡半个小时,再一起烹煮即可.3.黑豆1小把、黑米2把、黑芝麻1小把、百合10片、薏仁3把、核桃2个、大米2把,以及红糖。每天中午把这些食材用水泡好,晚上熬粥,10多分钟后,等水变粘稠就可以了,关火盖盖。第二天早上加点水,放红糖,热两分钟就可以了!每天坚持吃一碗.4.还有些气血虚的情况,吃补品往往有虚不受补的效果,最好的补品反而是粥油。尽量用大些的锅煮粥,煮开翻滚,表面变的很稠的一层,俗称粥油。可以取出,淡服,或者加一点点盐,补液填精,健脾美肤的功效极大。

125 评论(11)

百年帝国

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几个建议吧:1、每周至少保持4天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量,坚持锻炼身体,加强血液循环,可以让血压稳步下降,这是健康管理师建议的保持正常血压的前提调理条件。2、控制饮食,尤其要减少高脂、高糖、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高脂食物包括常见的油类,如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还有常见的肥肉类,如五花肉和猪肉等。高糖食物主要包括食用糖和各种谷物。高嘌呤食物主要包括肝、肾、胰、心、脑等动物内脏食物。3、荞麦黄酮、桑叶芦丁、多肽、糖醇等成分有利于降血压,所以可以多找些含有这些成分的食来吃。4、每天喝足量的水,而且喝水方式要有讲究:①早上起床后喝,1杯即可;②午餐后半个小时喝,1、2杯都行;③晚睡前一个小时喝,1、2杯均可;注意:高血压是不能喝盐水,因为钠元素会让高血压一高再高。5、适当吃甜品不要紧,但是千万别胖超重和肥胖会让降压变得很困难,就算其他方面做了努力,体重减不下来也是不行的。所以吃了甜品必须要运动,才能保证能量摄入和输出平衡。

177 评论(9)

yanrongsun

如果患有贫血,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吃些花生,吃花生时不要去掉外层的红衣,以免影响补血的功效。再就是可以适量的吃些龙眼肉或者是黑豆,这些食物的补血功能也是很强大。除此以外,贫血患者也可以吃各种动物血以及胡萝卜来补血。

237 评论(15)

艰难之旅

所以呢?这个和你的化妆品搭配一起不是效果更好吗?她们缺钱吗?不缺,她们缺的是什么呢?

305 评论(14)

暗香微漾

如果患有贫血,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花生,吃花生的时候不要去掉外面的红毛,以免影响补血的功效。然后,可以适量吃一些桂圆肉或者黑豆。这些食物在补血方面也非常有效。此外,贫血患者还可以吃各种动物血和胡萝卜补血。

148 评论(10)

qianmian1015

红糖大枣绝对是补气血的食疗方法,另外归芪炖乌鸡,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补气血,而且对皮肤也有很大的好处。

290 评论(15)

奥迪风度

血压升高与高盐重口饮食不无关系,而高血压患者稍微减少饮食中的钠(食盐)含量,血压就能降低。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饮食,建议尽量购买低钠食品和饮料,少吃含盐较多的加工食品,少吃外卖多自己做饭。其次因为提问者体型偏胖,而血压则会随着体重增加而升高,肥胖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所以,还要控制体重。此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降低血压:1. 每周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一些散步、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有氧运动可降低血压,但如果停止运动,血压很可能再次升高。2. 吃对食物:要多吃全谷物、果蔬和低脂乳制品的食物,少吃富含饱和脂肪及胆固醇的食物。如果觉得控制饮食很困难,可每周设定饮食计划,请身边人监督。3. 限制饮酒:喝酒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降低药物疗效,如果不得已饮酒,也要适量。4. 戒烟:吸烟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 减轻压力:研究证实,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高血压会慢慢折磨我们的血管。6. 监测血压:每天测量,有助于看到血压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控制危险因素。

24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