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海棠
黄建始,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协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流行病学特骋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在国家卫生部任职3年后赴美,获医学教育管理、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企业管理(MBA)3个硕士学位,并以全优绩修完卫生管理博士学位课程。1992~2003年曾先后在美国和加拿大三州一省地方政府卫生局任流行病学专家和部门负责人,并先后兼教于美国和加拿大八所大学。2003年5月4日应中国科技部和卫生部领导邀请回国参与防控SARS工作。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和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黄建始教授还是南京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心如蝶舞
中国的健康管理师,作用何在?从目前我国流行的健康管理和健康管理师定义可见一斑:健康管理的定义:“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陈君石、黄建始主编《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师定义:“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群体从营养和心理两方面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百度百科》)从健康管理和健康管理师定义可知,健康管理师的主要作用是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其中的哪一条,不是一名合格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医疗基本功,以及每天都在反复进行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而且,凭借医学工作者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临床实践,哪一项都比非医疗健康管理培训机构,短期培训的“健康管理师”强百倍、千倍、万倍。所以,说的好听一点,中国的健康管理师,90%以上都是健康管理营销师,难听一点,都是健康管理的大忽悠。任何非医科大学、非临床医学机构培训出来的健康管理师,都不可能完成健康管理的神圣使命,而只能亵渎健康管理。在慢病健康管理过程中,医生的作用不可或缺,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是关键,健康管理师可有可无。医科大学毕业的健康管理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健康管理师,中国需要这样的健康管理师,而不是健康管理培训机构短训出的健康管理忽悠师。
挂在盒子上723
近日,看到一位网友转发“医生帮帮主”一篇标题为“在慢病这个领域,医生的作用远不如健康管理师”,仅从大标题看,已颇感惊讶和质疑。我是一名临床医生、企业管理者、养生教练、高级健康管理师,同时还是一位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病患者,今从医生、健康管理师和患者的角度,谈谈在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过程中,医生和健康管理师各自的作用,以明是非。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看,发表“在慢病这个领域,医生的作用远不如健康管理师”者,绝非真正的医学工作者,而是一位披着医学或医生外衣的外行,即表面上的“医生帮帮主”——“内行”,实质上的外行,至少是一位没有从事过医疗临床工作的“半吊子”,不管他是医学博士、博士后,还是医科大学的教授,都一样。否则绝不会说出如此离谱的话来。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