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3

Lolita1015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祝宝良首席经济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沁水冰心

已采纳
1986年1986年2月20日,国务院国函(1986)25号文批复国家计委《关于建设国家经济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若干问题的请示报告》,批复认为:“七五”期间,国家只能建设一个系统即国家经济信息主系统。为了加强经济信息管理,确定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委托国家计委代管。该报告是国务院批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文件,它回答了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围绕主系统建设有关部门间的争论,并采取了必要组织措施和相应的资金投入(“七五”期间国家预算内投资3.5亿元),为今后的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务院国函(1986)25号文,经请示国务院领导同意,当年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其组成名单如下:组长:宋平副组长:张寿成员:朱镕基(经委副主任)李铁映(电子部部长)于广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刘鸿儒(国家物资局副局长)胡邦定(国家物价局副局长)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国家计委。5月7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同志主持召开国家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张寿和周宏仁同志向领导小组汇报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组建国家信息中心的设想以及召开全国信息工作会议和筹建中国信息协会的建议等问题。领导小组同意这些设想和建议。本次会议是组建国家信息中心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宋平同志主持和关心下,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筹建工作进展顺利。1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的机构设置:1、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为事业单位;2、下设办公室、综合部、计算机与通讯部、经济信息部、经济预测部、数据库与程序库管理部、信息科学与应用研究所;3、编制暂定为570人(含现有编制320人)。1987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正式成立。下午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同志,国家计委副主任柳随年同志和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寿同志。12月27日,国家计委计人[1987]2470号文批准成立中国信息技术总公司。1988年6月28日,国家工商管理局正式批准登记注册。1988年2月29日,国家计委和劳动人事部联合发文,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省辖市计委(计经委)和劳动人事厅(局),根据国务院国函[1986]25号文件的精神,抓紧组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省辖市的经济信息中心,以统一规划和领导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管理国家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6月14日,根据新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三定”方案》(已经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原“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由新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归口管理。1989年2月25日,因注册资金不合国家规定,国家计委以计办[1989]120号文,批准国家信息中心关于撤销中国信息技术总公司的报告。同年12月经全国清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办公室[1989]6号文正式批准撤销。1992年8月13日,国务院经贸办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国信信息总公司,1993年10月1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批准注册登记。1993年7月,为顺应中国信息化发展浪潮创办中国信息大学。10月28日,国家计委同意成立国家信息中心国际信息研究所。12月25日,鉴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国家物价局归并入国家计委。经国家信息中心与原国家物价局价格信息中心负责人商定,同意价格信息中心成建制归并入国家信息中心,名称改为“国家信息中心价格信息中心”。并入后的价格信息中心维持其原有职责,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不变。1994年9月14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国家信息中心“三定”方案。新的“三定”方案规定,国家信息中心主要有两方面职责:一是协调管理,二是服务。协调管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行;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搞好全国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全国信息服务业管理。机构及领导职位设置:国家信息中心设领导职数8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4人,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各1人。信息中心内设局级机构8个,配备领导职数27人,(其中正局职8人,副局职18人;党委专职副书记1人)。各部门设处级机构47个,领导职数115人,(正处职47人,副处职68人)1997年1月15日,经国家计委人事司批准,由《经济与信息》杂志社与《中国剪报》社合并成立国家信息中心媒体发展中心。其职责和任务是:做好国家信息中心所属媒体的规划协调;促进各媒体间的联合经营;提高媒体质量和规模效益。媒体发展中心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信息中心对媒体发展中心的工作进行重大决策,聘任中心负责人,高新民同志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漳河、乌家培同志担任副主任委员。11月7日,经研究决定,成立国家信息中心媒体发展中心视听传媒部。附录:国家信息中心主要人事任免情况1、2月28日,国家计委发文,经国家计委批准:任命程建林同志为预测部副主任,张加强同志为办公室副主任。2、3月5日,国家计委发文,经国家计委党组批准:任命曾安平同志为价格部主任。3、3月19日,国家计委发文,经国家计委党组批准:周起凤、刘海宽同志退休。4、6月13日,国家计委发文,经国家计委党组批准:齐顺忠同志退休。5、11月11日,国家计委发文,经国家计委党组批准:免去丁巧民同志国家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并退休。1998年1月5日,国家计委关于王春正等九名同志任免的通知。通知说,国家计委党组会议于1998年1月4日讨论通过了下列九名同志职务的任免:王春正同志兼任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刘鹤同志任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常务、正司级);徐漳河、王长胜、胡小明、杜链同志任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学山同志任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正司级);免去高新民同志的国家信息中心主任职务;免去李正男同志的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职务并退休。7月16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党组讨论通过《国家信息中心机构改革思路和方案》。机构改革的具体设想: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内部机构改革;第二步进行分配和财务制度改革。机构改革后拟设置8个部门:办公室、计划财务部、公共技术服务部、经济预测部、发展研究部、价格信息部、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部、信息资源开发部。中心内部行政人员从128人减少到58人,现职部门司局级干部人数从27人减少到24人,处级设置有所减少;事业编制人员总数不超过定编数量,面向市场的业务部门扩大队伍,采用企业编制。9月28日,国家计委关于张加强等16名同志任职的通知。通知说,国家计委党组会议于1998年9月24日讨论通过了下列同志任职:强加强、周琪-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兼任计划财务部主任;刘强、沈解伍、张晓玲-计划财务部副主任;宁家骏、方小任-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程建林-经济预测部主任;徐宏源、步德迎-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马欣-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徐鲁溪、史如心-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部正、副主任;徐愈、陈海阳-信息资源部副主任。11月12日,《国家信息中心机构改革文件的汇编的通知》印发。该通知包括以下四个附件:⑴国家信息中心机构改革思路和方案;⑵国家信息中心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⑶国家信息中心处及其以下工作人员聘任制实施办法;⑷国家信息中心各部门主要职级和机构设置。1999年4月2日,国家计委下达关于程建林同志职务任职通知。国家计委党组会议讨论通过,任命程建林同志为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参赞,免去其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职务。5月21日,成立离退休干部处问题。根据工作需要,国家计委人事司批准中心成立离退休干部处,暂与人事处合署办公,会议研究批准聘任李文清同志为离退休干部处处长。6月2日,张新红同志赴淄博市挂职锻炼。根据国家计委人事司有关选派干部挂职锻炼的要求,经中心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派遣中心计划财务部计划管理处处长张新红同志参加计委统一安排的挂职锻炼。经国家计委人事司与淄博市委组织部联系,淄博市委决定,张新红同志挂职任淄博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时间一年)。2001年国家计委人事司颁发文件,原国家物价局价格信息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价格信息部)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由国家计委直属。2002年6月13日,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兼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王春正同志和委人事司副司长贾建华同志到国家信息中心宣布了委党组中心领导班子人事调整的决定。王长胜同志被任命为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常务工作)、沈大风同志被任命为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2003年2月18日,中心聘任李伟利同志为信息资源开发部经济咨询中心评估诊断部副主任,免去其产业与市场分析部副主任职务。2月19日,中国信息协会召开会长会议,王长胜同志担任中国信息协会法定代表人和常务副会长。3月7日,中心根据机构设置和人员变动情况,为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开展,对战略研究小组成员进行了相应调整。调整后的战略研究小组组员如下:领导小组组长:王长胜副组长:沈大风成员:张加强、张新红、刘强、宁家骏、方小任、范剑平、徐宏源、陈海阳、徐长明、朱毅、李凯、周琪、聂林海工作组组长:张加强副组长:张新红3月24日,聘任蒲宇飞同志为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免去其信息网络评估部网络评估处处长职务。4月14日,根据国信字〔2002〕1号文《国家信息中心机构设置方案》确定的原则,决定撤销国家信息中心服务中心,有关业务并入北京市江信达信息技术服务公司。5月13日,聘任祝宝良同志为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兼宏观经济处处长。聘期从2003年5月13日起至2005年8月31日止。5月26日,根据中心主任会议决定,北京赛威斯物业公司董事会聘任张加强同志为赛威斯物业公司总经理,解聘周琪同志物业公司总经理职务,改任为三里河三区新区改造筹建办副主任。3月7日,经北京泰信邦计算机系统网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会研究并报中心主任办公会议批准,同意北京阳光数据公司将其在北京泰信邦计算机系统网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0%的股权无偿转让给中国国信信息总公司,北京泰信邦计算机系统网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变更为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国信信息总公司,股权结构9:1。6月10日,中国信息大学举行股权转让签字仪式。中心退出重组后的中国信息大学。7月4日,聘任李新友同志为公共技术服务部首席工程师兼电子政务规划处处长,汪钟鸣同志为网络技术总监,吴亚峰同志为电子政务规划处副处长;聘任单立坡同志为信息网络评估部网络评估处副处长。7月4日,中心主任会议决定沈大风同志为担任昌黎干部培训基地法人代表。7月14日,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经发展研究部申请并报中心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发展研究部电子政务规划研究室更名为电子政务研究室,编制不变。7月14日,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工作力度,中心决定成立电子政务规划处,机构和人员编制在公共技术服务部编制内解决。7月17日,经中心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原隶属信息大学的“汉语言教学部”划归信息资源开发部媒体中心管理。8月15日,根据《中国剪报》社申请,中心决定,拟将中心主管的《中国剪报》的主办单位由国家信息中心媒体联合委员会和常州市经济委员会变更为《中国剪报》社,并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申报。9月9日,中心颁布了《关于第一批办理国家信息中心及所属公司投资、参股公司撤销、合并、解散、股权转让工作及相关事宜的通知》(国信字[2002]46号)。12月,北京英孚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撤销;2003年3月,国信创灵和苏州软件公司转让。3月,新国信公司所属的润福达工贸中心停止经营,办理注销手续;国信天合科技有限公司办理转股;北京中房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信普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停止经营,办理撤销手续。9月24日,中国信息协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会员代表会”,宣告电子政务专委会成立。11月7日,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成立。该分会是民政部批准的唯一一家CIO(首席信息主管)社团。11月17日,CA互联互通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及工程管理办公室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王长胜,副组长杜链、宁家骏,刘强、吴亚非、陈跃进等同志及北京CA、上海CA、天津CA、吉林CA、福建CA和中国电信CA的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吴亚非同志任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负责CA示范工程建设中的日常管理工作。12月26日,王长胜同志兼任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

祝宝良首席经济师

250 评论(14)

初见521125

一、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商务部特聘专家。山东胶南人。先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学习宏观经济和数量经济。1994~1995年,在日本国际东亚经济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员,师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杰瑞德·阿达姆斯教授,进行计量经济模型的研制和比较工作。2000~2004年,任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组组长、一等秘书。 现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 参与或主持了多个国际合作和国家级研究项目。其中,《宏观经济多部门价格模型》1991年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定量分析》1997年获国家发改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著了《世界经济展望》《通货膨胀研究——分析与模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等著作。 在《宏观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二、我哥!

283 评论(11)

yangguangsnow

2014年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春节后人力资源市场将进入求职招聘的旺季,节后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招聘会。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日前表示,预计2014年新增就业人数可能超过1000万人,登记失业率在4.1%左右,总体就业压力不大。专家认为,2013年,我国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伴随经济稳中向好、城镇化和服务业加快发展,2014年就业形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不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马上找到工作,求职者还得苦练一番内功。   就业形势怎么样?   八成多老板愿招更多人   2014年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继续对我国外贸经济以及外贸企业产生不小的影响,进而影响着这些行业的就业问题。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在增加,就业的总量压力不小。另外,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我国经济自身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部调整的拐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需求人才、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行业却出现大批失业人群。此外,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   尽管国际国内环境不容乐观,但对于企业来说,春节过后仍将是一个招聘的高峰期。日前,前程无忧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显示,85.3%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第一季度招聘比去年同期更多的雇员。约半数的雇主说增加招聘的最主要原因是“业务扩大”,与此同时员工流动带来的招聘增量也达到高值。27.3%的雇主由于人员离职而增加招聘(2013第四季度为21.8%)。只有4.4%的雇主从成本控制考虑减少招聘,1.7%的雇主则迫于业务收缩而减少招聘。   哪些行业最缺人?   服务行业将成招工大户   和往年一样,服装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普工是最缺的,急于招人的企业,早在年初六、初七就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求贤似渴”,很多求职者却在求职过程中持观望态度,希望找到待遇更高些的工作。记者了解到,餐饮业、家政业、物业和批发零售店等多个行业都出现了用工荒的情况。   专家指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其中服务行业未来将成为吸纳求职者大户。 “2013年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呈现出新变化,服务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电子商务、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成为结构调整的亮点与重点。”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业内人士表示,服务业就业增长弹性大,具有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目前我国第二产业仍占很大比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的产业结构一定会发生更大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未来第三产业容纳劳动力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哪些职位赚钱多?   销售和技术研发有“钱途”   用工紧缺迫使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共有17个地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整幅度为17.6%,不过有些企业给出的工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最低工资标准。专家分析指出,当中国的GDP放慢增长的步伐时,劳动力成本却“不依不饶”地强劲上升,平均涨幅每年在5%~8%,今年应该还会有这样的涨幅。   数据也显示,销售和技术(产品)研发类的职位作为企业内的核心职位,始终是企业加薪的重点。其中销售类的职位,加薪主要在于底薪水平较低的一线岗位。技术(产品)研发类加薪则侧重于高技能人才。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全面薪酬对员工的影响,比如股权、福利和培训等。调查发现,从事技术(产品)研发类工作在弹性工作时间、海外培训和股票期权,甚至购房补贴上享有更高的水平。   大学生就业怎样?   中小民企正是用人时   春节过后也将是大学生求职的黄金时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   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为何大学毕业生会找不到工作呢?   专家分析,这首先与高校的教育制度有关,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未必是企业需要的学生,他们的技能与企业需求有差距。第二,企业更愿意用社会上有经验的劳动力。第三,“90后”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现在的'‘90后’求职者,如果找不到他们心目中的好工作,宁愿啃老也不愿意屈就。”   记者了解到,其实大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主要是指找不到好工作,优质岗位的竞争当然很激烈,近年来留学生回流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也是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群。而大家竞争的优质岗位,比如核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大型民企等,这些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竞争还是会很激烈。以前每年积极招聘的大型IT企业、金融企业今年招聘的规模有所减少,外企招聘速度也放缓,这些都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反映。但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正需要大量人才,关键是毕业生要有务实的心态。   广州节后用工缺口12.33万   制造业缺口较大   来自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受外来工返乡后不再返穗、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等因素影响,广州今年节后用工缺口将达12.33万,较去年增长了1.01万人。   节后全市企业用工需求占目前用工规模的16.41%,与2013年同期相比升5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广州企业员工流失率还偏高。”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说。调查数据还显示,2013年在广州实名登记就业的414.47万外来务工人员中,来自外省的务工人员为290.42万,较 2012年同期减少了2.73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外省户籍来穗务工人员登记数首次下降。

25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