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89

xiaohoulee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改革无价值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流云归晚

已采纳
造价工程师的资格证还是有用的。这跟单位造价资质被取消,没有任何关系。你也可以去其他单位应聘。你有这个资格证书就可以应聘到其他单位。

造价师改革无价值

136 评论(12)

7爷爱美食

这次取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造价行业和从业人员的影响有:1、行业竞争加剧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取消后,在没有门槛限制的情况下,从事造价咨询上下游业务的企业都会进入市场,甚至没有多少经验的外来人也会跨界进入,加剧市场竞争。会淘汰掉一批没有实力、纯靠资质接项目的企业,也会培育出一批具备核心能力的造价咨询企业。2、对造价咨询企业影响从之前努力取得甲级资质就可以减少很多竞争,现在一下取消资质,短时间内很多业主单位尤其是政府部门,选择咨询公司的时候,虽然明面上不会再提资质要求,但是私下里肯定还是会优先选用原来具备资质的企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造价咨询公司会逐渐归于他原本应该的角色,几个人就能成立一家工程造价公司,不再有什么资质的条条框框限制。3、对真正从业人员利好虽然造价资质审批取消,但是并不意味着造价师从此再无用武之地或价值降低了。反而是更加强了个人执业的角色重要性,极大弱化了工程造价企业的作用。以前注册造价工程师只能依附于工程造价企业进行执业,但是今后,注册造价师会变成行业活动的主体,企业只是一个平台而已,今后的工程造价企业只是一个可以挂靠证书的壳。工程造价企业资质的取消使得整个行业发展方向与目前的会计、律师行业是类似的道理,不仅丝毫没有减少注册造价师证书的价值,反而起到了“鲶鱼效应”。尤其是对那些原本就非常有能力有水平的注册造价师来说,更是一种极大的利好,开一个公司做合伙人直接拆除了门槛,让那些有经验、有水平、有能力的造价师们有了更多的可能。当然,如果只是想要靠挂证来挣钱,那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255 评论(10)

蒋馨瑗SHELLEY

你好!国务院的新规定,取消资质审批,并不得对企业提出资质要求。我的理解:有营业执照就行,以后不要资质了!今后考造价证书,只是作为个人能力的一种证明。企业不再需要证书,,从业人员不管有证没证 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挂证的凉凉了,非行业的考了也白考。培训机构市场萎缩,考证的都是想在行业长期发展的!

123 评论(8)

小苹果花苑

当然有需求,简单来讲就是,降低了造价资质企业准入门槛,加大市场化竞争,主要是为了防止市场 “一家独大”的垄断现象出现,给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造价工程师更多的机会,这是好事。咨询企业虽然申请门槛取消了,但是业主选择咨询企业时,看你的咨询企业有没有强大的实力,注册造价师的数量也是一个主要的衡量标准,同时行业协会资质信用评价也要看你的注册造价师数量。

317 评论(9)

coloredglaze

当然是需要的啊!取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造价行业和从业人员的影响:1、行业竞争加剧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取消后,在没有门槛限制的情况下,从事造价咨询上下游业务的企业都会进入市场,甚至没有多少经验的外来人也会跨界进入,加剧市场竞争。会淘汰掉一批没有实力、纯靠资质接项目的企业,也会培育出一批具备核心能力的造价咨询企业。2、对造价咨询企业影响从之前努力取得甲级资质就可以减少很多竞争,现在一下取消资质,短时间内很多业主单位尤其是政府部门,选择咨询公司的时候,虽然明面上不会再提资质要求,但是私下里肯定还是会优先选用原来具备资质的企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造价咨询公司会逐渐归于他原本应该的角色,几个人就能成立一家工程造价公司,不再有什么资质的条条框框限制。3、对真正从业人员利好虽然造价资质审批取消,但是并不意味着造价师从此再无用武之地或价值降低了。反而是更加强了个人执业的角色重要性,极大弱化了工程造价企业的作用。以前注册造价工程师只能依附于工程造价企业进行执业,但是今后,注册造价师会变成行业活动的主体,企业只是一个平台而已,今后的工程造价企业只是一个可以挂靠证书的壳。工程造价企业资质的取消使得整个行业发展方向与目前的会计、律师行业是类似的道理,不仅丝毫没有减少注册造价师证书的价值,反而起到了“鲶鱼效应”。尤其是对那些原本就非常有能力有水平的注册造价师来说,更是一种极大的利好,开一个公司做合伙人直接拆除了门槛,让那些有经验、有水平、有能力的造价师们有了更多的可能。

88 评论(11)

电冰箱5

1.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取消的是造价企业资质,不是造价师执业资格证书取消。  2.工程项目对证书的需求依然存在,随着政策的影响对于造价工程师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反而可能会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化出现新的机遇。

190 评论(13)

xuexue1535

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同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加大改革试点力度。

16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