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1

pangdaxiang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咨询项目造价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iuchi0808

已采纳
咨询工程师的报考条件如下:(请对照)(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申请参加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  1、取得工学学科门类专业,或者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工程咨询业务满8年;  2、取得工学学科门类专业,或者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者学位,累计从事工程咨询业务满6年;  3、取得含工学学科门类专业,或者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工学学科门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累计从事工程咨询业务满4年;  4、取得工学学科门类专业,或者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硕士学位,累计从事工程咨询业务满3年;  5、取得工学学科门类专业,或者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博士学位,累计从事工程咨询业务满2年;  6、取得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其他专业,或者其他学科门类各专业的上述学历或者学位人员,累计从事工程咨询业务年限相应增加2年。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科目,只参加“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和“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  1、获得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组织评选的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评选的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金、银奖所附获奖证书或获奖名单中所列人员;  2、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工程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并从事工程咨询业务工作满8年。  以上“从业年限”指报名人员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时间的总和,从取得大专学历(最低学历要求)后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截止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

咨询项目造价师

176 评论(12)

黎明前的静谧

这次取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造价行业和从业人员的影响有:1、行业竞争加剧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取消后,在没有门槛限制的情况下,从事造价咨询上下游业务的企业都会进入市场,甚至没有多少经验的外来人也会跨界进入,加剧市场竞争。会淘汰掉一批没有实力、纯靠资质接项目的企业,也会培育出一批具备核心能力的造价咨询企业。2、对造价咨询企业影响从之前努力取得甲级资质就可以减少很多竞争,现在一下取消资质,短时间内很多业主单位尤其是政府部门,选择咨询公司的时候,虽然明面上不会再提资质要求,但是私下里肯定还是会优先选用原来具备资质的企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造价咨询公司会逐渐归于他原本应该的角色,几个人就能成立一家工程造价公司,不再有什么资质的条条框框限制。3、对真正从业人员利好虽然造价资质审批取消,但是并不意味着造价师从此再无用武之地或价值降低了。反而是更加强了个人执业的角色重要性,极大弱化了工程造价企业的作用。以前注册造价工程师只能依附于工程造价企业进行执业,但是今后,注册造价师会变成行业活动的主体,企业只是一个平台而已,今后的工程造价企业只是一个可以挂靠证书的壳。工程造价企业资质的取消使得整个行业发展方向与目前的会计、律师行业是类似的道理,不仅丝毫没有减少注册造价师证书的价值,反而起到了“鲶鱼效应”。尤其是对那些原本就非常有能力有水平的注册造价师来说,更是一种极大的利好,开一个公司做合伙人直接拆除了门槛,让那些有经验、有水平、有能力的造价师们有了更多的可能。当然,如果只是想要靠挂证来挣钱,那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343 评论(15)

北京大妞轩儿

建设部注册造价工程师。(1)报考条件: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科以上学历,专科毕业6年,本科毕业5年。(2)报考时间:每年4-5月份在本省人事考试网上报名,10月份在省会城市参加全国统考。(3)考试科目:法律及相关知识,计价与控制,技术与计量,案例分析。

220 评论(12)

xyz小鱼子

造价工程师是通过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并按照《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人事部共同组织,考试每年举行一次,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办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原则上只在省会城市设立考点。考试采用滚动管理,共设4个科目,滚动周期为4年。(1)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及工程招标标底价、投标报价的编制或审核。(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和后评价、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和优化、施工方案优选和技术经济评价。(3)工程造价的监控。(4)工程经济纠纷的鉴定。(5)工程变更及合同价的调整和索赔费用的计算。(6)工程造价依据的编制和审查。(7)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

31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