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e小蕉
韩建忠001
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2、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这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先锋之家
(一)金本位制度的特征(1)每对货币汇率的法定平价决定于它们之间的铸币平价,市场汇率的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黄金输送点和铸币平价之间的差异决定于黄金在国家间运输的各种费用;(2)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实行多边自由结算,黄金作为唯一的储备资产,是最后的国际结算手段;(3)国际收支通过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可以实现自动调节。(二)金本位制的优缺点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供给自动与货币需求保持一致。金本位制限制了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使一国货币的真实价值保持稳定和可预测。稳定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比价,以及较为平稳的世界经济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但是,国际金本位制度也存在许多缺陷:(1)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2)货币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黄金的增长。布雷顿森林体系(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协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组成,协议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该协议的宗旨是:(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促进汇率稳定,防止竞争性的货币贬值,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生产资源的开发;(3)向成员国融通资金,以减轻和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1.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本位制度;2.其它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稳定汇率的汇率制度;3.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国际储备资产地位的储备制度;4.成员国对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的国际收支调整制度;5.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保证上述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和局限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有效运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美国国际收支能保持平衡;二是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布雷顿森林体系有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特里芬难题”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并两次贬值,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