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酱求好运
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因义结盟,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但自征方腊之后,这些好汉大多结局凄惨,林冲病逝,武松断臂,宋江、李逵饮鸩而死,而董平、张顺、阮小二等人更是死的惨烈,让人叹息。梁山诸多好汉中,宋万第一个阵亡,征方腊第一战,润州之战中,他在乱军之中被马踏而亡,而徐宁则是第一位阵亡的正将,杭州之战时,徐宁和郝思文率队巡哨,一直巡到杭州北前门,结果遇到敌军突袭。徐宁奋力杀出重围,因见郝思文被敌军生擒,便要回身相救,却不料被流矢药箭射中项部,幸被关胜救回。虽被救回,但由于伤势过重,徐宁七窍流血,当夜昏迷数次,半月后去世。徐宁,和林冲的情况类似,其原为东京禁军金枪班教头,虽不是什么高官,但也是体制内一员,朝九晚五,妻美子孝,日子过得还算安逸。但后来双鞭呼延灼征讨梁山时,以连环甲马冲阵,使得梁山军队陷入苦战,没有破解之法,此时,徐宁的姑舅兄弟汤隆向宋江献计,说要破呼延灼的连环马阵,非徐宁不可。宋江采用了汤隆的计策,将徐宁诱骗上山,在徐的帮助下大破连环马阵,活捉呼延灼。徐宁破连环马阵的关键,是他手中的那把兵器——钩镰枪。钩镰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冷战兵器。又称“麻扎刀”,就是将镰刀用麻绳绑扎在长枪上。用于步兵战斗,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兵器。其形制是在枪头锋刃上有一个倒钩的长枪,专门用于对付敌人骑兵。当骑兵突入阵中,阵中士兵可使用钩镰枪,迫使敌骑不得在己方阵中乱窜。因为钩镰枪可以在地上横割马腿,从而迫使敌军落马,创造战机。钩镰枪出现的很早,在两宋时发展到了顶峰。据《武经总要》记载,在用于野战的九种枪中,就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这三种带钩的枪。在宋代攻城战用的枪类兵器中,也有很多是带钩的枪。《宋史·岳飞传》记载:“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岳家军用的这种麻札刀,就类似于钩镰枪。而徐宁正是一位擅使钩镰枪的好汉。他是东京禁军金枪班教师,常随侍御驾,家传金枪法、钩镰枪法,天下独步,为当时一绝。在徐宁的训练指导下,梁山军队使用钩镰枪,配以挠钩,果然击败呼延灼,大破连环马。
qiuqiuFreda
下面的哥们说的很详细,我想说的是,徐宁绰号金枪手,《水浒传》中的徐宁,就是一名使钩鎌枪的战将。徐宁原是宋朝禁军金枪班(枪队)的教头,也是唯一的一位钩鎌枪的传人。在宋军用连环马军大败梁山泊之时,徐宁的表兄弟汤隆就提出使用钩鎌枪破连环马的建议。为此,大战徐宁,并使他入伙梁山泊。梁山泊依靠汤隆制造的钩鎌枪和徐宁训练出来的士兵,终于破了宋军的连环马阵,取得了胜利。他的钩镰枪法是祖传的,和林冲家的梅花枪齐名。他是八十万金枪班教头,也是个武将。十分敬仰林冲。
蓉儿…点滴缘
徐宁,梁山第十八条好汉,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二。徐宁原来是京师金枪班教头。宋江被呼延灼连环马打败后,吴用用计让时迁盗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徐宁教梁山好汉使用钩镰枪打败呼延灼,立下大功。宋江征讨方腊时,兵马走到杭州城东新桥时,徐宁去救郝思文被毒箭射死。 从林冲对徐宁的谈话来看,徐宁的地位和林冲差不多。而且徐宁家的排场看似也好于林冲。水浒上也说徐宁要随侍皇帝的,相当于皇家近卫队。所以级别不会很低。徐宁作为皇家卫队军官,又是大内高手,相当于今天中南海警卫的教官,至少应该是个团级。 一提起金枪手,大家肯定自然而然想到“吴用使时迁盗甲”、“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可以说,徐宁是梁山好汉中装备最精良的人:钩镰枪法变幻莫测,雁翎金甲刀枪不入。 《水浒》不比新派武侠小说,能够出现那么多的神兵利器和密籍宝典。书中能够称道的宝贝大约有:宋江的照夜玉狮子马、三卷天书,呼延灼的踢雪乌骓马、徐宁的雁翎圈金甲、杨志的祖传宝刀、林冲买的惹祸宝刀等等。至于关胜的青龙偃月刀,是否是其先祖关老爷所留,书中语焉不详,不可考证。 徐宁的钩镰枪,估计算不上什么特别锋利的兵器,无非是枪法比较另类,招式比较诡异,不仅可以上马擒敌,步战交兵也不落下风。八字口诀是“钩、拨、搠、缴、攒、分、斗、夺”。由此看来和打狗棒法的“绊、劈、缠、戳、挑、引、封、转”八字口诀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究以巧破敌,四两拨千斤。 梁山好汉中使奇门兵器的不在少数,比如樊瑞之流星锤、项充之团牌飞刀、李衮之团牌标枪、丁得孙之飞叉、韩滔之枣木槊、史进、彭玘之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杨林之笔管枪、邓飞之铁链、吴用之铜链,最有意思的是陶宗旺,趁手的家伙是一把大号铁锹,不枉他“九尾龟”的绰号。 然而在这些兵器中,大出风头的还是钩镰枪,永远记载在《水浒》兵器谱上。呼延灼率领韩滔彭玘,加上增援的大宋第一炮手凌振,兵容鼎盛,连环马无坚不摧,轰天雷无所不破,甫一出场,就将草寇杀得丢盔放甲溃不成军,宋江遭受到出道以来最大的一个大败仗。 宋老大束手无策,铁匠金钱豹子汤隆献计:“哥哥,我有个表哥,是大宋国家警备司令部金枪特种部队的警备分区司令,家传的钩镰枪法,对付区区连环马,不在话下!”,林冲也在旁补充说明:“不错,当年他是我的部下,枪法天下独步!可是怎么才能把他叫来入伙呢?”,汤隆说:“只要把他们家祖传的宝贝雁翎甲偷来,其余我有办法!” 雁翎圈金甲又叫“赛唐猊”,唐猊甲据说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宝甲,雁翎甲竟然犹胜三分,是徐家祖传四代之宝!徐宁自然爱逾性命,上司王太尉出三万贯钱购买,徐宁楞是不肯转让。(而林冲买惹祸宝刀,要价三千贯,实买一千贯;杨志卖刀,也只不过开价三千贯。由此可见雁翎甲完全符合“价值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 由此看来,徐宁当时已经做到人生事业的巅峰状态:有一门独一无二的本领,又有刀剑不透的宝甲防身,身份高贵,有妻有子,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事业相当成功的军委高层干部。 徐宁如果乖觉点,老老实实把宝甲收起来,砌进墙壁不要张扬,低调一点岂不甚好?可惜此人实在鼠目寸光,为了防止失窃,竟然把宝甲装在盒子里,吊在屋梁下!莫说高手时迁一进门就发现目标,便是一般的小蟊贼,只要使用“迷香 + 揭瓦”的办法,也可以轻轻松松三分得手走人! 漫画形象(14张) 再说宝甲失窃以后,汤隆来诈他表哥:汤隆见了徐宁,纳头拜下,说道:“哥哥一向安乐?”徐宁答道:“闻知舅舅归天去了,一者官身羁绊,二乃路途遥远,不能前来吊问。并不知兄弟信息。一向在何处?今次自何而来?“汤隆道:“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今从山东迳来京师探望兄长。”徐宁道:“兄弟少坐。”便叫安排酒食相待。汤隆去包袱内取出两锭蒜条金,重有二十两,送与徐宁,说道:“先父临终之日,留下这些东西,教寄与哥哥做遗念。为因无心腹之人,不曾捎来。今次兄弟持地到京师纳还哥哥。”徐宁道:“感承舅舅如此挂念。我又不曾 有半分孝顺处,怎么报答!”汤隆道:“哥哥,休恁地说。先父在日之时,常是想念哥哥一身武艺,只恨山遥水远,不能够相见一面,因此留这些物与哥哥做遗念。”徐宁谢了汤隆,交收过了,且安排酒来管待。 由此可见,徐宁作为汤隆的表哥,心中恐怕没有多少亲戚情份。汤隆之父身为延安知寨,论职位,大约只是区区一个地方预备役团长,远远不如国家警备司令部特种部队分区司令徐宁来得显赫;汤隆之父逝世后,徐宁便是连吊唁也不曾有过,推脱“一者官身羁绊,二乃路途遥远”,实际上根本没打算!延安在陕北,东京在河南,相隔能有多远?这徐宁毫无羞耻之心!而汤隆流落在武冈镇打铁谋生,年纪一把了还是光棍一条,也不见徐表哥有什么表示。再则汤隆初次拜访便送给表哥二十两金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徐宁假意推辞一下也就半推半就笑纳了,此人天性凉薄,贪婪无知,令人齿冷! 接下来汤隆开始设圈套让这位白眼狼表哥钻了,撒谎看见有人偷走了盒子,闪了腿,跑不远。徐宁顿时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拉上表弟就追。你说你追至少也给上级打个电话说明一下,一来不至于无故旷工;二来可以请同事帮忙四处追查。可是我们的徐大官人一条都没想到,而且竟然还不骑马,抡起大脚板就蹿出去了! 于是这一路上梁山设的圈套让徐宁一步步身不由己,我们可爱的徐司令竟然还好整以暇,可以在客栈里休息足了再上路!每每看见这一段,我都感到万分佩服! 最不可思议的是两人撵上时迁,飞贼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什么泰安州郭大官人眼红宝甲,让他们去偷。徐宁竟然由此信了小偷的话,去山东找背后主使算帐。这可实在不象一个正常人的行为:一般人肯定是先扭送小偷到当地派出所,然后通知泰安公安局协同作战,而我们的徐宁还是国家高级军官!不可思议,实在不可思议! 随后两人便同上梁山。两人撵上时迁,飞贼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什么泰安州郭大官人眼红宝甲,让他们去偷。徐宁竟然由此信了小偷的话,去山东找背后主使算帐。 由此而来徐宁就被骗上了梁山,汤隆为断却表哥的心思,冒名抢劫客商财物,徐宁知道后,也惟有苦笑而已。 徐宁上山后,除了破连环马有功外,出名的战斗便是斗董平、张清,基本都能斗个平手,因此梁山位列第十八位,马军八骠骑之一,花荣之下索超之上。 徐宁 徐宁恐怕是梁山好汉中最顾家的人,不仅表现在他上山后心急火燎地要宋老大帮忙把老婆孩子接上山来(而宋老大做事干净利落,不仅将徐娘子母子接来,甚至将家中的两名使唤丫头也顺便取过!心思缜密,不得不服!),最绝的是他和老婆在家聊天,竟然将小孩抱在手里!小朋友年纪大约六七岁。兄弟看到这里,简直要将眼珠蹦出!梁山好汉中大男子主义盛行,唯一尊重妻子的大约只有林冲(王英这种色狼不算),而徐宁青出于蓝,竟然在家抱孩子,倒也实在是难以忘怀的场面! 徐宁上山标准的是被亲戚骗了,因此他内心世界恐怕是相当不愿意,所以他对招安一定很高兴。雁翎圈金甲后来宋老大有没还他,书中未曾交代,但是可想而知,出于团结合作,应该是给了。 徐宁其实是梁山好汉打仗时安全系数最高的一人,宝甲护身,刀枪剑矢皆不能进,再加上马匹的速度,枪法的诡异。如果运气不至于太背的话,应该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可惜在斗张清时,第一个出场,不知张清暗器了得,面门上挨一石子,翻身落马。在后来的征方腊途中,攻打杭州北门关,项上中了一药箭,调治半月无效,病死于秀州(今浙江嘉兴)。 而就在他中箭前,神医安道全刚刚被皇帝召回:天使又将出太医院奏准,为上皇乍感小疾,索取神医安道全回京,驾前委用,降下圣旨,就令来取。宋江不敢阻当,可见徐宁运气实在是背得可以! 徐宁身上,有无数当时官僚主义作风,贪婪、凉薄、不敢得罪上司,和林冲交情尚可,却也不敢为之雪冤。此人人格魅力方面也极低,丢失宝物后表现出来,完全不是一个正常人的行为(或许是心慌意乱以至于全无章法罢),不过他坚守祖先遗物、对家人比较体贴倒也是难得的封建社会男子闪光点。 徐宁身上有很多现代小人物的影子,比较势利和世侩,个人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他的上山,完全是为了凑足人数需要,假如世界上没有呼延灼,徐宁恐怕会在后续的真实金宋决战中出场,按照当时的情况,身为警备司令的他,总不能看见二帝蒙尘!左右也是个死,因此施老先生大笔一挥让他南方就义了。 《说岳全传》中岳飞曾使用钩镰枪法破了金兀术的拐子马,不知道是否是徐宁后人所传。不过岳家军气壮山河,古今赞叹,徐宁泉下有知,当赞一声:“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镇家之宝 汤隆道:『徐宁祖传一件宝贝,世上无对,乃是镇家之宝。汤隆比时曾随先父知寨往东京视探姑母时,多曾见来,是一副翎砌就圈金甲,这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唐猊甲据说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宝甲,雁翎甲竟然犹胜三分,是徐家祖传四代之宝!多有贵公子要求一见,造次不肯与人看。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个皮匣子盛著,直挂在卧房梁上。若是先对付得他这副甲来时,不由他不到这里。徐宁自然爱逾性上司王太尉出三万贯钱购买,徐宁楞是不肯转让。 钩镰枪 钩镰枪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有如下记载:“藤牌、腰刀、长刀、偃月刀、钯、棍、钩镰、鞭、简、挝、锤,皆短兵也”,这里的短兵,指的是长枪以外的刀、棍等兵器,据说长度均在一丈之内。书中没有详细描写“钩镰”的形状,而现代钩镰是双钩的身,前端除了有钩之外,还有一个枪形的尖头。 由于作者和戚继光的年代相差不远,如果这种枪真的出现过,应该和戚继光所知道的“钩镰”形状有些相似。“钩镰”为短兵,那么钩镰枪很可能就是“钩镰”加大杆,长度和枪差不多吧。现代的钩镰枪,就是照此仿制的。 钩镰枪注定是要淘汰的,而且是以垂直下落的加速度淘汰。 夏商时期,兵器出现了有横刃的戈和戈矛的“联合体”——戟,这是为了适应车战的需要。到战国晚期时,骑兵大量普及,攻击速度大大增加。横刃兵器基本上来不及做出钩、割、掳、拽的技术动作,杀伤力降低,甚至成为攻击防守的阻碍,直刺兵器矛、枪大兴。以后,戈首先被淘汰,戟在唐之后也逐渐不再被使用,多作仪仗。从钩镰枪的技术特点上看,它属于横刃兵器一类。 大破连环马 《水浒传》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就聚义厅上启请徐宁,教使钩镰枪法。众人看徐宁时,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围膀阔。曾有一篇《西江月》单道徐宁模样: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枪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选军已罢,便下聚义厅来,拿起一把钩镰枪,自使一回。众人见了喝采。徐宁便教众军道:“但凡马上使这般军器,就腰胯里做步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搠一分,共使九个变法。若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亦最得用。先使八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分钩镰搠缴,二十四步,挪上攒下,钩东拨西;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此是钩镰枪正法。有诗诀为证:‘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二十四步挪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徐宁将正法一路路敷演,教众头领看。众军汉见了徐宁使钩镰枪,都喜欢。就当日为始,将选拣精锐壮健之人,晓夜习学。又教步军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下面三路暗法。不到半月之间,教成山寨五七百人,宋江并众头领看了大喜,准备破敌。 却说呼延灼自从折了彭?、凌振,每日只把马军来水边搦战。山寨中只教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水底钉了暗桩。呼延灼虽是在山西山北两路出哨,决不能够到山寨边。梁山泊却叫凌振制造了诸般火炮,克日定时,下山对敌;学使钩镰枪军士,已都学成。宋江道:“不才浅见,未知合众位心意否?”吴用道:“愿闻其略。”宋江道:“明日并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是步战。孙吴兵法,却利于山林沮泽。今将步军下山,分作十队诱敌,但见军马冲掩将来,都望芦苇荆棘林中乱走。却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彼,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间着十个挠钩手,但见马到,一搅钩翻,便把挠钩搭将入去捉了。平川窄路,也如此埋伏。此法如何?”吴学究道:“正应如此藏兵捉将。”徐宁道:“钩镰枪并挠钩,正是此法。” 宋江当日,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引一队,穆弘、穆春引一队,杨雄、陶宗旺引一队,朱仝、邓飞引一队,解珍、解宝引一队,邹渊、邹润引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引一队,薛永、马麟引一队,燕顺、郑天寿引一队,杨林、李云引一队。——这十队步军,先 [2]行下山诱引敌军。再差李俊、张横、张顺、三阮、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乘驾战船接应。再叫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乘马引军,只在山边搦战;凌振、杜兴,专放号炮。却叫徐宁、汤隆,总行招引使钩镰枪军士。中军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总制军马,指挥号令。其余头领俱各守寨。 宋江分拨已定,是夜三更,先载使钩镰枪军士过渡,四面去分头埋伏已定。四更,却渡十队步军过去。凌振、杜兴,载过风火炮,架上高阜去处,竖起炮架,搁上火炮。徐宁、汤隆,各执号带渡水。平明时分,宋江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得探子报知,传令便差先锋韩滔先来出哨。随即锁上连环甲马,呼延灼全身披挂,骑了踢雪乌骓马,仗着双鞭,大驱车马,杀奔梁山泊来。隔水望见宋江引着许多人马,呼延灼教摆开马军。先锋韩滔来与呼延灼商议道:“正南上一队步军,不知多少的?”呼延灼道:“休问他多少,只顾把连环马冲将去!”韩滔引着五百马军,飞哨出去。又见东南上一队军兵起来,却欲分兵去哨,只见西南上又有起一队旗号,招?呐喊。韩滔再引军回来,对呼延灼道:“南边三队贼兵,都是梁山泊旗号。”呼延灼道:“这厮许多时不出来厮杀,必有计策。” 说犹未了,只听得北边一声炮响。呼延灼骂道:“这炮必是凌振从贼,教他施放。”众人平南一望,只见北边又拥起三队旗号,呼延灼对韩滔道:“此必是贼人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为两路,我去杀北边人马,你去杀南边人马。”正欲分兵之际,只见西边又是四队人马起来,呼延灼心慌;又听的正北上连珠炮响,一带直接到土坡上。那一个母炮周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名为“子母炮”,响处风威大作。呼延灼军兵,不战自乱,急和韩滔各引马步军兵四下冲突。这十队步军,东赶东走,西赶西走,呼延灼看了大怒,引兵望北冲将来。宋江军徐宁(7张)兵尽投芦苇中乱走,呼延灼大驱连环马,卷地而来。那甲马一齐跑发,收勒不住,尽望败苇折芦之中,枯草荒林之内跑了去。只听里面胡哨响处,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赶韩滔。背后风火炮当头打将下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韩滔、呼延灼部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都?入荒草芦苇之中,尽被捉了。
做老婆饼的人
杨志,是殿帅府里的制使,属于高级武官,林冲的等级只是一个低级武官,当时有几千个禁军教头,花荣是知寨,还有霹雳火秦明,都是比较高的军官梁山好汉上梁山之前当过公务员的人不少,以“公检法”系统和军队里面的人为最多,政府官员相对较少。水浒里面比较常见的职位如下: 1。 押司押司不是大官,之所以先说它,因为宋江宋押司是水浒的1号人物。押司,相当于现在城县政府正科级干部,级别不高。押司主要从事县府的文书工作,是吏途。低于副县级的县丞,县尉,主簿。但宋江能地方上呼风唤雨,在郓城县政府里面实际地位可低。 2。保正保正这个官职更低,确切的说都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但梁山第二代领导核心是晁盖--晁保正,所以写在第二位。简单说,保正就是村长。无论是在大宋还是在现在,村长都可以说是最小的官了。 3。都头水浒里面的武松、朱仝、雷横、李云都在做过都头,这个职务应该大致相当于县公安局刑警队长,属于公检法系统里面级别比较低的官职。都头的职能就是抓捕犯罪分子,下面还有土兵。虽然县公安局长一般是由县尉(副县长)兼任的,但县下面的局应该是正科级的,再下面的刑警队则应相当于股级。 4。节级(院长)做过这个官职包括州两院节级戴宗、杨雄、蔡福,这个职位相当于市监狱长行政级别高一些了,但实际权利不大,只是在监狱工作,实惠不小,权力不大,应该相当于正处级了。看水浒上的描写,两院节级又称院长相当于现代的市监狱长。宋代的监狱长似乎还兼任刽子手,杨雄,蔡福都有这个兼差,从这点看节级的地位又不高。地市一级的监狱长应该是正处级。蔡福身为大名府的监狱长,地位应该更高点。当然这是个吏途,跟县长的正处级相差之大不可同日而语。其实今天也类似,一般来说,监狱长仕途上很难再能往上发展。但如果是县长,还是有可能将来升到市长、省长、甚至中央的。 除了州两院节级,还有“郓城县当牢节级”朱仝,这个应当相当于县监狱长 (正科级)。朱仝是从都头(正股级县公安局刑警队长)任上提拔到这个位置的,也算合理。 5。押狱,牢子这两个职位更低,就是普通公务员而已,没有什么级别了。押狱蔡庆,牢子李逵、乐和,基本上就是监狱看守。似乎押狱地位要高于牢子。 6。孔目孔目是个吏途,相当于各级政府的办事人员。梁山上的裴宣当过这个官。水浒中好汉吃官司时,公诉状均由孔目提出,判词也由孔目决定。从水浒上描写的孔目来看,相当于一个检察长的角色。宋代法官的职能是由知府、知州兼的。地市一级的检察长应相当于正处级。 以上为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的官职,下面在看看军职官员 7。教头教头这个官职在军队里面不高,但因为“80万禁军教头林冲”在梁山里面排名高,所以把它作为军职中第一个来介绍。这个职务最高相当于“国防部士兵训练局中校教官 (副团级)” 禁军是北宋正规军的统称,北宋后期禁军纸面上的人数大约为60万。80万若单单指驻守东京***人数的话,那么应该是个虚数,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根据宋史,禁军教头是从士兵中选拔出来的。按现在的体制,除国防科大外,一般军校校长不过就是个少将。林冲不过是个普通教头(宋史上记载东京禁军教头有270人之多),上面还有都教头,而且是训练士兵的,地位也比不上今天的军校教官,所以级别不会很高。 但从水浒上描写来看,林冲的职位也不会太过低微。这从高衙内同林冲相互认识,以及高俅派人骗林冲进入白虎节堂可以看出,林冲至少能跟上将国防部长高俅混个脸熟的。看林冲的家境,也差不多就是个中级军官的样子。要是级别很高,就显得有些寒酸了。要是级别很低,林冲毕竟家有使女,随手就能拿出1000贯买把刀,不是个低级军官能轻易办到的。而且林冲看似地位要比他的朋友虞侯陆谦高。综合一下,中校副团的级别应该差不多了。 8。制使殿帅府制使杨志,级别不高,也就是一个中校副团级军官。杨志最早就是担任这个职务押运花石纲。从梁中书阅兵的次序,可以看出制使低于团练使但高于统领使,所以是个中校副团级的位置。 9。提辖提辖也不是大官,但鲁智深做过提辖,除鲁达外,索超、孙立等也做过提辖,另外,杨志到大名府同索超比武后也被提拔为提辖官。根据水浒的描述,提辖应为少校正营级,下辖四五百人马比较合理。10。州都统制汝宁州都统制呼延灼,这个职务不低,应该相当于“野战军驻汝宁地区少将军长”都统制是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才开始设立的官职。都统制下面有副都统制,再下面有统制和统领。率领朝廷正规军驻守各州并在前面冠上州名。好比现在38集团军驻守保定,就叫做保定38集团军军长一样。都统制要高于统制。所以如果我们认为统制为正师级的话,都统制应相当于少将军长。从水浒上看呼延灼虽然本部只有5000人,但是有3000连环马,算是个高科技装备的重装***,好比现在一个坦克军,人数虽然少,但是质量却不低,维持费用也比一般的一个步兵军要高多了。 11。指挥使领兵指挥使关胜,级别也不低,基本上可以相当于军长。 从水浒上看,蔡京将关胜从巡检司提拔到领兵指挥使这个职位,让他去救援被梁山所围的自己女婿的大名府。考虑到一万五千精锐这个量级超过一个师的建制,而且身为陆军上将(步军太尉,从二品)的段常来负责关胜***的后勤、充当监军,总参少将高参(防御使、从五品)的宣赞受其节制,由此可见,关胜这个领兵指挥使至少应该是少将军长的级别。 12。兵马总管青州兵马总管、统制秦明。 兵马总管和统制是两个不同职位。州兵马总管掌管一州兵马等同于军分区司令。州军分区司令应该低于都统制但高于都监,而都监高于正团级的团练使。州府是地市或副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所以相应的军分区司令对应为大校正师级,应该是合理的。 13。团练使梁山上韩滔、彭玘、单廷珪、魏定国上梁山前就是这个位子。水浒上的团练使,对应为上校正团。 14。其他军职金枪班教师徐宁,从林冲对徐宁的谈话来看,徐宁的地位应不低于林冲。而且徐宁家的排场看似也好于林冲。另外据宋史,金枪班属殿前司,相当于皇家近卫队,水浒上也说了徐宁要随侍皇帝的。所以级别不会很低。徐宁作为皇家卫队军官,又是大内高手——相当于今天中南海保镖的教官,至少应该是个上校正团的级别。 行军统领官凌振,宋史上统领在副统制之下,下面有同统领和副统领。考虑到水浒中还有都统领一职高于统领,而且根据梁中书大名府阅兵的次序团练使下面两级才到统领,所以统领是应该是个中校副团级别。凌振的炮兵营算是当时的高科技,所以炮兵营长为副团职也说得过去。 清风寨知寨花荣,清风寨为青州主要关卡,所以驻军不可能只是个百多人的连级军事单位。否则恐怕连清风山的匪徒也对付不了。从水浒上的描写来看,清风寨就是差不多五百人马左右的样子。另外花荣同刘高发生冲突是黄信(都监)来调解的。黄信为副师级军分区副司令,若花荣仅为一个小连长,焉能出动一个副师级的人来调解?应该派他的顶头上司才对。因此花荣的位置不会太过低,至少应该是个少校正营。另据水浒的描写,清风寨应该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大乡镇,那么花荣的知寨为乡镇一级也无不妥。考虑到花荣的责任主要是为了绥靖地方更接近武警的职能,所以给了个正营级少校武警大队长的级别,而文知寨刘高对应的就是镇长兼武警大队政委了。 水浒中经常提到到,不属于“梁山好汉”从事过的职务还有: 虞侯:提到林冲,就离不开虞侯陆谦,虞侯的职能是参谋。宋史上可查到都虞侯一职,略高于防御使(宣赞的职位),从五品,是高级武官,相当于今天少将副军级军参谋长。但虞侯则是个低级军官,宋史上有“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勾、押官”。指挥使是上校正旅(副师),虞候最多是个少校正营。另外看水浒的描写,陆谦的职位也不应高于林冲,所以这位出卖林冲的陆虞侯差不多就是个少校正营职参谋,甚至可能更低。 管营,差拨:这两个官职经常被提到,很多好汉发配后都和他们打过交道,管营, 就是劳改大队长,差拨就是劳改队长。不会低于团练使。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