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遥CITY
一、教育观
这部分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
素质教育指的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的内涵在于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的内涵是教师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教师观
随着时代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而来发生着改变。
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2.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新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将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
3.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
当教师角色发生改变的时候,行为自然跟着也会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3.对待自己,新课程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的是合作。
三、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持有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并且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之间的关系。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着重强调每个人先天差异,个性不一,应尊重学生的特点,特长,教师因材施教。这一观点往往会在材料分析题当中体现,要求考生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去评析材料中老师的行为是否践行了或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比如说某个班上,有两个学生始终对某一知识点不明白。
一个形象思维比较强,另一个抽象思维比较强,老师针对这两个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我们就说这位老师践行了素质教育理念当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除此之外呢,老师还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非预期结果,将学生的一些非预期行为转化成教学资源。
小小小文er
很多同学在报考教师资格证前后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都有哪些,都考什么呢?下面猎考网就带大家看一下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非统考地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高等学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标准解读》。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标准解读》。高级中学、初级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标准解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职业道德规范与专业标准解读》。统考地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幼儿园:综合素质与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与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