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0

我不是水蜜桃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身气功师资格证的报名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sa艳艳

已采纳

初级健身气功运动处方师申报条件:

1、参加初级健身气功运动处方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学时数,并取得合格证书。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习练健身气功满3年。

(2)具有健身气功四段及以上证书。

(3)具有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及以上证书。

(4)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类、运动康复类、运动人体科学类或医学类、中医学类、康复治疗师类的在校学生,且习练健身气功满1年。

申请健身气功运动处方师业务培训和技术水平考核评审者,必须向中国健身气功协会或其授权机构提交:

(一)健身气功运动处方师技术等级申报书。

(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近期二寸免冠照片。

(三)相应级别所需证书等材料。

(四)培训费。

(五)考评费:初级300元,中级600元,高级1000元。

健身气功师资格证的报名费

335 评论(10)

让雪飞CXF

学院概况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河南体育学院,1960年更名为郑州体育学院,1962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办;1984年在郑州体育学院原址上恢复创建河南省体育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院校调整易名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属公办全日制高校,根据省政府豫政阅〔1992〕48号会议纪要,保留副厅级规格和独立法人资格。办学五十年来已培养各类体育人才15000多人,培养了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巫兰英、贾占波、孙甜甜、牛安林、丁杰、王二平、李雪英等国内外知名运动员100多人。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产业开发、全民健身、运动技术创新和河南地方体育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近6000人,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教练员280多人,其中教授、国家级教练员16人,副教授、高级教练员81人,聘请了张力为等近20位国内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学院承办了河南省太极拳队、河南省武术青年队等2个省级运动队,成立了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本科教育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英语、音乐表演等9个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科学学位硕士点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毕业生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发放郑州大学具印的毕业证书,证书内容填写“在本校体育学院××专业四年制本科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发放郑州大学具印的学士学位证书,证书内容填写“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专业完成了四年制本科学习计划,业已毕业。经审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授予××学学士学位”。学院坐落在黄河之滨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市,校本部位于惠济区银河路2号,占地面积近500亩;登封校区位于登封市大禹路146号,占地面积300多亩。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将建成一座开放型、社会型、花园型,集教育、训练、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体育院校。一、专业简介运动训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竞技体育理念、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掌握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在专业或职业运动队、各类学校、专项俱乐部、企事业单位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与特色课程:(一)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二)主要专业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体育科研方法、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副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三)特色课程:田径、篮球、排球。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就业方向:体育管理部门、各类中等学校、体校、俱乐部、高等院校、部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培养目标: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本专业领域的教学、训练、竞赛、管理和健康指导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与特色课程:(一)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二)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教育学、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武术普修、陈式太极拳、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三)特色课程:中国式摔跤、健身气功、毽球、空竹、龙狮。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就业方向:高等院校、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业余体校、武术院(馆)、各级体育局及武术运动队、公安、部队、武术研究机构等。二、招生规则为确保2014年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高校招生工作 “阳光工程”要求,严格执行“六公开”、“六不准”和“六条禁令”,实现招生工作“公开、公正、公平、择优”。三、招生计划运动训练专业计划招生 550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20人(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计划为准)。两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均可报名。四、招生项目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只能在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女)、5000米(男)、110米栏、100米栏、400米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考试)、篮球、排球、足球、足球守门员、乒乓球、体操、艺术体操、游泳、拳击、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划船(考生只能在赛艇(单人艇)、皮划艇(单人皮艇或单人划艇)项目中任选一项参加实战能力考试)、射击(不含10米移动靶)、射箭、自行车、棒球、垒球、网球、羽毛球、橄榄球、手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散打五、报名条件及要求凡报考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2.具备招生项目之国家二级运动员(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并能在国家体育总局网站上查证;3.身体健康,1997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考生必须填写《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学习履历表》),并有初中、高中负责人签字盖章。4.河南籍考生须参加户口所在地招办统一组织的体育单招高考报名,并取得体育单招信息确认单;外省籍考生须按所在省级招生管理部门规定参加高考报名,并取得可参加体育单招考试的考生号。六、报名办法(一)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确认相结合的方式。(二)网上报名系统地址: ;网报时间:2014年 2月10 日—3月10日(不接受无网报信息的考生现场报名)。请考生按照要求认真填写,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三)现场照相、材料审核、身份确认、交纳报考费1.时间: 2014年3月15日—3月20日地点: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内(具体地点院综合服务楼2楼招生就业中心)。只进行网上报名不到现场确认报名,我院将视为无效报名,不予安排考试。2.考生须按规定时间到我院进行现场确认,提交报名材料,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比赛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交验身份证,交纳报考费用并进行信息采集。3.报名材料(须用A4纸张打印或复印);①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二级(含)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二级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在考生领取准考证时退还,一级(含)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待录取结果公布后退还;②考生信息确认单:在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办参加高考报名时,招办发放的含有高考报名号,可参加体育单招考试的信息确认单。河南省的考生应提交《体育单招考生信息确认单》原件及复印件。③信息单:考生登录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查询、打印考生本人的详细信息单一张,并由本人签字。在该系统无法查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视为无效;④报名表:完成网上报名信息填写,提交后打印《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14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名表》,由考生毕业学校(或工作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⑤体检表:下载、打印《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须附肝功能化验单);⑥户籍证明: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临时身份证须提供户口本原件及户口本中考生本人页复印件);⑦诚信考试承诺书:下载、打印,考生阅读后保存,在现场确认时签字。(注:所有报名材料复印件统一使用A4纸,然后将上述报名材料按以上顺序装订好,在现场确认时交验审查。)4.报名费、考务费按河南省发改委核定的标准收取。(四)报名资格复查时间:3月24日——3月28日,我院对考生报名材料及资格进行复查,凡材料不符合要求者,取消报考资格,考试资格复查结果在我院招生网公布,请考生严格按照要求办理报名手续。(五)经现场确认,审核通过的考生于2014年5月5日、6日到我院领取《准考证》。七、考试文化考试: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命题、全国统一时间考试,试卷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评阅,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政治、英语。体育专项考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执行。考试时间:体育专项考试:5月 7日- 8日文化课考试: 5月10日,5月11日考试地点: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八、加分与免试入学条件具备一级运动员、一级武士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在原始分基础上加30分;具备运动健将及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在原始分基础上加50分。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含退役运动员),可以申请免试进入我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习。九、录取原则考生参加2014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全国统一考试后,按照河南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数,在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及体育专项考试成绩,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招办的统一规定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凡被我院单招提前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凡考生弄虚作假,经查实,取消当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资格以及高考报名或录取资格。十、学费标准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费均为8000元/年(河南省发改委、财政厅、教育厅豫教财〔2007〕74号文件)。十一、新生复查新生入校后,学校进行复查,凡弄虚作假者,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和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监督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一经查实,取消入学资格。十二、联系方式联系电话:****************************学校地址:郑州市惠济区银河街2号 邮政编码:450044登封校区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大禹路146号 邮政编码:452470

296 评论(12)

爱旅游的小M

第一条 为加强健身气功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健身气功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气功锻炼,从而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活动。凡面向社会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体委)管理全国健身气功活动,具体工作由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负责。其职责是:(一)制定全国健身气功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二)制定健身气功传授、指导人员的技术等级制度;(三)对面向社会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业务管理;(四)审批全国性、区域性(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涉外的健身气功活动;(五)组织高级健身气功师的技术培训、资格考核、等级评审和年检工作;(六)审定健身气功功法;(七)负责全国性健身气功管理有关行政部门的牵头协调工作。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以下简称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辖区内的健身气功活动。其职责是:(一)制定本地区健身气功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二)对本地区开展健身气功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业务管理;(三)审批、检查本地区的健身气功活动;(四)组织本地区相应级别健身气功师的技术培训、资格考核、等级评审和年检工作,并受委托负责驻本地区较高级别健身气功师的日常管理;(五)负责本地区健身气功管理有关行政部门的牵头协调工作。第五条 民政、工商、公安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实施对健身气功活动的管理。第六条 试行健身气功师技术等级评审制度,由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第七条 凡面向社会从事健身气功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必须向其所在地的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组织全国性或区域性(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健身气功活动,必须向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提出申请。易地从事健身气功活动须持其所在地体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证明,向前往地的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第八条 成立以健身气功为其业务范围的社会团体,须先经当地体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向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第九条 从事经营性健身气功活动的组织和个人,须先经当地体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第十条 开办健身气功培训教学单位者,须先经当地体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第十一条 开展涉外健身气功活动,须报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核批准,并按外事活动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第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健身气功活动,应向体育行政部门提交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主要负责人及主要经办人签署的申请书,并开具单位、团体证明。申请书内容应包括:(一)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名称;(二)活动的项目、时间、方式(培训、讲座、办学、表演。交流等)、性质(经营性或非经营性)、规模; (三)活动的地址及场所;(四)活动的组织机构和主要组织人员的情况;(五)气功师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简历、技术等级及功法名称、功法源流等,并附有关证明;(六)安全保障措施;(七)筹办经费情况和活动收费标准;(八)广告宣传内容。第十三条 体育行政部门应在受理申请30天内完成审核,并以书面形式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批复。第十四条 从事健身气功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行为规范:(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热心健身气功事业; (二)不得借气功之名进行欺诈和封建迷信活动;(三)不得非法出版、经营气功书刊、音像制品及信息物;(四)不得通过各种媒体刊登、播放、张贴、邮寄未经体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健身气功宣传广告;(五)不得妨害社会治安。

23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