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头and小胖子
根据国家规定:获取记者证,首先要考取“新闻采编人员合格资格证书”。但考取这个证,对于非媒体人来说,十分困难,原因是没有报名的资格。国家规定:“新闻从业资格证”报名对象必须是在职新闻工作者,也就是说,报考的人必须是新闻工作者,并且在一家媒体上班。正是因为这种限制,导致大量的人不能不能拿到记者证,甚至进入不了媒体。此证是国家新闻出版总暑颁发,在全国任何一家新闻单位有效。是今后申请记者证的决定性条件。陕西每年在各大媒体中,集中统一进行一次培训,一般培训三天后开卷考试,然后颁发“新闻采编人员合格资格证书”。项目设定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 院令第412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新闻出版总署令第28号)项目许可条件:1、是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获得出版许可证的报纸和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以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新闻机构的工作人员;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3、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和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4、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或者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签有合法劳动聘用合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连续聘用时间已达一年以上人员。5、记者站记者的人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人。项目审批总时限:20个工作日决定送达总时限: 3个工作日项目审批程序:一、受理申请人须提交以下材料:1、《领取新闻记者证登记表》;2、《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以上两表可在中国记者网 或本网“政务办事处/表格下载”栏目下载。3、新闻机构与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正式聘用合同;4、《记者站审核登记情况表》;5、《记者站领取记者证人员情况表》;6、记者证申请人相片的数字文件,规格(像素119×86,文件格式为GIF、JPEG或BMP),提交的相片(数字格式)须与领取新闻记者证后在证件上张贴的相片(1寸彩色相片)一致。二、审核、审批(一)初审1、工作标准: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评审标准执行,评审记录清晰、结论准确。2、岗位职责及权限:经书面审查(审查的标准同上),根据项目许可条件提出准予或不予许可决定的初步意见。3、岗位责任人:本局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处初审人员。4、办理时限:14个工作日(二)审定 1、工作标准: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评审标准执行,评审记录清晰、结论准确。2、岗位职责及权限:根据初审情况进行审核,依据项目许可条件作出准予或不予许可决定的审定决定。3、岗位责任人:本局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处审批人员。4、办理时限:4个工作日三、签署许可意见1、工作标准:按规定签署行政许可意见2、本岗位责任人:本局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处初审人员。 3、岗位职责及权限:必须在行政许可有效期限内,按照行政许可决定在《领取新闻记者证登记表》上签署行政许可意见,由申请人领回并将审定通过的《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传输至中国记者网。4、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四、送达1、工作标准:按照规定及时将新闻记者证送达申请人。2、本岗位责任人:本局行政许可受理人员。3、岗位职责及权限:必须按照规定时限,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由新闻出版总署终审编号的新闻记者证送达申请人。4、送达时限:3个工作日五、归档1、工作标准:按照档案归档要求收集整理归档。2、本岗位责任人:本局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处初审人员。3、岗位职责及权限:对行政许可全过程形成的审批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归档,并填写归档目录交受理人员。4、办理时限:根据工作制度要求具体确定。六、监管制度(一)有关法规、规章、办理程序公开,申请人依法申办,行政许可人员依法承办。(二)许可处室初审人员提出初审意见。(三)许可处室处长作出审定决定。(四) 核准程序和结果接受申请人和纪检部门监督。
rachelkong
1 广电局的记者证和新闻出版署的有什么区别?记者证,在我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媒体的记者证,另一种则是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 这两种证都要经过考试,合格并由相关的新闻机构颁布。 平面媒体的记者证,主要是针对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要获得这个记者证,必须先在相应的单位、机构参加工作,实习期满就可以由所在单位、机构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申请,并参加考前培训,然而参加考试,最终获得记者证。 相比平面媒体的记者证来说,广电行业的编辑记者证更为难以获得。编辑记者证首先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后获得相应的资格考试合格证。然后在广电行业相关单位、机构实习或者工作满一年以上,由所在单位、机构向省级广电局申请,最后批准。 虽然两个证都是全国通用,具有一样的效力,由于要经过全国统一考试,所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比国家新闻现版总署的记者证更具有说服力。正因为如此,广电编辑记者证资格考试在近年来受到热捧,相信不久就会同律师证一样更具有权威性。 2 记者证是不是景点不花钱? 并不是所有的景点记者证都不花钱,以下景点记者证可以不用掏门票拉萨免票的:罗布林卡.不免的地方:布达拉宫,大昭寺.陕西免票的:兵马佣,城墙,秦岭太白顶<海拔,就怕你爬不上去>.不免:西安碑林,大唐芙蓉园.河南免票的:龙门石窟.开封相国寺等,郭亮,桐柏山.安徽免票的:九华山全年,黄山4月份.仙寓山,清凉峰徽杭古道,古牛降,歙县屯溪各景点.绩溪胡总家祠堂.山东免票的:蓬莱阁.四川免票的:三星堆.峨眉山,杜甫草堂.不免的地方:九寨沟,黄龙<打折免50>江西婺源全免,北京朝阳公园免.苏州留园,无锡灵山大佛不免
愿无悲喜2015
新闻从业者记者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敏锐地去发现事实事实客观存在,但有些事实要去发现它、把握它,则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正如法国美学家罗丹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发现美的眼光。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记者肖乾也说过,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敏锐的眼光背后,是一个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大脑。国外新闻学著作里曾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礼。他事先对此次采访做了种种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的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消息。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不比原来的婚礼是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年青的记者才恍然大悟。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善于思考,缺乏敏锐的目光,即使是新闻与你擦肩而过,你也发现不了,更是捕捉不到。敏锐地去发现事实,还应当包括对事实的认识要比别人更善于透过现象见到本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记者胡占凡,在采访中曾了解到这样一些事实:在杭州,有两个大款为了斗富显阔,在众目暌暌之下,比赛烧人民币,每人烧掉两千多元,只是哈哈一笑。有个“大腕”,扔下30万元买只哈巴狗,眼都不眨一下牵上就走。还有个“大款”,看到别人用6万元一桌的宴席请他,他竟“啪”地打开密码箱,甩出了30万元请了一桌。有所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的学生把“赚钱多”作为择业的头条标准,北京一些中学生唱“世上只有钞票好,有钱的孩子像块宝……”胡占凡认识到,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拜金主义”在作怪,应当向这种现象敲响警钟,便采写了《拜金主义要不得》、《再谈拜金主义要不得》等文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给人们很大的触动。因此,敏锐地去发现事实,透过现象捕捉事物的本质,是记者的职责与任务中应有的之义。忠实地报道事实记者最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采写报道。记者是读者与事实之间的桥梁。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的文明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第三次浪潮即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革命阶段。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每天都处于新闻媒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的生活方式;对于新闻媒体,我们已经深深地依赖它们给我们提供信息。试想,如果记者给人们提供一条虚假的新闻,将会对社会产生多么不良的影响,因此,忠实地报道事实,应该成为记者的神圣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任务。忠实地报道事实,是新闻工作本质决定的。李大钊曾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著名学者吴晗也说过:“历史工作者是记录昨天的历史,新闻工作者记录今天的历史。”历史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我国史官的优良传统。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右卿崔杼杀害了国王齐庄公齐光,崔杼命令太史以得传染病而死来记载齐庄公的死。太史不从,直书崔杼弑君,因此激怒了崔杼而被杀。崔杼又命令太史的弟弟改写,不从,又杀之;再令其二弟改写,又不从,又杀之。最后轮到三弟,依然据事直书。他认为这是史官职责,失职求生,不如死去。史官这种忠实于事实的做法,对于新闻记者是很有影响的。我国已故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中就说过:“笔可焚而良心不可夺,身可杀而事实不可改。”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含义是双层的。浅层的含义是,记者应当努力将事实的基本要素、基本数据核实准确;深层的含义是,记者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挖掘事实的本质。80年代末期,我国某地农民买桑塔纳小轿车,某地农民买飞机、修跑道。这些事实本身是准确的,但在当时农村毕竟还是凤毛麟角。有些记者以此大做文章,并由此得出“中国农民现在已愁有钱无处花”的结论。显然,这不是对事实实事求是的报道。从全国农村数亿农民的情况来看,一些穷山僻壤的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未真正解决,不少地方还要扶贫救助。记者以偏概全,既容易导致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怀疑,也容易诱发读者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可见,只有记者把忠实地报道事实当成神圣的职责和任务,读者才能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显然,成为人民的喉舌,同样也是马克思对新闻记者的期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利益是分离的,所以,报刊应当成为“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而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新闻记者理应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正如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所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一点,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新华社记者冯森龄的事迹很值得学习。1978年冯森龄任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上任后不久去延安采访。一进延安,他看到很多农民在街头讨饭,心中极为难受。曾经以小米和奶汁养育过革命战士的延安乡亲,如今还未解决温饱问题。这些对这位老记者触动很大,他决心为此鼓与呼。冯森龄曾因为坚持真理讲真话吃过不少苦头,但他不考虑个人得失,连续写了《延安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延安很多农民去年口粮不足二百斤,大家深切怀念毛主席在延安的日子》等文章,引起了政府重视。省委书记王任重很受感动,不少中央领导同志流着泪看完了这些文章。1978年底,国务院火速给延安拨款2000万元,并且从1979年开始,每年拨款援助5000万元。陕西省成立了“陕北建设委员会”。1984年,冯森龄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冯森龄这种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充当党和人民“代言人”的做法,是每个记者应有的职责和任务。
蒋大女儿
公务员考试部分ABC类。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
国家公务员,即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总数已超53万人,最热职位竞争比达到2320:1。2017年补录4127人,11省份国税局职位空缺超百。
2019年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根据公告,2020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将于2019年11月24日举行,报考者可在2019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
2020年1月28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通知,为贯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2020年度国考考试录用、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面试时间推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相关信息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申论》两门。
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07、2008、2009、2010年国考都是140题,2011年为135题,要求在120分钟内完成,满分100分;《申论》满分也是100分,要求在180分钟内完成。《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与常识判断五个部分。
《申论》往年一般包括5~6道大题,分成“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和“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两种情况,更加重视对这两类考试不同能力的考察。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没有指定教材。有关情况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相应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大纲。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对外友协、外交学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请在各部门网站查询。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大纲请在中国银监会网站查询。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侯总大大
陕西省公务员考试ABC分类内容
1、A类侧重考查的是更加宏观和深入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简单来说,更加侧重考察理性思维、辩证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并通过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对事实和观点发表自己的议论。
2、B类侧重考查的贯彻执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于A类会稍微具体一些,涉及到的事实和观点更加具体,主要会体现在给定资料的选材上,考查的是贯彻执行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能力,把上级单位、领导的规划、思想、方针政策。
3、C类侧重考查乡镇基层的实务性工作能力,像贯彻执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等,在命题上会更加倾向基层工作的实际,会以解决群众实际民生工作和问题为主。
岗位须知
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中,有社会科学专业技术类的,从事的工作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技术岗位(像报社的编辑、电台电视台的记者),就把这一类人归入B类。B类的应聘者应该更多地掌握文化知识、社会科学方面知识,在考试的试题中会偏重考查这方面的知识。
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岗位中,有的岗位是综合管理类的,此岗位主要是在事业单位中做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工作,就把它归入A类。A类的应聘者应该更多地掌握行政法规、事务或业务管理的流程,在综合公共知识的试卷中,这方面的内容就相对多一些。
七月紫梦
第一,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要有沟通的能力,能听懂别人说什么,还能让别人愿意和你说话;第三,要对文字有感觉。另外,还有一句话,可选择用之:什么叫好记者,能迅速掌握情况的就是好记者。而且能互通有无,有协作精神。许多记者是天生的,就是好奇心,一种发自内心的兴趣,几乎是着魔一般,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刨根问底;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揭露错误行为,此外,伟大的记者还对平衡和公正有兴趣;还有写作能力,很难获得,一旦拥有就会变成本性的一部分。好记者就像台好相机。许多人都想了解《纽约时报》的传统,这个工作的挑战首先来自于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若要说这份报纸在20世纪的故事,没人比亚瑟.格布(Ar thur Gelb)更合适,该报发行人也这么认为,所以请他写了本回忆录——— 《本地新闻部》(City Room),记录了他在《纽约时报》从送稿员开始,工作45年做到副主编的丰富见闻。1999年退休后,他仍在报社保有办公室,这是身为报社传奇人物得到的礼遇之一。当地时间5月21日上午,格布在纽约家里接听我的电话,讲述他在《纽约时报》的故事。跟想象中年近八旬的老人不同,他的声音清晰有力,思路也有条不紊,开场白有点出人意料:“下星期就到我加入《纽约时报》60周年纪念日,我是1944年5月下旬开始工作的,现在已经2004年,5月也快结束,所以就是60年!”好记者是天生的《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你在《纽约时报》工作了一辈子,谁是你认识的最有意思的编辑,为什么?亚瑟.格布(以下简称格布):最有意思的编辑当然是艾比.罗森塔尔(. Rosenthal),起先是个了不起的记者,生来就有报道的本能,他最早是驻纽约城市学院的学生记者。那是所免费学校,主要为欧洲移民的孩子设立。欧洲移民的家境贫寒,希望孩子受教育而有更好的前途。要进这所学校并不容易,高中成绩一定要非常非常出色。罗森塔尔就上了这所学校,还是校报主编,于是《纽约时报》请他担任学生记者——当时我们报社在各大学院都有学生记者,负责报道自己学校的新闻。罗森塔尔做得特别好,结果毕业前几个星期就得到报社的正式职位,而他立即就接受了,也就永远没能毕业!他比我大两岁,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才华。不久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他开始报道联合国的新闻,做得比其他人都好,后来他被派到海外,先是印度,再去波兰,他的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之后去了日本,接着就被迫不及待的高级编辑们急召回国任编辑,主管本地新闻部。我作为副手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他的天才。事实上,他可能是我在报社大楼认识的最有才华的记者和编辑,给我巨大的影响。我差不多是跟随他的步伐一步步晋升,只不过方向不太一样,做记者时,他喜欢国际新闻,而我偏爱文化新闻,所以我成了首席文化记者,再变成文化编辑。然后他让我加入他的本地新闻部做副手。我们的合作非常密切,晋升路径也一样,他总比我早一步。
summer阿超
记者要有激情、思想和责任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有政治头脑;2.有丰富的知识;3.熟知新闻各个用途;4.要有采访手段。”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新闻记者,要具备的素质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但作为一名刚走上新闻战线的记者,具备一颗满怀热诚的心、一些基础的新闻知识、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是必须的“装备记者要有激情、思想和责任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有政治头脑;2.有丰富的知识;3.熟知新闻各个用途;4.要有采访手段。”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新闻记者,要具备的素质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但作为一名刚走上新闻战线的记者,具备一颗满怀热诚的心、一些基础的新闻知识、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是必须的“装备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