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彤儿
1.简答10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评分原则:踩点给分
(1)如果答案的点大于5点,只要答对5点,且每点内容饱满(相应的扩充,对“知识点”进行解释等)给满分。如果所答点都对,内容不饱满,则酌情扣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扣2分。
(2)如果答案的点小于5点,所答点都包含在正确答案内且内容饱满给满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每点扣除2分。
2.材料分析题20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评分原则:答题方向、分条罗列、字迹、行文
(1)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16-20分)
(2)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且行文逻辑清晰(12-16分)
(3)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12-8分)
(4)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6-8分)
(5)答题方向正确、没有分条罗列,但内容言之有理(2-6分)
(6)答题方向正确(2分)
3.教学设计40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评分原则:字迹、行文逻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
(1)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36-40)
(2)行文逻辑清晰、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30-35)
(3)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25-35)
(4)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10-25)
(5)不能体现“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中的一点或几点则酌情扣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评分标准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大家平时练习要训练自己的准确度和速度,提高备考效率。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红色高跟鞋H
1.教育观的角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的转变(1)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2)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的转变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口诀:“学习过人”2.学生观的角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口诀:“两独一发”3. 教师观的角度——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师行为的转变(1)教师角色的转变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②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③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见(建)醋(促)放盐(研)”(2)教师行为的转变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你它我他(对待学生、教学、自我、其他教育者)”【答题思路分析】第一步:认真审题,确定题目要求从哪一个角度来评析(一般而言,会指定考生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或者职业理念这四个角度中选取一个来评析材料)。第二步:回忆教育观、学生观或教师观的相关内容。第三步:回到材料寻找与之相匹配的答题点。第四步:组织语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评析。【答题模板】1.总:评价(表明态度和看法)示例: 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是正确(或错误)的,符合(违背)。2.分:论点+结合材料阐述示例:首先,分论点1+(分论点解释)……。材料中,…… ,体现了……。其次,分论点2+(分论点解释)……。材料中,…… ,体现了……。再次,分论点3+(分论点解释)……。材料中,…… ,体现了……。3.总:照应开头,总结启示总之,教师要……。
Banyantree212
亲你好,教师资格证考试全国统考地区一年考两次,上半年1月份报名,3月份笔试;下半年9月份报名,11月份笔试。在校生可以在就读院校所在地和户籍所在地报考;社会考试可以在户籍地报考,异地报考需要提供当地的居住证。笔试: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3个科目: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笔试还应考查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原理,保教知识与能力。面试:考生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所报类别笔试各科成绩均合格,且成绩在有效期内者,方可参加面试报名。面试流程:1、候考。考生持本人《准考证》及符合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规定时间到达测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完成身份核验。2、抽题。考生进入抽题室,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抽取面试试题(幼儿园类别可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打印面试试题清单。3、备课。考生携带准考证、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共20分钟。4、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面试考官通过面试测评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告知考生问题并要求考生开始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演示),时间10分钟。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等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左右。7、离场/评分。考生将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呈交面试考官,及时离开面试室。考官依据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