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小无敌
惠御优学在线教育来回答下教师资格证有哪些必考点?
教师职业素养有哪些?
1、道德素养
(1)思想素养包括:①科学的世界;②积极的人生观;③崇高的职业理想
(2)政治素养包括:①教师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②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③教师应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的奋斗方向
(3)职业道德素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国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规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中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习。
2、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2)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能力素养
(1)基础能力素养: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言语能力素养(口语、体语能力素养)
(2)职业能力素养:教学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育人能力素养(心理沟通能力、行为辅导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
5、身体素养
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
德育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7、长善救失原则
8、灵活施教原则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教学原则有哪些?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但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2、树立教师威信
3、善于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1、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2、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小米一箩筐
捷克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至今,教师一直是一个备受尊敬而神圣的职业,古代有万世师表孔子,今有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以在当下社会中,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受欢迎。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关键是需要拿到教师在资格证,那关于教师资格证的考情你们又了解多少呢?今天老师详细和大家讲解下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时的那些事。
在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中,我们幼儿以及小学主要考查两门,而初高中教师资格考试中要考查三门,今天主要带大家分析下综合素质和科目二的考情。
第一科:综合素质
考试题型题量
总分值:150分 总时限:120分钟
1.单选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素质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4题左右,职业道德规范4题左右,法律法规8题左右,文化素养8题左右,逻辑推理2题左右,计算机处理3题左右
2.材料分析题(共3题,每题14分,共36分)
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随机出一道,2008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一道,阅读理解一道。
3.作文(共1题,共50分)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开放式作文,以开放式作文为主。其中,有两次考试要求写命题作文,其余均自拟标题,为开放式作文。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主题有实践、身教重于言传、赏识/发现、成长、挫折、平等、学高与身正、读书、梦想、善于倾听/看问题的角度、目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人品与能力、温暖感动的话语、做独特的自己、律人先律己、阅读的重要性、用挫折磨砺自我、居安思危、昂扬向上、善于在生活中寻找幸福、付出才能有回报/启发、与其悲叹昨日不如走向明天。
第二科:《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考试题型题量
总分值:150分 总时限:120分钟
1.单选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2.辨析题(共4题 ,每题8分,共32分)
3.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4.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8分,共36题)
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般涉及的内容多为教育学家的观点与著作,建议大家需要重点掌握的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洛克,卢梭,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等、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相关内容,这些知识点一般都以单选题形式出题。辨析题一般都是关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与人的关系、其中身心发展五大规律可以单选,辨析以及简答三种形式考查大家。教育与社会关系比较愿意考查大家简答题、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作用地位反选。
模块二:中学课程
常考的知识点为课程的类型建议大家进行重点备考、课程理论的代表任务及核心观点反选、课程内容、第八轮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改变等;辨析题可能会涉及到的考点有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简答题可能会涉及到的考点有课程类型和课程组织。
模块三:中学教学
此章节需要大家重点备考,全题型都可以考查。单选题常考的知识点有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辨析题以及简答题可能会涉及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重点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终点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求;材料分析题中,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考试分析,应该重点备考。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常考的知识点有认知过程中的记忆,思维、学习心理、学习四大理论(行为,认知,建构,人本主义);辨析题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学习的概念、遗忘规律、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罗杰斯的有意义自由学习观、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迁移的分类;简答题可能会考查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防止遗忘的方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习观、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材料分析题可能会涉及到的考点有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维纳的归因理论,学习兴趣培养与激发。
模块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常考的知识点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辨析题和简答题可能会涉及到的考点有气质类型、气质与性格的关系、情绪状态的分类;性格的结构特征、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材料分析题可能会考查的知识点有中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情绪发展特点。
模块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这一部分常考的题型以单选题为主,常考的知识点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辅导的方法、压力和挫折的应对,考法简单偏理解为主。
模块七:中学德育
这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为道德发展理论、德育原则、德育方法;辨析题和简答题可能会涉及到的考点有品德的心理结构、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材料分析题常考的考点有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这一部分常考的题型为单选题。常考的知识点有班集体发展的过程、班集体形成的标志、课堂纪律的类型、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印象形成、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角色的构成。
以上是根据对历年试题的汇总分析得出每一个章节和考点在考试中的侧重点和考察方式,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但是每年在命题上可能稍有改动和变化,整体侧重点不会大变动大家多知识点进行认真仔细备考即可。最后,祝大家早日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qgjszgks”
回复【考试分析】获得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分析
回复【试讲汇总】获得教资面试各学科试讲亮点
kisscat0317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学校基层的组织与协调工作。由此,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级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班集体的建设、学生团队组织、班级教室集体的组织、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等。其中,班集体建设是核心内容,其他各项工作都围绕班集体的建设而进行。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1)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包括学生的一般表现、学习情况、学习潜能、兴趣特长、成长经历等,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包括集体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思想面貌、文化素养等。(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内容,是班级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班级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两个方面。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和班级制度管理。其中的班级制度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级档案制度、班务日志、班级体育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生评优和操行评定等。班级非常规管理主要是对班中偶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控制情绪,沉着冷静;其次是了解情况,掌握分寸;最后是依靠集体,教育学生。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班主任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担任好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空气精灵
具体考察内容:
综合素质:考察五大知识模块,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基本能力。
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教育评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指导,生活指导,环境创设;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教学实施与评价,教学设计与学科知识;
教育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基础,课程与教学,学习心理,发展心理,中学德育,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4.考察题型:
综合素质:
保教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
A喵是kuma酱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8、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三)班级管理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5、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7、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8、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扩展资料: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级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班集体的建设、学生团队组织、班级教室集体的组织、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等。其中,班集体建设是核心内容,其他各项工作都围绕班集体的建设而进行。
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包括学生的一般表现、学习情况、学习潜能、兴趣特长、成长经历等,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包括集体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思想面貌、文化素养等。
(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内容,是班级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班级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两个方面。
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和班级制度管理。其中的班级制度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级档案制度、班务日志、班级体育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生评优和操行评定等。
班级非常规管理主要是对班中偶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控制情绪,沉着冷静;其次是了解情况,掌握分寸;最后是依靠集体,教育学生。
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担任好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考试
Melinda麒儿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如下:首次,需考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次,需考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一、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相比必不可少。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对普通话同样也有要求,即:普通话水平最低要求是二级乙等,语文专业的最低要求是普通话二级甲等。二、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分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与能力。小学和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没有纸笔考试科目,全部采用上机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科目分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机考科目分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两科。三、所有考试都通过后,考生就可以根据面试的具体时间安排参加面试了。关于面试,中学面试学科与“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小学面试分为语文、英语、社会、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8个学科,幼儿园面试不分学科。
总迷路的熊
你好,现在距离2019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仅剩22天,在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下面分享一些教师资格考试的重点:
单选题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建议直接刷题,这样可以比较快的掌握题目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考得最多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议考前多看几份真题的标准答案,这样就可以了解具体的答题模式和需要背的考点。
写作题考的基本是议论文,只要把论点换成与教育有关的就行。多看历年真题试卷的作文范文,掌握作文的套路,虽然说不能得满分,但是可以得到80%的分数,就足够了。
单选题除了多刷题,还需要将那些类似于“课改目标、心理辅导的原则、短时记忆的特点……”整理然后背出来。
简答题和辨析题的知识点通过刷题,将出现频率高的整理出来背诵。
以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