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虎山大王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顺序:
一、考试复习顺序建议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
2.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
4.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
二、各单元的重点和分值比例
1.每年考试单元科目会有变动,以2020年的各单元科目为例: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卫生法规、中医经典
第二单元:内科学、诊断学基础、方剂学、中医经典、伦理学、传染病
第三单元: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经典
第四单元: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2.各科目的分值比例大致如下:
中医基础理论(7%)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7%) 中医经典() 方剂学() 内科学() 诊断学基础() 医学伦理学() 中医内科学(15%)针灸学(10%)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传染病学(4%) 卫生法规()
看i哦飞机
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扩展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各单元考试科目和分值
一、第一单元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50分,中药学47分,西医内科学43分,卫生法规10分。
二、第二单元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诊断学50分,方剂学47分,诊断学基础43分,医学伦理学10分。
三、第三单元的科目
考试科目为中医内科学90分和针灸学60分。
四、第四单元的科目
考试科目为外科学40分,妇科学41分,儿科学39分,传染病学30分。
CENGUODIAN13247606080
考中医医师资格证书方法如下:
具备医学专业中等专科以上的学历,并且还要在相关的机构参加医疗工作满一年。
只有符合条件者,才可以按照报名流程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才可以颁发相应的中医资格证书。
中医资格证报名条件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三)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资格证考试科目
1、第一单元科目:这个考试科目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药学还有西医内科学以及卫生法规方面的内容。
2、第二单元科目:主要的考核内容包括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诊断学基础还有医学伦理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第三单元的科目:这个考试科目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内科学以及针灸学两个方面的内容。
4、第四单元的科目:主要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外科学、妇科学以及儿科学还有传染病学方面的内容。
中医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比较复杂,只有符合条件者才可以报考。考试通过之后,即可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中医资格证书。
娃娃哇娃娃呀
考试科目:
理论考试、技能考试。
(一)理论考试
1、总题量:300题,设1个单元。
2、考试科目和比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解剖学、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医患沟通与交流、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19门课程。
3、题型和比例:分A1、A2、B1三种题型。比例为6∶3∶1。
4、考试形式:计算机考试。
5、考试时间:1个单元考试共3、5小时。6、合格标准:满分300分,暂定180分为合格线。
(二)技能考试
1、考试形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以下简称“OSCE”),包括问诊、操作、SP配合。
2、考试内容:主要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能力与人文关怀进行评价。
3、合格标准:满分100分,考生需完成全部6站考核,累计60分为合格。
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大纲参照《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大纲》执行。
扩展资料:
按照《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大家习惯称之为技能考试和笔试,也相应的将技能考试和笔试视为“动手”和“动笔”的考试。
但实际上,医学综合笔试是采取纸笔作答形式的医学综合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是对“技术”和“能力”在实践过程运用的考核,“能力”包括运用医学知识理论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也有临证应变的能力等。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思维决定行为,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是中医临床从业人员的准入考试,是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考试的设计、内容、方式方法等是否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教育教学与中医临床的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
喵了个咪啊
一、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都包括以下内容:
1、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为病历考试、基本损伤与体格检查考试、临床答辩考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学综合笔试为标准化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
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