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懿727
您好,会计网为您解答
2010年贵州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 )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A、会计要素B、会计基本假设C、会计基础D、会计等式【答案】B【解析】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2、下列等式中,( )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A、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B、资产负债表=负债+所有者权益C、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D、收入-费用=利润【答案】B【解析】“资产负债表=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3、负债的形成一定是由于( )。A、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B、现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未来义务C、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未来义务D、现在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答案】A【解析】负债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4、“预付账款”账户期初余额为2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30000元,贷方发生额为35000元,则期末余额为( )元。A、借方25000B、贷方25000C、借方15000D、贷方15000【答案】C【解析】期末借方余额=20000+30000-35000=15000,此题概念不清,如果期初余额为贷方余额,则期末余额为20000+35000-30000=25000,则答案B也为正确。
5、企业对于已记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的存货盘亏及毁损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C、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存货损失D、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存货损失【答案】A【解析】B计入营业外支出,CD计入其他应收款。
6、与计算营业利润有关的项目是( )。A、管理费用B、营业外收入C、所得税费用D、坏账准备【答案】A【解析】BCD不影响营业利润,B影响利润总额,C影响净利润,D不是损益类账户。
7、某企业对总务部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总务部门备用金保管人员持有关凭证向会计部门报销,会计部门以现金补足定额,则应( )。A、借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B、贷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C、借记“库存现金”D、贷记“库存现金”【答案】D【解析】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发生报销业务时直接用现金支付补足备用金额度。
8、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2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 000元,则按年度总和法计算的第2年的折旧额为( )。A、48 000B、40 000C、36 000D、24 000【答案】A【解析】折旧额=(200000-20000)×(4/15)=48000。
9、以下属于对账中账实核对的是( )。A、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B、总分类账户的期末的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核对C、现金日记账与某日付款凭证核对D、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答案】A【解析】B属于账账核对,C属于账证核对,D不是对账内容。
10、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A、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B、总分类账可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C、可以做到试算平衡D、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答案】C【解析】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可以做到试算平衡。AB属于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D属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1、在借货记账法下,账户的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哪一方登记减少数,取决于( )。A、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B、所采用的记账形式C、借方记录增加,贷方记录减少的记账规则D、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答案】D【解析】账户的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哪一方登记减少数,取决于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
12、下列各项支出在企业中不能作营业外支出的是( )。A、出售材料成本B、固定资产盘亏损失C、对外捐赠支出D、企业赔偿、罚款支出【答案】A【解析】A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13、某企业月末编制试算平衡表中,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为850 000元,除“盈余公积”账户以外的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为845 000元,则“盈余公积”账户( )。A、本期借方发生额为5 000元B、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 000元C、月末借方余额为5 000元D、月末贷方余额为5 000元【答案】B【解析】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850 000=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845 000+贷方发生额5000)。
14、以下不符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的是( )。A、净资产、负债同时增加B、资产、资本同时减少C、资产、负债同时增加D、资产、负债同时减少【答案】A【解析】任何一笔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化为同增同减,或一增一减。A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只能是一增一减,不可以存在同增现象。
15、某企业2009年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30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10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12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它纳税调整项目,不存在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09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A、、75C、、80【答案】A【解析】所得税费用=[300-30+(120-100)] ×25%=310×25%=。(本小题超考试大纲)
16、印花税应计入( )账户。A、应交税费B、营业税金及附加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答案】D【解析】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核算。
17、企业购买一台无需安装的设备,买价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运杂费3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支付,则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A、100B、103C、117D、120【答案】B【解析】根据新增值税实施条例,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从2009年1月1日起可以抵扣。入账价值不含增值税,即等于100+3=103万元。
18、会计核算( )是指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A、完整性B、连续性C、系统性D、及时性【答案】A【解析】完整性是指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能有遗漏;连续性是指对会计对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系统性是指应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保证所提供的会计数据能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可以揭示客观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19、某企业根据一张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由于涉及项目较多,需填制两张记账凭证,则记账凭证编号为( )。A、付字第××1/2号和付字第××2/2号B、收字第××号C、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D、转字第××号【答案】C【解析】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20、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会计凭证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D、购销合同【答案】D【解析】ACD属于会计档案,合同、协议、计划、预算不属于会计档案。
来源参考:
欢迎向会计网企业知道提问
大胃王与王囡囡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结束了,我整理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个学段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仅供大家参考。
科目一:
科目二:
幼儿园
【材料】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一档以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综艺节日《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无数低头玩手机年轻人。节目一嘉宾评论道:“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激活。"另一位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它唤醒了中国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范文】弘传统文化树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对自身文化品质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在民族遭遇危机时,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撑。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始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行于与时俱进的创新,终于文化的实际运用。
树立文化自信,要始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入挖掘和清晰展现出来,才能为人们全面认知传统文化提供客观、真实、鲜活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态。因此,要树立文化自信,就一定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加大对历史文化的发掘、收藏、鉴别、整理、展现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扶持,加强对历史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让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社会生活各环节和全过程,创造全民崇尚中华文化的社会氛围,从而汇集成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为国家和民族实现奋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树立文化自信,要行于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保持与时俱进的气息。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文化自信问题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与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状况是分不开的。不论是
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妄自菲薄,还是新世纪以来的西洋节日在中国的日渐火热,以及更甚于此的遍地粗制滥造、缺乏创意的山寨文化产品,无疑不在说明社会中普遍
存在着缺乏文化自信的心态。而故宫文物的走红、济南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并重、深圳文博会的创收、陕西《国风·秦韵》文化品牌的惊艳等,则成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股清流,启发着我们要重新认识和深入发掘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立足时代发展需要,从多角度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从而树立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终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应用。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一旦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自然足了。屠呦呦正是把从传统中药文化中找寻到了疟疾克星,提取到了青蒿素。
这正是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实际,解决科技、医药等难题的典范。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灵魂和根本。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好这一历史课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文化建设及其创新发展,积极挖掘和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魅力,用文化自信点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和活力!
小学
【材料】一位少年,酷爱小提琴,却为不能成名而苦恼。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说:“世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目的,只为快乐,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啊! “少年时深受触动,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求成名。这位少年叫爱因斯坦。
【范文】享受过程
火柴不会因熄灭而哭泣,因为他曾燃烧过;雄鹰,不会因折而沮丧,因为他曾经飞翔过;花朵,不会因为枯萎而伤感,因为他曾经绽放过;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注重过程,始于对目标的清晰认知。淡对结果,是成功的关键。居里夫人是一位成功的女人,她在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使其被后世敬仰。她成功的时候,她没有注重功名。当好友见她,把金章给孩子当玩具时,大惊不已。可她却回答,我注重的追求梦想的过程,而非结果。这枚金章对我无用,还不如给孩子当玩具教育,让他不要在意名利。
注重过程,行动于对兴趣的坚持。肖恩史蒂芬森一生下来就会发现他患有成骨不全病,但他凭借毅力活到了30岁。虽然他遭受过数百次骨折,他的身高只有3英寸,体重只有四十九磅。但他立志成为演讲师,并在大学主修政治,他并没有想着自己的生存时间的长短,他享受着他成功路上的每一处光景,从而为他迎来了无数人的掌声,享受生命的历程,为人生添彩。从古至今的科学家,他们未想过成功会带来什么。他们只埋头于自己的兴趣,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即使失败多次他们也欣然面对。给人类出行带来便利的交通工具,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先生的旅程,两弹一星是邓稼先先生的骄傲。辽宁舰是罗阳先生的汗水,他们享受过程,所以夺取了巨大的成功。相反,多少人因为成功不择手段,丢失本性而落得个家破人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带来的下场人尽皆知,但为何多人重蹈覆辙?因为他们不懂得欣赏身边的美景,失败是必然的。
注重过程,终于对自我的与时俱进。现在的我们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少年时代正是一个编织梦想的时代。我们在梦想的激励下艰难前往有多少人能平静下来,一步一步地沿着梦想推引方向前。又有多少人只是一味的幻想,只是想象,结果如何,而不去将丝毫的力量去用于实际的追求结果。虽然结果是一份评判,难道过程不是更加精彩吗?注重过程去追求,对于结果淡然处置。
无论经历还是挑战,亦或是学习,都有一个过程。当然同时存在一个结果,但不去想结果是喜是悲,带给我们的,只是赞美和鼓励,而真正充实我们内心的,是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无法抹去,对我们来说也是最重要的。
中学
【材料】材料一:汉朝董玉云:“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这些时间正好可以用来读书
材料二:《三余图》款识:三余图。白石老人三余云: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文光先生雅意。八十六岁白石,丙戊。钤印:齐白石、悔鸟堂、鬼神传之非人工。
【范文】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齐白石曾说: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在这句中,白石老人将画画、写字、作诗、睡觉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也反映出其珍惜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时间是宝贵的,古往今来,惜时者,往往能有所建树。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尊重。岁月之羽,掠过时间之河,抚过浩瀚星海,我在斑驳最深处,聆听到因惜时而精彩的回音。巴尔扎克在五十一岁时,心脏病发作,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天,面对这些,他没有抱头痛哭:“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多活几天?”而是抓紧时间,继续工作,当他离开时,留下的是九十六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试想,如果巴尔扎克放任自我,自暴自弃,荒度余生,他还会完成这部闻名遐迩的巨著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珍惜时间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事业的尊重。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无数仁人志士都用自己的身体力行阐释了这一观点。对于科学家,研究事物是事业。我国伟大的生物学家童第周珍惜时间,甚至熄灯后在卫生间刻苦读书。凭借珍惜时间,他以高出常人的努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为我国生物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任何人,只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简而言之,这是对事业最大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他人的尊重。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同于谋财害命。”一代文豪言简意赅地阐释了珍惜时间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他把浪费时间比作了谋财害命,可见对他人最好的尊重是珍惜他人的时间!珍惜时间,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曾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可见,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做有意义的事,使人生多姿多彩,才是尊重自己的最好方法。古人闻鸡起舞,成就了一个个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难道不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吗?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事业、他人的尊重。因为惜时,巴尔扎克终成文学巨匠;因为惜时,童第周成为科学伟人,因为惜时,无数志士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尊重生命、尊重事业、尊重他人和自己,在有限时间里做无限的事情,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小梦不吃土
1、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这种说法不正确。
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普通高中属于这一范畴。
2、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不仅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和综合实践劳动在内的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规范传授给学生,为他们在智能。品德、美感、体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的,就形成了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只有道德观念而无道德信念时,就会经常发生诸如明知顾犯之类的错误行为,这时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不一致。
4、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因此,学习所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5、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类,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6、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所谓“直观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时应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和已有经验,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获得生动表象;同时引导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规律和原理。教师要认识到直观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要为直观而直观,避免直观的形式化、庸俗化。
7、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有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虽然都是注意对象的变换。注意的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的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替代。注意的分散实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8、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它是同伴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如果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出于成员之间的利益、爱好、信仰方面相似,引导的好,对班级群体可以发生积极作用。如果它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不一致,则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称为破坏性的力量。
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教育要收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教育具有继承性;二是教育要收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三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0、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
11、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是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本说法不正确。
12、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这种说法不正确。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品德形成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二者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辨析真题及答案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