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0

今天天很蓝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取消代理人资格证考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州小熊

已采纳

保险代理人从业资格证已经取消考试了。以前是保险协会负责,现在基本都是各家保险公司自己考试,自己发证。

必须考过保险从业资格考试吗,取得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依法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的单位或者个人。保险代理是代理行为的一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保险代理行为的主体是保险代理人。通常保险代理人分为专业代理人、兼业代理人和个人代理人三种。 《保险代理资格证书》是中国保监会对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基本资格的认定,须通过参加中国保监会统一组织的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基本资格考试方可取得,它并不具有展业证明的效力,此证由中国保监会统一印制。 从2013年7月1日起,凡从事保险销售的人员,应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有资格报名参加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代理人资格去保险行业协会考,你进保险公司都会有相关培训的,这个难度不大,通过还是比较简单的 保险从业资格证不用考,有代理人资格证的就可以做这了

代理人从业资格就是指 代理人资格证 而保险从业资格证 则包括 代理人 公估人 和经纪人资格证 前面的范围比后面的小 查看原帖>> 满意请采纳

其实好多都没有证书,不过这都是违反规定的.应该说是必须办到证书.

一、报名考试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凡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报考保险代理人须初中以上学历,经纪人、公估人须高中以上学历的中国公民及港澳台同胞; 3、品行良好、正直诚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未受到过刑事处罚或严重的行政处罚。 必须要···

上面的朋友怎么把保险公司都说得这么黑暗呢? 打着招内勤的幌子招业务员这样的情况很多,但是每一个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也是需要考保险从业资格证的啊。业务员是比文员多一个代理证,不信你可以去你们公司问问你们公司的内勤,他们是不是都要考。 保险从业资格证,只代表你能在保险公司工作,不表示你能去做业务。 另说一句,平安保费部人员都有从业资格证,但是明文规定,不允许做个险,如发现立即开除。

告诉我QQ,我传给你啊

是一样的证件。另入到哪家保公司时,保险公司会再给一个展业证。

取消代理人资格证考试

219 评论(11)

一缕青丝万缕愁

没取消,只不过门槛抬高了,原来初中文凭就能考,现在很多地方抬高到了大专以上。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销售人员素质低,经常导致保险纠纷的问题。

291 评论(13)

丁国栋3

这是国家治理资格证考试乱象的措施实施的结果。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过去门槛偏低,初中学历就可以考取资格证书,因此被列入到取缔序列里了。

近期,国务院决定取消多项行政审批和许可,其中有6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被取消。本次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有26项,其中准入类14项,水平评价类12项,涉及证券、保险、土地估价、公路水运、金融理财等多个专业领域;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有41项,其中准入类1项,水平评价类40项,涉及民航、粮食、农业等领域。为什么要取消这些资格证?资格证大清理之后,求职最有用、最具含金量的证书有哪些?

一、取消这些资格证的原因

1. 考试遍地开花,水分越来越大

一方面,职业资格准入裹胁着职业资质的认定,催生出“考证经济”,通过办班、教材、考试来收取高额费用。而“考证经济”的利益冲动,又加剧了相关行政部门设置职业资格许可的冲动,造成许可越来越多,考试遍地开花的局面。而与此同时,这些匆忙设定的资格证、许可证的水分也越来越大,逐渐失去了考核与证明人才能力的意义。

2.  资格繁多,管控混乱

另一方面,职业资格准入许可的繁多,导致了行业管控的种种乱象。比如,建设工程领域的安全员、监理员、建造师等“五大员”制度是工程招投标的“硬件”。这不仅使得“挂证族”有了大量存在的空间,同时,资格管控在还事实上沦为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外衣。

3.  政府转变职能的必要措施

取消职业资格许可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要义之一。首先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社会的界线,把能够由社会承担的职能交给社会。对职业准入作出重新法律定位,对少数有限制必要的纳入到执业资质管理中去,其他的单纯的职业能力认证交给职业教育和行业协会去组织,顺应职业社会化的客观规律。其次是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治理行业的方式,推动行业的行政调节向法律约束转变,淡化对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资质管控的依赖。

二、热度不降反升的原因

1. 证书的权威性带来自信

证书带给人们的,除了是有关部门认定的权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职业上的自信和安全感。同时,收入或许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无疑,后者是人们对考证执著不已的关键所在。

盲目相信技多不压身的传统观念

在一些大中专院校与企业招聘的双选会上,不少毕业生考取了和本专业完全不相干的证书,而“多考一个也无妨,万一能用上”的理念成为他们的考证理由。对此,专业人士分析:以准毕业生为主,不少求职者都或多或少有抱着“先考着试试,多个证书万一以后职业发展能用上呢”的心态去考取证书。“技多不压身,多个证书多个活路”成为职场新人的普遍认识,对职业规划的迷茫导致人们喜欢用证书来寻求安全感。

提醒广大求职者:考证的前提是“学有余力”,要注意“精”、“专”,成绩不好,证书一堆,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

证书仍是入职敲门砖和加薪工具作用?

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入类职业资格证书,如律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等;另一类是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证书,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证等。据某网调查,证书类热门原因在于其作用是行业准入门槛或者参加公考、教师编等国家机关考试的必要条件。企业类认证热门原因在于,该类证书为行业最高权威认证,对薪金的提高有明显作用。然而在某个网站随机抽取的30家类型不一的企业采访中,有16家企业主管表示,在招聘时更关心学生有没有得过奖学金、完成过学术项目、当过学生干部等;13家希望大学生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只有一家把是否有资格证排在了第一位。

18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