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4

静香陈陈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保险代理人资格证考试内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王09870

已采纳

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如下:风险与风险管理:一 风险概述1.在保险理论实务中,风险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2.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个要素构成。3.对于人而言,风险因素是指(健康情况和年龄)。4.根据风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5.汽车刹车失灵导致车祸人亡,(刹车失灵)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6.在保险实务中,通常将损失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又称为实质损失。也可将损失分为四类:即(实质损失)、(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7.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与(技术风险)。8.(自然风险)的特征(不可控性)、(周期性)、(共沾性)。9.(抢劫)属于(社会风险)。10.依据(风险的标的)分,风险可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与(信用风险)。11.(人身风险)所致的损失一般有两种:(收入能力)损失及(额外费用)损失。12.按(风险性质)分(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13.(汽车碰撞)的风险属于(纯粹风险),在股票市场上(买卖股票)属于(投机风险)。14.按(风险产生的社会环境)分为(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雷电、暴风雨)属于静态风险;(生产技术的改进,人口增长)属于(动态风险)。15.依据(产生风险的行为)分类,风险可以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基本风险是指(非个人行为引起的风险)。特定风险是指(个人行为引起的风险)。如(火灾、爆炸)。16.风险的特征有: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普遍性)、风险的(可测定性)、风险的(发展性)。17.风险渗入到社会、企业、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体现了(风险的普遍性)。第二节 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2.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3.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组织,个人,家庭)。4.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分为(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五个环节。5.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6.在风险(管理演变过程)中,最有影响的风险管理的形式是(企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世纪90年代,风险管理继续发生着变革,在风险管理发展过程中,如(安全工程、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风险防范手段的出现),意味着(保险开始与其他风险管理组织行为相融合)。4.进入21世纪,(许多国家政府介入)了风险管理领域的(原因是巨灾风险事故的频发)。5.(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对企业、家庭或个人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6.风险识别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内容。7.(风险估测)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概率统计理论,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8.(风险估测)所依据的理论是概率统计理论,不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量化,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选择最佳的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9.(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10.(选择风险管理技术)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11.(评估风险管理的效果)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12.风险管理(具体目标)分为(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13.风险管理方法即风险管理的技术分为(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和(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14.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下列方法:(避免、预防、抑制)。如(定期体检属于预防)。15.(避免)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采取主动放弃或改变该项活动的方式;避免 风险的方法一般在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相当高或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效益时采用,它是一种(最彻底、最简单的方法、但也是一种消极的方 法)。16.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包括:(自留风险)与(转移风险)。转移风险分为(财务型非保险转移风险)与(财务型保险转移风险)。17.(自留风险)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即企业或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18.(转移风险)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损失,而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些单位或个人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19.(财务型非保险转移)风险是指(单位和个人通过经济合同),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移给另一些单位或个人去承担,如(保证互助、基金制度)等。20.(财务型保险转移风险)是指(单位或者个人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转移风险。(万能寿险)属于(财务型保险转移)。保险概述:第一节 保险的要素与特征1.《保险法》第二条规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 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 行为)。2.现代商业保险的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可保风险的存在)、(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准备金的建立)、(保险合同的订立)。3.可保风险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风险应当是纯粹风险),(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应当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标的同时遭受损失),(风险必须具有可测性)。4.保险费率计算的依据是(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所致保险标的(损失的概率)。5.保险费率厘定的(公平性原则)要求(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应与其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是相适应的)。6.保险费率是否适度应当是就保险(整体业务)而言的。7.保险费率厘定的(适度性)原则要求(保险人根据厘定的费率收取的保险费应能足以抵补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及有关的营业费用)。8.(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9.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总准备金)。10.(保险合同)是保险双方当事人履行各自(权利)和(义务)的依据。11.“一人为众,众人为一”体现了保险的(互助性)。12. 从保险的(科学性)来看,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准备金的提存等都是以(科学的数理计算)为依据的。13.(人身保险)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社会保险)经营主体是(国家)。14.社会保险则具有(强制实施)的特点。15.提供(社会救济)的主体是(国家)。(社会救济)属于(社会行为)。16.储蓄是(自助)行为。注意事项:“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了稳定发展保险代理人队伍,落实保险代理人持证上岗制度而设立的资格测试,是保险从代理人初入保险市场的凭证 。参考链接: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重点_百度经验保险代理人资格证考试重点_百度文库

保险代理人资格证考试内容

308 评论(14)

3未闻花名3

用点心把书看两遍,用点心再做两道题找找感觉。再用点心去考试,基本没问题的。 保险考试重在理解,很容易的。 我上星期刚考好,考了73.我也怎么

221 评论(13)

快乐的精灵王

考保险基础知识,当然还要考一些专业知识。应该发教材给你的,你可以看教材,多做固定题型就能过。

139 评论(14)

上海二当家

中国平安代理人资格考试的辅导书,中国平安自己出的。第一章风险与保险考试目的:本章是风险和保险的入门知识,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风险和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以提高考生的保险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考试内容:(一)风险与风险管理了解风险的含义、风险的组成要素、风险因素以及风险事故和损失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熟悉风险的特点、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以及风险的可变性;熟悉风险按不同标准的分类以及各种分类对于保险的意义。熟悉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风险识别的含义和内容;了解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的含义;熟悉风险管理技术的种类、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和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含义和两者的区别;了解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的含义、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主要方法和各方法的运用及其优缺点;熟悉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各方法的运用及其优缺点;了解保险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地位;熟悉风险、风险管理和保险的关系。(二)保险概述掌握保险的定义、保险定义的经济以及法律内涵;熟悉保险的基本要素、可保风险的特征、保险是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机制、保险的大数法则基础、保险费率厘定的科学性以及保险基金的运作原理;熟悉保险的特征、保险是经济性、互助性、法律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熟悉保险的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基本职能的表现形式;了解保险派生职能的主要形式、保险防灾防损工作的意义以及保险融资职能的具体内容;了解保险的作用与保险职能之间的关系、保险宏观作用的具体表现、保险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熟悉保险与实现财政收支计划和信贷收支计划的关系;了解保险与对外经济贸易的关系、保险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作用,熟悉保险微观作用的具体表现;掌握保险与企业生产、保险与群众生活、保险与企业间公平竞争、保险与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关系。掌握保险通常的几种分类标准;熟悉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的含义;掌握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的概念及其内涵;了解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含义及其区别;熟悉原保险、再保险和共同保险的含义。(三)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熟悉保险产生的自然基础和经济基础、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我国保险业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保险市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保险市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测试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保险市场基本要素、保险市场结构以及我国保险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知识的程度。考试内容(一)保险市场概述了解保险市场的概念、保险市场的种类以及具体划分的标准;熟悉市场分类、保险市场结构的三种类型;了解完全垄断型、完全竞争型以及垄断和竞争并存型保险市场各自具有的特点。(二)保险市场要素了解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保险市场需求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掌握影响保险需求总量的因素;了解保险供给的概念、制约保险供给总量的因素;了解保险市场价格的内涵以及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保险市场上的作用;了解保险市场中介的作用;掌握保险代理人的概念、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及其主要业务、保险经纪人的概念、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及其主要业务、代理人与经纪人的区别;了解保险公估人的概念、保险公估人的法律地位。(三)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和前景熟悉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了解我国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三章保险法律制度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保险关系的法律体系的总体把握程度,测试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担保险合同法以及保险业法基本内容的程度,使考生深刻理解保险的法律内涵,提高其合法从业、合法竞争的自觉性。考试内容(一)保险法的概念熟悉保险法的概念、保险法所调整的两方面的法律关系;了解我国保险立法的历史沿革;掌握《保险法》的框架结构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保险管理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熟悉保险中介人法规的相关内容、《保险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对人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掌握保险活动应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原则、保险自愿原则、境内投保原则、保险专业经营的含义及其意义、分业经营的要求及其意义、公平竞争原则的意义。(二)保险公司及其经营规则了解保险公司及其组织形式;熟悉设立保险公司应具备的条件、保险公司的设立程序、保险公司的变更及其程序了解保色公司遵循业务经营规则的重要性;熟悉保险经营的业务范围的具体要求、分华经营的内涵、原因及其现实意义;了解保险公司泽取和结转责任准备金的意义、人寿保险公司和非人寿保险公司提取责任准备金的不同方式;熟悉末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概念及其提取方式;了解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的重要意义及其提取方式、保险公司公积金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当年自留保费的概念、《保险法》对当年自留保费的限定及其原因、偿付能力的概念、偿付能力对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意义;了解保险公司资拿运作的重要性、了解我国《保险法》对资金运作的规定;熟悉再保险的概念、分保原则;掌握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业务经营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了解保险公司解散的概念、任意解散与强制解散事由;了解人寿保险公司不得解散的原因、意义、保险公司清算的程序;了解保险公司破产的概念、保险公司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三)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了解保险业管理的三个层次;熟悉国家对保险监管的主要职能;了解保险行业自律及保险企业内部管理的必要性。熟悉国家对保险组织监管的主要内容、对保险经营监管的内容;掌握国家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内容、对费率和条款监督、对再保险业务监管以及对保险公司业务竞争监管的必要性。熟悉国家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内容以及对资本金、准备金、资金运作和财务核算监管的必要性及其监管的主要内容和监管原则。掌握国家对保险中介监管的内容;熟悉对中介的资格监管、业务监管、财务监管的具体内容。了解保险行业管理的概念、保险行业管理组织的性质和保险行业自身管理的内容。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35 评论(11)

柚柚滴溜溜

作为保险行业从业的第一个门槛,保险从业资格证是进入行业的基本证书,那么保险从业资格证需要考多少门科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模式为“1+N”,即一门公共基础+N个专业证书。所有证书均为单科资格证书,不存在几张单科证书换一张总的从业资格证的说法。

基础科目(必考):《公共基础》

通过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及证书审核的银行从业人员将获得公共基础证书。

专业科目(选考):《个人理财》、《风险管理》、《公司信贷》和《个人贷款》

考生可选择其中一科或多科报考。

专业科目考试及审核通过后的银行业从业人员将获得相应单科专业资格证书。

1.年满18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中以上或者同等学历的人员文化程度。

(一)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保险基础知识》(2012年版)和《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2012年版)两本 书。分值分配和命题范围如下:保险原理知识占30分,命题范围是《保险基础知识》一书的第一章至第五章;财产保险知识占10分,命题范围是《保险基础知 识》一书的第六章;人身保险知识占25分,命题范围是《保险基础知识》一书的第七章;《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规范占15分,命题范围 是《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保险基础知识》一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其他相关法规部分占20分,命题范围是《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

其中《中 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占10分(全部为判断题),《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共占10分。详细命题范围请见中国保监会网站公布的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

(二)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命题范围包括“保险原理与实务”和“保险经纪相关知识与法规”两部分。“保险原理与实务”占60分,参考用书是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出版的《保险原理与实务》(2012年版)。“保险经纪相关知识与法规”占40分,参考用书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保险经纪相关知识》 (2012年版)和《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2012年版)。详细命题范围请见中国保监会网站公布的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

保 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命题范围包括“保险原理与实务”和“保险公估相关知识与法规”两部分。“保险原理与实务”占60分,参考用书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的《保险原理与实务》(2012年版)。“保险公估相关知识与法规”占40分,参考用书是《保险公估相关知识与法规》(2012年版)。

22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