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妙奔奔1123
您好,教师资格作文分为三大部分:1、开头:直接点题,表明思想。篇幅大约在200字左右,这200字就相当于一篇论文的摘要。简单明了的总体概述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什么要这么做,具体采取哪些措施,预计达到的效果。2、中间:论述自己的观点,说明意义和作用。3、结尾:逻辑清晰明确,点明主题。教师资格作文,做好多引用一些教育知识和思想,更容易取得高分。
小崔崔shining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立意示例
1.管仲随齐恒公攻打孤竹,春天出征,凯旋时已是冬天,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他放开老马,人们随着老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北京大学一位老教师,在海淀区住了将近半个世纪,自认为蒙着眼睛也能找回家,像地道的老马,然后有一次他走了一条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条大马路,车如水,马如龙,竟一时找不到归路,幸而看到马路上驶过的332公交车,才得以安全回家。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参考立意:
经验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思维定式阻碍问题解决。
2.有一种叫做“诡异谷”的现象,当机器人跟人类的样貌非常接近时,或是电脑生成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逼真时,反而会给人带来一种不真实、不舒服的感觉。
2001年的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是有史以来第一部CGI(纯电脑生成影像)影片,其中的人物角色全部都是用人造影像合成,几乎无一例外地完美。但是这部影片却遭到了评论界的批判和市场的失败。
事后,3D动画师们学会了将不完美因素融入设计,创造出人物,才更生动自然可爱。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参考立意:
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太完美反而不够完美一一以完美或不完美及其关系的主体即可;学生是不完美的人,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完美的个体。
3.“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个板。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了“新木桶原理”,认为当木桶倾斜一定角度后所能装的水,才是它的真正容量,也就是说,木桶的长板越长,装的水越多。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参考立意:
“新木桶理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审题立意。一是从原有的“木桶理论”着眼于短板,到“新木桶理论”,把木桶倾斜一下,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此时着眼的就是长板。因此,这可以说,转变一种思路,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这可以从“转变思路”“打破传统思维”方面来立意,谈及“创新”思维也是可以的,但要从具体的“思路转变”上引到“创新思维”的立意上来。
二是可以从“短板”和“长板”的比喻意来看,“短板”是指人的不足之处,“长板”是指人的长处,因此,可以从“发挥人的长处”,“发扬人的优点”的角度进行立意,引导教育方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从这两方面立意之后,选择其中一个立意,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对着中心论点问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接着就可以按照已有模板进行写作了。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立意示例的内容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黑崎龍少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总分150分,其中作文50分,很多同学综合素质过不了,就是因为作文没过。一是留的时间不够,潦草收尾,二是写跑题,虎头蛇尾,不符合以下评分标准:图片从以上评分标准可以看出,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还是以议论文为主。虽然在考纲里没有明确题材,但相对而言,还是以议论文,尤其是以教育类议论文为主。那么,议论文写作有哪些要求和规范呢?01议论文主要是阐述观点、表达看法的文章。可以说,议论文以抽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具有概括性、严密性。有着很强的逻辑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议论文的主要要素来讲,议论文主要有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而其一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说是引论、本论和结论。具体的本论部分又有论据需要论证,具体的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给大家讲这么多理论,不如直接看后面的范文,但之前还是需要给大家一些基本框架和模式,按照以下框架来梳理议论文写作步骤,最起码思路不会偏离。02作答要求:1.观点明确。标题、开头和结尾要亮明观点2.分析具体。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条理清晰。一篇文章一般在4-8个自然段即可4.语言流畅。表现在至少没有病句5.题目自拟。忘写规定扣分”2—5分“6.立意自定。中心思想自己拟定7.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800字。原则上少50字扣“1分”031、卷面整洁2、语言规范:不要使用网络语(且行且珍惜、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也是醉了、高富帅、白富美、屌丝、甄嬛体如贱人就是矫情&想必是极好的、不明觉厉、活久见、只能呵呵了、等)3、写作思路顺序建议:(1)看卷子的空白格子布局(2)大致规划字数和文章段落(3)审题立意、写草稿、列大纲(4)起题目,写题目(5)谋划开篇布局(6)动笔04审题立意尤其重要:审题立意清楚了,观点论点才明确图片什么是文章的立意?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意在笔先”。“意”是主题(中心),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立意高下是文章成败的关键。立意的基本要求:准确:正确理解材料;鲜明:分明而确定,不要含糊;深刻:独特的感受和见解;新颖:新奇而别致。审题立意的步骤,第一要审题,就是要审材料作文的材料,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很多同学就是做不到这一点,往往一个材料有中心思想,或者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立意,但总有一个最佳或者最全面的立意角度,所以要认真理解,不要选一个不好的角度,更不要脱离题意。“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就是写作时要符合材料的观点或中心。05有了立意,就可以先构架出 写作提纲或思路框架切合材料、中心论点、文章结构:第一段:引言+分析材料—引出论点。第二段:分论点1——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论点?论点是什么意思?第三段:分论点 2——论点的重要性、作用?不按照论点的反面作用?第四段:分论点3——按照论点怎么做?会怎样?第五段:总结+排比+总论点。按照以上的框架或者提纲大纲来写作即可。图片06范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参考范文:师爱无限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开始,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发自心灵深处对学生的爱,去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并转化为学生自信、向上、进取的动力,从而达到教人、育人的目的。师爱是心灵的沟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人的深处。”作为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样,你会感到一种心灵的愉悦,这份愉悦来自学生带给你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般滋润,如融融春意般温暖。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人者,人恒爱之。”只要你付出爱,用心去爱,就能感受到来自学生的爱。师爱需要换位意识。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当有了缺点或错误时,往往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当众批评。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陶行知先生曾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的确,我们必须蹲下身子,学会变成孩子,要有一种换位意识,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理解学生,真正把师爱转化为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积极进取的力量源泉。师爱需要讲究艺术。有些教师埋怨:“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重老师,一点也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分,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至学生“谈师色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近似溺爱,对学生缺乏基本要求,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过犹不及,爱学生不等于放任自流,但更不能吝于施与,关键是要讲究分寸,讲究艺术。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教师既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也要注意师道尊严,才能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师爱是催生百花的春风,是抚慰心灵的阳光,是滋长希望的土壤。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用“心”去爱学生,让你对学生的爱孕育出教育的累累硕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做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师爱无限。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