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散了心
1.“居经”、“避年”之说最早记载于:
A《皇帝内经》 B《千金要方》 C《伤寒论》 D《脉经》
2.在——中提出:女子不孕与“五不女”的先天生理缺陷有关
A《傅青主女科》 B《黄帝内经》 C《经效产宝》 D《广嗣纪要》
3.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是:
A气血 B天癸 C 脏腑 D 胞宫
4.横行于腰部,总束诸经的奇经是:
A冲脉 B任脉 C 带脉 D 督脉
5.健康女性,一般初潮年龄为:
A 10岁 B 12岁 C 14岁 D 16岁
6.终生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
A暗经 B激经 C 居经 D 避年
7.产后机体的病理特点是:
A 血感不足,气易偏盛 B 肝失调达,气机逆乱 C 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D 多虚多瘀
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月经先期:
A月经周期提前3天 B月经周期提前4天 C 偶尔一次月经提前7天
D月经周期提前10天 ,连续出现两个周期
9.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临床表现;
A月经周期提前10天、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B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
C 经期少于2天或超过8天,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D月经3个月来潮一次而机体无其他不适
10. 不属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是:
A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 B胸胁、乳房胀痛
C经后小腹疼痛,喜按 D经行不畅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代表方剂是:
A温经汤 B 胶艾四物汤 C血府逐瘀汤 D 膈下逐瘀汤
12.痛经的治疗原则是:
A行气活血 B 通调气血 C补气养血 D温经散寒
13.气血虚弱型闭经治疗宜:
A活血化瘀通络 B温经散寒通络 C行气破瘀通络 D补气养血调经
14.下列临床表现,诊断闭经欠妥的是:
A既往月经后期,渐至闭经
B 既往月经正常,突然停闭6月余,腹步膨隆,脉滑
C 月经初潮较迟,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
D 年龄超过18岁月经仍未来潮
15.下列哪项闭经不属于生理性闭经:
A育龄期未妊娠者 B 青春期前 C妊娠期 D 哺乳期
16.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出血,量或多或少,淋漓不净,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证属:
A血瘀型月经过多 B血瘀型经期延长 C血瘀型崩漏 D血瘀型痛经
17.下列哪项不是脾虚型崩漏的主要症状:
A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
B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C不思饮食,气短懒言
D量多,色红,质稠
18.产后三冲:
A冲心、冲肺、冲胃 B 冲心、冲肺、冲肝
C 冲心、冲肺、冲脾 D冲脾、冲肺、冲肝
19.经行量少,色暗红,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面色青白,苔白,脉沉紧。证属:
A肾虚型月经过少 B气滞型月经过少 C血虚型月经过少
D血寒型月经过少
20.气虚型月经过多,代表方剂:
A补中益气汤 B归脾汤 C保阴煎 D举元煎
21.下列哪项不属于带下病:
A经行前后,带下量多,无色无臭
B带下量多,色白无臭
C带下量多,赤白相兼臭秽难闻
D 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
22.带下量多,色黄绿如浓,或赤白相兼,质稠,恶臭难闻,治以:
A健脾益气 B温肾助阳 C清热利湿 D清热解毒利湿
23.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味,伴神疲倦怠,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缓弱。治疗方药宜选:
A完带汤 B易黄汤 C内补丸 D止带方
24.血虚妊娠腹痛的最佳选方是:
A 归脾汤 B 胶艾汤 C八珍汤 D 当归芍药散
25 妊娠恶阻的.治法宜:
A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B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C 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D柔肝养阴,降逆止呕
26.妊娠腹痛产生的机理是:
A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 B气血虚弱,气血运行不畅
C肝郁脾虚,气血运行不畅 D胞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27.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
A带脉亏虚,不能系胎 B脾虚化源不足,胎元不固
C 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 D气血不足,不能载胎
28.治疗气血亏虚型胎动不安的代表方剂:
A寿胎丸 B保阴煎 C固阴煎 D胎元饮
29.肾虚胎漏的治法宜:
A补肾固冲,止血安胎 B固肾安胎,止血
C补气养血,止血安胎 D健脾益气,止血安胎
30.滑胎是指: A第一胎就出现流产者 B 第二胎出现流产者
C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者 D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以上者
31.肾虚滑胎的代表方剂: A寿胎丸 B胎元饮 C 八珍汤 D泰山磐石散
32.脾虚妊娠肿胀的治疗宜选:A参苓白术散 B白术散 C实脾饮 D鲤鱼汤
33.患者妊娠8月余,头晕目眩,甚则视物昏花,不能站立,伴胸闷胁胀,泛恶吐涎,倦怠嗜卧,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而缓。治疗宜选:
A导痰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 温胆汤
34.胞衣不下是指胎儿娩出后,经——后胎盘不能自然娩出。A 30分钟 B 60分钟 C 90分钟 D 120分钟
35.产后三病是指:
A痉病、郁冒、大便难 B发热、郁冒、大便难 C 痉病、昏迷、心悸
D痉病、郁冒、泄泻
36.产后病的治疗原则
A大补气血 B活血化瘀 C 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
D 清热解毒
37.下列哪项不是血虚型产后腹痛的主要表现:
A产后小腹隐痛喜按 B面色苍白 C头晕眼花
D恶露量少,色暗不畅
38.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时多时少,淋漓不断,色暗有块,少腹疼痛拒按,舌暗,脉沉弦。方选:
A生化汤 B补中益气汤 C保阴煎 D桃红四物汤
39.下乳涌泉散适用于:
A气虚型缺乳 B肝郁型缺乳 C肾虚型缺乳 D气血虚弱型缺乳
40.婚后不孕,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脉沉细。方选:
A真武汤 B养精种玉汤 C开郁种玉汤 D毓麟珠
参考答案
1 D 2 D 3 A 4 C 5 C 6 A 7 D 8 D 9 D 10 C
11 A 12 B 13 D 14 B 15 A 16 C 17 D 18 A 19 D 20 D
21 A 22 D 23 A 24 D 25 B 26 D 27 C 28 D 29 A 30 D
31 A 32 B 33 C 34 A 35 A 36 C 37 D 38 A 39 B 40 D
小人鱼不流泪
中医医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如下:
中医学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指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执业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出台《执业医师法》对我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以下简称中医医师)实施资格考试、执业注册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医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其权益,保护人们健康安全;同时,也是与国际上对医师的管理制度接轨,便于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漫野之弥
2017中医助理医师模拟试题及答案
1、 “寒从中生”中“寒”的特点是
A、多为实寒
B、以寒为主
C、恶寒憎热
D、虚而有寒
E、面色青紫
2、 痰饮流注于经络,则可见
A、肢体麻木
B、恶心呕吐
C、胸闷心痛
D、胸闷气喘
E、胸胁胀满
3、 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
A、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B、脏病多实,五脏宜泻
C、腑病多虚,六腑宜泻
D、腑病多实,六腑宜补
E、脏病多实,五脏宜补
4、 五行关系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A、木侮土
B、木生土
C、木克土
D、木疏土
E、木乘土
5、 足手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肩胛部
B、头面部
C、胸部
D、背部
E、四肢部
6、 下列哪项是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液
B、主津
C、主腐熟水谷
D、主统血
E、主运化
7、 脾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8、 疠气与六淫邪气的主要区别是
A、多与季节气候有关
B、多与地理环境有关
C、体外入侵
D、具有强烈传染性
E、多从皮毛口鼻而入
9、 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A、脉外
B、三焦
C、心脉
D、胸腔
E、全身
10、 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其治则是
A、塞因塞用
B、攻补兼施
C、实者泻之
D、虚者补之
E、通因通用
11.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A.辛凉解表
B.益气解表
C.滋阴街边
D.解表达邪
E.辛温解表
12.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治法应为
A.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C.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D.燥湿化痰,理肺止咳
E.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13.下列正确的是
A.切开法适合阳证外疡
B.切开法适合阴证外疡
C.切开法适合外疡已成脓者
D.切开法适合一切外疡
E.以上均非
14.好发于颈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数年不愈属于
A.有头疖
B.无头疖
C.蝼蛄疖
D.疖病
E.蛇头疔
15.丹毒相当于西医学的
A.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B.下肢静脉炎
C.动脉炎
D.淋巴结炎
E.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16.属于带下的生理现象的是
A.带下属津液
B.带下有周期性月节律
C.带下量随妊娠期增多
D.带下淖泽胞官、阴道
E.以上均是
17.月经病的主要病机是
A.脏腑功能失常
B.血气不和
C.冲任二脉损伤
D.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E.以上均是
18.月经先期是指
A.月经周期提前三天,连续两个周期
B.月经周期提前七天,只一个周期
C.月经周期提前十天,只一个周期
D.月经周期提前七天,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E.以上均非
19.以下属于“证候”的是
A.便秘
B.疖
C.大汗
D.肝血不足
E.感冒
20.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稼墙
C.从革
D.润下
E.曲直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之外寒的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是以寒邪为主,多为实寒。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痰饮通常称为有形实邪,其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若流注经络,可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等。若结于局部,可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4.【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难经》说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和《金匮要略》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指根据五行学说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肝的病变传及于脾,属于木乘土。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7.【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疠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这三个特点,故疠气与六淫邪气的区别主要在于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9.【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部位三焦的总体生理功能有二:一是通行诸气,即部位三焦是一身之气上下运行的通道。肾精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的宗气,自上而下达于脐下,以资先天元气。二是运行津液,即部位三焦是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
10.【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
11.【答案】D
【解析】感冒的治疗原则是解表达邪。
12.【答案】A
【解析】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属于风寒袭肺证,应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13.【答案】D
【解析】切开法适用于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
14.【答案】D
【解析】有头疖临床表现为红色结块,范围约3 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小脓头,出脓即愈;无头疖的临床表现红色结块,范围约3 cm,无脓头,灼热触痛,2~3天化脓,出脓即愈;蝼蛄疖临床表现好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分为坚硬型与多发型,局部皮厚,且硬者较重,皮包呈空壳者较轻,若无适当治疗则迁延日久,可损及颅骨,如以探针或药线探之,可触及粗糙的骨质,必待死骨脱出方能收口;疖病好发于颈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数年不愈。蛇头疔属于疔类,根深坚硬,状如钉丁。
15.【答案】A
【解析】丹毒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16.【答案】E
【解析】带下的生理现象是:带下属津液,带下有周期性月节律,带下量随妊娠期增多,带下淖泽胞宫、阴道。
17.【答案】E
【解析】月经病的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二脉损伤,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18.【答案】D
【解析】月经先期是月经周期提前七天,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19.【答案】D
【解析】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20.【答案】E
【解析】木日曲直;火日炎上;土日稼墙;金日从革;水日润下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