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14

逍遥七星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幼师资格证下证多长时间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桃乐丝816

已采纳

看你考几次通过,像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海)教育中心基本一次通过,半年时间就能拿到证书了。

幼师资格证下证多长时间

352 评论(15)

佳佳13817062298

非常好 只需报名学校 不入学 都可以拿到

261 评论(15)

静妙奔奔1123

考幼师资格证需要的条件:学历: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通过教师资格考试:非师范专业类毕业生,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主考《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普通话水平要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符合以上条件后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审核通过可获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

186 评论(13)

小崔崔shining

看你自己了,如果你是幼师应届毕业生有的地方不需要考试的,就可以参加报名,然后体检,过关了就可以拿到了,如果不是幼师专业,还要进行考试,及格了才行,一般考两三天,我是八月份报名的,十二月份左右就拿到证了,所以也没有多久

151 评论(15)

黑崎龍少

教师资格证从报名到拿证最快大约需要7个月15天。具体的流程如下:

另外:笔试成绩会保留2年,2年内通过三门科目即可。而笔试和面试通过后的成绩可保留3年,如果普通话还没考过,3年内都可以去考普通话等级证书。

139 评论(9)

a2581810110

认定后在2-3个月内可以拿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面试都考完并通过之后,需要到各地市去进行认定申请,认定通过后就可以领到教师资格证书了,不同地市的教育局办事效率不一 样,这个就要看各地市的一个工作安排了,到时候都会进行具体的通知的。教师资格证认定程序:考取教师资格证,点击蓝字咨询机构(1)网上申报 首先大家要按照时间安排,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在首页“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网报入口”进行网上申报。注意中国教师资格网只在每天的7:00~24:00开放。 (2)体检报名成功后,申请人根据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安排,在指定的医院参加体检,具体安排以各认定机构网站发布的认定公告为准。教师资格认定体检项目较多,有的地方体检会有“空腹8小时”、“不宜化妆”、“留晨尿”等要求,大家认真阅读公告,按要求准备。 (3)现场确认 申请人在网上申报完成后,在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提交相关材料完成现场确认。(4)审查材料及认定阶段 相应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各类材料进行审核,在正式受理申请材料截止之日起30日内做出是否认定的结论,并以适当方式通知申请人领取教师资格证书。证书的领取时间请查阅各认定机构网站发布的通知。 现场确认一般需要以下原件,具体以各地公告为准。 (1)身份证原件。在户籍所在地申请认定的,另需提交本人户口本或集体户口原件;在居住地申请认定的,另需提交有效期内的居住证原件;(2)到认定机构指定医院体检的《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表》原件;(3)学历证书原件(第一类申请人必须提交其师范专业的学历证书);港澳台学历应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港澳台学历认证书》原件,国外学历应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书》的原件。在审核材料过程中,对于认定系统无法直接比对验证的学历,申请人须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在学信网在线申请)。建议申请人提前在学信网验证学历,无法验证的及时申请认证报告。幼师、中师学历须提交学历认证报告。 (4)本人近期免冠正面一寸证件照片一张; (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考取教师资格证,点击蓝字咨询机构

193 评论(14)

Lydia胖胖

面试之后,再申请认定,认定通过了一般3个月之内可以拿到证件。教师资格证考试推荐优路教育,优路教育教学体系完善,师资力量丰厚。【点击在线咨询问题】教师资格证分类如下几种:1、幼儿园教师资格证;2、小学教师资格证;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5、中等专业学院、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证(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八)成人/大学教育的教师资格证,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优路教育。课程是优路教育作为培训机构的主要产品呈现。优路教育的课程之所以能广受好评,得益于优路教育教学和教研的紧密配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和教研,一个负责知识的“研究”,一个负责知识的“传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员呈现优秀的教学课程产品。

10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