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1

小豆包么么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安徽省二建考试资格证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anjan3344

已采纳

安徽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

凡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考试:

(一)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2年的。

(二)取得非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4年的。

(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10年的。

(四)取得建筑工程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

符合报名条件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考相应科目:

(一)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只须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

(二)已取得某一专业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择增项另一个《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参加“相应专业”的考试。

扩展资料

安徽二建报考报名、资格审查和缴费:

(一)网上报名

考生于2018年2月1日9:00至2月10日17:00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按照网站规定的流程填写个人报名信息、上传本人照片,并于次日中午12时后上网查看照片审查结果。凡照片审查不合格的,需重新上传照片;照片审查合格的,即可下载打印报名表。

各市信息管理人员应于1月31日前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后台,设置本市报考资格审查时间、地点和报名咨询电话,并在报名期间及时进行照片审查,确保报名工作顺利进行。

(二)现场资格审查

全省实行考前现场资格审核。已取得档案号的老考生无需现场资格审查,于2月23日后直接上网缴费。

新考生现场资格审查材料包括:

1.从安徽省人事考试网下载打印的报名表1张。

2.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复印件1张。

3.本人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张。

4.符合报名条件规定的相应工作年限证明(事业单位报考人员应提供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其他报考人员应提供参加属地基本养老保险证明等)。

5.符合免试考2科报考条件的考生须提供本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张。

6.符合报考相应专业的考生须提供本人安徽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张。

省直考生先将报名材料交单位初审,单位人事部门将初审通过的人员信息制作成安徽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资格审查花名册,于2月26日携带花名册和报名材料到安徽省人事考试院(合肥市徽州大道与太湖路交口恒生阳光城8号写字楼四楼)接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现场资格审查(不受理考生以个人名义报送的材料)。

市以下考生资格审查工作由当地人社、建设部门负责。各市人社、建设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上网公布本市资格审查时间和地点,并于3月5日前完成资格审查和网上确认工作。

在报名审查中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者,资审单位应当即取消其报考资格;对弄虚作假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网上缴费

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皖价费〔2015〕123号文件规定,2018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费收费标准为50元/科,根据建注函〔2018〕7号文件规定,上缴6元/科试卷费,共计56元/科。

凡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于2月23日9:00至3月8日17:00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按缴费流程,通过易宝支付平台支付考试费用。如对费用支付问题有疑问,请咨询易宝支付平台24小时客服热线:。考生缴费成功以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收到所缴费用为准。未按规定的流程和时限办理报名手续或未支付考试费用的,视为自行放弃报名。

参考资料:安徽省人事考试网—二级建造报考条件须知

安徽省二建考试资格证

83 评论(10)

薇枫1988

安徽二建报名资格条件如下:

1、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专以上学历,要求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2年就可以报考;

2、或者不符合专业要求,其他专业报考的话,需要中专以上学历,然后项目管理工作达到4年就可以报考安徽二建考试了;

3、如果大家没有学历,那么就需要项目管理工作达到10年才可以报考;如果大家有取得建筑工程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也可以报考安徽二建考试。

二级建造师是建筑类的一种执业资格,是担任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注册建造师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注册执业人士。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和住建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经过注册登记后,即获得二级建造师注册证书,注册后的建造师方可受聘执业。二级建造师考试科目有三门。

2002年12月5日,人事部、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工作正式建立。该《规定》明确规定,我国的建造师是指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350 评论(13)

向土豆要努力

你好!报考条件 (一)凡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含专业证书)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的人员,以及相近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5年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二)符合上述(一)的报名条件,具有工程(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免试部分科目: 1、已取得《建筑业企业二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只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 2、已取得《建筑业企业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只参加《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1个科目的考试。 (三)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择其它专业类别的《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核发相应专业类别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注册时增加执业专业类别的依据。通过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的人员,在申请参加其它专业类别《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考试时,需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确认后,方可报名。 (四)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的截止日期为2008年6月底。希望我的答案能给你帮助.

133 评论(12)

80年代之后

报考二建条件有两方面的限制1,专业是工程类或者是工程经济类,不知道你是否满足2,从事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类工作经验两年(从事哪一行好解决),2年的时间指的是从毕业到本次的注册时间,一般是在六七月份左右。 我也是2012年7月毕业的(芜湖),每年安徽的时间不一定固定,这个问题不会太大。而且,你说你是7月份毕业指的是你7月份离校的吧。差一两个月没什么大问题,放心考吧,我也准备今年报名,也可能是2014年二三月份,每年报名时间不一定一样的哦,要等十月份的通知。希望对你有帮助

83 评论(9)

细舆媚砜

报名条件在网上可以找到的。2015年各地二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条件汇总:凡遵纪守法,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业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符合上述(一)的报考条件,具有工程(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的人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免试部分科目:1、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只参加《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1个科目的考试。2、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二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只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三)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另一个《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后核发相应专业合格证明。该证明作为注册时增加执业专业类别的依据。(四)上述报考条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的截止到报名当年年底。

279 评论(14)

天壹老师

2019年安徽二建报考条件:

凡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报名参加安徽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考全科”报考条件

1.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2年的;

2.取得非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4年的;

3.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满10年的;

4.取得建筑工程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

建筑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培养的学员具有土木工程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的,其在校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工作年限。

(二)“免1科”报考条件

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考《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只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

(三)“相应专业”报考条件

已取得某一专业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择增项另一个《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参加“相应专业”考试。

上述报考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相关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全日制学历报考人员未毕业期间经历不计入相关专业年限;有关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认定可参考国人部发〔2004〕16号文件。

社保问题:

事业单位报考人员无须提供养老保险证明或社保参保信息,非事业单位报考人员应由资审部门核查社保参保信息等(具体方式以各市公告为准);

18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