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热茶
打错灯,允许有2秒“修正期”“错误使用转向灯,包括两点。一个是把方向打错了,比如左转打成右转灯。” 考虑到学员都是“菜鸟”,考试中如果打错灯,只要在2秒钟内纠正,就不予追究。“第二点,却很容易被忽略。灯打早了,或者晚了,都算错。”很多学员就是在这一项被“一票否决”的。在靠边停车时,按要求必须开启右转灯,“通常是在进入泊位前3秒钟,就得打灯。” 泊位前还划有黄色虚线,就是提醒学员要打灯了。学员顺利停进泊位,然后打左转灯,重新起步,正准备进入下一个考试科目,电脑提醒:她出局了。“起步后,就必须关掉左转灯。很多学员都忘了这一点。” 考官说,按照防御性驾考的规定,一个考试科目完成后,10米之内就必须把转向灯灭掉,否则都算“晚灭灯”。那么,什么是“早打灯”呢?有学员就“以身试法”,他在变更车道时,打了右转灯,然后一直亮着,开了100多米,才进入导向车道,准备右转。“这就错了。” 考官说,一般情况下,在距离路口10到30米处开启转向灯。如果开得过早,可能给后车一个错觉,“是不是忘记关转向灯了”,从而放松警惕。而有些车子直到进入导向车道,才想起来要开灯,这个时候往往会让后车和行人反应不及而发生事故。不少考生,掉头掉一半停车在10条标准中,还有条“高压线”让学员心有余悸:“车辆掉头时,因操作不当中途停车。”这是不是意味着,掉头时都不让停车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掉头考试区域,记者看到两辆考试车都停了下来,结果迥异。“第一辆没问题,因为它的车头还没越过中心线,这是允许的。”庄永森说,第二辆就出局了。“因为它的前车轮已经过了中心线,电子评判认为已经开始掉头动作,这个时候停车,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停’,直接出局。”出局的林先生觉得挺委屈:“我看到右边有车过来了,当然要停车避让,否则不是撞上去了吗?”考官解释,这恰恰说明林先生在准备掉头时,没有认真观察周围情况,直到车子横跨中心线,才发现危险,如果来车速度很快,车祸在所难免。所谓防御性考试,考的就是扩大视野,尽早发现危险,避免事故可能性。因此,判林先生出局。张先生紧接着林先生,左转弯后,却发现车头已经抵在路边绿化带的水泥台阶上,没有掉头的空间了。“方向盘打慢了,车速又快了些。”庄永森说。正说着,车子开始倒车,“停下!停下!”旁边的教练喊了起来。“倒车是绝对禁止的,肯定是不合格了。”庄永森支招,“菜鸟”考试,最好在1挡或者2挡低速通过。斑马线前不让行,直接出局除了5项实行电子评判的标准,防御性驾考的其他标准,都需人工评判。记者昨日参观了驾管所内的监控中心。“我们判的比较多的,还是不注意避让车辆和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一位考官介绍,不管是公安部的考试大纲,还是此次新推出的防御性驾考标准,对“斑马线前不让行”的,全部“零容忍”。记者看到,监控中心的两面墙上,密布着电视屏幕,“我们可以监控到每一辆考试车内部和各个考试路段。”正说着,考官发现一辆考试车驶近斑马线,而斑马线上正好有两个行人通过。考试车上的学员显然意识到需要让行,但是一犹豫,前车轮已经压上了斑马线。“这个就太可惜了。”考官说,这就算“车辆停在人行横道,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直接出局。驾考严要求,逼出多练习练着练着,菜鸟练成老手防御性驾考体验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此项新的考试标准确实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以此前就要求的“出车前进行车辆安全检查”为例。“往常都是说说而已,这次动真格的了。”多位教练说,主要检查内容有三项:胎压是否正常、车身底部是否漏油,以及轮胎螺丝是否松动。题目举例:1、驾驶人在超车时,前方车辆不减速、不让道,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顾全大局,使你的车辆保持在便于观察的位置上,要_______。A.引人注意,连续鸣喇叭加速超越B.放眼远方,加速继续强行超越C.留有余地,停止继续超车,保持出现紧急状况时有出路D.环回视野,紧跟其后,伺机再超正确答案:C解析:在高速公路上,为了超车,一般车速在瞬时都要达到大大超过前车的速度,而时速一旦达到高速最高限速120km甚至更高,此时车辆的制动和方向的准确性会严重失效,如果对方不减速不避让,就要立刻停止超车,然后渐渐减速,留足跟前车的安全距离。继续强超,只有两个结果,要么逼迫对方紧急避让,要么自己无奈之下紧急避让,在高速情况下,都极易发生翻车事故。2、车辆驶近停在车站的公交车辆时,为预防公交车突然起步或行人从车前窜出,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环回视野、留有余地,应_______。A.减速,保持足够间距,随时准备停车B.保持正常车速行驶C.随时准备紧急制动D.鸣喇叭提醒,加速通过正确答案:A解析:所谓环回视野,就是要求司机要多方观察,留意每一个行人可能出现的地方;留有余地,就是要跟这些地方保持四周的安全空间,以防行人突然从公交车附近窜出来,及时停车避让。3、雨天行车,遇撑雨伞和穿雨衣的行人在公路上行走时,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引人注意、留有余地,应当_______,谨慎通行。A.以正常速度行驶B.持续鸣喇叭示意其让道C.加速绕行D.提前鸣喇叭,并适当降低车速正确答案:D解析:此时行人的听力和视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平时发动机的引擎声或者灯光就可以提醒行人或者非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可是在雨天,这些声响对于他们就变得不那么敏感,所以要提前轻按喇叭进行提醒,然后减速慢行,切忌从旁边快速超越,因为他们即便知道后面有车,也不知道边距,快速通过容易造成他们紧张滑倒,酿成事故。
我来打包带走
弯道行车驾驶技巧弯道,按道路情况可分为平路转弯和上下坡转弯。汽车要安全平稳地通过弯道,就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合理地选择车辆行驶路线,以保证行驶平稳;二是尽量选择较大的转弯半径,控制好行车速度,使离心力降到最小。平路转弯: 汽车在平路行驶时,由于道路阻力小,行驶速度会比较快,在行驶速度较快时转弯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这样不仅会影响汽车的平稳性,严重时还会造成翻车事故。因此正确的操作应是根据车速、弯道曲率半径,在进入弯道前减速行驶。若视线不良、弯道曲率半径较小时,则要使车辆靠车道的外侧行驶,即右转弯时汽车接近道路中心线行驶。若弯道视线清楚又没有障碍物,采取“切弯”行驶,减少方向盘的转动量,从而减小离心力。下坡转弯: 汽车下坡重心前移,向前的惯性增大,车速较高,转弯时的离心力增大,此时要提前减速。下陡坡曲率半径小时,要利用制动器将车速控制在该弯道要求的速度内,进弯道后稍松制动踏板,带制动滑行转弯。上坡转弯: 上坡阻力较大,汽车行驶速度缓慢,产生离心力较小,所以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松开加速踏板,一般都能够控制车速。但是上坡时行车速度慢,特别是长陡坡避让能力差,要尽量靠右行驶,以防避让不及而发生事故。驾驶十诀宋晓春, 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浙江警察学院客座教授,他总结出的主动防御《驾驶十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操作技巧,被广泛应用。本文撷取部分内容,推荐给广大驾驶人和教练员,可作简明教程。所谓防御性驾驶,简单来说,就是将所有交通参与者都想象成随时可能违法的人,在开车时给自己留下处置意外情况的空间的驾驶方法。《驾驶十诀》内容如下:远行无随? 逢三必进并线若蝎? 超车防突雨雪知短? 路口履险甩尾宜定? 侧滑从势预警为悬? 存安去危远行无随:长距离驾驶车辆不宜形成车队,因为在第一辆车遇见情况时,后面的车辆都是减速等候的,而从第二辆车开始,当它遇见情况处理时,常与前车拉开距离,然后再追赶上去。依此类推,这样常导致最后一辆车永远在加速追赶前面的车队,它的车速必须要比第一辆车高出50%以上,才能保持与车队的队形,这样的结果是后车已经完全放弃了自身的安全储备,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安全性极差。在警方的记录中,这种没有必要的队形常导致后果严重的交通事故。建议单位活动或者亲戚朋友远行时,不要形成车队,可以约定在第某个服务区或某地点休息会和,然后各自开车上路,这样避免了车队行进的弊端,因为指定地点休息,还能有效预防疲劳驾驶。逢三必进:在高速公路驾驶车辆,需要有一个分段行进和限时行进的安全设计,这样能够使驾驶人获得一个合理的休息,从而避免疲劳驾驶情况的出现。这个设计方案就是要坚持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服务区时确立一个休息的意识,而经过第三个服务区就是底线,必须坚持进入做短暂休息,这样的措施对防范疲劳驾驶最有效。并线若蝎:并线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驾驶技能,掌握不好常导致与后车的刮擦事故发生,就像蝎子一样伤害到别人,所以形容为“并线若蝎”。在城市出行高峰时段,驾驶人稍不留神,就会给其他人带来烦恼,掌握并线技术的基本在于找到准确的条件和时机,要掌握准确的距离感。从反光镜能够看到后车的牌照,两车距离大约是3米;能够看到后车的左前轮,两车距离大约是5米;能够看到后车在反光镜中占据一半的镜面,两车距离大约是9米;能够看到后车占据反光镜的三分之一,两车距离大约是12米。当了解了这个距离关系,驾驶人并线把握好提前量,事故概率将明显降低。超车防突:“突”,从字面上看,上面是“穴”,下面是“犬”,古指野猪、熊等大型动物从洞穴出来时让人特别害怕的情景,所以有了“突然”这个词。超车防突,主要是在超车时防止被超的车辆突然并线变道。如何准确判断前车的动态,这是一项防御性驾驶的实用技能。此处选取一个案例:假如在高速公路上,驾驶人看到前方有两辆车前后行进,并且后车速度大于前车,鉴于后车还跟在后面,可能的一个解释是后车没有获得超车机会,那么现在就是一个理想的超车机会。目标车超越前车的概率非常大,如果驾驶人在此时选择跟上去,很有可能在目标车拐出来时与其相撞。雨雪知短:在正常的日子里,道路交通活动是有很多信息交流的,存在着一种默契和下意识的观察。而在雨雪天气里,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衣,开车人使用雨刷器,这时准确地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流将非常困难。道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被雨具物理隔断了,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比如,有的骑车人试图观察身后的车辆动态,但是,头转过来了,雨披没有转过来,因此遮挡了视线。有的驾驶人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以平时的速度、方向和制动措施来处理雨雪条件下的道路情况,结果往往会导致事故发生。因此,道路使用者应该知道雨雪天出行的短处,驾车时要仔细观察,慢开慢行,不急不躁,把雨雪天气出行的危险系数降至最小。路口履险:路口是一个很危险的位置,因为交通参与者不但要处理对向来车情况,还要注意横向来车的问题,因此路口会设置红绿灯,但这只是一个规则,险情存在与否以及险情的危险程度取决于进入路口各方交通参与者遵守规则的态度。所以通过路口时,交通参与者需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一是自己要依照信号灯指示通行;二是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要按照复杂的通行规则通行;三是对可能出现违反信号灯通行的车辆和人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易经》里面有一句话:履霜坚冰至。这话比“如履薄冰”深刻多了,意思是在地面看到了霜,就要马上想到要结冰了,交通参与者通过路口时,就应该持有这种心态,谨慎小心地通行。甩尾宜定:说明:甩尾宜定,这里的定可以简单解释成镇定,深刻点的理解要提到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了,即戒除不好的方法,搞清事件的缘由,把握时机采取正确的措施。车辆出现甩尾或者炸胎,切忌采取紧急制动,因为这样会加剧车辆的旋转运动,这等于是让车内的乘员以车辆原有速度相对于车辆作回旋运动,这个情况非常凶险,如果没有系安全带,会造成严重后果,即人体部位撞击车辆(包括头、颈等部位),旋转碰撞事故的后果通常都特别严重,有时会将人员从车内甩出车外。操作要领是把握方向盘,努力控制车辆,保持平稳,脱离险情。宜定就是禅定,很有修行的意思的。侧滑从势:说明:车辆侧滑(侧移)常出行在冰冻、积雪和泥泞的路面,侧滑出现时要搞清楚问题的所在,简单讲,这个时候车辆前轮的导向功能暂时丧失了,往相反方向转动方向盘是没有作用的,唯一要做的是将前轮的导向功能找回来,方法是车辆往那里侧滑,方向盘转向那里,这样可以使前轮滚动起来,导向功能得到恢复,这个时候再向相反方向转动方向盘,就能够将车辆带离侧滑路段。这里要特别提示:转动方向盘的角度一定要小,否则,将出现二次侧滑。而第一次侧滑应该就是因为转动方向盘角度过大造成的。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化解侧滑之险――结绳制滑:在真正严冬的冰雪路面上开车,通常需要安装防滑链,但这东西不是任何车辆都准备了的,多数车辆一时找不到防滑链,怎么办?这里有一个简易安装防滑链的办法,有点象电视(雪豹)里制造的一些特战装备。方法是找到大拇指粗细的绳子(粗一点的更好),然后绞成40~50CM长的绳子,从轮胎中间穿过去,用铅丝拧紧固定,就成了一匝防滑链;一般5~8匝就为车辆安装了简易防滑链,而且防滑功能要强于金属防滑链。优点在于寻找材料方便,制作简单,防滑作用明显。预警为悬:说明:预警教程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当你驾车经过一些事故现场时,你会担心地发现事故双方当事人就站立在路上,争论原因和查看碰撞情况,这一幕会在瞬间被一辆大型卡车所摧毁,酿成后果严重的二次事故。问题出在哪里呢?由于发生了事故,当事双方在短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故系统,会忽略自身的危险处所,如果经过防御性驾驶严格训练,就可避免之。首先,要明白道路系统的概念,一切都在快速行驶变化过程中,任何一个停顿都是对通行条件的改变;第二,在没有任何预告情况下,驾驶员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比例大约只有70%――一些速度快、制动差、反映迟钝的车辆就成为完成二次碰撞的对象;第三,要确立预警意识,一个简单事故后面潜伏着巨大的安全威胁。怎么办?立即撤除现场可能是个好办法,但你还有时间上的空档,仍然存在威胁。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办法是发生事故以后的第一件事是做好预警措施――先撤离人员(化解自身危机),再做预警预告(化解别人危机)。剩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做预警了,用标准牌是规定动作,但效果不理想,最具防范功能的是冷光源,但目前国内好像还没有普及,但肯定会的,时间不会很长。存安去危:说明:存安去危是防御性驾驶理论中最深奥的部分。它是通过还原交通事故发生前的驾驶行为,来分析说明问题。存安去危的核心观点是指安全驾驶需要安全储备来支撑,没有安全储备甚至透支了安全储备,就具备了诱发交通事故的条件,这在每个交通事故的还原分析中都得到了验证。安全储备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速度储备,如我国法律规定,在高速公路上最高时速为120公里/小时,前提是道路条件、气象条件、交通流量等都趋于理想的情况下,最高速度是120公里/小时,那么在雨雪天、大流量路段或者深夜,你如果跑120公路/小时,就没有安全储备了;有的驾驶员还跑出150公里/小时、180公里/小时,那属于严重透支;在这种天气你如果跑11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甚至更低一些,那你就储备了安全速度;二、时间储备,一般指你达到目的地的时间期待,因为高速公路开通时,有一些过分的渲染常常误导民众,如4小时经济圈和2小时车程等,防御性驾驶理论需要你有一个时间储备――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时间延长15分钟。三、空间储备,这个属于短兵相接了,也简单,就是驾驶车辆时与前车和边上车辆的距离要充分。四、体能储备,疲劳时及时休息,不出现低觉等影响驾驶车辆的情况。有此几个方面的安全储备,你的车辆的安全指数就非常高,反之,就很危险。所以,我们应该主张从事客运的车辆、校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引入安全储备的理论,储备安全,远离事故。原文来源
童真记忆2008
1、通过急转弯路段时,在车辆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超车。 错 3、饮酒未醉时,可以驾驶机动车。 错 4、在同向2车道的高速公路上行车,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应在左侧车道上行驶。 错 5、雾天行车多使用喇叭可引起对方注意;听到对方车辆鸣喇叭,也应鸣喇叭回应。 对 6、在大雨天行车,为避免发生“水滑”而造成危险,要控制速度行驶。 对 7、处理伤员失血的措施可通过外部压力,使伤口流血止住,然后系上绷带。 对9、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两次以上达到12分的,车辆管理所还应当在科目一合格后20日内对其进行科目三考试。 错 10、机动车驾驶人撞伤行人,应承担交通事故民事责任。 错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