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5

妞妞love美丽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临床医学资格证报考资格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乌龟宝宝28

已采纳

【导读】临床执业医师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执业资格证书,那么你知道临床执业医师证报考条件及报考要求是什么吗?相信这是很多执业医师考生们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帮助广大执业医师考生及时了解,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内容:

学历审核: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自2014年3月18日公布施行,依据此规定“学历审核”内容如下:

学历的有效证明是指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中药学类等医学相关专业,其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此外各位考生也需要注意如下要求: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注:台湾、香港、澳门居民报考医师资格考试,请参阅《关于取得内地医学专业学历的台湾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网上报名时间:

历年临床执业医师网上报名时间为1月份-2月初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具体时间需要看国家医学考试网公布的考试信息)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9日-20日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8月20日-25日

临床执业医师二次笔试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24日-25日

临床执业医师证书领取时间:(每个省份证书领取时间各不相同,需要查看当地卫计委的证书领取公告)

每年2月份-6月份之间进行领取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科目类别 临床执业医师

比例 科目

基础医学综合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医学人文综合 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临床医学综合 75% 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预防医学综合 5% 预防医学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送的关于“临床执业医师证报考条件及报考要求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执业药师国家相关政策解读也需要注意,免得做了无用功,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想了解更多医学类从业资格考试,备考、提升、报名、领证等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小编,获取更多资讯。更有机会免费领取学习资料与免费课程哦。

临床医学资格证报考资格

251 评论(9)

瑶瑶然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有关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1.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3.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195 评论(13)

糊糊1011

临床医学的报考条件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上。

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

临床执业医师的职责是: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遵守活动规则和要求;严格遵守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医院、各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文件和政策法规。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临床治疗:

思维过程治疗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是治愈,还是姑息性治疗、对症治疗,抑或巩固性治疗、预防复发、限制功能丧失、预防并发症;应用全部能获得的数据,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手段;优先处理对病人生命和健康影响最大的疾病;各种治疗手段之间,特别是各种药物之间,作用是相加还是相减,还是各自起作用。

治疗何时停止,何时改变用量或使用其他疗法;明确各种治疗手段的局限性、可能的并发症及其应对措施;治疗的好处与潜在的坏处及费用相比是否值得;治疗结果是否支持原先的诊断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职业道德原则、重视心理治疗原则、整体性和统一性原则、个体化原则、最优化治疗原则、最低成本原则、预防为主原则。

治疗方法(以治疗目的分类)根治性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姑息治疗、预防性治疗、康复治疗、诊断性治疗。

治疗方法(以治疗手段分类)手术疗法、介入疗法、内镜治疗、冷冻疗法、加热疗法、激光治疗、药物疗法、放射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基因治疗与基因疗法、血液净化疗法、心理治疗、自然疗法、饮食疗法。

11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