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7

九尾小妖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汝州资格证考试答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帅帅老牛

已采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

夏日的雨后,大(1)班幼儿来到户外准各操,发现地上爬了几只蜗牛,都纷纷蹲下来看。音乐声起,幼儿小心地站在操场上做操。互相提醒别踩到蜗牛了,做完操后,有的幼儿提议要救救蜗牛,还有的幼儿提出要捉几只蜗牛到班里养着。

“蜗牛有嘴吗”“有脚没有?”“喜欢吃什么?”“它能走曲线吗?”“是公的?还是母的?”幼儿提出了很多问题,李老师也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和幼儿一起讨论,李老师说:“宝贝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向题,不过,老师也不知道答案。但是老师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想想,怎么可以获得答案呢?“看书!”“问爸爸妈妈!朋友纷纷回答,李老师高兴地说:“好,我们分头行动!”于是,李老师用瓶子装着蜗牛带到到班里。养蜗牛的行动开始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老师找来关于蜗牛的科普视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同孩子们一道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并一起围绕蜗牛“吃什么?”“怎么睡觉?”等问题查阅资料.分享资料……以“蜗作”为主的系列活动陆续在班里开展起来。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角度评价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教师观。

材料中该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观,值得我们学习。老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引导学生发展。

(1)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要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观察,捕捉着孩子一瞬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材料中李老师观察到幼儿对于蜗牛产生兴趣、提出各种问题时,能够耐心倾听并且及时给予回应,符合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角色。

(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需要老师及时介入和引导。材料中当幼儿表现出对蜗牛的探究兴趣时,李老师加入了幼儿的讨论,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蜗牛的特点,帮助幼儿找到获得答案的方法,体现了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

(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教师应该平等地参与到他们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的进程之中。材料中李老师与幼儿一起围绕问题查询资料、分享资料,体现了作为合作者的角色。

(4)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材料中老师根据幼儿兴趣点及时开发课程,以蜗牛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体现了老师作为建设者、开发者的角色。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应该遵循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观,科学定位教师角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真题小编就整理到这里了,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汝州资格证考试答案

193 评论(9)

好吃的小蓝

一、填空(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填错、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中,__________是主导性的要素。

2.现代社会中“拔苗助长”的教育案例很多,它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

3.历史上教育制度发展大体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____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4.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模式主要有专制型、__________、民主型。

5.教学大纲又称__________,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________、系统化与具体化。

7.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的成败经验。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9.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程序性知识和________。

10.课堂的三大要素是学生、学习过程和________,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是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本能的无意识模仿。( )

2.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理论属于实用主义教育流派。( )

3.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 )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学生平均发展。( )

5.老师应该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看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

6.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气质、注意、个性心理特征。( )

7.条件反射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

8.首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

9.维果斯基提出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

10.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之为观察学习。( )

三、教师资格证考试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个体身心发展

2.课程

3.诊断性评价

4.性格

5.学习动机

四、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答案

1、填空题

1.教育者 2.顺序性 3.非制度化教育 4.放任型 5.学科课程标准 6.抽象与概括 7.个体自身行为 8.学习迁移 9.陈述性知识 10.学习情境

2、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名词解释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11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