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冰儿
2009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 道题,共30分) 1.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2.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其划分的标志是()。 A.是否进行全面的登记、计量 B.是否全部按期填写调查表 C.是否制订全面调查方案 D.是否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3.某等距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4.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相对数和平均数 B.绝对数和相对数 C.绝对数和平均数 D.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8年比2000年增加了168%,则2000—2008年期间平均发展速度为()。 6.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 A.各种商品销售量的总变动 B.各种商品销售额的总变动 C.各种商品销售价格的总变动 D.居民消费水平的总变动 7.下面关于点估计正确的描述是()。 A.点估计是直接用一个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一种推断方法 B.点估计是对总体指标值的一种估计 C.点估计适用于对推断的准确程度与可靠程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使用 D.点估计是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估计总体指标值的一种推断方法 8.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采取的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弹性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9.调查时间是指()。 A.调查工作开始的时间 B.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D.调查工作结束的时间 10.组距数列中的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 B.各组组中值相等的数列 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D.各组频率相等的数列 11.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4%,职工工资水平提高3%,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12.在分析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时,常采用()。 A.对比分析法 B.动态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相关分析法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统计调查表法定标识的是()。 A.制表机关 B.批准机关/备案机关 C.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D.填表时间 14.单位代码的赋码机构是()。 A.国家统计局 B.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 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D.县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 15.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6.运输业总产出是指各类运输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下列收入的总和()。 A.营运收入和服务收入 B.旅客和货物运输收入 C.旅客、货物运输和管道输油气收入 D.旅客、货物运输、通用航空、地面服务收入 17.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下述能源的数量()。 A.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 C.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D.煤炭和石油 18.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A.展览费 B.利息净支出 C.运输费 D.劳动保险费 19.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2800人,就业人数为372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20.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不包括对下列项目的投资()。 A.房屋建筑物 B.房屋的配套服务设施 C.单纯土地交易活动 D.土地开发工程 21.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个大类,6个中类 个大类,6个中类 个大类,16个中类 个大类,16个中类 2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A.多产业基本单位 B.多产业法人单位 C.多产业机构单位 D.多产业法人隶属单位 23.收入法增加值的构成包括()。 A.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报酬 B.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C.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D.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24.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之一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 A.销售利润 B.销售费用 C.销售额 D.销售成本 25.按照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列入奖金统计的是()。 A.自然科学奖 B.创造发明奖 C.技术改进奖 D.劳动竞赛奖 26. 统计工作的基础阶段是()。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27.下列各项调查中,属于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制度项目的是()。 A.基本单位普查 B.全国土地清查 C.第三产业普查 D.农业普查 28.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是()。 A.谁消费谁统计 B.谁购进谁统计 C.谁所有谁统计 D.谁销售谁统计 29.在我国城镇失业统计中,列为失业人员的最低年龄限制为()。 岁 岁 岁 岁 30.行政事业单位对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和物品的单价规定为()。 元以上 元以上 元以上 元以上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 1.在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全国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 C.全国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E.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2.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普查 3.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整理方法,它()()()()()。 A.应有分组标志 B.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 C.是在统计总体之间进行 D.对总体而言是“分” E.对个体而言是“合” 4.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2005年原煤产量亿吨 B.生活质量 C.某家庭的年收入5万元 年末发电装机容量比2000年末增加亿千瓦 E.空气污染 5.时间数列的特征主要有()()()()()。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不规则变动 D.随机变动 E.循环变动 6.假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则下列正确的选项有()()()()()。 A.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 B.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 C.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 D.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 E.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 7.常见的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有()()()()()。 A.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B.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 C.极限误差的大小 D.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 E.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条件 8.统计分析的程序一般包括()()()()()。 A.确定分析课题、拟定分析提纲 B.搜集、整理统计资料 C.编制统计分析表 D.进行系统分析 E.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9.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C.行业统计报表制度 D.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E.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10.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包括()()()()()。 A.制造业 B.建筑业 C.采矿业 D.房地产业 E.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1.在基本单位统计中,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类别包括()()()()()。 A.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B.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C.社会团体会计制度 D.企业会计制度 E.其他 12.下列关于中间投入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中间投入又称中间消耗 B.中间投入是本期实际已消耗掉的和由外单位提供的货物与服务的价值 C.中间投入一般是本单位的劳动成果 D.中间投入与总产出计算范围一致 E.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13.下列纳入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统计的有()()()()()。 A.产品生产用燃料和动力能源 B.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C.科学试验用能源 D.回收利用的余热、余能 E.用于设备大修理方面的能源 14.流动资产包括()()()()()。 A.现金和存款 B.长期投资 C.应收及预付款 D.存货 E.递延资产 15.下列费用中,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有()()()()()。 A.创造发明奖 B.国家星火奖 C.股息 D.劳动保护支出 E.稿费 16.概率抽样调查的特点包括()()()()()。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 C.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 D.是一种定期进行的调查 E.与典型调查相似 17.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 B.某省2001-2008年钢铁产量 C.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 D.某商场1990-2007年商品销售额 E.某市近5年各年末企业数 18.工业企业划分企业规模时依据的指标有()()()()()。 A.从业人数 B.营业面积 C.销售额 D.资产总额 E.营业利润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A.净利息支出 B.财产保险费 C.教育费附加 D.汇兑净损失 E.职工工资 20.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A.短期借款 B.应付债券 C.应付工资 D.应交税金 E.应付福利费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14道题,共14分) 1.在分组数列中,各组的次数fi 有权衡各组变量值轻重的作用,某组的变量值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 3.平均增长速度可以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 4.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 ) 5.对同一个总体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比全面调查使用的经费要多。() 6.一般来说,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相应的弹性系数就越大;两个变量越是不相关,相应的弹性系数就越小。() 7.部门统计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必须与部门职能相一致。() 8.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法人单位。() 9.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10.工业总产出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 ) 11.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企业,其消费的成品油应统计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12.计算新增生产能力是以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为对象。() 13.行政事业单位上年结余是指上年结转本年的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及经营亏损。() 14.基本单位是指在我国境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其中每组1分,4道题,共16分) 1. 某市2003-2008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 某市2003-2008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地区生产总值 请回答: (1)该市2003-2008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数列属于()()()()。 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B.质量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2)该市2003-2008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量为()()()()。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3)该市2003-2008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4)该市2003-2008年期间年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A. 亿元 亿元 C. 亿元 亿元 2.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零售价格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 价格(元/件) 销售量(件)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200 220 4000 5000 乙 100 120 8000 6000 丙 160 150 3000 4000 若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并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 (1)销售量指数为()()()()。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3)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 A.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增加34万元 B.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增加16万元 C.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下降,减少14万元 D.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下降,减少19万元 (4)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 A.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增加13万元 B.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增加18万元 C.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下降,减少22万元 D.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下降,减少12万元 3. 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0亿元; ②工业总产出为3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0亿元; 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 ④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⑤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30亿元; ⑥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 ⑦其他行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 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32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4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为30亿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GDP)可采用的方法有()()()()。 A.生产法 B.支出法 C.收入法 D.产品法 (2)用生产法计算的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3)该地区工业增加值率为()()()()。 (4)用收入法计算的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4. 某企业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75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500万元,业务税金及附加3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30万元,营业费用20万元,管理费用50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补贴收入3万元,投资收益2万元,营业外收入10万元,营业外支出5万元,上交所得税3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2007年主营业务利润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2)该企业2007年营业利润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3)下列对该企业利润总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B.反映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C.是企业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净收入的总和 D.是企业从事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4)该企业2007年净利润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枫糖17苹果派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身高 B.工资C.年龄 D.文化程度2.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 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3.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 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4.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C.按数量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5.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6.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7. 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台。这一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8.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9.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 B.累计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10.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基期销售量 B.报告期销售量 C.计划期收购量 D.报告期收购量1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13. 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时,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是( )。 A.整群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C.多阶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14. 环比发展速度是(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去年水平之比15. 目前流行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采用的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 D.综合评价分析法16. 负责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机构是(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各部门C. 国家统计局 D. 各部门综合统计机构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统计调查报表法定标识的是( )。A.表号 B. 有效期限C.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D. 填报时间 18.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 建筑业 B. 金融业C. 房地产业 D. 教育19.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A. 3个大类,6个中类 B. 3个大类,16个中类 C. 6个大类,6个中类 D. 6个大类,16个中类20. 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 )。A. 机构单位和活动单位 B. 主营单位和附营单位C.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D.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21.下列关于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B. 位于一个地点并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产业活动单位C. 一个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D. 三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22. 增加值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A.所有常住单位 B.所有经济活动单位C.所有基本统计单位 D.所有法人单位23.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A.商品销售总额 B.商品零售总额C.商品销售利润 D.毛利24. 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下列哪个选项的指标为主?( )A.价值量指标 B.实物量指标C.购进量指标 D.消费量指标25. 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 )。 A.谁购进谁统计 B.谁管理谁统计 C.谁销售谁统计 D.谁加工谁统计26. 下列哪项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 ) A.企业资产 B. 增值税C.工资和福利 D. 企业损益27. 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 )。A.资源税 B.所得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营业税28.按照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是( )。A.个体经营户 B.借用的外单位人员C.再就业的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29. 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3200人,就业人数为368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 . 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内容中的是( )。A.房屋基础和结构建设 B.房屋内水、电、暖、卫工程建设C.单纯土地交易活动 D.房屋装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1. 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 A.统计设计 B.统计预测与决策 C.统计调查 D.统计整理 E.统计分析2.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岁以上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E.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3. 下列调查方式属于面谈访问法的有( )。 A.电话访问 B.邮寄访问C.入户访问 D.街上拦截访问E. 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4.在组距数列中,关于组中值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是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当各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时,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口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是该组的上限值5. 下列指标中,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为年中国人口密度比美国高325%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04680元/人年E.我国2007年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张6.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亿元 B.职工平均工资9464元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D.我国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E.钢材利用率. 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 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C.某市近5年企业数 D.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E.某商场1990—2006年商品销售额8.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产品销售量指数 B.产品成本指数C.工业总产出指数 D.消费者价格指数E.职工人数指数9. 下列有关概率抽样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可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B.样本单位的抽选以无目的、随意的方式进行C.每个总体单位都有机会被选入样本D.总体中每个单位的入样概率都相等E.从总体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10. 统计分析的特点有( )。 A.数据性 B.目的性C.时效性 D.广泛性E.精确性11. 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 A.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 行业统计报表制度C. 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D. 地方统计报表制度E. 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12. 我国目前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包括( )。A. 基本单位普查 B. 人口普查C. 农业普查 D. 经济普查E. 第三产业普查 13. 对批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 )。A. 从业人员数 B. 营业面积C. 销售额 D. 利润总额E. 资产总额 14. 法人单位一般包括( )。A. 企业法人 B. 事业单位法人 C. 机关法人 D. 社会团体法人 E. 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 15. 在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价值量统计中,下列哪些选项应计为库存商品? ( ) A.已计入购进而未运到本企业的商品 B.存放在本企业货场的商品C.本企业寄放在他处的商品D.挑选、整理、包装中的商品E.代其他单位购进尚未交付的商品 16.下列属于非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统计的有( )。A. 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能源 B. 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C. 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D. 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E. 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17. 流动资产包括( )。A.现金和存款 B.长期投资C.应收及预付款 D.存货E.递延资产18. 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税率分别为( )。 . 下列属于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构成的有(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C.奖金 D.津贴和补贴E.出差伙食补助费20. 房地产开发投资按工程用途分为( )。A.住宅 B.商业营业用房C.经济适用房 D.办公楼E.其他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14道题,共14分)1. 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时,则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指标。( ) 2. 统计调查误差有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 3. 直方图的每个条形的宽度表示各组频数或频率,高度表示组距宽度。( )4. 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品质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 5. 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 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7. 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所组成的集合体称为样本。( ) 8. 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不同,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除采用产业活动单位外,也可以采用法人单位。( ) 9.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必备条件。( ) 10.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 11. 用作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可视作原材料投入。( ) 12. 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 13. 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 14. 竣工房屋价值不包括跨年施工的房屋在本期以前完成的价值。( )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其中每组1分,4道题,共16分)1.某水果市场A、B、C三个摊位某时段销售同一品种苹果的情况如下表:摊位 苹果价格(元/千克)x 销售额(元)mA 5 300B 6 135C 8 90合计 ( ) ( ) 请回答:(1)若计算苹果的平均价格,应采用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 )。 A.加权算术平均 B.简单调和平均C.简单算术平均 D.加权调和平均(2)A、B、C三个摊位的销售量依次为( )。 千克 810千克 720千克千克 810千克 1500千克千克 千克 60千克千克 千克 千克(3)苹果的平均价格为( )。 元/千克 元/千克元/千克 元/千克(4)苹果的销售量与销售额均为( )。 A.总体单位总量 B.时期指标C.总体标志总量 D.时点指标2.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情况如下:产品 计量单位 价格(元) 产量 基期p0 报告期p1 基期q0 报告期q1A 件 8 13500 15000B 个 10 11 11000 10200C 千克 6 5 4000 4800若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三种产品的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并分析产量和价格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1)产量指数为( )。 (2)价格指数为( )。 (3)由于产量变动对总产出产生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使总产出增长了 B.使总产出增长了 C.使总产出增加了7950元 D.使总产出增加了8800元(4)由于价格变动对总产出产生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使总产出增长了 B.使总产出增长了 C.使总产出增加了12900元 D.使总产出增加了13750元3. 某地区工业企业报告期内劳动者报酬为220亿元,生产税为75亿元,财政补贴为15亿元,所得税为1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20亿元,营业盈余为45亿元,且已知增加值率为中间投入率的两倍。 请回答: (1)该地区报告期工业增加值为( )。亿元 亿元亿元 亿元 (2)该地区工业企业报告期中间投入为( )。亿元 亿元亿元 亿元 (3)该地区工业企业报告期总产出为( )。亿元 亿元亿元 亿元 (4)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有( )。A.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表现B.增加值可以用生产法计算C.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加中间投入D.增加值可以用收入法计算4.某煤炭生产企业2009年年末的煤炭库存情况如下:①本企业生产,经检验合格入库的煤炭60万吨;②本企业生产,未办理入库手续的煤炭3万吨;③产品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的煤炭1万吨;④盘亏煤炭3万吨;⑤已销售,但还没办理完货款结算手续,还没办理承运手续的煤炭7万吨;⑥盘点中的账外产品6万吨; ⑦代外单位保管的煤炭5万吨。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应遵循的能源库存核算原则有( )。A.时点性原则B.实际数量原则C.以验收合格、办理入库手续为准的原则D.按所有权统计的原则 (2)下列属于该企业的产成品库存的有( )。A.尚未验收入库的煤炭3万吨B.未办理退库手续的有质量问题的煤炭1万吨C.代外单位保管的煤炭5万吨D.盘亏的煤炭3万吨 (3)该企业2009年末的煤炭库存量为( )。 万吨 万吨万吨 万吨 (4)本题所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该企业库存量的煤炭共(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B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 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2.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身高 B.工资C.年龄 D.文化程度3.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C.按数量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4.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 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5.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6.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7.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8. 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台。这一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9.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 B.累计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1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1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基期销售量 B.报告期销售量 C.计划期收购量 D.报告期收购量13. 环比发展速度是(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去年水平之比14. 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时,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是( )。 A.整群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C.多阶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15. 负责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机构是(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各部门C. 国家统计局 D. 各部门综合统计机构16. 目前流行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采用的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 D.综合评价分析法17.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 建筑业 B. 金融业C. 房地产业 D. 教育1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统计调查报表法定标识的是( )。A.表号 B. 有效期限C.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D. 填报时间 19. 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 )。A. 机构单位和活动单位 B. 主营单位和附营单位C.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D.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20.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A. 3个大类,6个中类 B. 3个大类,16个中类 C. 6个大类,6个中类 D. 6个大类,16个中类21. 增加值是下列哪一个选项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A.所有常住单位 B.所有经济活动单位C.所有基本统计单位 D.所有法人单位22.下列关于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B. 位于一个地点并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产业活动单位C. 一个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D. 三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23. 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下列哪个选项的指标为主?( )A.价值量指标 B.实物量指标 C.购进量指标 D.消费量指标24.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A.商品销售总额 B.商品零售总额C.商品销售利润 D.毛利25. 下列哪项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 ) A.企业资产 B. 增值税 C.工资和福利 D. 企业损益26. 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 )。 A.谁购进谁统计 B.谁管理谁统计 C.谁销售谁统计 D.谁加工谁统计27. 按照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是( )。A.个体经营户 B.借用的外单位人员C.再就业的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28. 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 )。A.资源税 B.所得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营业税29. 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内容中的是( )。A.房屋基础和结构建设 B.房屋内水、电、暖、卫工程建设C.单纯土地交易活动 D.房屋装修30. 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3200人,就业人数为368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 字数满了,后面不能输入了
Tequila1114
初级统计师考试科目的题型为单选、多选 、判断、综合。 考试科目分为两科,分别是:《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每科120分,72分及格,两个同时及格才算合格,一科及格第二年作废,分数当年有效。
单选题1分共40个、 多选题2分各15个、 判断题1分共20个、综合应用题15分共两个。
单选题技巧:
1、直接选择法,即直接选出正确项,如果应考者该考点比较熟悉,可采用此方法,节约时间。
2、间接选择法,即排除法。如正确答案不能直接马上看出,逐个排除不正确的干扰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3、感觉猜测法:通过排除法仍有2个或3个答案不能确定,甚至4个答案均不能排除,可以凭感觉随机猜测,排除的答案越多,猜中的概率越高。千万不要空缺。
4、比较法:命题者水平再高,有时为了凑答案,句子或用词不是那末专业化或显得又太专业化,通过对答案和题干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可以找出一些陷阱,去除不合理备选项,从而在应用排除法或猜测法选定答案。
5、逻辑推理法: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思考、判断和推理正确的答案。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