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7

千年小猴妖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想报名考老师资格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胖电玩

已采纳

教师资格证报名流程:

1、登录。考生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查看所在省报名公告,按照导航页面指引进入所在省报名入口。

2、注册。考生须认真阅读、充分了解本省报考要求后方可进行。注册时要求考生填写报名公告规定的证件号码、姓名、手机号码、登录密码等信息,并在网站认真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电子版),确认承诺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3、填报个人信息。考生本人须如实填写户籍所在地、居住证申领所在地、是否在校生、是否师范专业、毕业学校、在校生学籍学号、较高学历及证书编号等信息,并按照格式要求上传证件照(免冠、正面、彩色、白底,JPG/JPEG格式,不大于200K)。

4、填报报考信息。考生按照本省公告要求选择考试类别、考区、科目(所报科目须一次性勾选,一经审核通过,不得增加或更改)。提交信息后,考生报考状态变更为“待审核”。考生报考有关信息在审核前均可以自行修改。

5、接受审核。各省考务工作人员将在规定期限内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审核,是否需要考生到达现场详见各省报名公告要求。审核通过的考生状态变更为“待支付”。未通过审核的考生,可在报名截止日期前修改、完善报名有关信息,重新提交报考信息,重新接受审核。

6、网上缴费。各省考生均可通过网上缴纳考试费。完成缴费考生的状态变更为“报名成功(已缴费)”,完成报名。通过审核,但逾期未缴费考生,报名无效。一旦报名成功并完成缴费,概不退费。

7、打印准考证。考生考前一周可通过报名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8、考试资料下载。各类别、科目考试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均有详细说明,考生可通过报名网站“资料下载”栏目免费下载。

免费领取教师资格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想报名考老师资格证

133 评论(14)

annettahjj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方法如下:1、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网:NTCE-中国教育考试网。2、注册账号,注册完之后点击右下角报名系统,选择报名省份后,开始报名。3、填写个人信息(必须真实填写,特别注意证件照格式,免冠、正面、彩色白底、JPG/JPEG格式,不大于200k)3、填写完信息后,按考试类别、考区、科目进行选择并提交。在报考状态为“待审核”之前都是可以修改的。

239 评论(9)

无锡美艺馨

教资分为笔试跟面试,笔试通过才能进行面试。

一、准备笔试(以中学为例,因为我考得是高中教资)

笔试分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专业课科目。

(1)首先综合素质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涉及面广,可能会有答不完的情况。可以平时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最后刷一些其他基础上的题,看一下作文如何命题的视频。

(2)其次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比较难的,你需要去背诵比较多的东西,你可以购买相关的资料及习题,先系统的进行背诵,然后进行刷题,大类的问题背过了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3)最后是专业科目,不同的专业难易程度可能不同,我听我不同专业的朋友反映,数学、物理是比较难的,我考的是生物,比较简单,跟着视频课走一遍就可以了。

二、准备面试

笔试通过以后就可以报名面试了,不同专业讲的内容也不同,充分准备不紧张,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242 评论(13)

夏天的风kiki

1、进入报名官网。教师资格证报考官网为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进入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2、报名系统。找到右下角“考生服务”栏目,点击进入“报名系统”。3、选择报考省份。进入报名系统后,选择符合报考条件的省份,然后“点击登录”。在此处可以看到各地报名公告,报名前一定一定要仔细阅读当地报名公告,很重要!4、设置站点兼容性点击登录后,按弹出的窗口提示需设置站点兼容性。查看站点兼容性如何设置>>5、注册所有考生(含以前参加过国家统考笔试的考生)报名前均需要重新进行注册。6、填写注册信息此处注意看红色字体说明。注册须知:(1)∗为必填项,信息全部正确输入后,请按“注册”按钮进行注册;(2)注册后还需完善个人基本信息,上传证件照,然后才能进行网上报名。7、确认承诺。注册完毕后,将弹出“诚信考试承诺书”,然后点击“确认承诺”。8、完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填写中,带*的是必填项,信息填写如下图红色标注说明。如果是在校生报考,在是否在校生一栏选择是,需要补充以下信息:全日制普通高校专升本(专插本、专转本),入校年份请填写“最初”进入“大学”时的入校年份。特别提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三年级及以上、专科三年级、专升本(专插本、专转本)一年级及以上、3+2毕业学年才可以报考。9、上传照片点击浏览上传照片后,需要裁剪照片。按要求上传好图片之后,不管照片是否符合要求,每个人都会弹出下面这样一个窗口说明,看到这个窗口不要慌张,并不是表示你的照片不符合要求,这仅仅只是一个提示,点击确定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资格照片审核比较严格,一定要按要求上传好照片,否则很难通过审核。教师资格证报名照片要求如下:(1)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彩色证件照,白色背景,不允许带帽子、头巾、发带、墨镜等;(2)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图像清晰,没有拉伸变形。不得为大头照、半身照、生活照等;(3)照片格式必须为jpg/jpeg,不大于200K,宽高为150*200像素,比例约为3:4;(如照片过大,建议使用Microsoft Office Picture Manager,图画, Photoshop, ACDsee等工具,将照片进行剪裁压缩。)(4)此照片将用于准考证及考试合格证明,请考生严格按照要求上传。考生如上传不符合要求照片,将不能通过审核。微信扫码,一键制作教师资格证报名证件照10、修改信息、确认个人信息检查信息是否错误,不论信息是否有误,点击修改信息即可进入下一步。若信息错误则修改,若信息无误,则点击保存即可进入下一步。11、填报报考类别、科目信息特别提示:考生报名时须一次性选报所有考试科目。如在审核之前,发现有漏报的科目,可先自行取消已报科目,一次性选报所有科目。如在审核通过之后,则将无法更改或增加报考科目。一旦缴费成功,概不退费,如有遗漏,后果自负,请考生认真核对报考科目。12、等待审核部分地区考生报名需要现场审核,需要现场审核考生在提交报名信息后一定要按报名公告要求审核,否则报名将无效!13、审核完成后缴费登录教师资格证报名系统查看审核状态,如审核完成,则出现以下界面,点击“请支付”即可进行下一步“缴费”,缴费成功后,报名方可成功。

320 评论(12)

菁菁neco

首先要注意每年的报考时间,2022下半年报名时间是在9月,考试时间是10月29日,还有要注意报考类别,因为不同的教师资格证类别,它的报考条件不同,特别是对于学历这块的要求会有不同。

一、教师资格证分类(自下而上兼容):

1、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2、小学教师资格证;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5、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证(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

6、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

7、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8、成人/大学教育的教师资格证,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

二、学历要求

1、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的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5、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本科教师)或者大学本科毕业(专科教师)及以上学历;

6、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点击免费咨询 了解更多报考政策及考前辅导

三、其他事项

凡报名当年年底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具备《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并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并依法认定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而要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和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师资格证的普通话等级需要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

2、不需要单独考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已经统一归入统考的科目二,是幼儿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

3、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结束并成绩合格后,可报名参加数月后的面试考试。同时笔试成绩为两年有效期,期间都可以进行面试报名。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6、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是肯定无法取得正式编制的。

最后一定要根据考试报名时间,合理安排好学习复习的时间噢,如果时间紧没把握,去找家靠谱的培训机构也是不错的选择。

点击免费咨询 了解更多报考政策及考前辅导

132 评论(15)

相关问答